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智居士:祥和灑脫之路 基礎篇

基礎

學佛基礎教程

第一講 釋迦牟尼佛略史

一、世尊成道以前的狀況

釋迦牟尼意義

創立佛教的大教主叫做釋迦牟尼,我們佛教徒稱他為「世尊」,因為他是世上最尊貴的人釋迦是種族的名稱,意譯是「能仁」,牟尼的意思是「寂默賢人」。這意思是說他是釋迦種族中的寂默賢人。他的實在的姓,叫喬答摩,實在的名叫悉達多,漢譯的意思是「成就」,然而通常稱呼,總是叫佛陀,或叫釋迦牟尼佛,喬答摩·悉達多的真姓名倒不大有人知。

世尊的降生

釋迦種族聚居在中印度羅泊提河的東北,分成十個國家,族內長者各為國家的君主。在這許多國家中,以迦毗羅衛國(在現在尼泊爾境內)勢力最大,國王叫凈飯王,就是世尊父親。和迦毗羅衛國隔河相對的是利國。兩家王族,彼此向來通婚嫁,所以凈飯王也依舊例,娶了拘利國王的兩個女兒王妃,長的叫摩耶,次的叫波闍波提。摩耶夫人到了45歲才懷胎,那裡的土俗很希奇,女子懷胎足月,必定要回到娘家去生產。摩耶夫人回娘家時,走到半路就要生產了,那裡恰巧有一座別庄,叫蘭比尼園,是拘利國替他夫人蓋的,摩耶夫人就在這園中娑羅樹下生下悉達多,那時正是公元前624年四月初八日,太陽初出的時候。摩耶夫人在生產以後,經過7天就病死了。悉達多太子是由他的姨母波闍波提夫人,撫養成人的。

世尊太子出家

悉達多太子天資聰明,七、八歲時跟婆羅門學者文化教育,通曉世間的一切學問,又跟武士學習各種武藝,膂力也勝過別人。有一天,同其他王子出城比武,忽然有一隻大象擋住城門,王子都不敢前進,他卻不慌不忙地跑到門口,兩手把象舉起,向門外擲去,接著飛步向前,又把象接在手中。這樣高的本領用世間的眼光看,他既是王太子又是文武全才,真可享盡人間富貴,哪裡還有什麼不滿足呢?但悉達多太子,卻也奇怪,他一眼看清人間生、老、病、死的苦痛,沒有法子可以解脫。從小就把這件大事時刻放在心中要想出家學道,求個解脫辦法。凈飯王知道了,大吃一驚,趕緊在他16歲的時候,就替他娶了個耶輸陀羅做妃子。這位耶輸陀羅也是拘利國王的女兒,後來生了一個兒子,叫羅睺羅,凈飯王又想盡方法,在太子的宮中陳設種種娛樂,選擇城中的許多美女,叫她們侍候太子,然而太子不在意,加上他看到當時的社會背景是壁壘森嚴的四姓階級制度,悉達太子雖身為王族,但感到這種殘酷的社會制度,是極不合理的。為追求真理,來解決當時階級不平等苦難太子在19歲(一說為29歲)到二十九歲時,他毅然決然地放棄榮華富貴的享受,離別家庭出家修道。

二、世尊成道

世尊先修苦行後成正覺

世尊出家以後,就去訪問婆羅門教中的學者,想學他們的解脫大道。先後訪過三人,初次訪問隱居森林中的跋迦婆,其次訪問阿羅邏迦蘭,最後訪問郁陀迦羅摩子。這些都是仙人,他們大都是生前苦行死後天上,為解脫法門世尊以為死後升天,仍舊不能超出生死對於他們這種大道不能滿足,就自己跑到東北方尼連禪河旁邊苦行6年,每天只吃一麻一麥,結果身體削弱,只存皮骨,仍舊一無所得。後來他明白了苦行是徒勞無益的,就跑到尼連禪河邊,清洗多年積垢,這時遇到一個牧牛的女孩子,她很慷慨,拿牛乳給他飲,世尊喝了以後,身體精神漸漸恢復原狀,於是跑到佛陀迦耶地方菩提樹下,鋪了些吉祥草,向東方跏趺而坐,端身正念默然思維,同時發大誓願說:「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是身,終不起此坐」。(無上,是無可再上的意思,大菩提的意思是大智慧)世尊發了這個大誓願,下了這樣大決心,思維到七七四十九天的半夜,在靜坐的時候,忽然看到明星照破黑暗心中豁然大悟,就修成了無上正覺。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日,總計世尊出家成道修行了6年。如今寺院中,於臘月八日,用菜果和米,煮粥送人,叫做臘八粥,民家也多在這日煮粥,成了一種風俗,就是紀念世尊成道日子的。

三、世尊的轉*輪

轉*輪的意義

世尊說法眾生,叫做轉*輪。法字的意思是法律法則,就是指一切萬有的真理而言;輪是指印度古代戰爭時所用的輪狀的武器,這武器所向無敵。現在用來比喻佛陀所說的法獨得真理,一切邪說異論都被他摧破無餘,所以叫做轉*輪。

世尊游化的地方

世尊成道以後,49年中,游化四方,說法眾生,從來不曾間斷,他足跡所到的地方很多,如:北方雪山腳下的迦比羅衛國,西方的拘睒彌國,東方的瞻波國,南方的婆羅捺斯國。這些國家都在恆河流域,世尊都曾去過。那裡的國王對於佛教大都十分信仰尤其是摩揭陀國的頻婆沙羅王和舍衛國的波斯匿王,他們誠心誠意地保護佛教,更是無微不至。由於世尊信徒一天多一天,有的就拿他們的園林住宅獻給佛陀,因此,世尊道場有好多處。這中間最廣大並最著名的,一個是王舍城附近的竹林精舍,建築在靈鷲山(原名耆闍崛山)中,那是摩揭陀國的長者迦蘭陀歸依佛教以後,在世尊成道那年,拿自己的竹園供獻給佛,而建立成的。這精舍印度是最初建立的僧園,又叫做迦蘭陀精舍(精舍意義是說精進修行息心養靜的地方);還有一個是舍衛國的只園精舍那是舍衛國的給孤獨長者世尊成道的後一年,向波斯匿王的只陀太子買了園林所造的,所以又叫做給孤獨園。其他國王長者們供獻的園林殿堂極多,不再一一列舉,世尊說法,以在後兩個精舍的時候為最多。

四、世尊的入涅槃

涅槃意義

涅槃二字是梵音,譯為滅度。滅度就是滅盡貪瞋、煩惱,度過生死苦海,得到解脫,永遠不再受生死苦痛的意思。我們因不知無常苦空的道理,隨著貪瞋習氣前世造因,今世結果;今世又造因,來世又要結果……生生死死,好像車輪旋轉,永久沒有完了的時候。世尊為了教化眾生,使眾生知道,諸行無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到80歲時,就示現涅槃,如今寺院里所塑的卧佛,就是世尊涅槃相。

