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志丹居士:佛告訴你:為何要報「國土恩」?

佛告訴你:為何要報「國土恩」?
  
摘自 盧志丹《佛度有心人》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經中強調:「國王恩者,福德最勝。」為什麼?因為國王肩負教化人民、治理天下的重任,對人民的安樂起著至為重要的作用,能使人民避免他國侵逼、自界叛逆、飢饉、疾疫、災荒等恐怖。經中譬喻說:
  「譬如世間一切堂殿,柱為根本,人民豐樂,王為根本,依王有故;亦如梵王能生萬物,聖王能生治國之法,利眾生故;如日天子能照世間,聖王亦能觀察天下安樂故。王失正治,人無所依。」
  人若離了國家,便如浪子無家可歸,凄惶孤苦,無所依靠。一個國家中所有的人民,都沐浴在國王的德暉中,其所有的事業成就都有國王的一份功勞。如經所言;「若王國一人修善,其所作福皆為七分,造善之人得其五分,於彼國王常獲二分。」既然有大恩於我,作為人民的佛弟子,理應知恩報恩,報效國家,盡忠盡職。
  佛當時說法,針對的是古代社會聽眾,按當時社會制度國王國家代表,因此教人報國王恩。
  在現代社會佛說的報國王恩,自不宜限於國家元首,而應理解為現代愛國主義意義上的國家、祖國。現在已是21世紀新時代,有國王國家已經不多了,而且現在的國王和歷史上的觀念也有所不同。所以有人就把四重恩的第三恩「國王恩」直接改為「國家恩」或「國土恩」。但無論是「國王恩」還是「國家恩」、「國土恩」,都是要求人們不要忘掉國家恩德,要報效國家恩德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報國家恩呢?國家每個人有什麼恩德呢?簡單概括起來有如下幾條:
  首先,國家是我們賴以生存的處所。如果沒有國家的依託,沒有社會的互助我們就無法生存。我們的衣食住行都成困難,所以國家對我們有養育之恩德
  其次,國家對我們有保護之恩。國家法律法規、典章制度,維持社會秩序,保護我們的生命財產,大家才能安樂生活佛經雲:「以正法化,能使眾生悉皆安樂。」如果國家沒有司法體系、執法部門維護社會治安,那麼我們的財產沒人保護,生命也沒有保障,如此我們就不能夠安居樂業。
  再者,國家能夠統領全國人民,時刻保衛祖國領土的完整,不受外敵侵犯,為我們提供了安寧祥和的生活環境,我們才能夠休養生息,修行辦道。在近代歷史上,我國的主權遭受西方列強的侵犯,國土蒙受外國侵略者的踐踏,造成國家動盪不安,戰爭四起,災疫橫行,民不聊生。在如此的慘況之下,連基本生活都沒有保障,哪有法利生、修行辦道的條件
  因此,我們只要心存感激,就會多做對他人對社會有益事情。所以每個人時時處處能有感恩思想,那麼人與人之間的自私自利、欺騙壓迫就會逐步緩解和消除,社會就會充滿諒解和愛心對於我們國家要構建和諧社會理想就不遠了。
  佛陀在其他各種經典中也經常教導弟子們對國言忠,對親言孝,對子言慈,對友言信,守五戒,行十善,修六度萬行,在在處處都是要人先做一個奉公守法的好公民,進而再修出世之法。從佛陀言傳身教也可以看出,他並非只管出世間山林隱士,而是一位極度熱心於濟世導俗的法王,也是一位孝敬慈親的孝子。他雖然辭親割愛,出家修道,但當他得道成佛時,並未忘記報答親族國恩。
  佛陀成道之後,經常在外游化,很少回到自己的祖國迦毗羅衛。然而,當他得知自己的祖國受到外族攻擊的時候,毅然前去阻止。雖然最終沒能挽救祖國滅亡的命運,但他盡了作為一個國民的最大責任努力
  據《增一阿含經》記載:
  波斯匿王初登王位時,想迎娶一位釋迦女子王後,於是派遣大臣去迦毗羅衛國求婚。五百釋迦族人聚會商議此事,他們顯得十分不悅,因為釋迦種姓高貴,不應與女奴之子婚配,但又因懼怕得罪波斯匿王,所以一時商議不下。當時長者摩訶男說:「波斯匿王的性情暴惡,我們如果不應允,他必定會毀壞我們的國家。我家婢女有一位美麗端莊的女兒,不如就將她嫁給波斯匿王。」得到眾人同意後,摩訶男就讓此女子沐浴更衣,又用寶車親自將她送往波斯匿王那裡,並且告訴波斯匿王:「這是我的女兒,你們可以成親。」國王非常歡喜,拜她為第一夫人,不久夫人生下一子,即琉璃太子
