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祥洲教授:空與太極--略論明代蕅益大師所著《周易禪解》

空與太極--略論明代蕅益大師所著《周易禪解》

  游祥洲

  世界佛教友誼會 ( 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s ) 執行理事

  華梵大學 第六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 ( 2002.07 ) 頁287-304

  華梵大學哲學系, [台灣 台北]


  --------------------------------------------------------------------------------

  p287


  關鍵詞:蕅益、周易禪解、空、太極、儒佛會通


  一. 前言

  「空」是佛教哲學核心思想,而「太極則是儒家易經形上學的重要理念。兩者雖然在其思想發展源流上,各自獨立形成,但在蕅益智旭大師所著《周易禪解》一書中,卻可以發現,兩者頗多相互會通之處。蕅益大師對此所做的發揮,值得我們深入探索其蘊涵。

  從中國思想史的發展脈絡來看,明代是一個--儒佛道三家思想相互會通,相互和解的重要時期。《周易禪解》一書的出現,正是此一思想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蕅益大師(1599-1655)為晚明高僧法名智旭。書名《周易禪解》,已經明白地表達了「以禪解易」的思維進路。然而「禪」之一字,可以指「禪定」,也可以指「禪宗」。但在《周易禪解》一書中,蕅益大師不講禪定」,也少談「禪宗」,反倒是書中廣引《般若經》、《法華經》、《維摩詰經》、《大乘起信論》等各種大乘經論,並且融入了天台華嚴各宗的思想。可見《周易禪解》的「禪」字,原來只是佛教的代名詞。

  從蕅益大師著作名目中,也可以看出他在佛教研究上的淵博,幾乎各種大乘經論,無不通達。他的主要著作除了《周易禪解》之外,還有《十不二門指要鈔》、《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大乘起信論裂網疏》、《閱藏知津》、《大乘止觀釋要》、《阿彌陀經要解》、《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注大乘楞伽經》、《大佛玄義》、《准提持法》一卷、《心經略解》、


  --------------------------------------------------------------------------------

  p288

  《法華會義》、《法華綸貫》、《齋經科注》、《梵網合注》、《優婆塞戒經受戒品箋要》、《羯磨文釋》、《戒本經箋要》、《毗尼集要》、《大小持戒犍度略釋》、《沙彌戒要》、《唯識心要》、《禮地藏儀》等多種。可見蕅益大師本身是一個禪、凈、密兼修,既通宗又通教的佛門行者。而在佛教的整體思想背景上,並不拘於一宗一派之見,反而是採取了開放包容的立場,在佛教大乘各宗之間,旁通整合,橫豎無礙。此一開放包容的立場,事實上也是《周易禪解》進行儒佛會通的根本基礎

  在詮釋學的基礎上,蕅益大師最常用的思維架構,大體不外四個:體用不二,理事相即,隨緣不變、四悉檀。

  「體用不二」的觀念,是蕅益大師整個思想架構的基礎。基本上,體恆不變,用則萬端;更重要的是,體與用不相離。這個觀念用在易經有關太極陰陽的關繫上,尤其重要。說詳下文。

  再者,「不變隨緣」的觀念,在蕅益大師本體思維中,更是用得淋漓盡致。顯然佔有重要的地位。他在大乘起信論裂網疏》中,不斷地運用「隨緣不變」的觀念他說

  「覺與不覺,有二種相:一同相,二異相。前明阿賴耶識有二種義,所謂覺與不覺,今故約此辨同異也。真如不變隨緣,既舉體而為阿賴耶識,即舉體而為覺與不覺;覺與不覺隨緣不變,既舉體依於阿賴耶識,即舉體便是真如。今約隨緣不變,生滅真如故,名為同相。約不變隨緣真如生滅故,名為異相。故上文雲:二門展轉不相離也。」[1]

  此外,他在《大方廣佛華嚴經疏》中也運用到同樣的觀念他說

  「知生佛同源,則能凈故。隨緣不變之性,諸佛本故。而性相無礙、因果圓融不思議,


  --------------------------------------------------------------------------------

  p289

  過此更無為究竟法。」[2]

  在《十不二門指要鈔》中,他說

  「為今剎那便具三千。為須真如體顯方具三千。若即剎那。何不便名陰心為於妙境。而須立真心邪。又大師親令觀於陰等諸境。及觀一念無明之心。何違教邪。應是宗師立名詮法未的。故自別立邪。又若謂此中一念不同止觀所觀陰等諸心者。此之十門因何重述。觀法大體觀行可識。斯言謾設也。又中諦一實別判屬心。與總真心如何揀邪。心性二字不異而異。既言不變隨緣名心。即理之事也。隨緣不變名性。即事之理也。」[3]

  另外在其所著《注大乘楞伽經》中,又雲:

  「諸識有三相,謂轉相、業相、真相
  上雖答雲,諸識有二種生住滅,未辨何識為生滅,此復言三種相,欲簡諸識之中有生滅生滅者,言真相者,如來藏心在纏不染,性自神解,名自真相,根本無明起靜令動,動為業識,即是賴耶極微細相,名為業相。轉相者,依前業相,轉成能緣及所緣境,生七轉識,同名轉相。又從靜起動,名之為業,從內趣外,名之為轉,如來藏心不可增減,名為真相,亦名真識。然雖三相名殊,同是一心。隨緣不變之二義也,謂真心不變即隨緣故名轉相、業相,以隨緣即不變,故名真相。論雲是心從本已來自性清凈,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是不變即隨緣也,又雲雖有染心恆常不變,是隨緣即不變也。」[4]