世尊最後一次的遊行

世尊到80歲的高年,覺得教化眾生因緣已滿,因此從王舍城向拘施那揭羅地方,做最後一次遊行,又率領弟子恆河,到摩揭陀國的毗舍離地方;這時恰巧碰到雨期,原來印度天氣,從四月十六日起的三個月里是夏季,這時候常常下雨,稱為雨期。世尊就打算在毗舍離安居三個月再去。又因為這地方剛剛碰著荒年,隨從弟子人數又多,不容易得到食物就叫大眾各自分散,自己和阿難在這里安居。因此,後來佛教徒們在這個月內,禁止出外,專心坐禪修學,叫做安居。等到安居期滿,世尊又向西行,到波婆城。在那裡過了幾天,又回到拘施那揭羅的跋提河邊。他在沙羅雙樹中間,一日一夜,說完一部《大般涅槃經》,頭向北,面向西,右肋側卧,於二月十五日入了涅槃世尊臨滅度時,囑咐阿難陀說:「汝謂佛滅度後,死復覆護,失所恃耶?勿造斯觀,我成佛來,所說經戒,即是汝護,是汝所持。」(見《長阿含遊行經》第二後分)又告弟子:「無為放逸!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覺;無量眾善,亦由不放逸得;一切萬物無常存者。」(同上)這是世尊最後的教誡,他對弟子懇切叮嚀,永遠銘記佛教徒的心中

世尊涅槃後,照佛家規矩,應用火葬,名叫荼毗。因此時世尊的高足弟子迦葉尚在靈鷲山,諸弟子以為葬事很重大,要等迦葉到後才可舉行。經過7天之後,迦葉趕到,方行荼毗。於是摩揭陀國人和釋迦同族的八國人民,共分世尊遺骨回去各自建造寶塔供養。這時,是公元前544年。此年就定為佛教紀元的開始,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四十多年了。

思考題:

1.釋迦世尊出家動機是什麼?你認為他的出家消極的還是積極的,為什麼?

2.釋迦世尊成道經過如何?

3.什麼叫「轉*輪」?世尊是如何度化眾生的?

4.什麼叫涅槃」?世尊涅槃前的最後教導是什麼?

第二講 緣起論和慈悲平等的人生觀

從前,佛的弟子舍利弗,是印度一名年青的宗教師,一天他遇見馬勝比丘,看到他儀態莊嚴不凡,慈和灑脫,就肅然起敬。於是上前問他的師父是什麼人,教導他什麼法?馬勝比丘回答:我的師父釋迦牟尼佛,因為我自己根鈍,只有記得一偈:

諸法因緣生,亦從因緣滅。

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舍利弗根利,一聽就悟,知道宇宙人生真理,在於緣起,於是就和好友目犍連,帶領了500個弟子皈依釋迦牟尼佛。

那麼這個緣起法講什麼呢?為什麼大智慧舍利弗一聽就能信受呢?

我們說「緣起法」,是佛所覺悟到的根本真理之一。這個緣起能把人生,所以有生、老、病、死的原因和盤托出!我們人所以有生、老、病、死是因為有生,生從何來呢?是因為過去所作無明煩惱業因,所以招感這個身體果報,有了這個果報身體的生,所以有老、病、死,這是避免不了的!要避免,就要修道,斷除根本煩惱無明,跳出三界,進入聖域,只有這樣才能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故我們說這緣起法,是佛教徹底解決生死問題的根本理法。

佛教觀點,不論宇宙之大,還是螞蟻之小,無不是從因緣而生因緣而成因緣而滅。「緣聚則生,緣散則滅」這是一切事物有情都逃脫不了的定律

例:植物生長……。(種子、地、肥、陽光、水、人工……)

人的生老病死……。(先天父母家庭學校社會環境,教育)。

由於佛教緣起論,一些不明白佛理的人,往往會產生如下幾種誤解

1.神是造物主,能主宰世界

2.封建社會的「定命論」,認為一切由命註定;

3.無因論,斷滅論。

此外還可以舉一些,這些理論都是正確的,我們應當澄清。

於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佛教雖說因果,但它不是命定論,而是重在緣起的轉變,正信教徒懂得這個道理之後,就會不斷努力,去改變「苦」的環境,所以我們說「緣起論」實際上是「努力論」。因此我們說,佛教的人生觀,不是呆板的註定,是富有一種活力的人生觀。

從上面的學習,我們懂得了「諸法緣生,萬有緣起」的理論,從這個理論來看宇宙人生,我們這個世界就好像一張互相交織起來的大網。因緣起的道理是說明「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同時亦是「此滅故彼滅」。既然一切事物,彼此的生滅,均有互相為因,互相為緣的關系,因此一個人和其他的人,一個團體與另一個團體,廣言之為一個國家和整個世界都有休戚相關,不可分割的關系。一個人要想得到解脫就會想起眾生的離苦,因此一切菩薩不辭辛勞為眾生服務,一切諸佛舍己為群,救度眾生故知緣起無我,在無我法中,不知有我存在,所以能犧牲自己;如覺得有我存在,就有我愛」和「我所愛」,就不很好地為眾生服務了,故大乘菩薩的「自舍己樂,為眾生故」,「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等精神均是建立在「緣起無我」的基礎上的,如果一個佛教徒,懂得了這個道理他就絕不會自私就能積極地「為眾生趨走給使」,更不會計較個人的得失了。

但我們又應知佛教雖說「無我」,但不否定「我」的存在。只不過是要通過「我」審察到沒有個人單一存在的「小我」而歸入一個共同緣成的「大我」。為了大我,忘了小我。便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唯有從這個緣起的理論,才能透徹地闡明人生無我意義。無我是緣起的必然結論。

緣起原則,解決了宇宙人類來源問題。在此同時,釋迦牟尼佛為了廣度眾生,揭示了平等理性,佛在菩提樹下成道之後,就發現每個眾生都具有佛性都有資格成佛。佛在《華嚴經中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梵網經》說:「我是成佛,汝是未成佛,當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法華經》說:「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成佛。」這些都說明了人人都佛性,都可成佛。但是這只能說明個個都具佛性,是就各人的理具說的,我們與圓具佛果世尊相比,真有天地之差。這就為我們迷昧,沒有發現自己身內的寶藏,好比明鏡蒙塵,光明不顯!《六祖壇經》中神秀大師偈語:

「身似菩提樹,心如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指的是我們眾生眾生與佛雖同具佛性,但不能勉強湊合來講平等。只有經過不斷修行,經過一番修習苦功之後,才能了生死,得解脫,證到圓滿佛果,這樣就能達到究竟平等。待你證佛位之後,就明了我們之身本來清凈,到那時一切法不立,就能真正明白六祖大師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佛為了方便度生,便運用種種權巧方便。常言說:「佛教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佛教如果沒有慈悲的根本,那末方便之門便無法打開,便失去了法利救人的勝妙作用了。

在我們看一下佛的慈悲心是怎樣產生的?佛自從在菩提樹下成道後,他發現一切眾生都具有佛性,而眾生本身因迷成著,不知這種道理,沉淪六道生死之中,佛觀此就動了悲天憫人的大悲之心誓願救撥眾生同到彼岸。這便是從慈悲本心,開出方便之門為此說法度生,在人間走了50年。

什麼叫慈悲呢?

慈——慈能與樂,是仁慈愛物。

悲——悲能撥苦,是同情的濟援。

有了慈悲心就有了溫暖與快樂,其反面是瞋恚殘暴,獸性發作。互相憎恨,互相爭鬥,互相殘殺。佛教慈悲對象,不限於人類,只要是有生命的,就應去救護他,使一切眾生都能離苦得樂,只有這樣才算是盡了我們的責任義務

佛教慈悲相似於博愛,但又有不同,因為佛教慈悲是無限的,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把施慈的對象界限統統忘了。只覺得自己和一切眾生同體眾生的苦,便是我的苦,眾生的樂,便是我的樂,完全沒有彼此分別之心

佛陀之所以能把慈悲無限擴展到如此程度這是佛大徹大悟大智大力體察到眾生界的生命循環往來,互相關涉,冤親逆順,已溶於一體,真如《梵網經》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從之受生,當生孝順心,慈悲心。」把一切眾生都看作自己的父母師長兄弟、姐妹,再無親疏厚薄的界限可分了。只覺得救撥他人的苦,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職責。故「佛觀大地眾生,一如羅睺羅。」難道還可說佛教的人生觀是消極的嗎?

