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祥洲教授:五十三參與人間佛教 下

五十三參與人間佛教(下)
  游祥洲
  八、恆順眾生成佛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動人之處很多,但其中最令人讚歎的乃是最後一參普賢菩薩十大行願。它將菩薩行的綱領與宗旨,推升到一個極高極高的境界。而十大願之中,則又以第九願「恆順眾生」最為關鍵
  從十大願的架構上看,以如來信仰對象而加以強調者,佔了一半以上的項目,這包括「禮敬諸佛」、「稱讚如來」、「請轉*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隨喜功德」與「廣修供養」七大項。然而在十大願的架構之中,真正保證十大願之完全實現的共同基礎,卻是「恆順眾生這一願。簡單地說,「恆順眾生」是《華嚴經》整個成佛觀最直接的實踐。
  四十卷本《華嚴經》對於「恆順眾生」的詮釋,略可分為六層內涵。
  第一、眾生的廣大范圍。
  恆順眾生對象是沒有界限的。它廣及四生九類。經文所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換句話說,一切世界一切生命都是關懷的對象
  第二、隨順眾生態度
  經文所謂「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換句話說,恭敬心是隨順眾生的基本態度。這種恭敬,不但是下輩對長輩,更是把一切眾生視同如來。《法華經》所謂「常不輕菩薩」的精神,與此完全一致。
  第三、隨順眾生的具體作為。
  依經文所述,包括「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暗夜中,為做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可說涵蓋了整個生命活動中可能遭遇的各種困難。如果我們把病苦、失道、暗夜、貧窮意義略加延伸而從「身」、「心」兩方面去看,那麼「恆順眾生」的作為就顯得更加深邃而有彈性了。
  第四、隨順的原理。
  為什麼要隨順眾生?為什麼要為眾生做這麼多事?隨順眾生菩薩道的實踐又有什麼相干?《華嚴經》的經文本身,對這些問題提供了最深刻的答案
  「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大悲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正覺。」(47)
  這一經文,提供了兩個極重要的思考方向
  首先,隨順眾生其實是隨順諸佛的本質性實踐。如果任何宗教信仰者把事奉如來看做是超越現實的純精神活動,那麼,他或許可以無視於眾生苦難而去從事他個人的精神崇拜。有這種信仰理念的人,如果他有一顆蘋果,他可能寧可拿到佛堂的供桌上去供養佛像也不會把這一顆蘋果拿來施捨給任何一個生病的人(甚至於是他生病父母親)。如果我們的信仰以超現實的神格為我們絕對崇拜對象,結果便是如此。但是《華嚴經》中普賢菩薩所表達的理念卻不是這樣的。他認為真正實踐如來信仰的直接路徑,就是隨順眾生你不能舍棄對眾生供養說你供養如來你不能舍棄對眾生的尊重而說你尊重如來你不能舍棄令眾生歡喜的路徑而另尋通路令如來歡喜。直接了當地說,一切以眾生對象善行都是菩薩道最直接的實踐。走近眾生,才能走近如來。「媚佛」、「佞佛」,在這里完全沒有空間!
