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凱文博士:論「四諦」的「滅苦」方法論

論「四諦」的「滅苦」方法

呂凱文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兼任助理教授
法光雜誌 v.121 (1999.10 )
財團法人法光文教基金會

  一、問題之所在
  自從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的《eq》(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書在國內盛行以來,一時之間不論學界或坊間亦興起一股「情緒管理」風潮,相同范疇的著作紛紛出?#092;,蔚為風氣。國人對《eq》之類的一般心理學叢書感興趣,並從中學習「如何將情緒智慧結合」[1]的生活之道,這對於促進社會和協亦有莫大俾益。然而,「情緒管理」所待解的課題,無非是以情識個體的煩惱意識對象,透過「情緒智商」的教育與應用,轉化個人的負面情緒為正面情緒,以期獲得有禮有序的社會生活。但究其原委,「情緒管理」的功能原本就包含於佛法之中,亦是佛教的基本課題之一;如何「以理(智)化情」讓個人與眾生共命皆能免於煩惱的迫害,進而達致「煩惱止息」(苦滅)的解脫境界,不也正是佛陀念茲在茲的宏願!職是之故當我們以一學科理論探討「情緒管理」的課題時,這在佛法而言,無異是「滅苦」實踐的一部份。「情緒管理」一詞非是「滅苦」的現代代名詞,而佛法「以理化情」之道無非是「滅苦」的實踐方法
  當《eq》之類的現代心理學叢書揉和科學與人智慧的一隅,適得其宜地安撫現代人煩惱時,不禁令人反身思惟:以「滅苦為目的論」的佛教自身將是如何談論「情緒管理」課題呢?佛法「以理化情」之道所展開出的「滅苦道次第」[2]與方法又是如何開展呢?職是之故在此一進路的考量下,本文願意以「四諦思想核心,就佛法的「以理化情」或「滅苦」的方法論(methodology)作一系統性地表明。原則上,本文所論述的內容僅針對「四諦思想在「滅苦」方法論上所扮演的角色立說,因而一般學界對於四諦說的種種細部問題[3],本文無意追論,亦不擬涉及。另外,本文亦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下的學術論文,勿寧是筆者對「四諦」之「滅苦道次第」的?#092;想作發揮。
  二、「四諦」即「滅苦道次第」
  僅管人有東西南北之分,然而煩惱卻沒有人種之別。人們由於身、心方面的種種苦惱與混亂,所以連帶地衍生種種負面與失序的行為。而「情緒管理」無非是為了身心「返序」而提出。就佛教思想而論,這種種煩惱與惑亂無非是世俗人間真實面貌,亦即是「苦」(dukkha)[4]。由於為了讓世間「少苦」進而「滅苦」,佛陀世人詳細地解說「苦之所以產生的原因」,並且開示「滅苦的方法」。這即是四諦」或所謂「四聖諦」。
  「四諦」的「諦」,巴利語為sacca,梵語為satya,就現代的白話用語則通常稱為「真理」;而所謂的「四諦」亦即是指「四種真理」。一般說來,對於四諦的說明大都以「苦、集、滅、道」或「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來解釋[5]。但是一般漢譯佛典所出現的「苦、集、滅、道」或「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的內涵和意義究竟是什麼呢?若是望文生義,卻顯得生澀難解,所以為求清淅、明了與易解,我們擬將佛教初期的巴利文資料中與上述「四諦」相對應的語詞和現代白話語譯和適當比喻作一圖示對比。它們可以分別如下表示:

  漢譯
  巴利文
  巴利文漢譯
  現代白話語譯
  擬喻
  苦
  dukkha
  苦
  苦(煩惱)
  病
  集
  dukkhasamudaya
  苦之集
  苦(煩惱)生起原因
  病因
  滅
  dukkhanirodha
  苦之滅
  苦(煩惱)的止息
  病癒
  道
  dukkhanirodhagamini patipada
  苦滅之道
  讓苦(煩惱)止息的方法
  葯

  從上圖可知,「四諦思想的次第開展有其內在的關連性、目的性和實踐的要求。以「四諦」為核心所開展之佛法,在「滅苦」的課題上,實已將整個生命自覺的實踐和方向系統化表明。
  若以現代用語表示,佛陀所說的「四諦」,無非清淅明了地指出「問題之所在」(苦諦,病,情緒困擾)、「導致問題發生原因」(集諦,病因情緒困擾的原因)、「問題之解決」(滅諦,病癒,情緒安定)與「解決問題方法」(道諦,葯,情緒管理的方法)。所以就「情緒管理」而言,或就「滅苦」的治療步驟而言,如果要讓身心的苦惱和混亂獲得妥善安頓,那麼整個實踐的進路依次是:「知道問題之所在」(知苦)、「盡除問題發生原因」(集當斷)、「問題獲得解決」(滅當證)與「?#092;用解決問題方法」(道當修)。