關於十二因緣的說明:

1.此十二因緣分流轉和還滅二門,惑業苦三道流轉生死為「流轉門」,如能明白苦因,證無明非實,當體即真空妙性,這就是還滅門。

2.修十二因緣行成「圓覺」或稱「獨覺」,「辟支佛」。

3.六入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根對塵起用,因胚胎作用尚未完具,因此稱「六入」。

4.因十二因緣道理較深,若欲進一步了解,可看其他佛教書籍。

思考題:

1.什麼叫緣起?我們的身體是怎樣緣起的?懂得緣起道理對我修行有什麼好處?

2.「神主宰論」、「定命論」、「無因論」是否是佛教思想?為什麼?

3.舍利弗等皈依了什麼真理?馬勝比丘說的偈你能背誦嗎?

4.佛、菩薩為什麼能舍己為群?

5.不懂緣起無我的人有何毛病?你怎樣去放棄我執,成全大我?

6.慈悲二字的解釋是什麼?慈悲心從何而發?

7.默寫出《梵網經》中所說有關慈悲心這段話。

第三講 四聖諦和三十七道品

四諦法門佛教的總綱,也是佛法的中心思想釋迦牟尼成道後,第一次在鹿野苑為阿若憍陳如等五比丘說法時,說的就是「四諦」的道理

「諦」是「真理」的意思,表明苦、集、滅、道的四諦法,是佛聖智所親自證驗到的四種正確真理

簡單的話來說是這樣的:

人生的一切痛「苦」,是由自己的起惑造業(不明是非,胡作非為),自行招「集」而來的;如果想「滅」絕這些痛苦,則必須修行正「道」。

人生有哪些苦呢?一般地照《涅槃經》的說法有下面八種,是誰都避免不了的,這八種苦是:生的苦惱(生苦),老衰的苦惱(老苦),病痛的苦惱(病苦),死亡的苦惱(死苦),遇到可憎者的苦惱(怨憎會苦),同要好的親人朋友分別的苦惱(愛別離苦)及身體被種種的煩惱所燃燒、所煎逼、所襲擊的苦(五陰熾盛苦)。佛一開始說法就提出「苦」字,目的是提高大家的警惕,要正視苦,並去尋求解決痛苦方法

集諦是說人生集起貪瞋痴等許多煩惱的「因」,去造種種的不善業,才會招受種種的苦果,所以「苦」以「集」為因。

滅諦即是證得的聖果,也稱涅槃,譯成漢語是「圓寂」的意思,即寂滅一切煩惱圓滿一切智德的明凈境界。這種境界現量的,是直覺的,唯親證方知,超越世間一切相對的境界,是絕對絕待,無為無相不可思議,不可名狀的無以為名,為方便講說強立名詞,名之為滅諦,稱之為涅槃

道諦是闡明學佛修行真理,有自利的道和利他的道:由修自利的道所證的聖果叫做小乘涅槃,由自利利他的道所證的聖果叫做大乘涅槃自利道多指三十七種道品的道;利他道多指修六度、四攝的梵行,也即是菩薩行。

佛說四諦法時,把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界線劃得很清楚:由煩惱的集因,招感世間的苦報,這是世間法;由於修道的凈因,證得涅槃的聖果,這是世間法的真理。當時釋迦世尊四諦說得清晰明白,所以阿若憍陳如等五人聽了都能悟道。因為他們是聽佛說四諦法的聲音悟道的,所以稱為「聲聞」。

下面我們討論一下從四諦的道諦中,開示出的三十七種修道方法,叫做「三十七道品」,亦叫做「三十七菩提分」法,這些道品,是修習佛法的基本,計有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等。現分述如下:

(一)四念處:即常把心放在四種觀法上,使之正而不邪。這四種觀法都是智慧為體,以慧觀的力量,把自己的念頭常住正當道法中,這樣就不至於走向邪路了。

(二)四正勤:即精進勤勞,修習四種道法,策勵身口意三業,最為殊勝,因此又稱四正勝。

 (三)四神足:這四種道法是注重修禪定的,因為光是智慧精進,還是不能應付外境的,所以要用四種定力攝心,使定慧均等,精神力量充沛了,所願皆能成功,故名四神足,亦稱四如意足。

(四)五根:由下面五法的修習,能生聖道。如大樹有根,能生枝幹,所以叫做五根,

(五)五力:五力之名與五根相同,而程度深淺不同。

 (六)七菩提分:修習三十七道品以前從修四念處到五根五力時均為未覺,後修八正道時為已覺,中間這七菩提分(七覺支)是由迷而入悟,由未覺而成覺,所以這七分法就獨得覺名。

 第一擇法覺支,以智慧擇法的真偽;每二是精進覺支,以勇猛心,努力去行正法;第三是喜覺支心得善法,真理在握,生大喜悅;第四是輕安覺支,除去身心粗重煩惱,而得輕安,也叫除覺支;第五是念覺支,念定慧雙融,境智一如,由此契證真如,入妙覺海;第六是定覺支,即修習禪定,心唯一境,而不散亂;第七是舍覺支,舍諸謬妄,更行精進

 凡夫修此七菩提分法,能成聖道,故《維摩經》中有偈:

「總持之園苑,無漏法樹林,

覺意凈妙華,解脫智慧果。」

這就是說,由於覺意的凈華,所以得到解脫的智果。

(七)八正道:不邪謂之正,修習八正道,可以養成一個人的正當思想,和正當的行為,可令苦集永盡,達到涅槃寂靜聖賢境界。修此八正道對於現實生活,也切實受用,是我們生活的準則:

1.正見,是正當見解世間正見布施持戒,出世正見是明達苦集滅道四諦理;

2.正思惟,也叫正欲,一般人所發的思惟,多由妄念而起,若修道者既明四諦理,當以無漏智慧發動思惟,而使真智增長,斷除迷惑,而證真性

3.正語,以正當語言而修口業,離諸妄語、惡口、兩舌、綺語。得正語,則口業自凈

4.正業,梵行清凈,不染三毒,叫做正業。我們修道須身不造殺盜淫,口不作妄語,意不起貪瞋痴,這就是正業;

5.正命,是用正當生活方式,做正當職業,來維持自己的生命,任何虛偽欺騙、違理叛逆、占卜吉凶、刁巧敲詐、以及高利貸、搞黑市交易等都不去做,以免玷染自己聖潔的生命

6.正勤,亦叫正精進,就是向菩提涅槃之路努力前進,決不放逸、懈怠修行時不從事於徒苦身心外道苦行,或世俗迷信,所以叫正精進

7.正念,念是「熟習明見,記憶不忘」的意思,就是根據正見所知宇宙人生真理,經過正當思惟,而熟習明紀,念念不忘,使自己的思想行為都不至於錯誤,無錯誤則可與菩提相應;

8.正定,不邪為正,不亂為定。就是要遠離不定、邪定及有漏禪,以真智入於無漏清凈禪定

正道又可歸納於戒、定、慧三無漏學。

修八正道為滅諦之因,可達於涅槃

思考題:

1.佛最初說法是在什麼地方?為誰說什麼法門?依此修行得什麼道果?