  其次,如來之所以為如來,乃是因為他的心放在眾生身上。《華嚴經》的經文說的很明白:「諸佛如來大悲而為體故。」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這麼一顆眾生在一起的大悲心,如來就不成其為如來佛教在歷史發展中為什麼會分流而有大小乘之異?《華嚴經》這一段話就是最好的答案之一。大乘佛教宗教性格,從這個角度來說,可說是一種廣義的人本主義(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眾生為本主義」)。因為整個大乘佛教所企求的理想人格,並不是超絕於眾生界之外而高高在上、受人膜拜的神,反而是把整個心放在眾生身上,整個生命眾生在一起的慈善家。近人太虛大師菩薩定義為「社會改革家」,蓋亦有見於此。也因為佛菩薩的心就放在眾生身上,因此任何人的心要與佛菩薩接近,同樣要把放在眾生身上。「眾生」是一切如來心心交會的焦點之所在。「恆順眾生」的原理在此成佛的原理也在此
  第五、根果相連、生佛一體的深喻。
  《華嚴經》用了一段根果相連的深喻來強調恆順眾生理念。經雲:
  「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48)
  一棵樹的根與果是一體相連的,果是根的延伸,沒有根就沒有果。《華嚴經》把眾生定位為「根」,把佛定位為「果」,從「根果相連」而引喻出「生佛一體」,這是何等人文,何等令人震撼的宗教精神
  第六、菩提屬於眾生的啟示。
  《華嚴經》順著上文的譬喻而更直言:
  「何以故?若諸菩薩大悲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49)
  這一經文不但更進一步闡明「生佛一體」的妙義,而且闡明了「悲智相生」的原理。為什麼?因為「菩提屬於眾生」。當你基於「生佛一體」的大悲心而展開救濟眾生的行動的時候,眾生苦難成了你開展智慧因緣,「菩提」因而成就。沒有眾生困難,就沒有菩薩智慧。猶如沒有病就沒有葯,沒有病人就沒有醫生一樣。
  「恆順眾生」在十大願中之所以位於關鍵性的位置,於此可見。
  九、走向十字街頭的弘法利生觀
  五十三參的善知識有很多是在十字街頭從事弘法利生的活動的。最顯著的例子包括:彌伽居士(第四參),他是在十字街頭設立高台公開傳授「輪字句莊嚴法門」的在家居士。慈行童女(第十參)是一位公主,她雖然沒有走到十字街頭,卻開放宮廷,把宮廷變成一個跟十字街頭一樣開放的弘法道場
  根自在童子(第十二參)是一位經常在河床上與青少年「聚沙為戲」的青年領袖。他通達五明之學,特別重視對青少年的輔導。
  具足長者(第十四參),他經常「在於城內四衢道七寶台上」奏樂說法
  尊法寶長者(第十五參)也是經常要在十字街頭才找得到的善知識
  普眼長者(第十六參)「住市肆內鬻香葯處」,當善財童子見到他的時候,「見其處在香台座上」。熟悉台灣的人很容易由此聯想到台北山寺的廟前廣場。
  鬻香長者(第二十一參)是以制香與賣香為業的善知識,他的工作也與大眾生活不開
  婆施羅船師(第二十二參)是從事運輸事業的善知識。當善財童子見到他的時候,「見彼船師在城門外海岸上住,百千商人大眾圍繞,說大海法,方便開示功德海。」這是以港都碼頭為道場的弘法者。
  最勝長者(第二十三參)是一位通達商業的善知識。他經常聚集無量商人與百千長者,「理斷人間種種事務,因為宣揚出世之法」。
  大天神(第二十九參)猶如中國城隍爺,他也經常在城內「現廣大身,處高顯座,為眾說法」。
  這許多位善知識的風格,反映出大乘菩薩道強烈的人間性、多樣性與都市性。自古以來,「都市」一直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心。佛教要走人間、走向眾生就不不走向都市,走向人潮所在的十字街頭。