  如其所著《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就用「理事相即」的概念來說明「如來藏是善不善因」的原理。《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雲:

  「然此諸識,廣略開合不同者,良以如來藏是善不善因,隨染凈緣,熏變不同。眾生無始惡習所熏,唯逐染緣故如來藏轉名識藏,次第轉生諸識,此全真成妄,全理成事也。若能隨於凈緣,了達諸識皆即真智,如來藏無復轉名,則即事而理,反妄歸真矣。」[5]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蕅益大師以禪解易的方法基礎,誠如他本人在《周易禪解》序中所言,乃是「四悉檀」。蕅益大師雲:

  「有因緣故四句可說乎?因緣者,四悉檀也。人謂我釋子也。而易通儒,能解易,則生歡喜焉。故謂是易者,吾然之。世界悉檀也。或謂我釋子也,奈何解易,以同俗儒。知所解之非易,則善心生焉。故謂非易者,吾


  --------------------------------------------------------------------------------

  p290

  然之,為人悉檀也。或謂儒釋殆無分也。若知易與非易必有差別。雖易而同。雖同而易。則儱侗之病不得作焉。故謂亦易亦非易者,吾然之。對治悉檀也。或謂儒釋必有實法也。若知非易,則儒非定儒;知非非易,則釋非定釋。但有名字而無實性,頓見不思議理焉。故謂非易非非易者,吾然之。第一義悉檀也。」[6]

  「四悉檀」是龍樹所開發的佛教詮釋學方法。龍樹一方面應用「四悉檀」來為佛教的實踐哲學做出區隔與定位,另一方面還應用四悉檀來融攝全體的佛法。「四悉檀」的內涵,包括「世界悉檀」、「各各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有關「四悉檀」的內容筆者在拙撰《漢譯龍樹論典大智度論十八空之研究》[7]一書(1985年)以及〈龍樹的詮釋學理念哲學省察----從《大智度論》三個論題的思維進路,探討龍樹學「三乘共貫」的詮釋學蘊涵〉[8]一文(2000年)中,曾作詳細之探討,請另參閱。

  「四悉檀」的最高層次,就是「第一義悉檀」。「第一義悉檀」,簡單地說,就是佛法的最高旨趣,也就是以空義為究竟的境界。龍樹認為,一切語言論議都有缺陷,即使是佛陀的說法,如果學者不能善加體會、抉擇,也會誤解發生偏差,唯有深入第一義悉檀,才能避免一切偏差,了解到佛法真實內涵。所謂「若知非易,則儒非定儒;知非非易,則釋非定釋。但有名字而無實性,頓見不思議理焉。故謂非易、非非易者,吾然之。第一義悉檀也。」正是強調易經最高境界,與佛教的第一義悉檀可以相呼應。最重要的是,第一義悉檀的特性乃是「但有名字而無實性」,而這也就是「空」的特性。善讀《周易禪解》者,宜於此處悟入。

  把「體用不二」、「理事相即」、「隨緣不變」、「四悉檀」四個觀念在一起,便構成了蕅益大師「以禪解易」的詮釋學基礎

  二. 蕅益大師對「太極」的詮釋


  --------------------------------------------------------------------------------

  p291

  蕅益大師對「太極」的詮釋,約可歸納為以下為數端:

  (一)、太極本體之理,體用不二

  《周易禪解》釋「坤卦」雲:

  「夫陰陽皆本於太極,則皆本於體,何至相疑而戰哉?陽者見之謂之陽, 不知與陰同體,故疑陰而必戰;陰者見之謂之陰,不知與陽同體,故亦疑陽而必戰…。」[9]

  「夫善惡相傾奪者,由未達妙性體一, 而徒見幻妄事相之相雜也。實則天地玄黃,性不可改,何嫌何疑,何法可相戰耶?天地不同而同一太極。」[10]

  這兩段話十分重要。陰陽看似兩個相反的動能與現象,其實同以「太極」為本體。這個本體上的一致性,並不是陰陽未生之前渾然同體,而已生之後便離體而相背;實際上是陰陽無論已生、未生,都離不開同體相即的關系。這個「體」,就是太極之理。由本體而起用,一切善惡對立現象,也是同一個原理。對立只是表象,善觀易者,於此但見陰陽相反而相生,任何對立互動,實際上是彼此互為其體。

  又釋「繫辭上傳」雲:

  「…惟取餘五十以為大衍之數,以表從體起用,及楪蓍時,又於五十數中,存其一而不用,以表用中之體,亦表無用之用,與本體太極實非有二。夫從體起用,即不變隨緣義也;用中之體,即隨緣不變義也。」[11]

  在這一段文字中,蕅益大師不但從本體哲學的角度來詮釋太極的內涵,而且繼續利用「體」「用」的觀念架構,來詮釋太極與象數之間的微妙關系。他把易經的「從體起用」,解釋為佛教的「不變(而)隨緣」;又把「用中之體」,解釋為「隨緣(而)不變」。此中大有深意。「從體起用」,乃是從太極之理本身,衍生陰陽互動的變化,也就是雖不變,而隨緣可以成就不同的事物,故謂「不變隨緣」。反過來說,無論陰陽如何變化,畢竟不離本體,故謂「隨緣不變」。更重要的是,蕅益大師多處強調,


  --------------------------------------------------------------------------------

  p292

  隨緣即不變,不變即隨緣,換言之,體用關系,徹始徹終,相即不二。

  (二)太極為全體之理,法住法位

  《周易禪解》一方面詮釋太極為全體之理,一方面也引用了佛教的「法住觀」來詮釋此一全體之理。《周易禪解》釋「說卦傳」雲:

  「雖一物各象一卦,而卦卦各有太極全德,則馬牛亦各有太極全德矣。」[12]

  「若約我一身言之,則八體各象一卦,然卦卦有太極全體,則體體亦各有太極全德矣;又體體各有太極全德,則亦各有八卦全能也。」[13]

  又「釋圖說」雲:

  「隨拈一陰一陽,必還具一陰一陽,故六重之而成六十四卦,其實卦卦無非太極全體,故得為四千九十六卦也。」[14]

  蕅益大師此一詮釋,與宋儒周敦頤太極圖說》的思路相一致。太極是一種抽象而超絕的原理,而是遍在一事物而又自然具足其全體性功能的「全德」。現代的細胞理論,很能夠說明《易經》這個原理。兩個雌雄細胞,可以結合為一個單細胞,而這個單細胞可以不斷地分裂成長,成為一個獨立的個人,然後這個人身上的每一個單細胞,又可以充份地具備這個人的基因,甚至於這個人身上細胞一旦被單獨抽離,還可以複製人。更令人驚奇的是,在現代的基因工程研究中,竟然發現植物基因百分之八十以上與人類沒有兩樣。[15]細胞也好,基因也好,它不就是太極,更不是太極的最小單位,但任何一個細胞、任何一個基因,都具足太極的全德,也無不依著太極之理而運轉。

  在中醫學的日常運用中,可以從腳底發現全身器官的配置,此所以腳底按摩可以治全身之病。此外,龍骨醫學也指出,在人的脊椎骨中,從上到下,也都有人的全身


  --------------------------------------------------------------------------------

  p293

  相關器官的對應位置,因此,龍骨治療也有全身治療的療效。再如人的耳朵也有全身的相關穴道,因此,扎耳針也可以治全身。這一切都說明了太極之理遍在一切的事實,也說明了太極原理本身的奧妙。

  蕅益大師並且進一步闡明說:

  「此易中示人以聖賢學問,全體皆法,天地事理有一毫勉強,是故天地之道,一健一順,各有盈虛消長之不同,皆以變通之正示人者也。」[16]

  以天地之理為「全體皆法」,此中大有深意。「法」者,秩序也。「全體皆法」,就是天地之間,萬事萬物都有各自的內在因果秩序。蕅益大師在《周易禪解》「釋圖說」又雲:

  「左右前後縱橫斜直視之,皆得十五之數,以表位位法法之中,皆具天地之全體滿數,非分天地以為諸數也。物物一太極,於此可見。」[17]

  所謂「位位法法」,就是說每一樣事物都有自己的關系位置,也各自有它自己的因果秩序,雖雜而不亂。這個「位位法法」的理念,源自《雜阿含經》的「法住觀」。其後又綿延開展於《般若經》、《法華經》以及《華嚴經》。《雜阿含經》雲:

  「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18]

  《雜阿含經》並且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表達:

  「先知法住,後知涅槃」[19]

  《雜阿含經》在這里把認識事事物因果秩序的智慧,叫做「法住智」,而通達空性、解脫煩惱智慧,叫做「涅槃智」。《雜阿含經》並且強調,先學習「法住」,然後悟入「涅槃」。「法住」是「有」,「涅槃」是「空」,換句話說,學「空」之前,先要學「有」,否則便是籠統。一般人還沒有「照見五蘊」,就想要「照見五蘊皆空」,這是不對的。

  因此,無論如何談「空」,仍不可不先知「有」。《易經》透過宇宙秩序的數理


  --------------------------------------------------------------------------------

  p294

  化結構,來呈現天地人三才化整體相關性,的確大有助於學佛者在「知有」的工夫上,提升境界。蕅益大師在《周易禪解》中,不但把佛教「位位法法」的因果秩序理念,拿來與易經「物物一太極」的思維相對照,並且認為,如果能夠體認此一原理,則能悟入華嚴「事事無礙法界」,也就是修行最高境界。《周易禪解》雲:

  「大不礙小,小不礙大,大亦只是六十四卦,小亦全具六十四卦,一時一刻亦有此六十四卦,亘古亘今亦只此六十四卦,若向此處悟得,便入華嚴事事無礙法界。」[20]

  換言之,由於易理提供了法住法位的結構性說明,因此悟得《易經太極全體之理,便是悟得事事無礙法界。《周易禪解》又雲:

  「只此眾物各體之八卦,即是天地男女之八卦,可見小中現大,大中現小,法法平等,法法互具,真華嚴事事無礙法界也。」[21]

  值得推敲的是,為什麼蕅益大師在這里要引進華嚴思想?這可以分為兩個角度來理解。第一、華嚴宗的法界緣起觀,融合了原始佛教緣起觀與法住觀,第二、小中現大,大中現小,法法互具,正可以對應於易經太極在一切的思維進路。從這個地方引入「華嚴事事無礙法界」,一方面可以突顯「法界平等」的理趣,另一方面還可以為學《易》者,開出一條超凡入聖的坦途。華嚴經的精彩處,乃是它不但在理上說到了「相即相入」的極致,並且攝理歸事,以普賢菩薩十大行願,來落實「同體大悲」的廣大菩提心!《易經》不但示人太極全體之理,更示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就是理事圓融。蕅益大師把《易經》與華嚴思想會通起來,的確別具隻眼。

