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革博士:華嚴法界統觀論華嚴法界統觀論——以法藏為中心

華嚴法界統觀論華嚴法界統觀論——以法藏為中心

編輯:陳永革
來源閩南佛學

  內容提要:法界觀門是唐代華嚴教義闡釋與建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真正推展法界觀門並加以完善的華嚴學僧是法藏大師(643—712)。法藏承杜順(643—712)、智儼(602-668)等華嚴祖師之緒,資取於《大乘起信論》等如來藏系論典,以如來藏化的真如論改造華嚴特色的「法界緣起」,以此統攝《華嚴經》所說的業惑緣起、賴耶緣起真如緣起等諸種緣起法界統觀下的華嚴無盡緣起說,集中反映了華嚴宗理論的體用一如、理事不二的圓融特徵。法界統觀不僅典型地體現了中國華嚴學「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宗教性的訴求,而且更是《華嚴經》義體系化的內在需要,表明了法藏推展華嚴立教以經「證義」的思考取向,成為唐代華嚴義學建構與闡釋的一大特質。
  關鍵詞:華嚴義學法界觀門緣起論法藏以經證義
  作者簡介:陳永革,1966年10月生,浙江永康人。南京大學哲學博士,浙江省社會科學哲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華嚴一大教門即是法界觀門。相傳杜順,亦稱法順(557-640)所撰的《華嚴法界觀門》,是華嚴學僧最早闡述華嚴法界思想的重要撰作,對於華嚴法界觀門思想的確立有著重要的地位。杜順在《華嚴法界觀門》(亦稱《華嚴法界觀》),確立了三種觀門以述華嚴法界義。其內容為,第一真空觀、第二理事無礙觀和第三周遍含容觀。這種論理運思,對稍後的智儼(602-668)及法藏(643—712)的法界觀門思想都有重要影響。〔1〕法藏在《發菩提心章》對此一華嚴法界觀門思想有所引述。在經旨歸趣的意義上說:「一部華嚴大經,以法界法門為宗。」這是法藏闡釋華嚴義學時所一貫堅持的基本立場,而法界統觀則是其闡釋與建構華嚴義學最為顯著的理論內容

  一、「五門十義」與法界統觀
  法界原為佛教的根本范疇,指意識所緣對象事物總稱,為十八界之一。據《俱舍論》卷一稱,受、想、行三蘊與無表色、無為法,稱為法界。廣義所指的法界,涵蓋了一切有為法與無為法。綜觀法藏的法界學說大致有:二法界、三法界、五法界乃至十法界諸說。其中最主要的是法界說。
  所謂二種法界,法藏在《華嚴探玄記》卷二稱:「理法界、事法界各各具足佛的生身、化身,而相即無礙。」〔2〕
  所謂三種法界,據其《華嚴義海百門》中所論,分別由理法界、事法界及合理事無礙法界而成。法藏稱:「《華嚴經》雲:即法界法界法界不知法界。若性相不存,則為法界;不礙事相宛然,是事法界;合理事無礙,二而無二,無二即二,是為法界也。」〔3〕
  所謂十法界,具體為《華嚴探玄記》卷十八中闡論法界諸事義所開顯的「五對十門」。〔4〕

  華嚴義學中的「法界法門」,從經義學文本上看,當出於晉譯《華嚴經》之第三十四品《入法界品》。對於華嚴經》所述的「入法界」義,法藏釋曰:
  入是能入,謂悟解證得故也。法界是所入法,法有三義:一是自性義;二是軌則義;三對意義。界亦有三義:一是因義,依生聖道故;《攝論》(即《攝大乘論》)雲:「法界者,謂是一切凈法因故。」又《中邊論》(即《中邊分別論》)雲:「聖法因為義故,是故說法界。」聖法依此境生,此中因義是界義;二是性義,謂是諸法所依性故。此經上文雲「法界、法性」,辯亦然故也;三是分齊義,謂諸緣起相不雜故。初一唯依主,後一唯持業,中間通二釋。心、境合目,故雲入法界也。〔5〕

  據法藏之釋,「入法界」在結構上有能入與所入之關系。入即能入,指修行者悟解證得法界為所入法,其中法界之法義有三:一為「持自性義」,指一切事法自身所持的穩定性與獨立性;二為「軌則義」,指對事法的識解;三為「對意義」,指事法作為意識作用的境相義。至於界之三義,法藏釋為因義、性義與分齊義。所謂因義,趣生果海聖境、轉染成凈之因;所謂性義,指諸法所依的本然理體;所謂分齊義,則指諸法事相各別自在的體相分界

  對於法界的釋義,法藏有著相當詳盡的說明。他在華嚴探玄記》卷十八中說:「所入法界義有五門:一有為法界;二無為法界;三亦有為亦無法界;四非有為非無為法界;五無障礙法界。」〔6〕法藏在此所提及的五種法界義」,除第五種法界義」,即「無障礙法界」外,其他四種法界義」,即有為法界、無為法界、亦有為亦無法界、非有為非無為法界,法藏皆有所據。對此,新羅表員法師(於754年前後)在其所撰輯的《華嚴文義要訣問答卷三中有著相當明確的說明:「法界有二,先所入法界,義有五門;初四法界,同曉(即元曉)所立。」〔7〕

  上述引文中所稱的元曉法師(617—688),俗姓薛,為著名的新羅華嚴學僧,撰有《華嚴經疏》等著作。約與法藏同時的元曉法師,提出過「四法界」之說。法藏重新加以組織,加以「無障礙法界」,成立「五法界義」。此法界義,皆為「所入法界」。

  法藏在重新組織五種法界義的基礎上,更分別為十門。十門五種法界義的具體內容為:「有為法界」包括因門和分齊門;「無為法界」含性凈門和離垢門;「亦有為亦無法界」含隨相門和無礙門;「非有為非無為法界」含形奪門和無寄門;「無障礙法界」則包括普攝門和圓融門。對此,法藏釋曰:
  初有為法界有二門:一、本識能持諸法種子名為法界。如論雲:「無始時來界等」。此約因義;二、三世諸法差別邊際名為法界。《不思議品》雲:「一切諸佛知過去一切法界悉無有餘,知未來一切法界悉無有餘,知現在一法界悉無有餘等。」〔8〕
  所謂「有為法界」,特指「本識"而言,即阿賴耶識,具有「諸佛種子"之因義。故是約因義立「有為法界」。「有為法界」的另一義,是指「三世諸法差別邊際",此約分齊義立「有為法界」,涵蓋了世界有一差別性的事法現象,相當於三法界中的「事法界」。

  「種子」,為佛教瑜伽行派義理結構中的重要觀念之一,指其引現果報功能存在。就其來源而言,「種子」可分為「新熏」和「本有」兩種類型。所謂「新熏」,指果報主體的後天造業熏習所產生;所謂「本有」,指無始時來法爾本存。種子的「本有」義與「新熏」義,都與佛教修智相關聯。此智,據《大乘起信論》大致可以區分為本覺智與始覺智。

  至於第二類法界,法藏稱之為「無為法界」,亦有二門:一、性凈門,謂在凡位性恆凈故,真空一味無差別故;二、離垢門,謂由對治方顯凈故,隨行淺深分十種故。〔9〕所謂「無為法界」,此指阿賴耶識中的清凈種子,凡含二門:一為性凈門,是指一切凡夫眾生本具清凈佛性,如同真空法性理體,原有差別,相當於凈法緣起中的本有義;二為離垢門,指凡夫通過修行,對治煩惱惑障,開顯為客塵煩惱所覆蓋的清凈佛性,相當於凈法緣起中的修生義。法藏根據修行程度的深淺而劃分十個階次。