  十、同行同願的同修
  五十三參的善知識中,有許多位是帶領著大眾一起修行的。
  例如辯具足優婆夷(第十三參)。她的身邊有「十千童女」一起修行。《華嚴經》藉著她的話闡明「同修之義說:
  「善男子!今我所菩薩眷屬百萬阿僧祗,此十千童女而為上首,皆悉與我同類行,同一大願,同清凈念,同清凈趣,同清凈智,同無量覺,同諸善根,同普遍心,同廣大心,同所行境,同所證理,同決定解,同明了法,同凈妙色,同無量力,同最精進,同正法音,同隨類音,同清凈音,同第一音。同贊功德,同清凈業,同清凈報,同廣大慈,同普遍悲,同普救護,同遍成熟;同凈身業,隨緣現起,如所應見,皆令歡喜;同語凈業,於法自在,隨俗訓釋,宣布法化;同能普詣諸佛道場……」(50)
  這是說明了同修之間不但同行同願,而且「同清凈業,同清凈報」,因此即使歷經無量世的生死輪回,而同修之緣不變。《大品般若經》所謂「善友相攝」,於此可以看到最明顯的典型。
  另如具足長者(第十四參),他的身旁也是「十千眷屬前後圍繞」,而且這些同修「皆與居士同昔善根」,「侍立瞻對,承其教命」。也就是朝夕相處,因而能夠形成同修之間良好的默契。
  又如伐蘇蜜多女,她的身旁也是「無量眷屬恭敬圍繞,皆共善根,同一行願」。
  再如自性不動地神(第三十參)與一萬地神同行;普救夜神(第三十四參)自述往世與諸眷屬「同種善根同修諸行,同時誕生,同以寶飾瓔珞莊嚴」;護城夜神(第三十六參)也是「百千夜神而為眷屬」;樹華夜神(第三十七參)同為「十千夜神前後圍繞」;嵐毗尼園林神(第三十九參)有「二十億那由他諸林神女前後圍繞」,都是明顯的例子
  而在護生夜神(第三十八參)一參中,善財童子發現護生夜神具有與諸菩薩佛剎極微塵數「同行」,包括同念、同慧、同趣、同覺、同根、同心、同智、同教、同義、同法住、同勇猛等,略說則有八十八種,(51)其內涵與上述辯具足優婆夷的發揮有相互輝映之妙。
  《華嚴經》這種大眾共修的修行方式理念對於菩薩道的實現而言,的確有其相輔相成的重要功能
  十一、彌陀取向的往生
  四十卷本《華嚴經》在普賢菩薩這一參,最後特別反覆強調,凡是受持讀誦十大願王者,有五種勝果,其中之一就是依靠十大願王的引導,臨終時得以「往生極樂世界」。《華嚴經》的原文是這樣的:
  「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消除。……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舍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舍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莊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其人自見生蓮花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於十方不可說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而為利益。不久當坐菩提道場,降服魔軍,成等正覺,轉妙*輪……」(52)
  《華嚴經》這一經文,有幾層深意值得探討。
  第一、明顯的彌陀取向的往生觀,也就是把普賢十大願與往生彌陀凈土結合在一起。五十三參之中,唯有普賢菩薩這一參作此強調。
  第二、普賢十大願之所以能與往生極樂相結合,在於十大「願王」具有強大的「引導」作用。所謂「引導」,從一個比較實際的觀點加以理解,就是引導臨終者的正念
