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問我:「作為科學家,也是大學校長,你為什麼信奉佛教?」我想,要是我信基督教或是天主教的話,可能就沒有人提出這疑問。這反映了人們對佛教仍然不大了解,甚至認為佛教是不科學的、是迷信的、是消極的。這類誤解依然很普遍,當看到拜佛求福,殺雞還神等儀式,人們就認為佛教是迷信的宗教。很多故事、電影里的角色,一旦看不開就出家當和尚、當尼姑,令人們以為佛教是避世的、消極的宗教。其實,那些東西只是附會於佛教上,並不代表佛法,甚至應該說是和佛法無關的。
在目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情況下,很多人都向西方看,以為西方就是科學的,因而以為西方的宗教也是科學的,所以下意識便認為東方的宗教不科學。西方文化,包括了科學、管理、思想、宗教等各方面都有其本身的好處。各位希望以專業知識來充實自己,念完書後可以找到工作,再追求事業和名利,這西方式的發展是無可厚非的,但相對而言,較容易導致精神空虛,若不斷發展下去的話,對人對己都很危險,很容易失去平衡。雖然世間學問可以增加你們畢業後的競爭力,但假如沒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將來遇到問題時便不懂得取捨,迷失於人生的旅途上。我希望今天跟你們講一講這些問題,因為作為大學生,你們是未來社會的棟梁,應該對傳統的中國文化和佛教,有正確和全面的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有它的特色,是幾千年的智慧結晶,與我們的生活、思想、價值都較為協調和統一。近年國家經濟發展較快,社會變化迅速,每個人都肯定受到不少壓力。政府也很重視這方面的問題,所以積極提倡建立和諧社會,加強推廣傳統中國文化,讓年輕人對社會和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面對西方沖擊的今天,我們應該大力推廣中國文化,尤其是儒、釋、道三教,好讓年青人多加接觸,領悟其中價值。把佛教推廣出去,讓更多人對佛教有正確了解,是我個人的興趣和意願。
大約兩三個月前,國家在杭州及普陀山舉行首屆世界佛教論壇,這是首次在國內正式舉辦這麼大規模的佛教活動,國家統戰部部長、國務委員劉延東主持這次開幕典禮,並作了重要講話,可見中央政府也大力支持佛教發展。我所撰寫的書《心經與生活智慧》、《心經與現代管理》,最近亦通過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我也經常應邀到大學──如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講佛學。去年底,中央教育電視台訪問我對佛教的體會和看法,也提及佛教在管理上的應用,訪問分五集播出。這證明在現時大氣候下,佛教在國內的推廣是受到歡迎的。為了幫助大家對佛教有正面的了解,今天我希望就關於佛教是否迷信、消極及不科學這三方面來和大家分享一些個人理解。
真正認識佛法的人,便會明白佛教絕不迷信,也不消極。佛陀覺悟成佛後的第一次說法謂之初轉*輪,就是對五比丘講四聖諦。我給大家講解一下這個基礎教理,從而闡明佛教的積極性。四聖諦──苦、集、滅、道──是解決問題的程序,幫助我們有效地處理問題。我們每個人經常面對很多問題,痛苦有痛苦的問題,快樂有快樂的問題。面對問題時,有些人會變得很消極,怨天尤人。可是,消極的態度是不能改變現實的,我們要有勇氣面對及接受問題的存在,這就是四聖諦的第一步──苦──問題的存在。接著,要找出問題的成因,這是很重要的一步!也就是四聖諦的第二步──集──問題的成因。問題的成因找出後就好辦事了,我們可以找出針對成因的方法來解決它,甚至超越它,這是四聖諦的第三步──滅──訂立目標。最後,我們制定解決方案並加以執行,這是四聖諦的第四步──道──執行方法。