  至於第三類法界,法藏稱之為「亦有為亦無法界」:
  亦有為亦無為者亦有二門:一、隨相門,謂受、想、行蘊及五種色並八無為,此十六法,唯意識所知,十八界中名為法界;二、無礙門,謂一心法界具含二門:一、心真如門,二、心生滅門。雖此二門,皆各總攝一切諸法。然其二位恆不相雜,其猶攝水之波非靜,攝波之水非動。故《迴向品》雲:「於無為界出有為界,而亦不壞為之性;於有為界出無為界,而亦不壞為之性。」〔10〕

  所謂「亦有為亦無法界」,亦含二門:一為隨相門:指十八界中與意識相應的法界,包括受、想、行、識和五種色(指唯識義學所說的極略色、極炯色、受所引色、遍計所起色、自在所生色)、八無為法(虛空、擇滅、非擇滅、不動、想受滅、真如等);二為無礙門:一心法界,包含不變義的「心真如門」和隨緣動態義的「心生滅門」。其中,八無為法與真如門都屬於沒有生滅的無為法,其他則屬於有生滅的有為法,二種法永不分離。

  對於第四類法界,法藏稱之為「非有為非無為法界」:
  非有為非無為者亦二門:一、形奪門。謂緣無不理之緣,故非有為;理無不緣之理,故非無為。法體平等,形奪雙泯……二、無寄門。謂此法界離相離性,故非此二。由離相,故非有為;離性,故非無為。又由是真諦,故非有為;由非安立諦,故非無為。又非二名言所能至故,是故俱非。《解深密經》第一雲:一切法者,略有二種,所謂有為、無為。是中有為非有為非無為,無為非無為非有為,乃至廣說。〔11〕
  所謂「非有為非無為法界」,凡有二門:一為形奪門,一切事緣皆為理體(真如)所現(緣無不理之緣),所以真如與理體皆屬無為法;由於理體無不顯現為事緣(「理無不緣之理」),故非是無為法,如此構成「亦有為亦無法界」;二為無寄門,意指此類法界性相雙離無寄,因其離相,故非是有為法;因其離性,故非是無為法。

  第五類法界,法藏稱之為「無障礙法界」:
  無障礙法界者亦有二門:一、普攝門。謂於上四門隨一即攝餘一切故。是故善財或睹山海,或見堂宇,皆名入法界;二、圓融門。謂以理融事故,全事無分齊。謂微塵非小,能容十剎;剎海非大,潛入一塵也。以事融理故,全理非無分,謂一多無礙,或雲一法界,或雲諸法界。上來五門十義總明所入法界應以總別圓融六相准之。〔12〕

  所謂「無障礙法界」,同樣分有二門:一為普攝門,指上述四門法界義,隨舉一門,皆可統攝其它一切法界;二為圓融門,於此蓮花世界海之內,一一微塵中見一切法界。此明一即非一,一多無礙。微塵非小,能容十剎;剎海非大,潛入一塵也。因為理法統攝事相,故一切事相皆是理法的現象;又因事相皆融攝理法而顯現,故理法必映現於一切事相之中,由此構成理事相融、非一非異的存在關系

  法藏就華嚴「所入法界」闡釋法界統觀的「五門十義」,引入真如或法性義,貫徹著真如隨緣和不變的觀點。就此而言,上述法界五門統觀義,可稱為「一界開二門」。有為法界攝一切本識染凈、生滅差別諸法;無為法界內含本性清凈自在性體,攝凡夫眾生智慧與實踐而離垢的種種差別行位;以一心法界所含攝的「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統攝五蘊、十八界等有為、無為諸法而不相離,成為「亦有為亦無法界」;「非有為非無為法界」則表明法界性體平等無二,形奪雙泯,離棄形相,超絕名言。至於「無障礙法界」則更是普攝法界一切諸法,一切或全體事理無不相攝相入,一多無礙,顯示了法界無不圓融無礙的自在特徵。法藏的法界統觀理論,是融攝《大乘起信論》思想的闡釋。《大乘起信論》在唐代的盛行一時,於此可見其影響。

  從經典理據上看,法藏闡釋所入法界的「五門十義」,所徵引的經論理據有二:其一為《華嚴經》,包括《不思議品》、《迴向品》、《性起品》和《舍那品》等;其二為其他大乘佛典,如《大品經》、《解深密經》、《大乘起信論》等。

  華嚴宗之所以被人稱為「法界宗」,可以看出法界統觀論在華嚴義學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應該指出的是華嚴學僧們對法界義的證成與展開,並沒有止於法藏。其後的澄觀大師對於華嚴教學的法界義,也有著重要的發揮。澄觀在其《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中雲:

  明法界類別者,略有三意:一者約三法界:初句事法界;次句理法界;第三句無障礙法界。第四句融拂上三,第五句結屬上三法界也;二者約四法界,往復無際,事也;動靜一源,具三義也。動即是事,靜即是理。動靜一源,即事理無礙法界也;含眾妙而有餘,事事無礙法界也。超言思而監出,融拂四法界,其唯法界歟?亦結屬四法界也;三者約五法界,往復與動,皆有為也。靜即無為,一源有二。若互奪雙亡為一源,則非有為非無為法界。若互融雙照為一源,則亦有為亦無法界。含眾妙而有餘,即無障礙法界。超言思而監出,總融五法界。其唯法界歟?結屬五法界。〔13〕

  據上所引,澄觀對華嚴法界思想的析解,同樣有三法界、四法界及五法界諸類別。結合法藏對法界義的不同詮釋,可以看出,作為華嚴義學中創教理論的推展,法界義理系統疏釋,對於華嚴義學的形成與推展,有著重要的奠基性意義。而且法藏對於法界理論的確立,更在五種法界、每一法界各開二門的基礎上,明確地提出「五門十義總明所入法界應以總別圓融六相准之」。「五門十義」總括下的法界統觀,進一步通過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等六相圓融統觀加以具體的闡釋,從而確立了法界觀與緣起論之間的邏輯關聯。這是法藏法界理論的一大創見思想

  再看法藏的「能入法界義」。依法藏之見,能入法界,同樣有五門:
  能入亦有五門:一、凈信;二、正解;三、修行;四、證得;五、圓滿。此五於前所入法界五門之內有其二門:一隨一能入,通五所入;隨一所入,通五能入。二此五能入,如其次第,各入所入五中之一。又此上心境二義十門,無礙圓融總為一團。無障礙法界,亦以六相准攝思之。〔14〕

  如果說所入法界闡明了法界的存在性狀,那麼能入法界則論證信、解、行、證、果的主體性能。能入法界,作為主體性的活動,同樣不離心法界;所入法界,作為境相的存在,雖屬於客體現象,但終亦可歸於一心真如。從能入法界內容類型來看,正是佛教信、解、行、證、果的主體修習過程。如果結合上述澄觀與法藏對法界義的解說,可以看出法藏對所入法界與能入法界的理解,相當富有攝受力量,對後世生了重要影響。法藏大師對作為華嚴義學基礎法界思想,進行了具有體系性的闡釋。這種闡釋,既有層次性,更有邏輯性。特別是法藏闡釋能、所二類法界義,皆歸攝於六相圓融,這成為其法界統觀理論的一大特色。

  儘管「法界思想本身並不是華嚴義僧對佛陀聖法所特有的理解,如法緣起說,始倡於凈影慧遠。但法界統觀思想,結合法藏闡釋華嚴義學的理論活動,確實是建構其華嚴教義體系中最重要佛法觀念。就佛法的觀行論而言,法界本身具有觀行兼舉的雙重規定性。這種規定性,不同天台教學對「十法界」的界定,華嚴教學視野下的「法界」,更有經典的理據。