  沿著各諦與各諦之際所呈現的緣起貫串或內在關連性來看,佛陀以「四諦」作為三轉*輪的最初開示,並不單是純粹理論的系統化論述,而是在「滅苦為目的論」的「經驗前題」下,開展生命自覺的實踐。這同時也彰顯出「四諦」的目的性。至於世間學科所謂的「情緒管理」的功效,亦僅是此「滅苦道次第」在最初階段實踐上的附加利益與邊際效益。
  然而對於四諦」的實踐要求上,有一點我們要謹記於心。就佛陀而言,離開經驗概念即是「無記」,無從檢證。因此,這里所謂的「經驗前提」一詞,意味著「知苦、斷集、證滅、修道」都是在經驗之中實踐、完成,並且可以獲得當下檢證。若有人對某種脫經驗的「無記」產生妄執,那麼無非是「見取」的一種,亦即是對某種形上學思惟或存有-神學(onto-theology)的執著。這當然也是「苦」的另一種變相,即使它兼具慰藉與安撫的作用,但在佛法而言,它必需重新被納入「滅苦道次第」中凈化與修證,以致於到達徹底地「滅苦」。
  對於佛陀與聖弟子而言,所思所學、所行的一切與一切事功無非都是為著「滅(五蘊眾生)苦」。就此而論,當佛陀說「四諦」時是帶著明顯底目的論色彩,亦即是以「滅苦為目的論」;若不如此,佛法也就蒼白地淪失生命自覺的實踐方向性與實效性,與世間戲論毫無差異可言。職是之故,唯有首先確立佛法之「滅苦為目的論」,作為「滅苦道次第」的「四諦方法論才能真正產生當下迫切的實踐動力
  三、「四諦」的內容
  在漢譯的《佛說轉*輪經》中,佛陀開示「離二邊中道」後,提到了「四聖諦」的內容。[6]而巴利文長部經第二十二經里,亦詳細開示日常生活修持即是四聖諦來觀察諸法,進而滅苦。其內容如下:
  再者,比丘們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應以四聖諦觀察諸法
  比丘們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應如何以四聖諦觀察諸法呢?
  比丘們阿!比丘應知苦諦,應知集(苦的根源)諦,應知滅(苦的熄滅),應知道(滅苦之道)諦。
  比丘們啊!那末什麼是苦聖諦呢?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憂、悲、苦、惱、絕望是苦,想要的東西而得不到是苦。簡言之,所有五取蘊是苦。…………..
  那末比丘們啊!什麼是集聖諦呢?它就是導致再生的慾望,它與貪慾和享樂相結合,在每一生中都能尋到欣喜。它是尋求感官享樂的慾望,尋求永生的慾望,尋求短暫生存的慾望。………..
  那末,比丘們啊!什麼是滅聖諦呢?它就慾望的完全消退與止息,它是放棄、鬆手、舍離、不黏著。………
  那末,比丘們啊!什麼是導致苦的止息的道聖諦呢?它就是那八正道,所謂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7]
  以上所引的「四諦」說內容僅是其簡略條目,然而綜觀四諦教理與各諦的哲學意義,大致可如下看待。
  首先,「苦諦」所揭舉的「生、老、病、死」等,是強調從時間生滅無常義來掌握外在經驗世界的存在現象。因為外在經驗世界的存在皆處於流轉不羈的動態中,無有固定、瞬息無常。從好轉壞,固然是無常是苦,可是從壞轉好,亦是無常是苦。職是之故,「苦」的含義不僅是通常的「苦難」義,更是「無常」義。然而,任何情識個體(sentient being)若不能認清、不願認清、不能接受、不願接受或不予理會經驗世界無常現象,反而單方面地以主觀所好、所喜、所願、所信的設想來認定經驗世界的圖像;一旦客觀經驗事實與主觀心理認定不一致時,於是「憂、悲、愁、惱」或「五蘊熾熱」諸種內在經驗世界心理之苦也就隨之而起。這時佛陀所說的「如大火聚」的煩惱也就構成有情眾生的迷惑世界
  其次,「集諦」旨在揭露情識個體內在經驗之苦源頭,指出煩惱系縛生起的深層原因即是「貪愛」。由內而外來看,「貪愛」的生起是源於情識個體對外在經驗對象的執取與染著。但若深入推究而言,錯誤的「自我知識(無明)才是生起貪愛的主要原因。因為缺乏正確的「緣起無我知識,所以情識個體才會無常經驗現象誤解為常在的存有者[自我]。也由於此一「自我」執持感的確立,所以情識個體生起強烈的自我意識,並在自我中對自我進行外化(alienate)、建構(construct)與企向(project)。然而在此一外化建構與企向的歷程中,於是慾望(貪愛)被虛構出來。可是,慾望對象並非真正地源自於外在經驗世界存在的事物,反而是源自於頑固的自我意識自我所建構與企向的倒影(reflection)與反制(reconditioned);而這些倒影與反制卻透過外在經驗世界的存在事物形相,才得以表象(representation)具現。情識個體虛構自我自我虛構慾望,反為慾望所宰制。