舉例說:日後你們畢業,就業便成為問題,也就是苦。面對這個問題,當然不能以為什麼也不做就可以解決。要找出問題的成因,便需要一個全面的分析,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弱點,同時也了解工作的要求,這就是集。當了解整個情況後,便可以制訂合適的方案,例如應該集中找什麼工作,突顯自己那方面的長處等,這就是滅。最後,要切實執行,不可粗心大意,這就是道。整個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四聖諦。它指導我們勇於面對問題,不逃避,找出根源,想辦法超越它,堅定向前邁進。可見佛教是很積極、很進取的,不是逃避現實的。
台灣星雲大師講過一個故事,有位太太向大師訴說她的丈夫有外遇,大師就要求她嘗試找出丈夫離開她的原因。她說可能由於她經常跟朋友去打麻將,沒有時候好好陪伴他、侍候他,所以丈夫回到家裡也沒有家的感覺。大師勸勉她要改變生活方式,不要再打麻將了,用心搞好家庭,讓丈夫回到家裡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有家的感覺。太太就照著做,把家裡安排得井井有條,丈夫也就慢慢回到了她的身邊。如果這位太太只顧自怨自艾,不去找出問題的成因,她的苦惱就只會加深下去,永遠停留在痛苦的狀況。所以,我們一定要勇於面對問題,不要逃避問題,而更重要是找出問題的成因,它為什麼會發生?只要找出成因,就可以對症下藥,找到根治問題的辦法。雖然依據智慧的層次,看問題的深淺就有所不同,但是只要遵從佛陀的教導,我們便可以提升智慧,更全面和更深刻去理解問題。
佛教是積極的,它令我們明白要勇於接受問題的存在。雖然對已發生的事情我們不能改變,但對於將會發生但不能接受的事,我們要盡量改變它,這點很重要。生、老、病、死是苦,佛陀教導我們怎樣超脫苦的態度是積極的,而不是逃避的。人與人的關系、愛與恨,乃至整個社會的動盪等都是煩惱。無論是自己的、社會的、國家的煩惱等都是煩惱。怎麼樣來擺脫煩惱呢?簡單來說,最重要的是安我們的心!為什麼我們會苦惱?人的本性有貪念,好聽的話就要多聽,好的東西就要擁有,無論你給他多少,他還是不滿足的。可是,人的本性亦有強烈的排斥心,不好聽的話就一句也聽不進去,心早已被貪婪和嗔恨所充斥,被塞滿了!消除煩惱不能靠神,只能靠自己覺悟。佛陀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幫助我們改善自己,提升我們的智慧。修行就是為了增加智慧,把自己的心安好,把問題處理好。可見,佛教完全不是迷信的,而是很積極的,鼓勵人們努力精進的。
什麼是佛教的中心思想?佛教跟其他宗教不一樣,沒有一個主宰一切的神,教主釋迦牟尼佛不是神,而是個覺悟了的人。他是公元500多年前印度迦毗羅衛國的王子,雖然生活美滿,但還覺得人生仍有懸疑未解的問題――生、老、病、死等,所以毅然離開王宮去修行。終於他在菩提樹下開悟,覺悟了整個宇宙的自然規律,明白到我們是整個宇宙的一部分,生活的一切流程應該跟整個宇宙的自然規律融合起來。佛法和科學都是對宇宙自然規律的了解和運用,可以配合得很好。比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霍金(《時間簡史》作者)的宇宙理論等等,也和佛法的空吻合。佛陀在兩千多年前講的道理現在陸陸續續被科學一一驗證。在最後的部份,我們會談談佛教與科學的關系。
佛陀透徹了解宇宙規律並將之演化成哲理,即是佛法。整個宇宙的自然規律很複雜,只能領悟,不能通過語言概念來學習,講出來就會有所偏離。但是不講出來,又怎麼能令我們明白呢?佛陀既有智慧,同時也很慈悲。他一方面,把自己覺悟的方法講給我們聽;另一方面,也告誡我們不要執著語言文字,要親自修行領悟。故此,大家也不要執著我所講的東西,只要用心領悟就好了。