2.三十七道品包括哪幾個方面?它是從什麼道法開示出來的?

3.什麼叫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和八正道?

4.八正道和我們人生有什麼關系?

第四講 自利利他的六度四攝法門

我們上一講所講三十七道品的修行,是佛教注重自己進修方面的,偏重於自利,也叫「聲聞道」。利他道是注重利濟眾生方面的道,即是菩薩道」。什麼是菩薩道?《楞嚴經》說:「自未得度而先度人,菩薩發心」。菩薩發心修習的道是「六度」、「四攝」法門。現作如下解釋:

戒、定、慧三學,是我們佛弟子修行的必修途徑,而大乘佛法於此之外再加布施忍辱精進合稱六度,亦稱六波羅密。

波羅密是梵語在我們漢語中的意思是到彼岸。過渡的人須乘船橫越中流而到對岸,我們學佛的人,在生死輪回的此岸,渡過煩惱的中流,到達涅槃寂靜彼岸。六波羅密就是船。

 分述如下:

 (一)布施度:布施就是施捨,施捨是多方面的,並不專指錢鈔和財物釋迦牟尼佛在往昔因中修行時,曾經「捨身飼虎」、「割肉喂鷹」,這種以自身的頭目腦髓,肢節手足作布施的稱為內財施;而除此之外以財物布施的,則名為外財施。

布施共分為財施、法施和無畏三種。以自己資財隨方施捨的,叫做財施(包括上述內財、外財);以世間善法樂育人群或以佛法化導眾生,使其因而得度者,叫做法施;救護眾生苦難,給以精神上的慰藉,使其遠離恐怖者,叫做無畏施。

布施不難,但要達到三輪體空的境界就難了。三輪體空者;無布施的我,無受施的人,也無所施的物。這正是《金剛經》上所稱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這就是要我們「行慈悲而不有我,知無我而不慈悲。」只求慈悲發揚光大,不但不應有望報之心也要絕無能施之念,這是布施最高境界

(二)持戒度:持戒梵語屍羅,有止惡修善的意義。我們行大乘菩薩道,不單是消極的戒惡,更應積極的為善,以凈化身、口、意三業,因此而使真如佛性逐漸顯露,而不妄想執著所纏縛。

持戒有在家與出家之分:在家者受持三皈五戒八關齋戒出家沙彌受持十戒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受持三百四十八戒,惟菩薩受持十重四十八輕戒,不分在家和出家,以其身份的不同,所持戒相亦有異。故在家菩薩多依《優婆塞戒經》受持六重二十八輕戒。

又經律中說戒有三聚凈戒:(1)攝律儀戒,嚴守規法,禁制惡行,這屬於消極的防犯行為;(2)攝善法戒,是勤修善行,克己為人,走向積極方面的行為;(3)饒益有情戒,凡有益社會人群的事業都要視實際工作出發,以發揮菩薩捨己為人精神,是充滿積極的行動、能守持這三種的人對於一切惡法必不去做,而對於一切善法,必無毀犯,所以叫做持戒度。

(三)忍辱度:忍辱是度瞋恨的,忍是能忍的心,辱是所忍的境,我們凡夫最難忍受的是人家對你侮辱。如果辱能夠忍,則其他的忍就易做到了。

忍辱不但要忍別人給予的辱,同時更要忍自己所遭遇的境。要於窮困病苦逆境中,頹喪自卑之念不生;於幸福順利的環境中,忍令不生沉迷自驕之心;於不順不逆平常環境中,忍令遷隨移易之心不生

忍辱不但是忍心理上的侮辱和各種順逆環境,而且要忍生理上的飢渴、寒熱、創痛諸苦。忍辱是與內心煩惱賊作戰,煩惱時時在我們心頭伺機蠢動,如果我們一時不忍,就等於讓步於煩惱

根據以上道理,我們修習菩薩行的佛子,於人中立志高潔,實修凈化人間德行,按理應受人讚譽,修忍辱行的佛子,受到表揚亦不應自喜;但也會遇到邪見之徒,力加歪曲事實,毀謗侮辱於你,我們行忍辱行的正見菩薩,碰到這種境緣時,悲憫其無知,以容忍態度處之,決不於此等事上行計較。我們要實行使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誓願,不但要容忍侮辱,且進一步要「以德報怨」,要使他們受到感化。故說忍辱並非是卑怯無能的含垢忍怨,是以一種極大的力量來忍受一切。真正能夠行忍辱是一種出於智力的行為,大度的容忍,是根據緣生性空的智力平等運用同體大悲之力而產生的,學者應深切體會。

(四)精進度:精進能度懈怠,純一無雜叫精,鼓勇直前是進,即是修習菩薩乘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度度人無有退墮,現解釋於下:

照我們一般的口語來說,精進就是勤勞的意思,如果勤勞專為自我打算,或甚至專門想去害人,則勤勞變成惡行

菩薩的勤勞是在一個「精」字上下功夫,即精純無雜,輕的如易於舉手動足之勞,重的於負擔天下國家重任,都絕不容許有少許為己之心都是精純無雜中排除懶惰放逸的惡法,勤勞實踐其餘五個波羅之行,故精進度,統指其他五度行門上的不休息精神,倘於一度鬆懈,即是荒廢了菩薩所應行之行菩薩行十分難行,能夠克服許多難關的,便要靠此精進。如沒有精進精神,縱使一時發心大乘行,稍遇逆境打擊便灰心下來。我們平常說一個人對於事業上的成就,是靠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這種寶貴的精神就是我佛教精進度。

(五)禪定度:梵語「禪那」,義為「靜慮」,同「三摩地」的「定」字意義相通,所以合稱「禪定」,在佛教的術語上叫做「梵華兼稱」。在於度散亂禪定可以分為事理兩種,事定者,依心攝境;理定者如《大乘起信論》所說:「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相,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略言之禪定是在心念集中,而後產生智慧的一種定力。修禪定須在自守六根上下功夫

太虛大師說:「靜定的功夫,是健康精神的大補品,平常精神不健全,處置事情容易顛倒,這是沒有靜定功夫之故禪定的原義,是在學習菩薩的人,應須將自己散漫、紛亂的——即是環境所擾亂、所搖動如塵土飛揚不能控制的心境,用禪定方法使其專註一境,所謂『制心一處無事不辦』者即是,故禪定用簡明的語義來表達,即是「心一境性」。制心一處,是將心力統一集中,不被私慾的境風所動搖,久久純熟,便能發出精神上一種潛在的能量,這便是最理智的智慧,故智慧禪定的後果。有禪定功夫的人,他的注意力永遠有保持集中的力量,隨遇一境,即能凝集於一境而得解脫。但世人對於禪定誤解,只認為禪定消極制止散亂的,這不是禪定的全面,全面的禪定,是於一切境界中保持其活力,而能成辦一切事業。故禪定決不是不能成就事業,且正是能成辦一切事業的活力和淵源。我國禪宗指那止於消極方面的禪,是「死水不藏龍」也即是這個意思。故以世法來說禪定中亦有辦事禪,諸如增進身心健康、加強記憶明晰事理……不勝枚舉。