  再者,「滅諦」旨在揭示情識個體從苦經驗之束縛中解放的現證。「集諦」說明苦的生起是源自於對內外經驗無常世界之執取(貪愛),而「滅諦」證成苦的還滅則是源自於對內外經驗無常世界之「舍離」。這里所謂的「舍離」,並不是意味著情識個體的內在情識對外在經驗世界之遺棄、訣離。這里的「舍離」,就更深層的滅苦道次第而論,或就真正的問題而論,乃是指情識個體的內在情識對自我意識所建構∕虛構、企向∕反制之歷程中所營造出來的慾望∕倒影「採取距離」-持平觀察。持平觀察即是舍離-在經驗之中,而不為「苦」經驗所制約。
  最後,「道諦」。相對於苦集二諦說明世間流轉相,以八正道為中心德目的「道諦」則開示情識個體在滅苦歷程的實踐方法。「八正道」或「八聖道」以「正見四諦緣起來說明世間與出世間因果;以「正思」、「正語」、「正業」、「正命」來革除惡習,並確立「滅苦」之道是以世間善法為軌則;以「正勤」、「正念」、「正定」作為滅苦的修持要領。
  在鹿野苑的初次弘法中,佛陀嘗告訴五比丘:「苦聖諦當知,苦集聖諦當斷,苦滅聖諦當證,苦滅道跡聖諦當修」[8]時,不但揭示「四諦」作為「滅苦道次第」方法論的根本依據,也提到「知」(認識、觀察)在佛法實踐上的重要性。
  四、「知」在「滅苦道次第」的重要性
  「苦諦」的確立,是佛法出現於世間現實經驗條件。若不願正視「苦」經驗而空談解脫的話,佛法也就失去其經驗世界的存在憑據。然而光是只有「苦」經驗的存在感受,卻缺乏對「苦」經驗的清楚自覺,這仍然是受苦的芸芸眾生而非已能自覺自知自證「少苦」進而「滅苦」的聖人。所以,佛陀說:「苦聖諦當知」,這即表示必須清清楚楚地知道、見到苦,才能為斷除苦因與滅苦的解脫進路紮下基礎。職是之故,「知苦」為滅苦的第一步驟。而「知」在整個「滅苦道次第」更有其重要性與關鍵性。
  這里所謂的「知」即是「清清楚楚地自覺與觀察到無常即是苦」。巴利文長部經第二十二經里,佛陀開示四念住法門時,也提到要如何地「知」(觀察)無常之苦
  比丘們,對於凡夫有一條路可以導致清凈,克服憂愁哀傷,袪除苦楚悲痛,得到正當行為的準則,體證涅槃。這條路就是四念住。是那四念住呢?比丘們啊!比丘在日常生活中,對於身體,須隨時注意觀察,精進警覺,念念分明則能袪除淫慾、悲痛;對於感受,須隨時注意觀察,精進警覺,念念分明則能袪除淫慾、悲痛;對於心意,須隨時注意觀察,精進警覺,念念分明則能袪除淫慾、悲痛;對於諸法,須隨時注意觀察,精進警覺,念念分明則能袪除淫慾、悲痛。」[9](底線為筆者所加)
  「知苦」意謂著清楚地自覺認知到問題之所在。在清楚地自覺認知的當下,生命個體自然會自發地對灼熱的「苦」經驗採取「距離」,順遂離苦。能夠對於所觀察到的「苦」(即無常)經驗的灼熱感受採取距離,這即是出離輪回煩惱的「動力因」。而「知」(觀察)本身即具備著「離執」的能力佛法以理化情之道,無非就是「觀察之道」(vipasanna)的實踐與?#092;用。
  「知」是滅苦的必要條件。若對於待解的問題毫無所知,卻空言可以妥善解決問題,無有是處。這無異是要求一個弱視者於暗夜進入黑闇大宅,尋覓一隻看不見的黑野貓。成功機率微乎其微。這也好似戰場殺(煩惱)敵之兵將,縱使擁有精良的武器,不知敵人所在,卻無的放矢,這不但對戰力無益,更將己處暴露於敵炮當前,徒遭殺機。職是之故佛陀在宣說四諦法[三轉十二行]時,處處提到對四諦要如實地「知」,其重要性即在此。茲錄其文如下:
  爾時世尊告五比丘。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苦聖諦智,(已知)當復知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苦集聖諦,已知當斷,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當知作證,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比丘此苦滅聖諦,已知知已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此苦集聖諦,已知已斷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聖諦,已知已作證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出,所未曾聞法,時生眼智明覺。[10](括弧、底線筆者附加)
  由上可知,佛陀對五比丘開示四諦法之際,是多麼強調「知」(認識、觀察)在實踐的?#092;用。當目的確定、方法正確行者又能精進不退時,此時只有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地「知」才能正確地引領行者邁向滅苦之標的。就此而言,「滅苦道次第」焉不是「觀察(知)之道」呢!