  太子八歲時,波斯匿王就令他前往迦毗羅衛國學習射箭的技藝。琉璃太子乘著大象,與眾多僕人一同前往摩訶家中摩訶男召集五百位童子,陪伴王子學習。
  當時,新建了一座講堂,猶如天宮一般。眾人說:「我們應先延請佛與僧眾前來應供,這樣可以獲得無量福報。」於是敷設座具,懸掛幡蓋,以香水灑地,焚燒名香。這時,琉璃太子跑進講堂,登上獅子座,釋迦族人見後,聲色俱厲地呵斥他:「女奴的兒子!」並且將太子牽出門外,推倒在地。琉璃太子感到非常屈辱,便對身旁的苦行梵志說:「釋迦人對我橫加毀辱,以後我登上王位時,你要提醒我這件事。」
  後來,波斯匿王死後琉璃太子繼位,苦行梵志就此事提醒琉璃王。琉璃王便命令群臣集合四種兵甲,前去討伐釋迦族。
  消息傳到佛陀的耳朵里,佛陀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便以大無畏精神,一個人出現在琉璃軍隊必經的大路上,結跏趺坐在一棵枯樹下,任由烈日暴曬。
  琉璃王看到佛陀坐在路旁一株沒有枝葉蔭蔽的舍夷樹下時,便下車向前問訊道:「尊敬世尊,有許多枝葉繁茂的樹,您為什麼偏要坐在這棵不能蔭蔽的枯樹下呢?」佛陀回答說:「祖國和親族的蔭蔽,勝過所有的蔭護,你現在要消滅我的國族,我不成了一個沒有蔭蔽的人了嗎?我坐在樹下享受那短暫虛幻的蔭涼,又如何能止息我內心失去國族的哀痛呢?」
  琉璃聽了佛陀的話,有所感動,立即退軍。琉璃王第二次進軍時,又見到佛陀坐在枯樹之下,同樣問道:「更有好樹,不在彼坐,世尊今日何故在此樹下坐?」佛陀答道:「親族之蔭,勝外人也。」並說偈曰:「親族之蔭涼,釋種出於佛;盡是我枝葉,故坐斯樹下。」琉璃王聽後,又一次撤軍。
  琉璃王第三次進軍時,由於嚴密封鎖軍事行動的消息,最終滅掉了迦毗羅衛國,屠殺了許多釋迦的人
  佛陀得此消息時,心中非常悲哀,頭痛三日,對祖國的淪亡深感痛心。國亡城破後,佛陀親率弟子們回到祖國看望被琉璃王殘害的五百位釋迦婦女說法撫慰,表現出熾烈的愛國愛民之心
  佛陀這一愛國事跡,深刻地教育著他的弟子們,要時刻思報國家恩,時刻維護自己的祖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祖國,包括佛教徒在內,祖國是自己出生的熱土,是哺育自己成長的故鄉。自古以來,人們把祖國比喻母親家鄉的黃土割不斷遊子的思念,出門再遠也要回家,飄流在外,最終也要回到生於斯、養於斯的祖國。唐代西行求法高僧玄奘大師留學印度17年之久,贏得了崇高的榮譽,但他仍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國,最後還是回到祖國的懷抱。在西藏游化整整十年,得到藏族僧俗無限敬仰的克什米爾高僧釋迦室利,晚年毅然決定回到自己的故鄉。祖國永遠是每一個人的心靈歸宿。如果僅有信仰而沒有祖國的人就像一片浮萍,沒有根基,永遠找不到自己的歸宿。所以佛陀特別強調祖國和親族的蔭蔽勝過一切。
  報國家恩不是一句空洞的豪言壯語,必須體現在行動上。
  佛陀在各種戒律經典中,還特別教導弟子們「不作國賊,擁護國王,不漏國稅,不犯國制」,要作一個遵紀守法的愛國公民
  所謂「不作國賊」,就是不作賣國賊,即不可以做傷害國家社會、對不起人民群眾的事情。《梵網經》說:「佛子不得為利養惡心故,通國使命軍陣合會,興師相伐殺無量眾生。而菩薩不得入軍中往來,況故作國賊。」意思是說,作為佛弟子不得為了名聞利養有通敵叛國和賣國的行為。換句話說,作為一個正信的佛教徒不得進行破壞祖國統一、搞分裂鬧獨立的活動。如果與境外分裂分子勾結,企圖干危害國家事情,則其人不僅是國賊,也是佛門罪人。我國近代佛教高僧印光大師曾對充當日本漢奸的人公開痛斥道:「日人以豺狼之心,欲吞吾國。吾國許多人私愛日人之賄,為彼作走狗,致彼之凶勢益大。使無人為彼用,決不至有如此之橫暴也。」對漢奸賣國賊助紂為虐的行徑進行嚴厲的譴責。