  第三、為什麼十大願王引導的目的地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呢?依照《華嚴經》的世界觀,十方世界有無量的佛世界其所以特重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理由應不出數點:
  (一)阿彌陀佛與娑婆世界眾生特別有緣;
  (二)五十三參的菩薩知識,包括文殊普賢觀音彌勒等,都在極樂世界幫助阿彌陀佛弘化;
  (三)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有它十分巧妙的設計,適合娑婆世界眾生前往參學。這些設計包括:
  (1)蓮花化生,免除住胎出胎之苦
  (2)五塵說法,三根普被,特別是針對原來在娑婆世界未曾受過教育的人士而言,尤為方便;
  (3)彌陀授記;
  (4)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5)無有眾苦,但受諸樂;
  (6)自性三寶隨時現前,也就是處處有自悟的因緣
  (7)往生者皆得不退轉;
  (8)發願持名即得往生易行易成;
  (9)十方諸佛共同護念;
  (10)環境無比優美
  (11)可以帶業往生;只要業障不超重,checkin不成問題;
  (12)可以自由地雲游他方十萬億佛國,並且以花供養諸佛
  綜合這些設計,可見極樂世界是一個非常完美的學習環境。如果要把極樂世界比喻作一個完善的佛學夏令營,應不為過。
  第四、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是一個學佛的好環境,但是任何人要成佛,卻不在那兒。那兒只是提供給你成佛條件,然而此一條件的充分實現,卻是你必須極樂世界「畢業」,然後前往「十方不可說可說世界」展開一個完全屬於你自己的成佛歷程。這個學佛歷程也是你以福慧俱足的條件,走向十方世界,走向十方眾生,在「莊嚴佛土」與「成熟眾生」兩大綱領之下,圓滿成佛功課
  從大乘佛教的歷史發展上看,《華嚴經》普賢行願與彌陀信仰的結合,有其十分重大的意義普賢行願豐富了彌陀信仰「信」、「願」、「行」的內涵,同時也如實地呈現了彌陀凈土在整個菩薩道漫長歷程中的過渡性質。過渡猶如高速公路的休息站,它可以提供你充電、充水、加油以及補充飲食和恢復精神的方便。
  五十三參之中與凈土思想有關的另一理念就是它的念佛觀。一般而言,中國凈土宗是比較著重於「持名念佛」的。也有人以為「念佛」是凈土特有或專有的法門。其實「念佛三昧」是佛教的共法,只是大小乘各宗各派對於念佛三昧」的修持,有其不同的方法選擇。南傳佛教的念佛法門,一樣也有持名的。中國禪宗,四祖道信依《小品般若經》與《文殊般若經》的路徑,提倡由「專念一佛名」而至於「無所念」的念佛門;五祖弘忍更是大力提倡「急速念佛名」。《華嚴經》的念佛法門,不但不與上述的方法相違背,而且在念佛的內涵上,有著極廣大的發揮。
  以五十三參的第一參「吉祥雲比丘」而言,他一方面修持「般舟三昧」(這是以行禪為主而又以見佛為目的修行方式),另一方面又向善財童子開示十種佛法門。有趣的是,五十三參第一參以「念佛法門」始,最後一參又以「往生極樂」終。此中始終一貫的訊息,值得深參。
  十二、體大思精的豐富理念
  五十三參可以探討的理念實在極其豐富。限於篇幅,本文無法一一詳論。下述數點,與本文主題「人間佛教」略有關連,爰略述之。
  第一、幻住幻用的因緣觀。