(六)智慧度:梵語般若是由禪定證得智慧,可度愚痴。淺言之:世間一切學問知識也是智慧佛法中的智慧,雖似覺得過於高深,但在可以明白真理,認識事物方面,則與世間學問知識有相似之處。佛所說智慧是指認識真理,且能在把握住認識真理時,貫通萬法,並應用於萬法中,而這種無錯誤知識就叫智慧發生智慧方法是在求知聞法,聞之後能明辨慎忠,思而後能篤行修持,通常稱此為聞、思、修之慧。此中思慧,即是上面說過禪定得力的唯一功夫。故禪定不是「求無所思」,是在「制思契合於真理境界」。這在智慧方面就叫做根本智,到了篤行修持,對境施設的方便時叫差別智。

根本智慧,是認識眾生與萬法緣起性空的真理,也即是明了宇宙萬有,之所以是普遍共同不變的原則

後得智慧,是認識真理發生智慧即是對機施教。於宇宙人生事物界中的一切境緣現前,如何恰能給予適當的安排,使於法中都能發揮其差別作用,而又不違背其共通的原理。故前者亦名如理智,後者亦叫如量智。

菩薩六度行,初則勉示其契理之行,以後則漸達無行無不適於真理之境,適於真理之行這就是智慧行。我們說的行菩薩道,就是求真理六度的重心在於智慧。求智慧之道,就是菩薩道。修六度即在於斷煩惱,得智慧智慧般若,亦即佛法,若能證得智慧就能見到我們的本來面目了。

六度必須相資相行,不可缺一。因為慧而不定,未能受用。定而不慧,未免沉迷,定慧雙修,而不持戒,便礙於積習;三學具道而不布施,便不能攝化眾生布施不修三學,只種下人天福報持戒而不忍辱,難調伏瞋恨之氣;有精進而無其餘諸度,則徒勞無功,有諸度而無精進,則始勤終懈。所以一定要六度兼修,才能圓滿大乘菩薩的二利之行

六度法門自他二利,但稍偏於自利方面。菩薩尚有專門利他為目的之法,這就是下面所講的「四攝」法門

「四攝」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種攝受眾生方法

(一)布施攝:要普度眾生,就要深入到眾生之間去,遇有喜歡財物的人,就將財物布施給他喜歡求知的人,就將法布施於他;如有人正受人欺凌,你就為他解困,這樣漸漸地雙方情誼加厚,化度對方也就方便了。以上三種布施不同於六度的,是布施攝是以財施為主。

(二)愛語攝:就是用極和藹的話與人談論,使人愛聽,引人入勝。慈和愛人的話約有三種:a、慰喻語,要是有人生病或受到災難時,你要慈愛和悅的話語去勸勉他,使他精神上感到慰藉,在你溫柔、同情語言的勸導下,就可使發生好的感情,並感激你;b、慶悅語,每個人總有他的長處,就是壞人也有好的地方。凡有好的地方,我們都應該贊嘆他、鼓勵他、激發他,使之歡喜使他向好的方面發展。能如此做,原來行為不好的人,往往也會因此而走上好的途徑;c、勝益語,是使人聽了你的話之後,可以輾轉增勝增益,一步一步向好上加好的方向發展。只要你態度誠懇地運用以上三種語言,人家就會接受你的好意教導。

(三)利行攝:修菩薩道者的身、口、意諸行都要有利於人,以損己利人的行為,感化眾生,共修佛道,以達到度人的目的

(四)同事攝:修菩薩行者,要深入社會各階層中去,與各行各業的人相接近,做朋友,與其同事,在契機契緣的情況下,教化攝受。如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應身,地藏菩薩彌勒菩薩的千百億化身都是菩薩示觀和眾生同事榜樣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只是行為上的攝化,行四攝時,尚須以四無量心為根本,才能表裡合一。四無量心是:

慈無量心:慈是給人以樂之心,普緣無量眾生

悲無量心:悲是拔人之苦的心,普緣無量眾生

喜無量心:見人惡行善,生歡喜心;見人離苦得樂,生歡喜心,此心普緣無量眾生

舍無量心:怨親平等,舍怨舍親,乃至以上三心,舍之而心不存著,此心普緣無量眾生

菩薩六度四攝,應三輪體空不住於相,如《金剛經》說:「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又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前者的意思是眾生皆具有佛性,得滅度者,實系其本具佛性之顯露,我何能存彼系我度化之心呢?後者的意思是,眾生既非我度化,則更不應執有能度之我。所度之人了。

思考題:

l.學佛應發什麼心,為什麼?

2.什麼叫六度法門,它的重心是什麼?

3.為什麼說六度是相資相行,不可缺一的?

4.下化眾生必須修習什麼法門?

第五講 佛教及其現實可行的教制

趙朴初居士曾說:「佛教,廣義地說,它是一種宗教。包括它的經典儀式習慣、教團組織等等。」它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俗名悉達多·喬達摩。於公元前624年,降生在尼泊爾境內的古印度迦毗羅衛國。

佛教的典籍浩如煙海。單就《中華藏經》所收集的就有2萬多卷。真可謂汗牛充棟。依佛典內容習慣形式上可分為三藏十二部。三藏即經、律、論。十二部即佛經以文體形式分為十二類:一、長行。二、重頌。三、孤起。四、譬喻。五、因緣。六、無問自說。七、本生。八、本事。九、未曾有。十、方廣。十一、論義。十二、記別或授記,有人把十二部經用七言四句偈來表達。很易記憶。現錄如下:

長行重頌並孤起,譬喻因緣與自說,

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論義及記別。

佛教的主要教理是:五戒——人乘佛教十善——天乘;四聖諦——聲聞乘;十二因緣——緣覺乘;六度、四攝法門——菩薩乘;三法印及一實相印——在小乘佛教有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大乘佛教緣起性空的道理,即所謂一實相印。這些教義就是佛學方面的主要內容

佛教信徒出家和在家之分,出家僧侶要為在家佛徒樹立德行上的模範。要為在家信徒講說佛法,勸善止惡,安慰病苦。還要慈悲柔和,促進社會福利。出家佛徒有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五眾,負有住持佛法責任。因此要求出家者的動機純正,出家後對教理和行持都符合標准。在家信徒的主要責任是護持三寶,修道的條件是歸依三寶確信佛、法、僧三寶身心歸向依靠之處,更不皈依佛教以外的其它宗教與神廟,這是在家佛徒的必要條件。其次是奉行五戒和持齋,對人努力行善,對己清凈身心大乘佛法還廣說在家信徒要修習六度、四攝。出家在家信眾,合成雙重教團。佛教並不是要求人人出家,很多佛教經典,特別是大乘經典如《維摩詰經》、《優婆塞戒經》等等都是稱讚在家學佛的。

寺院出家佛子居住的地方。對出家者來說,為了在修學上和生活上互相切磋、互相幫助,出家人必須過僧伽團體生活對於整個佛教來說,這個教團負有住持佛法的主要責任

因為僧人是住持佛法的,所以要求戒德俱臻。不但要有豐富的佛教學識,還須具備修持涵養功夫。否則,不足以起蒙在家善信,更難承擔住持佛法的重任了。

開放寺院必須清凈莊嚴,使一見即有不同凡俗的感覺。還應具足善信參學,遊人觀瞻「人間樂國」勝境條件,使信眾、遊人各得其宜。

僧團隨緣為善信女施行佛事,但決不能以此為主要事務。要繼承佛教優良傳統即是發揚教理研究和「農」禪並重的傳統,還要做好國際友好交流工作

這里特別要提一下「農禪並重」的問題。農禪並重是我國古代大德,經過幾百年的探索與實踐而建立起來的叢林風範,應該繼續發揚。在新的社會條件下,我們可以理解成「農」即是有益社會的生產和服務性勞動。「禪」是指學佛修持,我們佛教徒要發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積極參加管理好寺院和其它為社會服務的實踐,這樣做是「凈佛世界成就眾生」的需要,是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體現。