  上已指出,法藏曾著眼於文本字義,對法界義作出了闡釋。指明法界有三義:即持自性義、軌則義和對意義。所謂持自性,指法界本身的自體性;所謂軌則義,則指法界;所謂對意義是指法界所具有的相對意義

  就法界體系的邏輯關聯而言,法藏主要通過所入法界(觀),與能入法界(行)的二重進路而加以闡釋。其中,所入法界共分五門,已見上述。至於能入法界,法藏首先通過對法界類別的分析而加以闡釋。其中所入法界為五重,而每一重法界更開十門而辨析。法藏稱:

  第二法界類別亦有五門,謂所入、能入存亡無礙。初所入中亦五重:一、法法界;二、人法界;三、人法俱融法界;四、人法俱泯法界;五、無障礙法界。初中有十:一事法界:謂十重居宅等;二理法界:謂一味湛然等;三境法界:謂所知分齊等;四行法界:謂悲智廣深等;五體法界:謂寂滅無生等;六用法界:謂勝通自在等;七順法界:謂六度正行等;八違法界:謂五熱眾鍸等;九教法界:謂所聞言說等;十義法界:謂所詮旨趣等。此十法界同一緣起,無礙融,一具一切,思之可見。〔15〕

  法藏接著解說是所入法界的具體內容。如「人法界」,指人、天、男、女、在家、出家外道、諸神、菩薩及佛,此並緣起相分,參而不雜,善財見已,便入法界故名法界也;三、人法俱融法界者,謂前十人十法同一緣起,隨義相分,融攝無二,思之可見;四、人法俱泯法界者,謂平等果海,離於言數,緣起性相,俱不可說;五、無障礙法界者,謂合前四句,於彼前人法一異無障,存亡不礙,自在圓融。〔16〕

  據此,所入法界共分五門,即法法界、人法界、人法俱融法界、人法俱泯法界和無障礙法界。上述五門法界,又可加以細分為十門。如法法界,可進一步細分為一事法界,謂十重居宅等;二理法界,謂一味湛然等;三境法界,謂所知分齊等;四行法界,謂悲智廣深等;五體法界,謂寂滅無生等;六用法界,謂勝通自在等;七順法界,謂六度正行等;八違法界,謂五熱眾鍸等;九教法界,謂所聞言說等;十義法界,謂所詮旨趣等。其存在論特性皆體現為「同一緣起,無礙融,一具一切」。而人法界,則可細分為人、天、男、女、在家、出家外道、諸神、菩薩及佛。其生存特性體現為「緣起相分,參而不雜」。至於人法俱融法界即是十門人法界與十門法法界的融匯而成,其特點在於「同一緣起,隨義相分,融攝無二」。人法俱泯法界則是法界與法法界的皆歸平等果海,「離於言數,緣起性相,俱不可說」。無障礙法界「於彼前人法一異無障,存亡不礙,自在圓融」。

  至於能入法界,主要是指修為主體證入法界的活動樣式。對此,法藏同樣分別為五重,即身證、智證、俱證,以及泯入和圓入。他稱:
  謂入樓觀而還合,身證也;鑒無邊之理事,智證也;同普賢而普遍,俱證也。身智相即,而兩亡俱泯也。一異存亡無礙,自在圓融也。又《發心品》雲:「甚深真法性,妙智隨順入;無邊佛土中,一念悉周遍。」案雲:前二句智入法界,後二句身入法界。由身、智無礙故,智入理身遍土也。余准可知。三、能入、所入混融無二,際限不分,就義開異,理仍不雜。此五能、所如次反通,如理思攝;四、能、所圓融形奪俱泯;五、一異存亡,無礙具足。〔17〕

  就作為主體性的能入法界而論,共分五重能入法界,即身證法界、智證法界、俱證法界、俱泯法界和無礙圓證法界。法藏闡釋法界觀門內容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說明能入法界義。作為主體性的修證行為或活動,所謂能入法界,分別包括凈信法界、正解法界修行法界證得法界圓滿法界。而法界觀門,總括了主體證入無盡法界修行活動。

  法藏對法界行的闡釋,約歸於行證入法界果位的宗教超越性,這才是法藏闡釋法界的宗趣所在。行證能入法界人格化體現:一是普賢;二是善財五十三參,在二大聖人形象中無不體現法界行與法界位的高度統一。

  約位而說,所入法界,可分為二:一是果位;二是因位。以因果析論法界,是智儼以來闡釋華嚴義學方法立場。法藏同樣秉持這一立場,闡論其法界統觀思想

  約位明入法界者……所入法界大位有二:所謂因果,於前人、法無不皆是佛果所收,即如來獅子奮迅三昧所現法界自在是也。又於前人、法無不皆屬因位所收,即文殊普賢所現法界法門是也。此因位中,曲分有五,則信等五位法界也,准攝可知。二明能入。准文亦二,對前果位明諸菩薩頓入法界,對前因位寄顯善財漸入法界因果既其無礙,漸頓亦乃圓融,但以布教成詮寄斯位別耳。〔18〕

  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在法藏的法界統觀下,法界因、法界果、法界行與法界位,無不體現出一體化統觀的思維特徵。法界行位的闡釋,既是一種宗教超越性的訴求,更是一種華嚴經》義體系化的內在需要。至少從表面上看,法藏對法界義的闡發,忠實於《華嚴經》結構,而採取隨文釋解的方法進路,這也表明法藏推展華嚴立教的「證義」導向。

  二、法界統觀的展開之一
  ——理事圓融法界統觀是法藏華嚴義學基礎性理論,充分呈現了華嚴圓教的統觀性運思方式清涼澄觀概括出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和事事無礙「四法界說」,成為後世華嚴義學的基本教理。但作為法界統觀的展開內容,法藏對理事圓融思想的闡論,同樣頗具系統性,提出不少富有攝受力量的識斷。

  法藏最全面而完整地闡釋華嚴圓教的理事無礙統觀思想,乃是其所撰著的《華嚴三昧章》(亦稱《華嚴菩提心章》)。法藏相信,透達理事無礙統觀,是真正深入華嚴教義旨的門徑所在。在該著中,法藏不僅提出了十門理事無礙觀,而且還最後歸結於「理事圓融義十門」,開列了理事圓融門、理法隱顯門、事法存泯門、事事相在門、一事隱現門、多事隱現門、事事相是門、一事存泯門、多事存泯門、圓融具德門「十門義」,就諸法實存中的理事相互關系開了不同面向的闡釋。〔19〕

  另外,法藏在《玄義章》中,論述「法界緣起無礙門」時,則基於法性論立場,闡釋一切法所開的「空不空門」、「相在不在門」和「相是不是門」,認為「此上三重,融成一際,圓明具德,無礙自在,是謂法界緣起門。」〔20〕

  在《法界緣起章》,法藏則從緣起相由門、法性融通門、緣性雙顯門、理事無門四個角度說明法界緣起圓融無礙。〔21〕
  據上所述,法藏對理事圓融事理無分思想的闡釋,無不落歸於法界緣起的一體統觀。實際上,在法藏所建構的華嚴義學中,事法世界(事相)依據理性而安立。為了闡釋事法與理性的存在論關系,建構了一系列同義范疇,如事與理、相與性、用與體等等。就此而言,對法藏理事圓融思想的闡釋,同時也必須兼及其性相論和體用論。