  「幻」之一詞,在《華嚴經》中不只是用其「虛幻」義。依筆者人所了解者,反而更是多用其「幻住」、「幻用」義。我們可以說「人生如幻」,可以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但也不能忘了,在如幻的人生與萬法之中,更要善用「幻」來莊嚴國土,善用「幻」來成熟眾生因緣和合固然是無自性,固然是空,但是無自性反而提供給我們一種「以幻為用」的自由種子緣起的,也是幻的;蘋果緣起的,也是幻的;但是種子蘋果緣起自性,卻提供了種子可以成長為蘋果自由。這一切都是空,一切都是幻,但是種下蘋果種子,經一番辛苦的灌溉照顧,在適當的時機就會蘋果可吃,就可以果腹充飢,可以幫助健康。西諺雲:「每天吃一粒蘋果,你就可以遠離生病。」這是何等的妙用!所以,談「幻」,不能只是明白它的「虛幻」義,更要發明其「幻住」、「幻用」義。五十三參之中,第四十一參「摩耶夫人」暢明「如幻業」、「如幻智」、「如幻願」;第五十參「德生童子、有德童女」也詳述「幻住解脫」,所謂「幻境自性不可思議」,境界尤深。
  克立禮(thomascleary)在其所著《華嚴經入法界品》英譯本中強調說:
  「佛教常用『幻』之一詞,有其虛幻之義但也有奇妙之義。幻之一詞,有狹義,也有廣義,有保守義,也有創造義。」(53)
  克氏所言,確有所見
  第二、真俗相攝,聖王一體的政治觀。
  五十三參第十七參「甘露火王」,有一套非常完備的政治哲學。《華嚴經》以「七支」、「九法」、「二十一德」的架構,逐層詳述其內容,實在是佛教典籍中闡述政治哲學的傑作。特別值得留意的是,「王欲理人,先自理身」,其中規矩頗為不少。經中有一段比較特別的陳述:
  「盡第四時,於王正殿,敷置眾寶莊嚴論座,於王國內處處請求有大智慧沙門婆羅門得道果者,演說正法……然後咨問何等善法,何等惡法,何正何邪,何損何益,可行則行,可止則止;復應數集宿舊、智臣、高道、隱逸,咨承不逮,以達聰明,詢問國政,詳其得失。」瑓換句話說,這位甘露火王是極其重視精神文化的。由於經常接觸高人逸士,經中又說:「我王由聞勝法,常自省誡,以化群生。」這的確是政治家極高明的持身之道。《華嚴經》從甘露火王的政治施為而更進一步引申說:
  「由斯王德漸盛漸圓,國內眾生展轉安樂,能令世化為解脫因。所以者何?一切菩薩諸所施為,無非佛事。」(54)
  換句話說,佛教要落實於人間就不能不重視政治,更不能不透過精神理想來提升政治的教化機制。
  第三、交光相綱,重重無盡的宇宙觀。
  《華嚴經》所呈顯的宇宙觀,借用中國華嚴宗的一個名詞來說,叫做「因陀羅境界門」。一切的一切,彼此交光相網,重重無盡。在這樣一個重重無盡的世界裡,生命的開展是沒有局限的,唯一的局限乃是眾生自身的心量與業習。
  第四、重視自然環境生活觀。
  五十三參之中,善財童子所參訪的善知識,有許多位是在十分優美自然環境修行的。有處於林岩之中的觀自在菩薩也有注重庭園之美的優婆夷;有彳於高山之上的念佛僧,也有傍海而住的船師。人與自然和諧是五十三參所傳達的另一訊息。
  第五、與時推移的養生觀。
  五十三參之中第十六參的「普眼長者」與第十七參的「甘露火王」,曾分別陳述其隨順四時不同而有所因應的養生之道
  第六、不厭輪回的無限成長觀。
  五十三參之中多處提到菩薩不厭輪回、久住生死的成長歷程。特別是從第三十一參「春和夜神」起至第四十參「釋女瞿波」,每一位善知識都說起他(她)們無量劫以來數不盡的生死輪回。重要的不是如何輪回,而是如何在輪回中不斷地成長。如果細看眾多善知識輪回中的角度變換,就更可體驗角色變換對菩薩道成長的重要。
  除了上述的數點,其它可以探討的課題還有很多,容當另文詳之。
  三、五十三參對「人間佛教」的啟示
  「人間凈土」的理念是1926年由太虛大師所提出的一種新見解(55)。傳統佛教所著重的凈土多為往生之後的去處,因而引起當時非佛教人士的攻擊,認為佛教只重「人死」,不重「人生」。太虛大師有見於此,因此提出「人乘直接佛乘」的理念,認為凈土要從人間做起,「人成即佛成」。