  (三)太極無始無終,生生不息

  《周易禪解》雖然也採用了先天易」和「後天易」的說法,但更強調「無始無終」。釋「繫辭傳」雲:

  「此幽明事理,不二而二,二而不二,惟深觀細察乃知之也。原其所自始,則六十四卦始於八,八始於四,四始於二,二始於一,一何始乎?一既無始,則二乃至六十四皆無


  --------------------------------------------------------------------------------

  p295

  始也。無始之始,假名為生;反其所以終,則六十四終只是八,八是四,四終是二,二終是一,一終是無,無何終乎?無既無終,則一乃至六十四亦無終也,無終之終,假名為死。由迷此終始死生無性之理,故妄於天地間攬精氣以為物,遊魂靈以輪回六道而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也。」[22]

  由引文可見,六十四卦推其原始,由八卦而四象而兩儀,究其極,只是太極。然而「一何始乎?」一句話明白地點出了太極的非時間性。西方哲學家往往容易陷入「宇宙發生論」的思維陷阱,如果把太極解釋為宇宙發生論的起源,那就大地扭曲了太極的非時間功能筆者所謂「非時間性」,是說太極既然遍在一切,那麼它就沒有時間的前後性問題,當然也就沒有始與終的問題。此所以蕅益大師在此強調太極「無始無終」。近人丁超五在《科學的易》一書中認為太極是「生成一切事物之根原本質」[23],顯然仍跳脫不出物主義的一元論思考模式。

  蕅益大師用「無始無終」來突顯太極的非時間性,還有一種理論效果那就是直接呼應於般若經系的「十八空」理念。「十八空」之中,有一「空」叫做:「無始空」。嚴格的講,「無始空」是指「非有始」、「非無始」,因為所謂「開始」也者,只是人類在有限事物中所經驗到的有限觀念,因此「開始」的觀念不應該被絕對化或是完全地抽象化,也就是「開始」的觀念不適合於被擴大為宇宙全體的時間謂詞。任何逾越此一語義限制的思維,用佛教的話來講,都是「戲論」。[24]

  《周易禪解》又雲:

  「易理本在天地之先,亦貫徹於天地萬物之始終。今言天下之理者,以既依理而有天地,則此理即渾然在天下也。」[25]

  這是說,太極雖為先天之理,卻是每一個當下,都不離萬物。此一消息,不但與上文所謂「體用不二」,意義一貫,而且也突顯了「生生之謂易」的深意。

  (四)、太極本無實法──無體之易


  --------------------------------------------------------------------------------

  p296

  蕅益大師對於太極的詮釋,其最精到之處,便是以空義詮釋太極。《周易禪解》雲:

  「有一必有二,有二必有四,有四必有八,有八必有六十四,有六十四必有二百八十四;然三百八十四爻,只是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只是八卦,八卦只是四象,四象只是兩儀,兩儀只是太極太極本不可得太極可得,則三百八十四皆不可得,故即數可以顯道也。…若知變化之道,則無方之神,無體之易,皆現於靈知寂照中矣。」[26]

  這一段話明白地指出,「太極本不可得」。這是「空」與「太極思想會通的總關鍵。我們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來討論此處「太極本不可得」的內涵。

  第一、突破「宇宙發生論」的僵化思考。

  第二、超越有無對立的二元化思考。

  第三、突顯無自性的動態本體論思考。

  一般人很容易落入「宇宙發生論」的思考模式,於是在思考的脈絡上,不知不覺之間就繞著「何時發生?」「什麼東西發生?」等問題打轉。用這樣的方式來理解易經佛教本體論,實在是隔靴搔癢。因為從佛教緣起觀來說,「何時發生?」「什麼東西發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發生因緣果報。但是討論因緣果報,就必須警覺到一元論與多元論的思維陷阱。如果要問「發生的因是什麼?」「發生的果又是什麼?」,那麼,因也罷,果也罷,都不會是單一的因,也不會是單一的果。當然也不會是多個單一的因,或是多個單一的果。

  「不可得」是空的別名,但從「不可得」上來詮釋空與太極,似乎容易引起消極的聯想,以為是對於太極」的一種否定,其實不然。《周易禪解》又雲:

  「易者,無住之理也,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所以易即為一切事理本源,有太極之義焉。既雲太極,則決非凝然一法,必有動靜相對之機而兩儀生焉。…」[27]

  「無住」一詞,在佛經中有二義。一是維摩詰經的說法,一是金剛經的說法。蕅益大師在此所引述的「從無住本,立一切法」一語,出自《維摩詰經》。《維摩詰經》意謂,沒有一事物萬物的唯一根源。如果要追問萬物本源那就是「空」


  --------------------------------------------------------------------------------

  p297

  ──也就是「無住」。蕅益大師雖說「易為一切事物本源」,但又說太極決非凝然一物」,這已經明白地表示了,太極本身一種生成原理,而不是一種超越性的物質。也許有人會疑惑,從「空」之中──如果「太極」是「空」的話,又怎能出生一切事物呢?《周易禪解》雲:

  「太極非動非靜,雙照動靜,故必具乎陰陽,陽亦太極,陰亦太極,故皆非動非靜;雙照動靜,還具陰陽而成四象,四象亦皆即是太極,所以皆亦非動非靜;雙照動靜,還具陰陽而成八卦,然則八卦只是四象,四象只是陰陽陰陽只是太極太極本無實法,故能立一切法耳。」[28]

  蕅益大師意謂,正是因為太極本無實法」,因此太極提供了一種生成變化的可能性。如果太極是具有某一物質性的東西,則太極必為此一物性所限制。「本無實法」一語,很可能被認為是一種消極表達,好像沒說什麼,其實不然。太極之所以為太極,就是因為它本身蘊藏了無限的創造性,它的內容不能固定化。「本無實法」一語,雖為「遮詮」,然而對於做為本體之理的太極而言,卻是最直接的表達。這是一種以「無自性」的直觀為中心的動態本體論,也是佛教的空義與易經太極思想相會通的重要交會點。蕅益大師用「無體之易」一詞來突顯太極的無限動能,的確高明。

  順此一義而言,太極本身已非「有」「無」二字可以形容。明乎此,則可以超越有無對立的二元化思考,一念直入不二門!