  從理事圓融的經論理據上看,法藏承杜順等祖師之緒,資取於《大乘起信論》等如來藏系論典,以如來藏化的真如論改造華嚴的「法界緣起」,這是華嚴義學建構推展其「證義」佛教體系的一大特質。相傳為華嚴初祖杜順所撰的《華嚴五教止觀》,就曾直接徵引了《大乘起信論》的真如論結構。稱:「夫事理兩門圓融一際者,復有二門: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心真如門是理,心生滅門是事。即謂空有無二,自在圓融。」〔22〕

  法界緣起如來緣起,二者之間的關系問題,乃是法藏專宗華嚴的教義學建構所必須解答的問題。法藏基於「性體論」的立場,解答了這一問題。法藏在《華嚴策林》中雲:

  緣起事相,必收性而方成;法界玄宗,亦依緣而現空。有有交徹,體用玄通。言事,即有徹空源;談有,乃空透有表。或時雙奪(即雙遣),織毫之論不具;或時相成,廣大之談並見。現全收事,全奪事而為理;事非別事,物具理而為事。何方空隨有現,理遂事彰,一際通觀,萬物可定者矣。〔23〕

  在華嚴圓教的法界統觀中,理法界與事法界都是構成世界整體的有機部分,以此說明世界萬法生成的存亡順逆。攝歸於法界統觀下的理事無礙思想,不僅是觀照萬法世界的重要門途,更對後世華嚴義學成熟與展開,產生了重大影響。

  茲據法藏的《華嚴菩提心章》之所論,闡釋其理事無礙思想的展開內容
  所謂「理事無礙」,意指「理事融,存亡逆順」,其觀法內容亦分十門:即理遍於事、事遍於理、依理成事、事能顯理、以理奪事、事能隱理、真理即事、事法即理、真理非事、事法非理。
  茲將作為華嚴圓行共法的理事無礙觀之內容列表如下:華嚴理事無礙觀」十門義〔24〕

  一、理遍於事門能遍之理,性無分限;所遍之事,分位差別。一一事中,理皆全遍,非是分遍。……是故一一纖塵,皆攝無邊真理,無不圓足。理事相遍對二、事遍於理門能遍之事是有分限;所遍之理,要無分限。此有分限之事於無分限之理全同,非分同。……是故一塵不壞而遍法界也,如一塵一切法亦然。三、依理成事門事無別體,要因真理而得成立。以諸緣起皆無自性故,由無性理事方成。故如波攬水以成動,水望於波能成立故。依如來藏,得有諸法。四、事能顯理門由事攬理故,則事虛而理實。以事虛故,全事中之理,挺然露現。猶如波相虛,令水體露現。五、以理奪事門事既攬理成,遂令事相皆盡。唯一真理平等顯現。以離真理外,無片事可得故。如水奪波,波無不盡。此則水存已,壞波令盡。理事相害對六、事能隱理門真理隨緣成諸事法,然此事法既違於理,遂令事顯,理不現也。如水成波,動顯靜隱。七真理即事門凡是真理必非事外,以是法無我理故。事必依理,理虛無體。是故此理舉體皆事,方為真理。如水即波,無動而非濕,故即水是波。理事相即對八、事法即理門緣起事法必無自性,無自性故舉體即真。故說眾生即如,不待滅也。以波動相,舉體即水,故無異相也。九、真理非事門即事之理,而非是事,以真妄異故,實非虛故,所依非能依故。如即波之水非波,以動濕異故。理事相非對(理事不即對)十、事法非理門全理之事,事恆非理,性相異故,能依非所依故。是故舉體全理,而事相宛然。如全水之波,波恆非水,以動義非濕故。

  法藏分述了上述十門後,總結稱:

  此上十義,同一緣起,約理望事,則有成有壞,有即有離;事望於理,有顯有隱,有一有異,逆順自在,無障無礙,同時頓起。深思令觀明現,是謂理事圓融無礙觀也。〔25〕
  據此,理事無礙觀門中,理事關系總括於法界緣起論的范圍,其內容則可分列為「約理望事」與「事望於理」。就「約理望事」言,一切事法無不有著成壞、即離諸相;就「事望於理」論,真實理體有顯有隱,或一或異。對此分辨,澄觀在《華嚴法界玄鏡》中雲:
  第一理事相遍對,第二理事相成對,第三理事相害對,第四理事相即對,第五理事相非對,亦名不即對,然此五對皆先明理,尊於理故,又皆相望,一三五七九以理望事,二四六八十以事望理。〔26〕

  法藏在《玄義章》中基於理事有無分限的討論,而闡釋了理事無礙法界觀門的構成內容
  問:如此理事,為理無分限,事有分限耶?為否耶?答:此中理事,各有四句。且理:一無分限,以遍一切故;二非無分限,以一法中無不具足故;三具分無分一味,以全體在一法,而一切處恆滿故,如觀一塵中,見一切處法界;四俱非分無分以自體絕待故,圓融故,二義一相非二門故。事中:一有分,以隨自事相有分齊故;二無分,以全體即理故。……三俱,以前二義無礙具故,具此二義方是一事故。四俱非,以二義融故,平等故,二相絕故。由上諸義,是故理性不唯無分故,在一切法處,而全體一內;不唯分故,常在一中,全在一外。事法不唯分故,常在此處,恆在他方處;不唯無分故,遍一切而不移本位。又由理不唯無分故,不在一事外;不唯分故,不在一事內。事不唯分故,常在此而無在也,不唯無分故,常在他處而無在也。是故無在不在,而在此在彼,無障礙也。〔27〕

  依法藏之析,能遍之理與所遍之事,各具四句。就每一事物都有其完整之理而言,能遍之理有其分限;由於此理的遍在性,也可說理無分限;理既是普通的存在,同時又存在於各個事物中,因此理既有分限亦無分限;就理作為絕對而遍攝的法則而言,理既非有分限、亦非無分限。至於所遍之事四句,每一事相各有其分齊,成立其分限義;無一事相不是理體之顯現,故無分限;合上述二義,則成立事法中既有分限亦無分限;上述二義圓融無礙,平等無二,相絕存性,故稱既非有分限亦非無分限。無論能遍之理,還是所遍之事,最終能所雙泯,達到理事無礙。
  法藏還從「一多相攝」角度闡釋了理事圓融觀,如法藏在《華嚴經旨歸》中稱:

  今則理事融通,具斯無礙,謂不異理之事具攝理性時,令彼不異理之多事,隨彼所依理,皆於一中現。若一中攝理而不盡,即真理有分限失;若一中攝理盡,多事不隨理現,即事在理外失。今既一事之中全攝理,多事豈不於中現?〔28〕

  這樣,法藏就把事事無礙之說和理無分限、事有分限的說法糅合在一起。每一事法無不都是理、性完滿的整體表現。因此,法藏稱:「理全收事,全奪事而為理;事非別事,物具理而為事。何方空隨有現,理逐事彰,一際通觀,萬物可定者矣。」〔29〕法藏的《華嚴菩提心章》,涉及杜順所作華嚴法界觀門》之內容。《華嚴法界觀門》「言一令萬,一字千訓」,意指豐贍,是悟入理事圓融一真法界的門徑所在。如裴休序宗密《注華嚴法界觀門》稱:

  此經(即《華嚴經》)極諸佛神妙智用,徹諸法性相理事,盡修行心數門戶,真可謂窮理盡性者也。然此經雖行於世,而罕能通之。有杜順和尚嘆曰:「大哉!法界之經也。自非登地,何能披其文,見其法哉!吾設其門以示之。」於是著《法界觀》,而門有三重:一曰真空門,簡情妄以顯理;二曰理事無礙門,融理事以顯用;三曰周遍含容門,攝事事以顯玄,使其融萬象色相,全一真之明性,然後可以入華嚴法界矣。然此觀雖行於世,而罕能入之。〔30〕