在家佛子居士,有善男、信女、優婆塞、優婆夷四眾,一般均參加社會上的各項工作,業余在家自修佛道。但為修學與弘法利事業的方便,也須有個組織,一般叫居士林。

居士團體的主要任務是以「愛國愛教」思想教育在家佛子,在聯繫居士領導居士學修佛法的同時,還應以「一切資生事業悉是佛道」的思想教育居士,本著「人間佛教」的積極進取精神,搞好各居士的本職工作,為祖國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大毗婆沙論》卷三十四中:「皈依僧者……應說皈依一切佛弟子」。一切佛弟子,自當包括在家佛徒。故說大乘僧寶,理應包括出家在家四眾對於這個問題,昔日諦閑法師在《佛教問答中說:「凡佛弟子,共有七眾,皆得稱僧。」范古農居士在他的《佛教答問選錄》中也指出:「佛家四眾弟子出家二,曰比丘比丘尼;在家二,曰優婆塞、優婆夷,此四眾出家在家雖殊,而可以稱僧(即眾之義)則一也。」在今天的社會條件下,出家眾的建設當然重要,因為出家眾是專修佛學,擔負弘傳佛法的主要責任,故應當得到在家眾的擁戴和供養。另外,在今天「在家僧伽」的建設,對於實踐人生佛道——人間佛教住持佛法,亦關重要,將出家僧伽世俗化——像日本那樣——不若將在家僧伽重要化。

佛教的雙重僧團,在生活原則上,有個共同的標准,這個標准叫「六和敬」。「和」就是互相敬重,和諧一致,清凈快樂。「六和敬」就是六項共同生活準則,下面談一談這個標準的具體內容

(一)身和同住:大家共同生活在一起,做到身業清凈,和好相處,生活上互相照顧;

(二)語和無諍:大家共同生活在一起,遵守語業清凈言語上互相勸善止過;

(三)意和同悅:大家共同生活在一起,實行意業清凈思想上互相敬重友愛;

(四)戒和同修佛教七眾各有戒律,各遵應守的戒律,顯出大家共同守法的精神

(五)利和同均:大家平等享受合法的財物知識上的法利不應厚此薄彼;

(六)見和同解:大家同為佛子,要取得一致的見解同修學,絕不能各持成見,自以為勝。

佛教學術研究不僅是我國佛教界的優良傳統,也是今天弘法利事業的需要。中國佛教歷史上高僧輩出。大德如林,他們所留下的佛教文學、藝術、歷史、哲學科學等寶貴資料,大大豐富了我國民族文化的寶庫。我們今天為了國家建設,為了創造美好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就必須對這份文化遺產進行認真地研究,吸取其精華,使之為中國世界人民服務。

我們研究佛教是為了學佛,故不能片面主觀,我們一定要把過去統治階級的利用佛教佛教固有文化區別開來。為了吸取佛教的適時精華,我們就不得不對佛教進行全面地研究,這是重建法幢的需要。研究其它學科,要理論結合實際,我們研究佛教更是如此,修學就是一邊學習教理,一邊修持,學為了修,修持所得的慧才是真慧,不能只學不修,絕不能空講一套。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先人留下的寶貴遺產發掘好、應用好,這就是真正的學佛

佛教協會,是佛教四眾的聯合組織要在愛國愛教」的原則指導下,在教義國法雙重認可下,全面負責,領導和做好佛教工作

 思考題:

1.什麼叫佛教?它由哪幾種要素構成?

2.什麼叫六和敬?它由哪六項標准構成?居士團體應如何實施這六項標准?

3.構成佛教徒的四眾弟子、七眾弟子和九眾弟子各由哪幾部分人組成?這幾部分人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4.居士的主要任務是什麼?你怎樣為實現這些任務而奮鬥?

5.佛教的優良傳統有哪三項?你准備怎樣去繼承?

第六講 在家佛子學佛法要

我們在家佛教徒的學佛,首重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把做利益眾生事業作為佛事來做,能夠在利益眾生事業中投入最大力量就能夠在自己的修持上增長最大的功德。這正是《華嚴經所說的:「一切眾生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我們所講的發菩提心,就是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古德說過:「發心功德,說不能盡,遍於群經。」又說:「無菩提心,三皈五戒亦不成就,以不知佛法根本故。」

菩提心的功德於《華嚴經》、《瑜伽師地論》、《大智度論》等經論中廣說,茲舉數端於下:

(一)受生利益:發此心已,得四種利益,因以菩提心為種子般若波羅密為生母,大禪定樂為胎藏,大悲長育為乳母故。

(二)得出家功德居士本不能夠得出家功德。《維摩經》說;「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出家」所以居士發心,雖身不出家,亦能得出家功德

(三)具足佛法:《維摩經》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切具足。」《毗婆沙論》說:「此法門諸佛之母,諸佛之父諸佛之眼、無生法忍之母,大慈大悲之母,常常修習,功德無量無邊。」《大般若經》說:「如箭射物或中或不中,以箭射地,無不中者。發心成佛,如箭射地。無不成者。」

(四)入劫超劫:世人常嫌三大阿僧只劫成佛時期太長,不知汝修雜觀行,尚在三大阿僧只劫之外。今日發心,未入劫者得入劫,已入劫者能超劫。

(五)諸佛授記,諸佛加被:初發心時,佛與授記,群經有明文,如《出生菩提經》、《大乘心地觀經》、《思益經》等,最廣在《華嚴經》;諸佛加被者《楞嚴經》說:「十方諸國土,所有無量佛,悉引光明手,而摩是人頂。」是諸佛常常加被如是行者

(六)能轉女身:藏中有《轉女身經》,經中說佛說菩提心,八百居士婦,轉為男身。

(七)往生上品世人念佛,不知發心,縱使得往生,只是中、下品,如能念佛而又發心,則可希望上上品生。《觀經》說:「不知第一義,不得上品生。」第一義即菩提心,他經尚多,茲不具引。

(八)遠離災橫:《毗婆沙論》、《華嚴經》、《瑜伽師地論》等廣說此事,說發菩提的人常為一切天龍八部諸佛皆共護念稱讚,一切災橫、疾病無不消滅。

菩提心者不拘出身如何,只要肯發心,皆能得如來道果,故為成佛之要道。現舉《賢劫經》中數例於下:

1.星王如來,昔為牧牛人,於聲授如來所,初發菩提心。

2.名稱如來,昔為織師,於電光如來所,初發菩提心。

3.明焰如來,昔為守城人,於無邊光如來所,初發菩提心。

4.難勝如來,昔為樵人,於堅固如來所,初發菩提心。

5.功德如來,昔為醫生,於大譬如來所,初發菩提心。

總之,我們佛教慈悲為根本,發菩提心,其歸趣在利他。《法華經》中說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尋聲救苦的事跡,應成為我學佛者的榜樣。《楞嚴經》中說的:「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是菩薩利他的行願。

本生經》里說到菩薩在三大阿僧只劫中,為度眾生,不惜財物,不惜身命,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這對那些只求自利的人來說,應是當頭棒喝。

抗日戰爭期間,太虛大師從南洋訪問歸來時說:「南傳佛教小乘,行為是大乘中國佛教教理大乘,行為卻是小乘。」一語說出了要害,我們今天的中國佛教應以大乘教理為指導,實行菩薩道,矯正過去留下的畸形,使言行趨於一致,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我們在家居要學佛,還必須明了佛法的真義是什麼?如果不領會佛法真義而盲目修行那隻是隔靴抓癢——不頂事。

劉洙源先生在《佛法要領》中曾說:「經雲:『未知真實法,不名為布施。未知真實法,不名為供養。』余今例此,再作數語:未知真實法,不名為持戒。未知真實法,不名為禮拜。未知真實法,不名為誦經。未知真實法,不名為念佛。未知真實法,不名為持咒。未知真實法,不名為修觀。君未到真實處,所以我不認可。經曰:『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又曰:『欲修大行,須知因地法行。』世人懵懵不此之求,所以徒勞無益。」那末,在家居士究竟應如何修行呢?