  (五)太極只是心之理,「觀易」勿忘「觀心」

  蕅益大師在《周易禪解》中也有多處提到太極只是心之理。《周易禪解》雲:

  「易即吾人不思之心體,干是照,坤即寂;干即慧,坤即定。…德行者,使乾坤之道而修定慧,由定慧而徹見自心之易理者也。」[29]

  蕅益大師用「定」「慧」來解釋乾坤之道這是人道來貫通天地


  --------------------------------------------------------------------------------

  p298

  道的下手功夫,也是超凡入聖的重要捷徑。易理在心,因此觀《易》之時也要觀「心」。如果「觀易」觀不清楚,那是因為「觀心」功夫沒有做好。《周易禪解》雲:

  「夫天下之物雖至賾,總不過陰陽所成,則今雖言天下之至賾,而安可惡?若惡其賾,則是陰陽,惡陰陽則是太極,惡太極則是惡吾自心本具之易理矣。易理不可惡,太極不可惡,陰陽不可惡,則天下之至賾,亦安可惡乎?夫天下之事雖至動,總不出陰陽之動靜所為,則今雖言天下之至動,而何嘗亂?若謂其亂,則是陰陽有亂,太極有亂,吾心之易理有亂矣。易理不亂太極不亂陰陽不亂,則天下之至動亦何可亂乎?」[30]

  這是明白地指出,太極的心之理,如果能夠修其心則能察知陰陽動靜之機而顯發太極之全體大用。蕅益大師因此主張,應該善體太極之理以修心養性。《周易禪解》雲:

  「夫易雖無體,無所不體,非離陰陽而別有道也。一陰一陽則便是全體大道矣,則非善稱理之起修者,不能繼陰陽以元極,而即彼成位於中者,全是本性功能,乃世之重力行者,往往昧其本性,是仁者見之謂之仁也。世之重慧解者,往往不尚修持,是知者見之謂之知也。百姓又日用而不自知。故君子全性起修,全修顯性之道鮮矣。」[31]

  唯有善體太極之理,才能夠真正發揚易經的精義,落實「君子全性起修,全修顯性之道」。所謂「全性起修」,就是充份開顯人人與生俱來的覺性,老實修行。所謂「全修顯性」,就是在老實修行之後,你的覺性,時時刻刻都能自然彰顯,不管走到那裡,每一個當下,都能清凈自在,行於中道。蕅益大師在這里把易經佛教修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用佛教的話來講,如果能夠「照見五蘊皆空」,就能夠進一步做到「無所而生其心」。「無所住」就是無所執著,「生其心則是實踐六波羅蜜,嚴土熟生,絕不讓生命空過!

  三. 會通「空」與「太極」的關鍵

  在上引蕅益大師對於太極的詮釋中,有一句話是會通「空」與「太極」的關鍵語,那就是:「太極本不可得」。「不可得」一詞在佛教思想語言中,有它特定的內涵。


  --------------------------------------------------------------------------------

  p299

  一般人一聽到「不可得」,總以為「不可得」就是「沒有」。事實不然。「不可得」是般若經系「十八空」的內容之一。唯有透過「十八空」中對於「不可得空」的詮釋,才能夠深入了解蕅益大師太極本不可得」一語的關鍵性內涵。

  先從「空」之一詞的原始語義來說明。

  佛教對於空義的詮釋,往往因派別與發展階段的不同而有所分歧,因此要就空義的整體蘊涵,拿來與周易太極之理做比較或會通,的確有所限制。但如果就空義在佛教思想史上的一貫性加以探討,則空義至少蘊涵下述幾個重點。

  第一、空即是緣起。空的根本義,就是緣起。因為一切都緣起的,因此一切都不是自有的,也不能完全獨立存在的,更不能永遠不變。這樣的特性簡單地說,叫做「無自性」,「無自性」簡稱為「空性」,「空性」又簡稱為「空」。因此,「空」與「緣起」,根本就是同義詞。

  第二、因為「空」只是「無自性」,而「無自性」包含了「有」與「無」,因此「空」不等於「無」。更正確地說,無自性是「有」與「無」的共同特性,換言之,「有」也空,「無」也空,「有」與「無」只是空的兩個面向罷了,一句話說到底,從空的角度來看,「有」即是「無」,「無」即是「有」,「有」「無」不二。但一般人往往把「空」當成「無」的同義詞。這是錯的。你說這一朵花是有條件地存在的。」這是緣起」義。你說這一朵花不是自己存在的。」這是「無自性」義。如果你說「這一朵花不存在。」這是「無」義。想想,「這一朵花不是自己存在的」這一句話,跟「這一朵花不存在」,差別有多大!前者承認花的存在,但強調存在本身的有條件性,而後者根本就不承認花的存在。般若心經所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正是強調存在本身的「有條件性」(「緣起」義),也就是「無自性性」(「無自性」義),

  第三、空是無限的可能性。因為空,所以萬物生成;也因為空,所以萬物不斷地變遷、改組,乃至於消失。一般人往往只是從消極毀壞面去看「空」,卻不知還可以從積極創造面去理解。事實上,無論是毀壞或創造,「空」都是中性的,也是無限的可能性。花謝固然是空,花開又何嘗不是空呢?如果不是空,種子又何能發芽長成?花苞又何能綻然開放?就是因為「空」,因為「緣起」,因為「無自性」,所以發芽也好,開花也好,這一切都變得可能。

  「空」的原義如此,那麼,「不可得空」的蘊涵又如何呢?