  《法界觀門》所安立的「三重觀門」,以法界為所觀之境,以三觀為能觀之心真空觀門相對於法界理事無礙觀門相對於理事無礙法界,周遍含容觀門則相對於事事無礙法界。杜順之所以未論事法界,理由是「事法界歷別難陳,一一事相皆可入觀」〔31〕。事法界的萬有諸相,一一可統歸於其他法界,這也是三重法界觀門的基礎所在。法藏在其所撰的《華嚴心法界記》前引中則稱:

  夫約理題詮,詮如理而非異;據門陳教,教即門而不殊。故能驟五位以分鑣,趣一乘而並鶩。是知隨機攝教,辟諸經於心端;順理圓通,總萬途於智海。海吞眾瀆,味竟無差;心流五乘,意終無異。今以粗陳綱要,總以五門,隨自所宣,引之如左。言五門者:一法是我非門;二緣生無性門;三事理混融門;四言盡理顯門;五法界無礙門。〔32〕

  法界統觀下的華嚴無盡緣起說,既不同於大乘般若學的一切皆空又不同於大乘法相宗的執圓成為實有、遍計為虛幻有無對立,而是主張三性同一,強調由凈見染,由染見凈,由真見幻,由幻見真,染凈和一,真幻不二。如《華嚴義海百門》所雲:「塵不自緣,必待於心;心不自心,亦待於緣。」此即心緣互生互成,故成無礙緣起在此意義上說,法藏所主張的法界無礙緣起說,是基於真心論或唯心論的緣起論,集中反映了華嚴宗理論的體用一如、理事不二的圓融特徵。

  三、法界統觀的展開之二
  ——因果法界並闡智儼曾依據如來緣起成立因果法界並闡之說,這是華嚴學僧在建構華嚴義學中對法界緣起的初期理解。但若依宗派的傳承,智儼是承繼初祖杜順大師思想,才將法界緣起奠立為華嚴義學的慣用范疇。譬如《華嚴一乘十玄門》就認為《華嚴經》旨在闡明法界無盡緣起,離不開自體因和果。
  今且就此華嚴一部經宗,通明法界緣起,不過自體因之與果。所謂因者:言方便緣起,修體窮位滿,即普賢是也。所謂果者:言自體究竟寂滅圓果,十佛境界一即一切。〔33〕

  由此可知,法界緣起事表明自體因果,以菩薩的願力,來體究佛陀境界,所以因果不二是法界緣起成立的根源。
  法藏依因果緣起理實法界為宗,因果緣起於理實法界而不二,是唯一無礙的自在法門法界圓融,如此才能一一法、一一行、一一德、一一位都統攝在無盡的法門海中。性海圓明,法界緣起,無礙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既是諸佛所證的果海,又是眾生本有的心源。清涼澄觀更完善地確立四法界義(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重重無盡;而因果緣起有六位,位位圓融法界以全因果,或融因果而入法界,然則始終不離一真法界。十世古今,無邊法海,互現交羅,唯是一真法界性起而緣起

  華嚴圓教的根本看法,認為法界一大緣,所以能緣起原因,不是業力也不差別心識的阿賴耶識,又不平等生滅真如,而是萬法彼此融通,互相緣起,重重無盡,相即相入。法界緣起統攝《華嚴經》所說的業惑緣起、賴耶緣起真如緣起等諸種緣起

  因果法界並闡,是法藏闡釋《華嚴經》義學與建構華嚴義學,並且融貫統觀的一大運思方式。這種運思既是對以往《華嚴經》義學的一種總結性的表達,更是對華嚴法界立宗之教義的闡釋。在《華嚴探玄記》等代表性撰著中,法藏多次以因果法界結合以析論華嚴教義,並視之為華嚴宗趣的根本所在。以因果闡論《華嚴經》義和以法界闡述華嚴宗趣,皆有古說。法藏華嚴義學建構,則把因果法界一並闡論。

  法藏在《華嚴探玄記》中,把一部華嚴大經的宗趣歸結為「因果緣起、理實法界以為其宗」,稱:
  即「大方廣」為理實法界;「佛華嚴」為因果緣起因果緣起,必無自性;無自性故,即理實法界法界理實,必無定性;無定性故,即成因果緣起。是故此二無二,唯一無礙自在法門故以為宗。〔34〕
  法藏以理實法界因果緣起作為華嚴大經的宗趣所在,並作出了具體闡釋。如法藏指出「攝法界以成因果」與「會因果以同法界二種類型。對於「攝法界以成因果」,法藏闡釋稱:

  謂普賢法界為因,舍那法界為果,是故唯以法界因果而為宗趣。於中分別有十事五對:一所信因果,如初會中《舍那品》內,先明蓮華世界果,後顯普莊嚴因;二差別因果,如第二會至《小相品》說。於中初二十五品說五位差別因,後三品說三德差別果;三平等因果,如《普賢品》說平等圓因,《性起品》說平等滿果。上二門是生解因果;四成行因果,如《離世間品》中二千行法內,先明因行,後顯果行;五證入因果,如《入法界品》先癨洹林中現自在果,後善財童子辯證入因。因果五周,一部斯畢。是故唯辯因果不失所依。但以因果為宗,理亦無咎。〔35〕
  一部華嚴大經,一言以蔽之,曰因果法界而已。普賢法界為因,舍那法界為果。於中可具體析解為五對因果,即所信因果差別因果平等因果、成行因果和證入因果。法藏指出,五周因果,貫通於一部華嚴大經之中。就此意義說《華嚴經》是,但以因果為宗,亦並不過分這是法界攝歸於因果而論。對於「會因果以同法界」,法藏闡釋稱:

  法界法門,略顯十事五對:一教義相對,舉此所說教法為宗,意顯所詮義理為趣。或反此,以辨義深教勝故。二理事相對,舉事法為宗,意取理性為趣。或反此,以依理性方成事故。三境智相對,舉所觀境,意欲令成觀智行故。或反此,以令修起智證同真境故。四行位相對,舉所依之五位,意令依之修成勝行。或反此,以積行成位故。五因果相對,勸彼修因,意在證果。或反此,以舉果勸樂令修因故。此上五對通於一部處處皆有,故不別屬。是故唯辨法界不失所成。但以法界為宗,理亦無違。〔36〕

  據上所引,法藏認為,華嚴法界法門可分五對十事,即教與義、理與事、境與智、行與位、因與果,這是因果會同於法界而論。無論是法界攝歸於因果,還是因果會同於法界,「唯辨因果不失所依」,而「唯辨法界不失所成」,最終歸結「以法界為宗」的旨趣。

  法藏還進一步析解了法界因果並闡的具體構成內容,凡分「十義五門」:
  九法界因果分相顯示中,亦有十義五門:一無等境,即理實法界,此有二位:一是出纏最凈法界,二是在纏性凈法界,此二為所信所證故;二無等心,此亦二義:一大菩提心,為普賢行所依本故;二信悲智等,隨行起故;三無等行,此亦二義:一差別行,各別修故;二普賢行,一即一切故;四無等位,此亦二義:一行布差別,位比證不同故;二圓融相攝,位一位即具一切位故;五無等果,此亦二義:一修生果,二修顯果。此五門十義,通收此經,一部略盡,是故具以為宗義亦備矣!〔37〕

  據此,法界因果分相顯示的五門指,境、心、行、位、果;而其十義,則基於五門分別析解而出。如境作為理實法界,具出纏最凈法界與在纏性凈法界二義;而心則具普賢行所依的大菩提心和隨行所起的信、悲、智心;行則分各別所修的差別行與一行即一切行的普賢行;位則分次第不同的行布差別門與一位即具一切位的圓融相攝門;果則分修生之果與修顯之果。上述五門十義,可以綜攝一部華嚴經的宗義所在。由此可見,華嚴圓教,不僅是法界圓宗,同時也可稱為因果圓宗。