  「人間凈土理念的提倡,的確是佛教現代化一個極重要的里程碑。印順法師太虛大師之後,強調《增一阿含經》所說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的理念,進一步把「人間佛教」的思想予以嚴密化(56)。此一思想的發展,塑造了近四十年來台灣佛教發展的風格。
  討論「人間佛教」與近四十年來台灣佛教發展的論文頗多,本文不擬重復。茲就上述五十三參的部分理念,略論人間佛教未來深廣化的可能進路。
  一、重視純正的發心
  人間佛教的發展有一個極為危險的歧路,就是佛教本身的「異化」(alienation)(57)。為了迎合人間特性,容易使佛教變得俗化。佛教一旦俗化,佛教就會從它的本質「異化」,自己變得不像自己。這是一種乖離本質的發展。
  造成佛教走向人間不幸異化的第一因素,就是發心不正。如果投身於佛教人間事業,卻對於自己內心權力欲、名利慾、眷屬欲、斗爭欲等負面心理活動缺乏覺照與降伏,佛教人間化的事業就會有所扭曲。對治之道就是發心純正。提倡人間佛教者,應以提倡「發菩提心」為入佛第一義。
  二、尊重一切善知識
  五十三參一個極重要的精神,就是對一切善知識,不論僧俗男女、長幼、尊卑、內外,總是一體尊重。唯有尊重一切善知識,整體的佛法才得以實現。太虛大師提倡人間佛教之初,曾有「僧尊俗卑」、「以僧治俗」的看法與藍圖,後來終於發現其不切實際,因此晚年所提出的佛教建設藍圖,無不基於「僧俗平等」之前提。
  三、普遍包容的態度
  佛教人間化之後,難免有一人間的惡劣性格出現。山頭主義即其一。
  佛教而有山頭,本非壞事。發菩提心而有成就者,成立山頭,聚眾共修,接引世俗,這本來就是一種菩薩道的實現。問題出在山頭之間相互排斥,相互攻訐,於是造成信徒之間的隔閡與痛苦
  五十三參每一參的善知識都是本著普遍包容的風度,鼓勵善財童子去參訪另一位善知識台灣佛教提倡人間佛教的同時,宜留意於此。或有以「一師一道」約束信徒者,須知「一師一道」如出於佛教徒本身的選擇則可,如果當成一種教條來加以鼓吹,那就非常容易變質,「一師一道」可能成為控制信徒的緊箍咒。
  一個以法為重的道場,它對於社會大眾的接引,應立足於對方的精神需求而不道場本身的經濟需求。如果前者受到忽視,人間佛教的發展可能反而形成某些剝削社會大眾宗教托拉斯。
  四、開放性的知識
  五十三參的精神一是「五明並重,內外兼學」,處於現代社會佛子們,更要堅持此一開放性的知識觀,隨時吸收現代知識,並且與佛教以外的宗教平等溝通。
  傳統社會中的佛教,因為社會保守,因此可以隱遁深山,建立封閉性的叢林道場而聚眾修行。但現代社會已不相同。佛教人間化的要務之一,就是使佛教道場社會相結合。現代社會已經逐漸形成以「社區」(community)為單位社會結構。佛教須與社區結合,才能夠充分實現其教化人間功能
  五、提倡儉樸生活
  五十三參所述「十二支頭陀行」,是佛教僧團一種十分理性化的生活規範。它既不同於古印度極端的苦行主義,而且從現代觀點來看,有其儉樸生活的重大啟示。這包括:
  (1)降低物慾,減少生活對於物質的依賴;
  (2)減少不必要的消費,以免損害身心
  (3)鍛煉心志
  (4)回歸大自然
  (5)環保的效果
  舉例言之,「但三衣」就是減少衣著方面的浪費。現代社會過度消耗自然資源的結果,就是對於生態平衡的破壞。如果衣飾過多,不但是增長個人的虛榮之感,而且廢棄不穿的舊衣,又將增加環保的負擔。在家眾雖不必如出家眾以「但三衣」為準則,但至少在衣著的態度上宜力求接近此一精神。要知道,今天身上多一件新衣,不久地球上就要多一件垃圾。唯有自我約束,個人與環境才能減少浪費與污染。
  又如「一坐食」。它不但是對治多食之貪,其實也是藉此鍛煉人們在飲食之際,從頭到章節附註意正念。藉著生活的一切細節來滋潤正念這是佛陀慈悲也是最直接的教導之一。「一坐食」又豈只是限制你吃飯不要跑來跑去而已!