  --------------------------------------------------------------------------------

  p300

  「不可得空」是十八空之中最能夠顯示空義之積極功能的空義之一。光是從字義上看,「不可得」一語似乎是十分消極的,但深入探究之後便可發現「不可得空」妙用無窮。因為「不可得空」的立義有二重,「不可得故空」是一重,「空亦不可得又是一重。二義相足而生方便般若,所以說妙用無窮。

  所謂不可得故空,並不是由於觀空力量不足而言不可得,乃因一切法本來實無可得,所以說不可得空;另一方面又更深入地指出,雖言一切法不可得故空,但「所以空因緣」也一樣不可得,換言之,並不是有一種超越於一切法之外的神秘東西叫做「空」,它能把一切法空掉;真正促使一切法空的「所以空因緣」,不在一切法之外,而在一切法本身!一切法之所以空,在一切法自身,那麼,空又有什麼可迴避、可拒絕、可畏懼的呢?多少人一聽到空義,便產生無常想、毀滅想、虛無想、畏懼想,這是為他們不了解「不可得空」。其實,空本身也一樣不可得,若能通達可得空,不但不必畏懼逃避,反而可以以空為用,以空為樂呢!

  如實而論,不可得空的雙重立義,彼此照明,不容偏取一邊,否則便無法充分透達不可得空的豐富內涵。

  龍樹在《智論》卷三十一中論證「不可得空」時強調,既是一切法畢竟空不可得,如此則煩惱又何得而例外?有關前一要點的內涵,上文論述畢竟空時,筆者已曾就《智論》卷八十三所謂「諸法實相畢竟空,畢竟空中無有法可得」[32],開明其義蘊,此處不贅;有關煩惱亦不可得,龍樹在此並未加以說明,但《中論》觀顛倒品的初二偈,卻可以為我們提供有力的旁證。《中論》雲:

  「從憶想分別,生於貪嗔痴,凈不凈顛倒,皆從眾緣生。
  若因凈不凈,顛倒生三毒,三毒即無性,故煩惱無實。」[33]

  此一論證,簡明深刻。貪嗔痴等種種煩惱,從「憶想分別」而生,憶想分別是什麼呢?就是顛倒取相。一切法本來是如實顯示其不可得空性,既不是「有」,也不是「無」;既不是「凈」,也不是「不凈」,一切相不可得,但眾生顛倒取相而有「有」、「無」、「凈」、「不凈」等種種憶想分別,由此而生貪嗔痴等煩惱。龍樹強調說,從憶想分別而生煩惱,就其發生過程來看,本身仍是因緣生法;既是因緣生法,本質上就是無自性的,這麼說來,三毒本身無自性,則由三毒所衍生的四流、四縛、五蓋、六愛、七使、八邪、九結、十惡等種種煩惱,名異而實同,本身又何嘗有實性呢?

  譬喻言之,設有「污水」從高山而下,流經山谷而為河,流注窪地而為湖,河、湖有種種地形,就地命名,於是同一「污水」而有種種不同名稱。無論什麼名稱,那


  --------------------------------------------------------------------------------

  p301

  源頭上的「污水」,其實並不是本來自污的,水之所以「污」是由於種種「污因緣」所造成。進而言之,有因緣能使之為「污」,相對地便有因緣能使之為「凈」,如此而言「凈」與「污」,既是從因緣而非自作,本身就是無自性?「凈」、「污」無自性,則「凈」不可得,「污」亦不可得。《大品般若經》所謂「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34],意即在此

  再者,「污因緣」本身也無所謂凈與污,為什麼?拿「污因緣」之一的「大便」來說吧,一般人都以大便為污,而其實大便是人體新陳代謝的結果,新陳代謝正常的人才會有大便,就此一義而言,大便本身何嘗是「污」?要說它「污」,那其實只是人類的憶想分別罷了。莊子知北游篇以「道在屎溺」譬喻「道無所不在」[35],亦同此意。要而言之,一切所謂「污因緣」,自因緣本身仔細觀察,也無所謂「凈」與「污」。

  由此可見,煩惱既然不實,則所謂人生的束縛與解脫,也只是相對的假名而已。理解「不可得空」,宜從此處有一確實的體會才是親切。順此一義而言,「不可得空」實為人生的自由,顯示了無比活潑的生機。《中論》觀業品曾指出煩惱與我非一非異,其所顯示者,也正是此一自由生機。《中論》雲:

  「諸煩惱及業,是說因緣煩惱諸業空,何況於諸身?
  無明之所蔽,愛結之所縛,而於本作者,不即亦不異。」[36]

  《中論》意謂,由於煩惱業因,眾生才感受了現實的業報之身;煩惱業因本身是緣生而無自性,那麼,這現實的業報之身又何嘗有實在性呢?所有由「無明」、「愛結」所形成的束縛,對於現實存在的我之生命而言,既不是一個整體而不可分,也不是完全相互隔離而不可合,為什麼?因為我若不能照破無明,不能於一一法起「明相應觸」,卻是終日渾渾噩噩,隨煩惱習氣而打轉,這時煩惱業因於我就不相離,我便為煩惱業報所束縛;反之,我若能夠照破無明,遠離習氣的牽引,那麼,這些煩惱對我來說便是不相干。這就是「「不可得空」」所顯示於現實人生的重要啟示:人隨時都得自己面對向上提升或向下墮落的抉擇。在這個啟示中」與其說向下墮落的束縛因緣隨時都困擾著你,不如說,向上提升的解脫因緣,隨時都顯示在你眼前!順此一義而言,《大智度論》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37],「不可得空」豈不是棄惡向善,破迷啟悟的總樞紐嗎?