  十法界因果雙融俱離,謂性相混融,無礙自在,亦有十義:一由離相故,因果不異法界,即因果因果也;二由離性故,法界不異因果,即法界法界也;三由離性不泯性故,法界因果,以非法界法界也;四由離相不壞相故,因果法界,以非因果因果也;五由離相不異離性故,因果法界雙泯俱融,回超言慮也;六由不壞、不異、不泯故,因果法界俱存現前,爛然可見也;七由上存泯復不異故,超視聽之法,恆通見聞;絕思議之義,不礙言念也;八由法界性融不可分故,即法界之果統攝法界,無不皆盡。因隨所依,亦在果中,是故佛中有菩薩也;九即法界之因,攝義亦爾,故普賢中有佛也;十因果二位各隨差別,一一法、一一行、一一德、一一位皆各總攝無盡無盡諸法門海者,良由無不該攝法界圓融故也,是謂華嚴無盡宗趣。〔38〕
  這是一段可謂見智見行、悲智雙運、性相圓攝、行位儼然的雄辯文字,誦之油然可識華嚴法界因果合宗並闡的大旨。

  四、法界統觀的展開之三
  ——十玄無礙華嚴法界緣起論的另一種詮釋進路,就是十玄門。從華嚴教理思想史上來看,有學者稱十玄門之說,源於杜順;而其最先闡釋者,則推智儼。

  「十玄」之說,在華嚴教學中有種種名稱,如十玄緣起華嚴一乘十玄門、一乘十玄門、十玄門、無盡緣起法門等等。十玄門成為華嚴教學中別教一乘的主體內容,同時也是其闡釋法界緣起論的獨特進路。十玄門六相義,相互配合,構成了華嚴教學中法界緣起論的核心內容,同時也是華嚴義學的重要理論建構。十玄門之說,始於智儼。智儼在其《華嚴一乘十玄門》中,即已明確提出:

  明一乘緣起自體法界義者,不同大乘二乘緣起,但能離執常斷諸過等。此宗不爾。一即一切,無過不離,無法不同也。今且就此華嚴一部經宗,通明法界緣起,不過自體因之與果。所言因者,謂方便緣修,體窮位滿,即普賢是也;所言果者,謂自體究竟寂滅圓果,十佛境界,一即一切。〔39〕

  《華嚴經》正是後世華嚴之名本義所在,十玄門的建構,是華嚴法界因果並闡下無盡緣起論的具體展開。智儼對十玄門的解說,著眼於「約法以會理」,屬於理法性的建構。華嚴作為因行與果德圓融無礙的法界觀門,離不開十玄緣起的成立與展開即緣於此。

  智儼所立的十玄門,可以理解為六相義的充實與提升。十玄門華嚴三昧海印三昧之間,亦有其內在的關系。此先述智儼十玄門的構成內容

  以下明約法以會理者,凡十門:一者同時具足相應門(此約相應無先後說);二者因陀羅境界門(此約譬說);三者秘密隱顯俱成門(此約緣說);四者微細相容安立門(此約相說);五者十世隔法異成門(此約世說);六者諸藏純雜具德門(此約行說);七者一多相容不同門(此約理說);八者諸法相自在門(此約用說);九者唯心回轉善成門(此約心說);十者託事顯法生解門(此約智說)。〔40〕

  楊文會對於華嚴玄門義有如下說明:
  華嚴大教闡揚十玄門者,此為鼻祖。賢首仍之,載於《教義章》內。大意相同,而文有詳略。及作《探玄記》改易二名,用一華葉演說,為清涼《懸談》張本。後人不知,以為清涼十玄與賢首有異者,蓋未見《探玄記》也。今《教義章》與《懸談》並行於世,而復刻此卷,欲令人知其本源耳。〔41〕

  法藏早先承其師說,於《華嚴經文義綱目》中所列舉的「十玄門之名稱與次第,與智儼在《華嚴一乘十玄門所說完全相同。其後,法藏對十玄門的闡論仍極為重視,但其名門與次第則多有變化。如《華嚴獅子章》與《華嚴五教章》的十玄門名目相同,但次第大異。而在《華嚴經探玄記》、《華嚴經旨歸》中,法藏對「十玄門」的解說,不僅次第有變化,而且名目亦有改訂,內容亦作了調整。因此,在華嚴教學史上智儼所立的「十玄門」,稱為「古十玄」,而稱法藏所解者為「新十玄」。

  華嚴之圓,乃是圓十之圓,「十」成為華嚴圓教的數字化表達。如《華嚴經》本身稱十住、十行、十無盡藏、十迴向、十地、十明、十忍。專業華嚴者,其析經義學方法主要為「十對」:即教義理事、境智、行位、依正、因果、體用、人法、逆順、感應。圓十之數,還含有無盡、無礙、圓攝等意。正如法藏所稱:「所以說十者,欲應圓數,顯無盡故。」〔42〕「依《華嚴經》中立十數為則,以顯無盡義。」〔43〕澄觀說:

  然此觀名(指周遍含容觀),即法界觀中之名,以當事事無礙。以理有普遍廣容二義,融於諸事,皆能周遍含容。眾多義門,皆悉由此二義而有。然法界觀立十觀名,與十玄不同。故今疏雲,且依古德顯十玄門,即依藏和尚也。至相已有,而小有不同。〔44〕

  法藏十玄門之「新」,既有名目上的新立,更有次第上的新列。所謂名目上的新立,如法藏把「諸藏純雜具德門」改稱為「廣狹自在無礙門」;把「唯心回轉善成門」改稱為「主伴圓明具德門」;此外尚有文字表述上的改動,如「因陀羅境界門」改為「因陀羅法界門」;「秘密隱顯俱成門」改為「隱密顯了俱成門」等。至於次第上的新立,法藏的「新十玄」,除第一句外,其他九門都改變了舊十玄的次第,依總、空、用、 體、緣、相、喻、智、時、境之序排列。現將兩種玄門列表如下:古十玄《金獅子章》之十玄《探玄記》之十玄《五教章》之十玄1同時具足相應門

  同時具足相應門同時具足相應門同時具足相應門2因陀羅境界門諸藏純雜具德門廣狹自在無礙門一多相容不同門3秘密隱顯俱成門一多相容不同門一多相容不同門諸法相自在門4微細相容安立門諸法相自在門諸法相自在門因陀羅境界門5十世隔法異成門秘密隱顯俱成門隱密顯了俱成門微細相容安立門6諸藏純雜具德門細微相容安立門微細相容安立門秘密隱顯俱成門7一多相容不同門因陀羅境界門因陀羅法界門諸藏純雜具德門8諸法相自在門託事顯法生解門託事顯法生解門十世隔法異成門9唯心回轉善成門十世隔法異成門十世隔法異成門唯心回轉善成門10託事顯法生解門唯心回轉善成門主伴圓明具德門託事顯法生解門

  儘管對何以稱之為「玄門」,無論是智儼,還是法藏都未作確解,但「玄門」義在華嚴教學上所具有的獨特而重要的地位,卻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說華嚴六相義」尚有其佛教經論的理據,以及前承地論師說的淵源,那麼「十玄門」則可謂是華嚴義學建構中的理論新說。從理論體繫上看華嚴「十玄門」是其自立經宗過程中一個相當重要的理論環節,預設了「十玄門」的安立,華嚴法界就得不到充分的理論闡述。正如「六相圓融義」一樣,「十玄無礙義」也是唐代專業華嚴大德們對行者開示證解華嚴奧義的門徑。由此可見,「十玄門」可稱為開顯了華嚴奧旨的義理之門