在談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還要先明了佛教修持的特質是什麼?如果不明此理,死執人我是非,什麼禪、教、律、凈……真是千門萬戶,於是妄生門戶知見,將如來一代聖教妄分高低,真是罪過。「戒、定、慧」稱為三學,是我們修學佛道的根本。一般所說的由戒生定,因定發慧,這是實證的次第。如果就學者修學來說,則首先重要的是「慧」,「慧」是正見,有正見的指引加上以戒行作為資糧,才能較穩妥地走上修定的途程。昔日太虛大師曾經說:「佛教的特質在禪。」是的,不管誦經、持咒念佛、禮佛、參禪、持戒、……各種修法都只是入門的方便,是達到「心一竟性」過程的初階;修習四攝六度,廣行利他之事菩薩道的方便,否則亦達不到最究竟覺悟——佛的境界。明確這二點之後,我們就可以依信、解、行、證」的步驟去實踐佛道了,現試述居家學佛綱要於下:

(一)信解,這是學佛的第一階段在此期間要建立信心,行三皈,發菩提心等。在理論基礎方面要讀誦佛教小乘主要經籍,爭取在三至五年內達到對佛學有較全面而又準確的了解,在此期間要學的人格,依有相門修禮懺、供養等培植福慧,消除業障

長期來佛徒一味追求離塵出世。這不是大乘佛道精神,我們主張學佛還應學佛的人格,太虛大師曾有四句偈雲: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故我們說學佛的第一步是先完成人格

教理學習方面,建議讀誦下列幾種書籍:

1.學習佛傳、教史及佛教概論方面有:《中國佛教》一至四輯、《佛教常識答問》、《佛教問答選輯》、《佛本行集經》、《過去現在因果經》等。

2.學習南傳佛教基本教義四諦十二因緣世間法,可看《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善生經》、《玉耶女經》等。

3.學習般若方面以《心經》、《金剛經》為主,有條件者加《小品般若經》。

4.學習唯識方面,可依正果法師的《佛教基本知識》為主,有條件者加讀《成唯識論》等。

5.學習《大乘起信論》、《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或加《楞嚴經》、《法華經》明大乘圓教基本教義,或於發心可加《發菩提心論》。

6.學習凈土或它宗經論,如《凈土十要》等。

7.學習一些科學哲學著作以增長知識

(二)在理解佛法大意基礎上修慧、明心、此屬「聞、思、修」的「思」之階段,最好依念佛一行入一行三昧,以念佛一行融通世間、出世間法。在明心之基礎上理事不二,世間世間不二,佛與我不二,凈土與此土不二之念佛法門,動靜忙閑不忘念佛,打成一片。靜時念念系佛,動時(工作中)以佛為榜樣,以佛心廣行利益眾生之事,以一切世間善事為建設人間凈土手段,作往生凈土之資糧,而此二事,二而不二。這在理論上既可破佛與我凈土與此土為二的執著,在事上則可變過去純欣凈厭穢的消極往生有益於世之積極凈土法門

(三)至老年則一意念佛,還可結期閉關,「結七」和「閉關」之法請參看拙著《四眾學佛手冊》第一集內有關資料,以期修成念佛三昧,現前即見彌陀,則往生凈土之勝券可操。

如此修行雖是念佛法門,但其總攝禪、教、律、密之精華,即仗自力又仗他力,既符合我國國情,又可仗佛盡快超出生死

但純照上法進行,根要利並要具一定文化程度。若一般信徒,則第一信解,可以精讀數種經籍,不必求博聞廣知,然須明大乘根本教義凈土法門,唯以誠敬念佛學佛一行,為完成人格往生凈土路徑。

以上是我們正在探索前進的一條路徑,它於世出世法皆無礙,所以我們認為這是利國又利教的大道,希諸位同修在今後的學修實踐中去驗證。阿彌陀佛

思考題

1.何謂發菩提心?它的重要性如何?

2.為什麼學佛必須理解佛法的真義?試比較解義與否對實修的損益?

3.學佛為什麼要從「做好人」開始?你准備如何以佛心廣行利他事業?

4.過去你對於佛教修持認識如何?今後准備怎麼辦?

第七講 行十善煩惱菩提

我們經常說學佛是斷煩惱,證菩提,現在我們就來研討一下煩惱是什麼?怎樣斷除煩惱?

有關斷除煩惱問題,我們在前幾講已學習過,修習三十七道品和四攝,六度即是斷除煩惱方法,望大家次第修習。初學佛的基本群眾,對於什麼是煩惱一定還不很清楚。現在,我們就學習這個問題

煩惱即是迷惑,人類因迷惑而造諸惡業,受種種痛苦。在佛經中把煩惱分成二大類,一是根本煩惱,二是隨煩惱。根本煩惱好比樹的根,隨煩惱好比樹的枝葉,這兩者均是從人類心理變化上研究分析得出來的。

下面我們再簡略解釋一下這六種根本煩惱

(一)貪——即是貪愛、貪戀、貪著。對於六塵六欲種種境界過分的追求,甚至不義的竊取;或於自我財物所學理法,慳吝不舍,更不肯惠施於人。執貪往往只為私慾,損害他人,故貪之為害,罪惡深重

(二)瞋——是瞋恚,對違逆不順之境,不能忍受,生起忿怒;或橫起暴惡,損害他人;或飢渴寒熱時,無涵養心而生瞋恨。《華嚴經》說:「一念貪心起,八萬障門開。」危害極大。

(三)痴——是愚痴的迷惑。智慧閉塞,是非不辨,事理不明,謗無因果,起諸邪見,名為愚痴。因為愚痴而妄生貪求,求之不得,則成瞋恚,故愚痴為三毒(貪、瞋、痴)總根。

(四)慢——是我慢貢高,驕傲自大,看不起人。對於人不自己的,或甚至於超過自己的與我程度相等的,都表示輕慢的態度,造成不能與人和睦共處的苦惱。

(五)疑——疑就是懷疑不信,不論對於世間一切實事真理或者對於佛法真理都不誠信無疑,因此邪見滋生,善門杜塞,造出種種是非惡業來。

以上貪、瞋、痴、慢、疑五種煩惱,是心著垢染,系縛不脫,在佛法上叫做思惑,即是思想上的迷惑錯誤,其性質遲鈍,難以制服,尤其無明惑(即痴)不易斷滅,故稱為五鈍使。

(六)不正見——由思維不正,產生錯誤見解,有五種不正見,即是

1、薩迦耶見——漢譯身見、我見。固執此身有「我」,其實此身為五蘊(色、受、想、行、識名五蘊)四大(地、水、火、風名四大)和合之身,本來是無常敗壞之物而不知此理的人,執以為「一」、為「常」、為「普遍」、為有「主宰」的我存在。