  所謂「不漏國稅」,就是不逃稅漏稅的意思。自古以來,無論哪個國家,國民對國家有納稅的義務。作為佛弟子也不例外,《優婆塞戒經》說:「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商估販賣,不輸官稅,盜棄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所以在家居士不盡義務納稅,不僅犯法也犯戒。稅收是國家財政的主要來源,也是建設國家的根本保證,所以納稅是造福社會、造福人群,是每一個人應盡的義務。有人或許認為佛制這條戒是針對在家佛教徒的,與出家僧人無關。因為出家僧人既不經營也無財物,無從納稅,故不需持這條戒。對此,《摩訶僧祇律》特別提醒有人利用出家人的特殊身份達到偷稅漏稅的目的。「有比丘與估客共道行比丘有大徒眾。時估客便語一比丘言:汝師大德至關稅處誰敢檢校,汝為我持此物,寄著汝師衣囊中過此稅處。是弟子即然許,持其所寄物著師囊中,是弟子得越比尼罪。」即,有一商人為了逃避關稅,讓一位法師弟子把物品藏在法師包裹中,通過稅關,達到逃稅的目的。如果僧人明知這樣做是逃稅的行為,還幫他人帶,就是犯戒有罪,所以不可不慎。
  所謂「不犯國制」,就是要遵守國家法令、法規、制度善良風俗習慣。《優婆塞戒經》說:「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國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已受戒的在家佛弟子,仍是國民,有應享的權利,也有應盡的義務,遵守國制和法規,即為義務之一。如果犯了國家制度或法規,不僅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且還要背負佛教的戒罪。在家佛教徒尚且如此,何況出家僧人,更應該自覺遵守國家制度法律法規。由此可見,遵守世間法律受持佛教戒律內容之一、甚至可以說是其前提。觸犯法律的行為也必然是觸犯戒律的行為。因此,無論在家佛教徒還是出家僧人,不僅要加強自身的潛心苦修,還要自覺遵守國家各種規章法制,擁護尊敬各級領導人,不做有害祖國和人民的事情
  報國家恩的最有益的行動,就是不懈地「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在《般若經》、《法華經》、《菩薩本行經》及《華嚴經》等大乘經典中,佛陀反覆宣講了「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莊嚴國土就是把自己的國家建設成為一個物質生活極大豐富、自然條件極其美好政治清明,沒有戰爭、文明富強、美麗莊嚴的樂園。在佛陀看來,這樣的國家才是理想國家,這樣的社會才是合理的社會佛經有時稱之為「佛國」或「凈土」。因此,佛陀經常勸勉菩薩們以建立人間凈土、實現莊嚴國土為己任,如《菩薩本行經》雲:「欲得具足三十二相十種好,嚴凈國土,教化眾生,皆由精進而得成辦。」《大方廣佛華嚴經》說:「菩薩摩訶薩……教化眾生莊嚴國土,施作佛事,現大威德,無有休息。」許多菩薩發願以建設「莊嚴國土」為自己的奮鬥目標。如《大方廣佛華嚴經》的普賢菩薩,「普賢願行諸佛子,等眾生劫勤修習,無邊國土莊嚴,一切處中皆顯現」。《阿彌陀經》中的法藏菩薩發四十八大願,並以種種殊勝德行,從事於成就莊嚴國土工作。由此可知,大乘菩薩在因地修行時,發大誓願,以種種方便,修無量功德,去莊嚴國土、利樂有情莊嚴國土既是大乘菩薩自利利他的菩薩精神的具體展現,也是佛陀及其無數弟子們的最終理想目標。因此,作為一個佛教徒都應該積極參加祖國的各項建設,時刻以慈悲精神,用圓滿智慧去啟迪人心、凈化社會,為莊嚴國土、利樂有情而不努力
  佛法緣起因果的角度,強調報答國恩的必要性。依緣起因果之理,報恩,乃順應因果律之智慧者所行,報恩必得福報若不報恩,甚至忘恩負義,必得惡報。《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雲:「世間凡夫無慧眼,迷於思處失妙果。」龍樹菩薩中觀寶鬘論》雲:「忘恩起貪著,後難獲義利。」人若不報效國家,便如同不孝父母,從人性來講是有天良,從因果來講是負了業債。現在有些青年人,從小受國家教育,靠國家供給出國留學,因貪戀國外生活條件之優裕,學成而不歸國報答祖國人民,甘願做外國的二等公民。從佛法看,這種人便欠了國家的債。至於那種出賣國家利益者,從佛法看來更是極大的惡人,必然惡果自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