  法藏在《華嚴探玄記》中闡述十玄門稱:
  顯義理分齊者,然義海宏深微言浩汗,略舉十門撮其綱要: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廣狹自在無礙門;三一多相容不同門;四諸法相自在門;五隱密顯了俱成門;六微細相容安立門;七因陀羅法界門;八託事顯法生解門;九十世隔法異成門;十主伴圓明具德門。然此十門同一緣起,無礙圓融;隨有一門,即具一切。應可思之。〔45〕

  法藏安立十解釋門,以析前十義,顯其無盡。前二門,即「同時具足相應門」和「一多相容不同門」,隨一門中即具攝前因果理事一切法門。儘管如此,一中雖具有多,但不可執一即是多;雖然多中具一,可視一即是多。所以稱一多相容而有不同。法藏指出,「此一多雖復互相含受,自在無礙,仍體不同也!」具體而言,一多相容之間,有同體,亦有異體,應區別對待。

  十玄門作為華嚴義學中闡釋緣起論的十種法門,法藏亦稱之為「十玄無礙緣起」。具體而言,主要是針對闡釋《華嚴經》義學教義理事、境智、行位、依正、因果、體用、人法、逆順、感應十門無盡緣起之義。對此,法藏稱為「立義門」,屬於所詮之法的結構內容。而「十玄門則是對於「立義門」的「解釋門」,屬於能詮之教。合所詮之「立義」與能詮之「解釋」,則成「證義」,圓證華嚴教法之圓攝無盡義。法藏雲:

  一教義,即攝一乘、三乘乃至五乘等一切教義;二理事,即攝一切理事;三解行,即攝一切解行;四因果,即攝一切因果五人法,即攝一切人法;六分齊境位,即攝一切分齊境位;七師弟法智,即攝一切師弟法智;八主伴依正,即攝一切主伴依正;九隨其根欲示現,即攝一切隨其根欲示現;十逆順體用自在等,即攝一切逆順體用自在等。此十門為首,皆各總攝一切法,成無盡也。〔46〕

  在《華嚴探玄記》中,法藏將上述「立義門」之十義,把《華嚴經》義學的結構調整為教義理事、境智、行位、依正、因果、體用、人法、逆順、應感具足十門,顯得更為簡潔。〔47〕
  值得注意的是,法藏在此明確指出,「立義門」十義中每一義,皆總攝一切法。這種總攝一切法、遍現一切法的交互圓攝,即是華嚴奧旨之所在,此即華嚴之「玄」義。

  法藏對華嚴玄門的析解,除了在《華嚴經文義綱目》中,完全承襲智儼之所說外,在《華嚴五教章》、《華嚴獅子章》及較晚出的《華嚴探玄記》、《華嚴旨歸》等撰著中,皆有所不同,或次序有異,或改訂名稱,或擴展內容。基於上述調整,全面地概括法藏的「新十玄」義,顯得較為複雜。但我們應當清楚,法藏闡釋「十玄門」的要旨,在於「十玄無礙緣起」,並不是對世間萬法現象的具體解說,而是對《華嚴經》內容結構的總體闡釋。

  《華嚴經·賢首品》中本有「天帝網」之說,認為宇宙萬法之間的關系猶如帝釋天宮殿裝飾的珠網那樣,珠光交輝,重迭無盡,用來說明諸法彼此含攝、融合無間。智儼在《華嚴一乘十玄門》中孤明先發,說以十玄。法藏在《華嚴獅子章》中繼之發揮,兩人在名稱上雖然不完全一樣,但其基本思路是一致的。

  試結合法藏於《華嚴五教章》、《華嚴探玄記》及《華嚴獅子章》中對「十玄門」的析解,討論其結構內容,並辨析其運思特徵。
  第一、同時具足相應門,《華嚴五教章》稱:「此上十義(即)同時相應成一緣起,無有前後、始終等別,具足一切自在逆順,參而不雜成緣起際。此依海印三昧,炳然同時顯現成矣。」〔48〕此門為海印三昧門所攝,故具備總顯諸門的法義。比較而言,《金獅子章》闡釋較為簡略,法藏稱:「金與獅子,同時成立,圓滿具足。」一般認為,此門屬於「十玄門」之總括門。金體與獅子相互對應而成緣起,同時顯現為金獅子,金體與獅子,並無先後。法界為理體,因隨緣而起事法之用;事法不離法界,因不變而顯明本體。如「大海一滴,具百川之味」。性體與相用,無不完滿具足。就華嚴教體而言,教義理事、解行、因果、人法、境智、依正、體用、逆順、感應等義在時空上當下無不同時具足本應,這是基於總體立場的解說。

  第二、 「諸藏純雜具德門」,此門若以金獅子為例,如用金獅子的眼去包攝整個獅子相,則整個獅子純粹都是眼;如用金獅子的耳去包攝整個獅子相,則整個獅子純粹都是耳。其他各根,如鼻、舌、身也是如此。因為眼、耳、鼻、舌、身各根互有不同,是「一一皆雜」; 眼、耳、鼻、舌、身各根又都可以包攝整個獅子相,是「一一皆純」。既雜又純,互具功德圓滿自足。

  第三、「一多相容不同門」,法藏在《華嚴五教章》中析解稱:
  隨一門中即具攝前因果理事一切法門。……然此一中雖具有多,仍一非即是其多耳,多中一等,准上思之。餘一一門中,皆悉如是重重無盡故也。……然此一多,雖復互相含受自在無礙,仍體不同也。〔49〕

  法界理體唯一真性,因其不變,故為「一」;事法現象千差萬別,因其隨緣,故為「多」。一多互為緣起,相即相入,層層無盡。一具多而即是多,多中含一而非即是一。據其體性,則可分別為同體之一多和異體之一多。就理事關系而言,理一事多,既是一多無礙,而又各住自位。如《華嚴獅子章》稱:「金與獅子,相容成立,一多無礙。於中理事各各不同,或一或多,各住自位,名一多相容不同門。」〔50〕
  第四、「諸法相自在門」,法藏在《華嚴五教章》中析稱: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圓融自在無礙成耳。若約同體門中,即自具足攝一切法也。然此自一切,復自相入,重重無盡故也,然此無盡皆悉在初門中也。……良由緣起法界,一即一切故爾,如彼同體門中一錢即得重重無盡義者,即其事也,何況無邊劫者,即餘一一門中,各現無盡義者是也。……由是緣起妙理,始終皆齊,得始即得終,窮終方原始,如上同時具足故得然也。〔51〕

  「諸法相自在門」,此上十義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圓融自在無礙而成。一與一切之間的相即關系,亦可區別為同體相即和異體相即兩種類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同體相即。就同體門言,即自具足攝一切法也!然此自一切復自相入,重重無盡。從時間性言,始終一如,因緣起無盡,法界無礙,一即一切。所以法藏稱,「由是緣起妙理,始終皆齊,得始即得終,窮終方原始。如上同時具足,故得然也。」就修行成佛論言,初地菩薩發心一念,即盡無邊;菩薩修行十地,於一地即普攝一切諸地功德。所以,「得一即得一切。」具體而言,一即多,多即一,十信終心即作佛者,即其事也。此門要義在於闡明「圓融法界無盡緣起」,具體言之,則包括理事圓融因果圓融理事圓融,已如上述。至於因果圓融,得一即得一切,因果俱齊,無前後別。或者說,「因果俱時,相容相即,各攝一切,互為主伴。」無論是理事圓融,還是因果圓融對於華嚴義學中的修行論來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法藏據此認為,自信菩薩乃至不思佛法,皆同一緣起,這正是華嚴一乘圓教之義:「因果同體,成一緣起。得此即得彼,由彼此相即故。若不得果者,因即不成因。」〔52〕就其行位論而言,從初生見聞,至第二生成就解行,解行終心,因位窮滿,於第三生得究竟自在圓滿果。