2、邊見——又名邊執見。邊是鄙陋或偏差的意思。就是所得知見鄙陋,有所偏緣。執常執斷,各落一邊。執常者,以為一切事物恆常不變,貧窮者永遠貧窮富貴者永遠富貴。執斷知見的人則認為人死一滅永滅,無善惡因果可論,於是肆無忌憚,造諸惡業

3、邪見——是不正知見不信正法,撥無因果,毀謗聖賢,壞諸善事

4、見取見——「見」即指前所指的「我見、邊見、邪見」。取是取著不舍,對上所說的三不正見執以為實。又此見名「非果計果」,即是自己還沒有親證到聖果,而妄執已經證得

5、戒禁取見——戒是戒殺、盜、淫、妄等惡行;禁是禁絕飲酒、賭博、吸煙等嗜好。持戒和守禁本來是好的,為什麼這里列為不正見呢?這過患在於一個「取」字,取是執著,就是妄自執著他所持不正的戒禁為正確的。如當時印度有一種外道,他們持狗戒,或持牛戒,便食草食糞,或作投岩、投水、赴水、拔髮、曝身、裸形卧荊等等無益苦行,卻錯覺認為是得到妙樂的勝因,所以又名「非因計因」。

以上五種不正見,是知見上的迷惑,故稱為見惑。是因為邪師、邪見、邪思維等,而生不正見,如能聞正法,於見道中,即能頓斷惡見,因為惡見易斷故,所以稱做五利使。

佛經上說:舍利弗本為著名外道,因為遇見馬勝比丘,聞到佛法因緣法門,即棄邪歸正,親聞佛陀說法之後,7日就遍通佛理,證得三果羅漢,再經15日的修持,斷十惑證得羅漢果。十惑即我們上面說過的貪、瞋、痴、慢、疑及五不正見。十惑又叫十使,因為它能使眾生迷妄沉淪生死之海。由此十使而起見、思二惑,所以是煩惱的根本,是有情生死流轉的苦因。

隨著六種根本煩惱,生出的枝末煩惱,共有20種。因為這些煩惱惡法,能使我們的心情不寧,不過在性質上有猛烈、緩慢和輕、重之分,所以就分成小隨、中隨、大隨三類,茲分述如下:

(一)小隨煩惱計有十種

1.忿——是忿怒,遇到不如意的事,大發脾氣,輕者罵人,重則打人。

2.恨——是懷恨、怨恨、仇恨,即和人相罵、打架過後,永遠記在心頭,結怨不舍,常圖報復。

3.覆——是覆藏,即是有些人常犯錯誤,做了壞事之後又怕名譽不好,地位失去,威信降低等,於是遮遮瞞瞞,隱藏己過,自欺欺人。

4.惱——是惱亂或惱害,即內心不明而起惱亂,心懷忿恨,自亂其意,惡言傷人。

5.嫉——是嫉妒、妒賢、妒能、妒財、妒色,因而產生讒賢貶能、謀財害命,心中有虧,憂戚不寧,亦是自憂憂人。

6.慳——是慳吝不舍。即是自己的財物力氣不肯惠施他人,自己的世間學問佛法教理修持心得不教人。

7.誑——是虛誑不實,自無真才實德,為求名聞利養(名譽和財利),假裝有學有德,口是心非,欺世盜名。

8.諂——是諂媚。即為求自己的名譽、地位和財利,假意巧言承順於人。

9.害——是損害。即是居心不正,損害他人名譽、地位、生命財產

10.驕——是驕傲。即驕傲自大,如仗持自己年輕、力壯、貌美、財多,或以為自己學識廣博,因而驕傲成性看不起人;或因自己做了些好事執著功德,起貢高我慢之心

(二)中隨煩惱二種

1.無慚——是不自慚恥對不住自己。即是做了不道德壞事、醜事,不尊重自己的人格。

2.無愧——是不自愧對不住他人。即是做了壞事,不怕人家的責罰、譏笑、批評,不自感抱愧。

(三)大隨煩惱有八種:

1.掉舉——向外境攀緣內心掉動不安寧。浮躁不定,障礙修止的功夫

2.昏——與掉舉相反,即心不調暢,昏味不清障礙修觀功夫

3.不信——對於世間一切善事實理和佛法不相信,不能接受善法。

4.懈怠——即於事懶散,無進取心,善法不增,惡法難斷,因循苟且,沒有成就

5.放逸——放蕩縱逸,任性妄為,不修善法。

6.失念——受諸外緣影響,失去正念

7.散亂——心不專一,精神分散,雜亂不定,無事得成。

8.不正知——就是知見不正,不符教理,敗壞戒律,造諸惡業

上面所講的根本煩惱和隨煩惱,同是煩惱惡法。我們發菩提心誓度一切眾生佛子,應遠離一切惡法,修十善業。

善是什麼呢?善就是個人的思想和行為,不僅要與自己有益對他人亦是有益的,在現在好的,到將來也是好的,如能具備這四個條件,才能稱得上是純善。佛教所說的善法,有世間的,也有世間的,種類繁多。但最基本的善法,不出十種,叫做「十善」。這十善法,即是十惡法的反面:身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意不貪、不瞋、不痴。若再從心理上分析,這善法的心理有十一種,在唯識學上叫「善心所法」。

(一)信——是沒有懷疑。一個人對於一切善法,如有懷疑,就不能起信,更不能實行。《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有了信仰心,就會開始行善。

(二)慚——就是羞恥。自覺知識學問不如人而感到慚恥,如不奮發努力,就對不起自己。對於自己所作過錯,亦應感到羞恥,而設法防止重犯。

(三)愧——是抱愧。不敢做不道德的事來損害他人,倘做了錯事,在別人面前感到羞恥,害怕受到責罰,而不再犯。

(四)無貪——即是不慳貪。是看透人生所有事物都是因緣而起,故對一切塵欲境界,心不貪戀,恬淡寧靜,少欲知足,無不良嗜好。

(五)無瞋——不瞋恚發怒。遇不順環境,能慈心忍受。

(六)無痴——痴即無明,沒有無明,便有智慧明辨善惡是非,明白事理而無錯誤。如能無痴、貪、瞋、亦無。無貪、無瞋、無痴叫做「三善根」,一切善法,都是從這三種善根而生起的。

(七)精進——精則無雜,進即不退。要勤修一切善法,勤斷一切惡法。自利工作需要精進,利他的工作更需要精進。修習世間善法需要精進,修習出世間善法行菩薩道,成就菩提更需要精進這是修行佛道的必要條件

(八)輕安——即心中輕快安樂,這種境界須經修學佛法,和禪定功夫初步接觸,心境上感到清明自在,一陣舒暢,才有輕安的樂趣。這是一種調心的工作,得到這種境界,一切妄念的粗垢,漸漸脫落,會使心境趨於純善的階段

(九)不放逸——即是不放蕩縱逸、不任性胡為,能依不貪、不瞋、不痴三善根為體,加上精進的控制,生起防惡修善的功能對於一切不好思想和行為,加以節制,使之向好的方面發展。

(十)行舍——行是修行,舍是捨棄執著。我們學佛的人善事修持,不能有圖恩報的思想,做了善事。不要把功德記在心裡,更不能希望人家報答,菩薩視人如己,為人服務即是為自己服務。所以是「施恩不望報,望報不施恩」,沒有世間一般人的功利觀念。同時佛教注重破執,執壞事固然是病,執好事也屬於病,會阻礙自己的繼續上進。故必須空盡主觀的執情,才會契合於客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