  五、結語
  從「四諦」的逐諦推衍中可得知,佛法精神並非是一種恍乎神乎的冥契主義 (mysticism),而是一種強調「知性」(intellect)、重視(苦)經驗的認識與檢證(滅苦)之人智慧。在四諦的「滅苦道次第」里,情識個體以了「知」各諦內容與各諦緣起來開發生命自覺智慧,進而以「滅苦」為目的論,以「正道」的實踐來證成「滅苦」之完成。職是之故四諦的滅苦方法論,從經驗出發,在經驗中以知性檢證。此亦是佛陀人間真實相貌
  ------------------------------------------------------------------------------
  [1]丹尼爾?高曼著,張美惠譯,《eq》(台北:時報出版社,1996),頁15。
  [2] 一般而言,「菩提道次第」與「解脫道次第」分別是代表大、小乘修行道次第。然而,相對於此,我寧願忠實佛陀四諦法」之教說,側重古典教法的「滅苦目的論」,職是之故,我提出「滅苦道次第」一詞作為以「四諦」為核心佛法修行道次第的總稱。
  [3] 歷來學者關於四諦說的種種問題有;四諦的成立是同時或異時,四諦說與法或緣起說等關系的問題。相關課題可參閱:平川彰著,<四諦說¤î種種相¤è法觀>《平川彰著作集第一卷 法¤è緣起》(日本春秋社,1992),頁213-269。
  [4] 巴利文dukkha(苦)一字在一般用法上雖然有「苦難」、「痛苦」、「苦惱」等意義,但實際上它還包括更深的意義,如「缺陷」、「無常」、「空」、「無實」等。
  [5] 即使是漢譯經典中,「四諦」各諦具體的譯名亦未取得統一,如《雜阿含經》「苦、苦集、苦滅、苦滅道跡」,《長阿含經》「苦、苦集、苦滅、苦出要」,《中阿含經》「苦、苦習、苦滅、苦滅道」,《增一阿含經》「苦、苦習、苦盡、苦出要」等。請參閱三枝著,《初期佛教¤î思想》(日本東洋哲學研究所,1978),頁411-412。
  [6] 原文如下:「何謂為苦,謂生、老苦、病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所愛別苦、求不得苦,要從五陰受盛為苦。何謂苦習,謂從愛故而令復有樂性,不離在在貪喜,欲愛、色愛、不色之愛,是習為苦。何謂苦盡,謂覺從愛復有所樂,淫念不受不念無餘無淫,舍之無復禪,如是為習盡。何謂苦習盡欲受道。謂受行八直道,正見、正思、正言、正行、正命、正治、正志、正定,是為苦習盡受道真諦也。」請參閱《大正藏》第二卷,頁503。
  [7] 譯文轉引自亨利?克拉克?華倫著,顧法嚴譯,《原始佛典選譯》(台北:慧炬出版社,1992),頁162-171。
  [8] 原文如下:「復次,苦聖諦智,當復知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苦集聖諦,已知當斷,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當知作證,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請參閱《大正藏》第二卷,頁103下。
  [9] 譯文轉引自亨利?克拉克?華倫著,顧法嚴譯,《原始佛典選譯》(台北:慧炬出版社,1992),頁148-149。
  [10] 請參閱《大正藏》第二卷,頁103下-104上。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