  遠離過失是一種功能成就功德是一種功能。龍樹於《智論》卷三十一中指出,依「不可得空」能成就一切善法乃至三乘道果等諸功德。《大品般若經》畢定品也曾


  --------------------------------------------------------------------------------

  p302

  就菩薩何以能夠深行六波羅蜜,起諸方便,直指其根本乃是「不可得空」。

  做為菩薩利他廣大行中心德目的波羅蜜,最後的成就關鍵,也是「不可得空」。《智論》卷二十九雲:

  「復次,菩薩福德諸法實相和合故,三分清凈:受者、與者、財物可得故。如般若波羅蜜初為舍利弗說,菩薩布施時,與者、受者、財物可得故,具足般若波羅蜜。用是實相智慧布施故,得無量無邊福德。」[38]

  這是一個關繫到整個宗教情操如何徹底實現的重要課題。龍樹在此討論到「布施波羅蜜」如何才能圓滿最重要圓滿之道乃是:「不可得空」。為什麼關鍵在此呢?理由有三:

  第一、如果不能通達「不可得空」,布施時存有「與者」、「受者」、「財物」的分別心,那麼,在「與者」本身往往無法克服布施者常見的我慢與自滿;而在「受者」那方面,往往也由此而相對地產生心理上的不平衡:自卑、依賴、貪婪與近似負債的感恩

  第二、如果不能通達「不可得空」,布施的行為將只是一種世俗慈善行為,與佛道不相干。因為「與者」本身如果不能徹底了解到「三事」(與者、受者、財物)不可得則在布施的當下,心中煩惱並不因布施而有所減輕。龍樹於《智論》卷十一中曾指出有許多種不健康布施心態,此即:「不凈施者,愚痴無所分別。或有為求財故施,或愧人故施,或為嫌責故施,或畏懼故施,或欲求他意故施,或畏死故施,或誑人令喜故施,或自以富貴故應施,或諍勝故施,或妒嗔故施,或憍慢自高故施,或為名譽故施,或為咒願故施,或解除衰求吉故施,或為聚眾故施,或輕賤不敬施;如是等種種,名為不凈施。」[39]由此種種可見,布施為本身有時含藏著極多的煩惱老子所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40],蓋亦有見於此。一般人不達此意,往往因不凈布施而自增煩惱業障,實在可悲。唯有依於「不可得空」來照明三事不可得,然後「與者」本身的我相化除了,布施起來輕鬆自在;「受者」那方面的「眾生相」化除了,恩惠才不會變質而成債務;「財物」方面的自性相化除了,一切隨緣來去得失於我何有哉?

  第三、依於「不可得空」,布施才不會趨於消極菩薩行者如果只知觀空,空中


  --------------------------------------------------------------------------------

  p303

  無所有,時間一久便不知不覺地變消極了。唯有依於「不可得空」,知空亦不可得,這樣才能夠從空中出來,行大方便。《智論》卷七十一所謂「般若波羅蜜能滅諸邪見煩惱戲論,將至畢竟空中;方便將出畢竟空」[41]正是此意。也正因為「不可得空」能使菩薩行者不停滯於空,所以能得無量福德

  布施如此,持戒等五波羅蜜亦復如此。如果沒有「不可得空」,六波羅蜜便不能引導菩薩行者到於佛道。《智論》卷五十七雲:

  「無方便者雖行六波羅蜜,內不能離我心,外取諸法相,所謂我是施者,彼是受者,布施物是因緣故,不能到佛道。與此相違是有方便。」[42]

  由此論述可見,「不可得空」實為六波羅蜜能否徹底實現的重要關鍵。不通達「不可得空」,佛道又如何能夠實現呢?

  透過龍樹對於「不可得空」的多重詮釋,來理解蕅益大師太極本不可得」的表達,當可對「太極」的動態本體論蘊涵,增廣見地。質言之,太極的全德,始終是在「不可得空」所呈現的無限創造性中,而得充份發揮。蕅益大師透過「以禪解易」,在儒佛會通上最關鍵性的貢獻,就是拈出「不可得」一詞,來彰顯「空」與「太極」的共同性。

  四. 結語

  筆者以為,《周易禪解》所反映的思想立場,乃是為了會通「空」與「太極」,以調和儒佛之間的思想隔閡。蕅益大師對於周易的詮釋,基本上仍是遵循著宋儒程明道以下特重人道人倫的立場,而以佛理溝通之,充實之。

  空與太極,不但可以相互會通,而且可以相互發明。從「太極本無實法,故能立一切法」一命題言之,蕅益大師實已扣緊了佛教傳統空宗的思想精華,因為原始空義的內涵,一方面是從破除執著的立場上來詮顯一切事物空無自性的本質,但在另一方面,空也有從「法住法位」的角度來顯示諸法實相的積極內涵,因為空本身只是說明「緣生」無自性的本質,在此本質之上,「緣生」依然「緣生」,兩儀也好,四象也好,


