談錫永居士:四重緣起深般若 第三章 彌勒瑜伽行 1 瑜伽行的基道果

四重緣起般若 第三章 彌勒瑜伽行(1)

  1 瑜伽行的基道果

  「瑜伽行」即是大乘行人的修學。彌勒所說的修學系統,即名為彌勒瑜伽行。

  彌勒瑜伽行的修證,強調中道中道是佛的根本思想,所以行者在修學上,必須時時不失中道而觀修。若偏於觀修所緣境的相,便偏於有;若偏於觀察所緣境為空性,便偏於無。二者都是落於邊際。

  所以,彌勒瑜伽行的基、道、果都不落邊際,由是成立為法相唯識如來藏三個系統。在本章,只說前二者,如來藏將專章另說。

  現在談一談為甚麼法相等是瑜伽行的基道果。

  (一)彌勒瑜伽說法相,並不是為了建立現象,而是為五道行人建立觀修所緣境的自性。所以《辨中邊論》說——

  應知法界中 略有三分位

  不凈不凈 清凈隨所應[注1]

  論頌有長行解釋:不凈位,指資糧道與加行道;凈不凈位,指見道與修道;清凈位,指無學道

  所謂「不凈」、「凈不凈」、「清凈」,即由行者之所緣境來作分別,為此,彌勒瑜伽行便將之建立為三種自性相。一者、遞計自性相為不凈;二者、依他自性相為凈不凈;圓成自性相為清凈

  這樣建立,便已經包括了蘊、處、界一切法。所以名為「法相」,亦即指它說的是蘊、處、界一切法的相。行人的所緣境,便即在這范圍之內,是故法相便即是修證所依的基礎

  (二)彌勒瑜伽行說唯識,並不是作心理分析,而是為行人的修學須要而建立。所緣境為「所取」,心識為「能取」,所取境既有分位差別,能取識自然亦有分位差別唯識所說即是差別相。

  在不凈位,心識名為阿賴耶識:在凈不凈位,須善知心性,此際說名「唯識位」;在清凈位,心識名為如來藏。關於這些,下來尚當更說。

  所以,唯識是一個中間過渡。行者如何在修證中,心識由不凈轉為清凈唯識即是這轉變的過程

  這也即是說,由資糧道以至無間道上的行人他們的心識都可以說為處於唯識位,於此分位上,由修學而生轉變,所以唯識便即是人所修的道。

  在《成唯識論》中,將這唯識位又分為三位:住唯識性、實住唯識(性)、轉唯識性,這就是道上的分別。

  (三)彌勒瑜伽行說如來藏,即是說唯識性的果。在《成唯識論》中,說轉依果有二,「由轉煩惱得大涅槃、轉所知障成無上覺」,而「成立唯識,意為有情證得如斯二轉依果」。

  這即是說,「唯識」的成立,是為有情證二轉依果而成立(所以是「道」),轉依果即由「唯識」的修證而得證。由是轉依果之所依,便名為「唯識真如」,「生死涅槃之所依故」。

  其實,這說的便恰恰是如來藏了。

  如來藏是「生死涅槃之所依」,此如《寶性論》雲(依拙譯《寶性論梵本新譯》,台北:全佛出版社,2005年)——

  凡夫聖者不離真如

  如實見言者 都具如來

  凡夫聖者與佛都具如來藏,便即是生死涅槃都以如來藏為所依。這個說法,跟說生死涅槃都以「唯識真如」為所依,有甚麼差別呢,顯然毫無差別

  「如來藏」是佛說的名相,「唯識真如」是陳那學派建立的名相,二者說的都是修證果,只是「唯識真如一名,則可突顯唯識,其分別無非如此而已。是故讀者須知,如來藏實在只是果。亦即行人於因位上,以阿賴耶識為雜染因;於道位上,依唯識而成修證道;於果位上,由轉依得清凈果,此即名為「如來藏」。這說法即是《解深密經》、《入楞伽經》之所說,亦即是彌勒瑜伽行之所依。

  由上來所說,便可以總結為——

  彌勒瑜伽行以法相為基;以唯識為道;以如來藏為果。

  然則,為甚麼說這三者都不落邊際而為中道呢?

  法相用「三自性相」來建立蘊處界,又用「三無自性性」來超越三自性相,此超越不落有無二邊,是故為中道

  唯識由二取(能取所取)來認識心識與外境,然後離二取而現觀識與境的實相,此現觀不落有無二邊,是故為中道

  如來藏由轉阿賴耶而現證心性本來清凈,此說為「轉」,並未否定阿賴耶的成立,是故不壞世俗,而本來清凈則是心性的實相,是即勝義,所以如來藏這個果法亦不世俗與勝義二邊,是故為中道

  本章所說,即說法相與唯識二者的中道

  注釋

  1 大正·三十一,no.1600,頁473a。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