  據此可見,因滿而果成,成就可說而親證的佛果境界。法藏基於成佛論,點明了華嚴大經所闡述的一切眾生同時成佛理想境界。這種境界成就,在論理上就奠基於「諸法相自在門」法界無盡緣起之中。
  綜上所述,於同體相即一門中,於一位即攝得一切無盡,十地功德一時俱現,「一時炳然現一切者,屬微細攝;隱映互現重重者,屬因陀羅攝。余義即同即異,即多即少,即有即無,即始即終,如是自在具足一切無盡法門。」〔53〕至於異體門義,意指己體與他體,同時並存,一多相即,自在無礙。在《華嚴獅子章》,法藏喻稱「諸法相自在門」說:

  獅子諸根,一一毛頭,皆以金收獅子盡。一一徹遍獅子眼,眼即耳,耳即鼻,鼻即舌,舌即身,自在成立,無障無礙,名諸法相自在門。〔54〕
  金獅子的眼、耳、鼻諸根及每一根毫毛,皆由金子所成,同一金體。故此,諸根及毛發因同一金體而包容收盡整個獅子相。同樣的,金獅子之眼(金體)就是金獅子的耳(金體),耳即鼻,鼻即舌,舌即身。總之,金獅子的諸根及毛發既「自在成立」,保其自相,又「無障無礙」,相入相即。以此明「一乘圓極自在無礙法門,得一即得一切」之義理

  第五、「秘密隱顯俱成門」,對於此門,智儼釋曰:「此約緣起說也,還具前教義十門。所言隱顯者,如《涅經》半字及滿字。昔說半字故,半字即顯,滿字即隱;今日說滿字,即滿字即顯,半字即隱,此即約緣而說隱顯……,此即是大乘中說。若通宗辨者,不待說與不說,常半常滿,隱顯無別時,如彼月性常滿而常半,半滿無異時,是故如來於一念中,八相成道生時即是滅時,同時俱成故,所以稱秘密。如似十數一即十,一即是顯,二三四至十即為隱,又眼根入正受即是顯,於色法中三昧起即名隱,而此隱顯體無前後,故言秘密也。」〔55〕

  據此所引,事法的隱顯關系,主要是指事法實存的相續性與活動性,如月之明暗相間,其理體則無關隱顯。法藏在《華嚴獅子章》中喻稱:
  若看獅子,唯獅子無金,即獅子顯金隱;若看金,唯金無獅子,即金顯獅子隱;若兩處看,俱隱俱顯。隱則秘密,顯則顯著,名秘密隱顯俱成門。〔56〕

  此門的含義,引入了觀察主體的差異性。由於主體關注對象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觀照結果,由此導致被觀察對象的顯現與隱沒二種狀態。就此而言,一切事法無不同時具備隱顯兩種形相。以金獅子為例,則有獅子顯而金體隱與金體顯而獅子隱的情形。但除此外,還有獅子與金體同顯俱隱的情形。法藏由此門義而闡明者,在於「此上諸義隱覆顯了,俱時成就也」〔57〕,著眼於「性相同時,隱顯齊觀」,以示華嚴法界緣起秘密義。

  第六、「微細相容安立門」,此門更指事法之相狀而言。微細者如一塵,廣大者如須彌山,一切事法無不相攝相容。如金與獅子,雖然有顯隱、一多、純雜、有力無力等種種差別,無不即此即彼,相容無礙。法藏在《華嚴獅子章》中喻稱:

  金與獅子,或隱或顯,或一或多,定純定雜,有力無力,即此即彼,主伴交輝,理事齊觀,皆悉相容,不礙安立。微細承辦,名微細相容安立門。〔58〕
  據此,世間萬法,細微承辦,小中現大,大中現小,大小無間,互不相礙,「如琉璃瓶,盛多芥子」。

  第七、「因陀羅境界門」,此門以因陀羅網為喻,明萬象森羅而相即相入、重重無盡,這是法界無盡緣起論的形象說明。猶如帝釋天宮殿中所裝飾的珠網,珠玉交絡,珠光交映,層迭無盡。一一珠中現一切珠影,一重珠影中各現其他一切珠影,如此二重、三重,以至重重無盡。
  獅子眼耳支節,一一毛處,各有金獅子,一一毛處獅子,同時頓入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無獅子;又復一一毛,帶此無邊獅子,還入一毛中。如是重重無盡,猶天帝網珠,名因陀羅境界門。〔59〕

  金獅子的眼耳和四肢關節,以及每一根毛孔都包含有金獅子;無數根毛中的金獅子,同時也可以包容於一毛中。這樣,每一根毛中都會有無數的金獅子,而每一根毛中帶著其他毛中所攝存的無數獅子同時還入一根毛之中。無數的獅子互相含攝包容,無窮無盡
  「因陀羅境界門」,在修行意義上,以明佛遍一切世間微塵中,各為具說普賢行。

  第八、「託事顯法生解門」,在《華嚴五教章》中被列為第十門,主要闡述遍在的事理關系,以及由此生起悟解事法的理智。世間萬象森羅而相即相入、重重無盡,由此能生無盡勝解,能見一切無盡法界。法藏釋稱:「此上諸義,隨托之事,以別顯別法,謂諸理事等一切法門。」〔60〕所謂諸理事一切法門,指「事如理門」及「理如事門」等。因此,智儼認為,託事顯法,「即以異事顯於異理法」。〔61〕隨緣寄託任一事法,無不具足一切理事教義等十法門

  以金獅子為例,獅子是幻相(事法),執著於幻相,即為無明;金體本無生滅,是為真如不變體性。如果理事合論,即可悟解諸法實相,如作為生滅之所依的阿賴耶識,通過生滅把握無生滅,於無明起正解,由正解生正行而證正覺故稱「託事顯法生解門」。
  第九、「十世隔法異成門」,十世,是指時間三維中的過去世、現在世和未來世,此三世中又各具過去、現在和未來,共成九世。又九世相即相入,皆不出於當前一念,為一念之所攝。此當前一念為總相,其他九世為別相,合二者為十世。所謂隔法,指十世間一切諸法雖重重無盡,但前後相隔,各具一定的時間性。所謂異成,即指十世間相隔之法,雖各具時間性因其相即相入,於現前一念中渾融為一體。

  法藏以獅子為喻稱,獅子屬有為之法,流動不居,念念生滅在一剎那之間都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三際。過去、現在、未來三際又各有過去、現在、未來三際,共成九世,九世諸法皆受時間性支配。據法藏對時間看法,「一切事法,依心而現,念即無礙,法亦隨融。是故一念即見三世,一切事物顯然。」〔62〕所以,一念即千劫,千劫即一念;雖有九世,各不相同,但又相互成立,融通無礙,同為一念。九世和一念共為十世。如此,十世異時相隔,於現前心念中,每一事皆遍十世,同時成就,雖異時而成同一緣起。澄觀對此形象地釋解說:「如一夕之夢,翱翔百年。」

  第十、「主伴圓明具德門」,原稱「唯心回轉善成門」。法藏在《華嚴五教章》釋稱:
  此上諸義,唯是一如來藏,為自性清凈心轉也。但性起具德故,異三乘耳。然一心亦具足十種德,如性起品中說十心義等者,即其事也。所以說十者,欲顯無盡故,如是自在具足無窮種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