  也許有人要質疑,上述觀點實不適合於現代國家以消費刺激生產、以提高生產帶動經濟發展的經濟學原理。不錯,儉樸生活與現代「耗能經濟學」的利益之間有其不易妥協的問題,然而,今天的人類不得不思考,我們今天的消費,是不是以透支下一代的環保作為代價?我們今天付得起製造垃圾的成本,下一代卻無法負擔如何消除垃圾災難。以「耗能經濟學」為導向的經濟發展,實際上是應該徹底反省了。
  基於此一觀點,我們不能不呼籲,從事於佛教人間化的現代菩薩們,要回頭想一想「十二支頭陀行」的啟示。在佛教建設與生活方式上,應該朝向不依賴電力、不消耗地球資源的目標進行。
  再者,從修心、明心、悟心的目標上說,享受物質雖非罪惡,享受卻極易使人腐化乃至鈍化。唯識學所謂「異熟無記」,的確是一種警惕。
  以台灣佛教人間事業來看,佛教是一天比一天普及了,但是世俗的奢侈與浪費,也出現在佛教上面。多少人以蜜蠟念珠琥珀念珠傲人,豈知念珠做什麼用的?這隻是極細微的一端,佛教名翻譯家鄭振煌教授曾說:「佛教應該『化世俗而不是『世俗化』!」的確是發人深省之語
  六、建立「舍利崇拜」的正確認知
  佛教有一種流行的思想,就是某某善知識往生了,首先關心的便是,有沒有燒出舍利來?不重視一個善知識平生的身教、言教,卻以骨灰爪發論斷其德行修持這是一種顛倒!善知識舍利子感應筆者個人有多次殊勝的體驗。然而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們應該把恭敬舍利的心,還原到對於法的尊重上面,還原到五十三參所說「佛種無盡」的洞見上面去!
  七、正視情慾問題
  所謂「愛不重,不生娑婆」,情慾是絕大多數人與生俱來的習氣。面對情慾問題,出家眾與在家眾處理的方式自有不同。
  出家眾的處理之道,不是放棄禁慾的戒律,而是要從禪修上面增強自己的定力。不從禪修下手而勉強禁慾,猶如以石壓草,效果十分有限。
  在家眾面對情慾問題,應該從「正視它」下手。跳脫出禁忌罪惡感的束縛,學習健康認知,這將有助於在家生活圓滿
  在家佛教團體基於此一認知,也應該傳達中道而適宜的情慾觀念。當然我們不能不警覺,如果只是鼓勵一種可能促使更多在家眾沉溺於性生活哲學,可能因此斷送了在家眾上求生命解脫之道的前途。「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在家眾需要保持一份自覺那就是,眼前的我雖然有情生活,但不能忘記學佛的最高目標乃在於解脫道。輕輕地搔癢固然可以止癢,但如果不從皮膚疾病上根治它,「皮膚搔癢症」就有惡化的可能。「癢」是一種生理現象病因卻是心理的。如果不治心,而只是以「搔」來滿足「癢」的快感,「癢」就會漸漸上癮變成嚴重的病態。在家眾雖以節慾為原則,卻不能自外於禪修。「以禪化欲」永遠都是一個重要的用功方向。至於如何進一步由禪而慧,契入「煩惱即是菩提」的境界那就要看個人的自我期許了。
  八、崇尚「走向十字街頭」的菩薩
  五十三參「恆順眾生成佛觀」與「走向十字街頭的弘法利生觀」,為菩薩提示了一個明確的方向佛教人間性格,更要從這個方向去落實。有些初發心佛教徒,帶著崇拜上帝崇拜神明態度學佛,我們固然不忍心去苛責他,但是任何一個人只要發了心入佛門,我們就有責任傳達給他正確觀念。佛世不塑佛像,只許禮拜菩提樹,目的就是要佛的弟子們,以如實修行替代偶像崇拜,以效法佛陀菩提樹下精進辦道,替代神格化的信仰。提倡人間佛教者,於此自應特別留意。
  九、發揚同行同願的共修精神
  五十三參之中眾多善知識集眾共修的典型,令人仰慕。但其本質則是同行同願,詳細地說,也就是「同清凈念」、「同清凈趣」、「同清凈智」、「同諸善根」、「同清凈業」、「同清凈報」。這是善友相攝,同依正法,不是拉幫結黨,盲目地去信仰某一個個人。《金剛般若經》所謂「所說佛法,即非佛法」,就是提醒我們,打著佛法的招牌,未必是真正的佛法。是佛法不是佛法,根本還是在發心清凈不清凈。有意承擔起人間佛教的火車頭責任者,於此須先建立正知正見才能夠避免出軌!
