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海燕教授:論天台「一即一切」符號詮釋的承繼和發揚

天台「一即一切」符號詮釋的承繼和發揚

瀋海燕 

一、引言

二、智顗對字的結構的剖析

三、智顗對黑墨色的辨析

四、禪宗的符號體系

天台教學中符號詮釋的方法極富創新精神,是中國文化下孕育的產物,為佛教的理論和實踐在中國的發展增添了鮮明的本土色彩。禪宗教學承繼了天台符號詮釋的精髓,而加以發揚光大。其「立處即真」、1「即事而真」或「觸處皆真」的領悟世界方法天台強調「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理事圓融不二的認識論一脈相承。禪宗認為,世間任何現象事物都可以是頓然覺悟契機。2這種認識乃是智顗的中道實相觀「一切世間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一色一香,無非中道」3的繼承和發揚。而其符號的運用則創造性地將文字圖像等狹義的語言符號擴展到廣義的話語符號,日常生活中的各個部分以及山河大地皆是象徵性的符號,是自性的顯現,神通妙用。運水搬柴,屙屎送尿,著衣吃飯,飢餐困眠等情境或是用以表達自證悟的境界,或作為修行和教學的方法啟發學人

禪宗的符號自成體系,乃建築在其「立處皆真」的思想上。其作為符號的運用包括呵佛罵祖,棒喝交馳,雷奔電激之類的公案機鋒等人工符號,山水日月自然符號。其作用即在於彰顯道之無所不在,觸目皆是真如法身的顯現。如大慧宗杲雲:現今目前森羅萬象眼見耳聞,悉皆是法。4撲落非他物,縱橫不是塵,山河大地,全露法王身。5

日常生活行住坐卧雖然有別於大自然之造化,但仍然是自性流露的產物,佛法自然社會中同時體現出來:

佛法在爾日用處,行住坐卧處,吃粥吃飯處,語言相問處6

筆者禪宗的符號運用中初步總結了六類。1、以無言為符號來說明真理在於意會,而不在言傳。2、以自然現象為符號來表達證悟的過程境界。3、以吃飯穿衣為符號來體現平常心是道。4、以日常事物生活勞作為感受不二法門之實相真理的符號。5、以答非所問為符號來表明道之離邏輯思維、無跡可尋的實相無相的深刻含義。6、以行動舉止為符號來展示修行方法,證道的無掛礙境界以及實相本身之無分別心。

1、以無言為符號來說明真理在於意會,而不在言傳。

禪宗以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為其最鮮明的特色。故以心傳心最為殊勝。靜默無言,默契而得。所謂「世尊拈花,迦葉微笑」。7心靈的溝通,直覺的體悟勝於言語的傳授,知識上的解悟。故黃檗希運有雲:十方諸佛出世,只共說一心法,所以佛密付與摩訶迦葉。此一心法體,盡虛空法界,名為諸佛理。論這個法,豈是汝於言句上解得他?亦不

於一機一境上見得他。此意唯是默契而得。這一門名為無為法門。8

禪師還以靜默無言,來象徵非有非無之第一義不可說,以避免落入言詮。例如,唐慧忠國師(?~775)

與紫璘供奉9論議。既升座,供奉曰:「請師立義,某甲破。」師曰:「立義竟。」供奉曰:「是什麼義?」曰:「果然不見,非公境界。」便下座。10

慧忠在這裡所立的義,便是以靜默無言的形式表明第一義之無法言說,不在語言文字意識思慮上,以此啟迪學人忘言而會旨。

《五燈會元》卷十五里記載僧人問青原行思禪師(?~740):「如何是菩提?」禪師打曰:「出去!莫向這裡屙。」這是表明,如來空性當體即是,一切現成,本來無事,動念即乖。必須直覺領悟,棄絕妄想。任何語言思量推衍,都不能體會諸法本性涅槃實相。另外,諸法不在得失,雖言法,而實無一法可得。費心思維概念名相,緣木求魚而已。正如青原禪師所說:「我宗無語句,實無一法與人。」11禪師們用棒打和呵斥為符號來象徵諸法本性之寂滅,電光石火,不容擬議。

2、以自然現象為符號來表達證悟的過程境界

禪宗各類語錄中,大量涉足山水景色,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本心清凈的反映。以此清凈心與自然融合,便能感受圓滿具足,永恆絕對的自性,正如南康雲居文慶海印禪師所說:「月白風恬,山青水綠。法法現前,頭頭具足。」12永嘉大師(665~713)《證道歌》13曰:

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

他以月之普現和統攝的景色來表達「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理事圓融境界。一心能包容萬法,心量廣大,自然周遍法界理事融攝,相即無礙。

青原禪師悟道過程,便是以山水來表述其認識之變化。14?首先,他未參禪時,尚未看透事物的本質,被事物的假像所迷,以為現象世界即是眼見的真實,故「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第二步,他向大德學習了以後,了解了萬法皆空道理。於是,他見到的山水即非山水了,山和水皆是因緣合和而成,故山水當下即是空無一物。這第二步是對空的知性上的理解,而非真正的體悟,可以說是拾人牙慧,人雲亦雲,以拆析事物的方法令客觀世界不復以其表像的形式存在,由此而達到空的境界。故在青原的眼裡,此時的山和水面目全非也。?第三步是豁然大悟境界,在經歷了看山不是山的階段之後,突然,在某一個時刻,青原的認識達到了一個飛躍,體悟到山水皆是真理的顯現,其本質雖空,但體現的是空中妙有?造化本身所彰顯的空有不二一體之實相,神妙不可思議也。此時的青原,與山水已經渾然一體,物我兩忘。故開悟了的青原此時所見的仍然還是山和水。當然,他在第三步所體認的山和水,早已經不是三十年前的山水了,乃是主客合而為一的圓融境界