  --------------------------------------------------------------------------------

  p304

  八卦也好,六十四卦乃至重重無盡卦也好,「緣生」,或者「緣生」本身所顯示的空性,實際上是提供了一種創造的可能性。《中論》「觀四諦品」所謂:「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43]正是此意。《周易禪解》援用空義來闡釋太極之理時,顯然已充分把握住此一立場。

  如實而論,蕅益大師本身在佛教的傳承上,並非完全立足於「大乘空宗」的立場,毋寧說,蕅益大師的傳承更接近於「大乘有宗」,特別是中國佛教所發展出來的華嚴宗與天台宗。他在十不二門指要鈔一書中有幾句簡單的話,頗能反映出他的思想立場。他說

  「今剎那是三諦理,不須專亡根境顯其靈知,亦不須深推緣生求其空寂。」[44]

  這幾句話雖是用來闡釋天台宗「一念三千」的主張,卻也可以看出,蕅益大師不以緣起性空」的思維為究竟的看法

  綜合言之,蕅益大師在《周易禪解》中所開啟的「空」與「太極」的會通之道,充滿了包容性與開創性,此一精神,的確值得我們在未來推動中國哲學乃至全球倫理融和發展的進程中,給予更多的肯定與發揚。思前賢廣大旁通之偉構,啟吾人接古開新之宏願,有志頡頏者,盍興乎來!


  後記

  本文初稿寫於一九八七年十月,當時筆者正在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原系應中華道家協會理事長楊汝舟教授之邀,為第一屆「世界道學會議」而寫。但因連絡上的落差,本文完稿之後,雖已傳真回台,卻未在「世界道學會議」中宣讀。二0 0二年初,接華梵大學哲學主任杜保瑞教授專函,邀余參加「第六屆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並發表論文。余乃重啟此文,並就十五年未盡之意,略加補充,用酬杜兄之美意。

  本文之寫作,惠承陳駿女士協助電腦輸入,並此深致謝忱。

  參考書目另附


  --------------------------------------------------------------------------------

  [1]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明、蕅益智旭著,卷3,t44, p0438c。

  [2]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50,t35, no. 1735,p0886a。

  [3] 《十不二門指要鈔》卷1,t46, no. 1928,p0709b。

  [4] 《注大乘楞伽經》卷2,t39, no. 1791,p0443c。

  [5]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1,t39,no. 1789,p0350a。

  [6] 《周易禪解》序。

  [7] 游祥洲,1985,《漢譯龍樹論典大智度論十八空之研究》,博士論文,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8] 游祥洲,2000,〈龍樹的詮釋學理念哲學省察----從《大智度論》三個論題的思維進路,探討龍樹學「三乘共貫」的詮釋學蘊涵〉,「印順思想:邁向2000年佛學研討會」論文,台北:現代佛教學會、台大佛學研究中心、印順文教基金會。

  [9] 《周易禪解》,明、蕅益智旭著,民國四年金陵刻經處版,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藏書,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影本。頁十七。

  [10] 同注1,頁十八。

  [11] 同注1,頁一二五。

  [12] 同注1,頁一四一。

  [13] 同前注。

  [14] 同注1,頁一四九。

  [15] 引述李遠哲博士2001年在中央研究院所發表之語

  [16] 同注1,頁一三一。

  [17] 同注1,頁一四八。

  [18] 《雜阿含經》,卷十二,第二九六經。《大正藏》冊二,頁84。

  [19] 《雜阿含經》第三四七經,《大正藏》冊二頁97。

  [20] 同注1,頁一五0。

  [21] 同注1,頁一四二。

  [22] 同注1,頁一二一。

  [23] 《科學的易》,丁超五著,《無求備察易經集成》第一二七冊,頁八十四。

  [24] 詳請參閱游祥洲,1985,《漢譯龍樹論典大智度論十八空之研究》,博士論文,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25] 同注1,頁119。

  [26] 同注1,頁126。

  [27] 同注1,頁一二八-一二九。

  [28] 同注1,頁一四八。

  [29] 同注1,頁一三0。

  [30] 同注1,頁一二三。

  [31] 同注1,頁一二一。

  [32] 《大智度論》卷八十三,《大正藏》冊二十五頁645。

  [33] 《中論》觀顛倒品,《大正藏》冊三十頁31。

  [34] 《大品般若經》習相應品,《大正藏》冊二十五頁327。

  [35] 《莊子》知北游篇雲:「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東郭子曰:期而後可。莊子曰:在螻蟻。曰:何其下耶?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耶?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耶?日:在尿溺。東郭子不應莊子曰:夫子之問,固不足質。正獲之問於監市履豨也,每下愈況。汝唯莫必,無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偏、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

  [36] 《中論》觀業品,《大正藏》冊三十頁23。

  [37] 引見《大智度論》卷十八,《大正藏》冊二十五頁192。

  [38] 《大智度論》卷二十九,《大正藏》冊二十五頁271。

  [39] 《大智度論》卷十一,《大正藏》冊二十五頁140-141。

  [40] 《老子道德經》下篇第三十八章。

  [41] 《大智度論》卷七十一,《大正藏》冊二十五頁556。

  [42] 《大智度論》卷五十七,《大正藏》冊二十五頁463。

  [43] 《中論》「觀四諦品」雲:「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

  [44] 《十不二門指要鈔》卷1,t46, no. 1928,p0709b。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