  十、建立正確念佛觀與往生
  提倡「人間凈土」,不能忽略「彌陀凈土」。理由很簡單,因為人間凈土不能取代彌陀凈土人間凈土是改善生命現實的一種理想與實踐,彌陀凈土則是此一世生命結束後一個理想的過渡。如果因為提倡人間凈土而忽略彌陀凈土修持那就可能錯失下一步。
  有人以為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好比是上天堂也有人以為,到極樂世界,就是成佛,其實都不貼切。上天堂是一了百了,天堂只是永遠享樂,生命到此只是換一個比較討人歡喜方式「結束」罷了。往生極樂世界不是如此,那兒是參學的地方,參學完了,還要進一步展開自己的成佛之路。所以往生西方也不等於成佛,只不過是成佛條件多了一層肯定罷了。有正確往生觀,才能夠建立正確修行態度。認同彌陀凈土者,於此不可不辨。
  念佛是一個極為廣大的法門,但卻受到某些誤解。有人甚至於以為念佛只能在為人送終的時候才能夠「念」。其實,念佛是一種修持正念方法臨終助念,一種是要幫助平常念佛功夫的人讓他得以保持正念,一種是平常不修佛法的人,藉著助念,讓他臨終念頭上得到一個依靠。後者因為平常沒有底子,效果不易保證。唯有前者因為平常功夫已有幾分,臨終得人助念,正如登山攀岩,方是緊要之際,得人扶你一把,攻頂自是多了一分把握。所以,念佛功夫要靠平常養成。忙碌於人間佛教事業者,萬萬不能少了這一份資糧。《佛說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善根福德因緣而生彼國」,如果你徒有眾多福德因緣,卻少了念佛善根因緣,只怕到時候上路十分辛苦。
  從另一方面說,《華嚴經》十門廣大的念佛觀,更可以豐富念佛法門的修持。時下念佛者,大多以「持名」為主,這是非常好的,但如果能擴大念佛的內涵,豈不是持名更為有力。
  四、結 語
  佛教一向標榜「八萬四千法門」,這是極為動人的表達。眾生有種種差別,要不是八萬四千法門怎能引進種種差別不同的眾生?
  《華嚴經》五十三參的進程,正是發明這八萬四千法門的多樣性與包容性。善財童子固然無法以其一生之力窮盡八萬四千法門,但五十三參又何嘗不是八萬四千法門的一個縮影?
  面對快速變遷的現代社會傳統佛教的「微模倫理」,已不足以適應廣大社會的「巨模倫理」。五十三參的眾多善知識們,顯示了出世專修的清凈解脫道,也顯示了入世化俗的在家菩薩道。僧有僧的角色,俗有俗的角色,既不可以「以真混俗」,也不可以「以俗亂真」。提倡「人間佛教」者,確可以從五十三參之中獲得十分有用的啟示。
  佛教的發展,永遠有它的源頭,因此提倡人間佛教,不能不回到這個源頭上深入省思。《華嚴經》五十三參的題材,為此提供了極佳的指標作用。提倡人間佛教而不流於俗化,不流於異化,有賴此一指標之確立。
  本文所述有關五十三參的若干觀念,只是眾多內涵中比較淺顯的一小部分。然而拋磚引玉,希望對於人間佛教的深廣化,能有一點微薄的貢獻
  注釋:
  (47)引見《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五,大正藏,卷四十,頁846。
  (48)同前注。
  (49)前注。
  (50)引同(47),卷十,頁707。
  (51)引同(47),卷二十四,頁771。
  (52)引同注(47)。
  (53) entery into the realm of reality ,translated by thomas cleary, p.5, shambhala publications, boston, 1987。
  (54)同(47),卷十二,頁714。
  (55)同前注。
  (56)詳參游祥洲撰《論太虛大師人生佛教理念的形成及其實際》,1989年12月發表於法住學會「太虛誕生一百周年國際會議」。
  (57)參閱印順著《佛在人間》,頁23,台北正聞出版社,1971年。
  (58)有關「異化」的內容與討論,詳見游祥洲撰《論台灣佛教現代化進程中的異化問題》(台灣,1990),及《台灣佛教所面臨的現代挑戰:異化及其超克》(香港,1994)。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