自然的景色在禪師的筆下也被用來形容修道悟禪的心境禪師心境不僅需要平靜如水,不起波瀾(如僧問),更要達到天人合一,無人無我心境化入詩情畫意般的秋冬中(如師曰)。《五燈會元》卷十四載:

僧問:「雁過長空,影沉寒水。雁無遺蹤之意,水無沉影之心。還端的也無?」師曰:「蘆花兩岸雪,江水一天秋。」

如此之心與境的冥合,即是相接而兩忘,似有還無。水月兩忘的優美意境,便是真正斷除了妄見,完全超越了意識作用灑脫自在,無滯無著:「寶月流輝,澄潭布影。水無蘸月之意,月無分照之心水月兩忘,方可稱斷。」15

自然禪師那兒也被用來形容佛性。《五燈會元》卷十五中載,人問雲門:「如何是西來意?」雲門答:「山河大地」。顯然,道無所不在,涵蓋一切,代表自然山河大地在這裡便可作為乾坤萬象皆是真如顯現的符號。

自然事物也用來譬喻無常教義學人雲門禪師:「殺父殺母,向佛前懺悔。殺佛殺祖,向甚麼處懺悔?」雲門回答說:「露。」16露珠在佛教的語境里即是喻世事如朝露般無常之迅速,《金剛經》所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大自然之露珠作為一種感悟的符號而使人體會佛法中有無常教義

3、以吃飯穿衣為符號來體現平常心是道。

修道明心,不僅要領悟理事無礙,更要進一步達到事事無礙的境界這一境界具體的表現即是平常心是道」。17

禪師一是以吃飯穿衣為符號來體現平常心,因為只有以平常心,才能體會道之無為(無心)的狀態,並感受道的無所不在,含蘊於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應機接物,盡是菩薩道。」18二是以之為符號來體現道法自然。最平凡瑣碎的行住坐卧生活更能夠顯現修行者體道合一之隨順自然,毫無矯揉造作的境界

馬祖門下的大珠慧海禪師在回答如何用功修道的問題時說:「飢來吃飯,困來即眠」。從日常生活處著眼的,是達到了純任本然的無為境界的符號。這是因為佛性之用乃是就現象界的全體而言:「起心動念,彈指聲咳,揚扇,因所作所為皆是佛性全體之用。」19由此而落實到平常心是道。而最能體現平常心合道的,是隨順自然生活和無有滯著的坦然心態,如慧海禪師與文欽禪師的問題答問。文欽禪師問:「如何是平常心合道?」慧海禪師曰:「吃茶吃飯隨時過,看水看山實暢情。」20

平常心落實到如此的禪修生活也就是龐蘊居士(?~808)偈總結的:「神通妙用,運水及搬柴」。21擔水砍柴,無非妙道也。這種飢來即餐困來眠的天然無為的禪與其他人的吃飯穿衣大不相同。大珠慧海禪師謂之

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22 禪師們將禪修溶入日用吃住,使瑣屑的生活成為破除妄念手段和符號。如雲門文偃禪師(864~94)所說

除卻著衣吃飯,屙屎送尿,更有甚麼事?無端起得如許多般妄想作甚麼?23 這種生活禪就是與道同一的消除了一切差別狀態經驗者與被經驗者冥合不分,任運施為,無非妙用此種證悟的體驗即所謂「智與理冥,境與神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24

【注釋】

1「立處即真」的思想源自於東晉佛教學者僧肇 (384-414?),謂萬法存在之處即體現了真實的法爾如是的本性。「真」指「真際」,即法性,真如法性乃性空平等一如也。他在《不真空論》中說:「故經雲:甚奇,世尊不動真際為諸法立處,非離真而立處,立處即真也。然則道遠乎哉,觸事而真。聖遠乎哉,體之即神。」但亦可能源馬祖:「立處即真,盡是自家華,若不然者,更是何人?」《大正藏》冊51,第440頁上。

2如大慧宗杲(1089年-1163年)雲:「道無不在,觸處皆真。非離真而立處,立處即真。」《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十三。以下簡稱《大慧語錄》。

3 《法華玄義》《大正藏》冊33,第683頁上。

4《大慧語錄》卷二。

5 《大慧語錄》卷六。

6《大慧語錄》卷二十三。

7 《法演語錄》卷下。據說世尊靈山會上,拈華示眾。眾皆默然,唯迦葉破顏微笑。世尊雲: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8 《古尊宿語錄卷三

9 古代皇宮大內之僧職。又稱內供、供奉。即宮中舉行齋會等法會之時,在內道場擔任讀師等職者。我國在唐代即設有此職。依《大宋僧史略》卷下所載,唐肅宗至德元年(756),下詔於鳳翔開元寺置葯師道場,並選元皎(不空之法孫)等二十一位僧侶,六時行道念持。

10《傳燈錄》卷五。

11《五燈會元》卷十五。

12《五燈會元》卷十五。

13《大正藏》冊48。

14《五燈會元》卷十七:「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體歇處,依然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15《五??元》卷十四。

16《五燈會元》卷十五。

17「平常心是道」是馬祖道一(709~788)的根本禪法,平常心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之心

18《古尊宿語錄》卷一。

19《卍續藏》14,第279頁。

20《五燈會元》卷八。

21《景德傳燈錄》卷八。

22《五燈會元》卷八。

23 同上,卷十五。

24《古尊宿語錄卷三十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