佛陀所講的自然規律就是因緣所生法――緣起。人的苦惱、世界的問題往往是由於人沒有根據自然規律而造成的。現在環保的課題就是要改變我們過去不正確的做法,從新依據自然規律來維護大自然。什麼是自然規律?怎麼樣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思想、態度,來維護自然?只要我們按照自然規律做事,問題就會解決。中醫是根據這個道理髮展起來的,它的觀念是,人可以通過調整自身來治好疾病。身體有毛病就是協調不好,不夠融合。中醫把脈,就是為了找出身體哪裡不協調不融合;我們吃藥,就是幫助調整身體,得到康復。所以,中醫的方法是幫助我們維護自然規律,健康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緣起是什麼呢?緣起固然很深奧,但現在從簡單的體會來給大家介紹。總的來說就是每件事情的發生總有一個原因,有了因後再配合其它的條件――緣。因和緣結合就會產生結果。比如蘋果是怎樣產生的呢?首先要有蘋果種子――因。種子被放到泥土中,並有水、空氣、陽光、肥料等等,這顆種子才能發芽成長,慢慢變成一棵樹,然後結出蘋果。這些環境條件就是緣。如果種子放在倉庫里,沒有遇上適當的緣,即使放上很長時間,它也還是一顆種子。種子的因,配合環境的緣,產生了蘋果的果。種籽是因,產生的是蘋果,不會變的,但緣由很多條件――例如泥土、水分、陽光、肥料等――組成,是會變的。只要其中任何一項條件發生變化,蘋果生長的過程都會不同,可快可慢,可好可不好。如果其中一個條件消失了,例如沒有水或沒有肥料,蘋果樹也會慢慢死掉。這就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散盡而滅」。因和緣產生了結果之後,不會停下來。有了蘋果,賣出去可以賺錢,相對於賺錢這個結果,蘋果就是因,賣出去的整體條件就是緣。因產生了果,果又成為了新事件的因,然後又產生新的果。沒完沒了地演變下去,這就是緣起。
我們可以從動態的時間觀念來了解緣起。如果能夠控制某些條件(緣),就可以控制事情發展的流程,例如在化學實驗中,只要能控制有關條件,便可以決定實驗的結果。但在現實生活里,條件是不受控制而經常改變,故此事情也不停在變。例如,人不斷在變,現在的你跟一秒鐘以前的你是不一樣的,因為細胞不斷新陳代謝。肉體生、老、病、死的改變無可避免,有些改得比較快,有些則較慢。除了身體外,思想也是不停改變,而且變得更快。成語「曇花一現」 的改變是快的,「滄海桑田」 則是慢的。去年,我去雲南石林,兩億年前那裡是一片汪洋,故此現時仍可在那些奇形怪狀的石頭中找到貝殼化石,這證明地球在不斷改變,其實宇宙中沒有一件事能夠停下不變。怎麼改變呢?那要看周圍的環境怎樣互相影響,因為萬事萬物是根據因和緣的組合而成。做人做事也是這樣、我們跟身邊朋友的關系的小氣候,乃至社會國家的大氣候都會影響我們。你們畢業後投身社會,遇上經濟景氣,找工作便沒有問題;如果經濟不景氣,找工作就會很困難,那就是受到大氣候的影響。每個人都和周邊的緣發生千絲萬縷的關系,所以說,朋友之間是緣,人際關系是緣, 甚至物體跟精神的關系也是緣。
能看到的東西固然有因果,即使不被看到的亦同樣有因果。佛教說:「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這是肯定的,也是很重要的。什麼時候出現怎樣的果呢?要看緣!有時雖然種了善因或惡因,現在還看不到果,但不等於永遠不會結果,只是因為緣還沒有到,所以暫時沒有結出果來。只要緣一到,果一定會結出來的。有些人做了很多壞事,卻很有福報、很富有;相反,有些人經常做好事,生活卻很辛苦,這現象難免令人覺得很不公平。但那隻是片刻的現象,因果不一定是剎時的,可以是多生多世的,所以佛教講輪迴有前世也有來世。做了善事,就是種下了一個因,只要緣分一到,自然就有果產生,雖然那可能是明天,或明年,甚至下一生。
我們每天做的事就是在種因,不論善惡,只要緣一到便產生果,所種下的因就馬上消失。至於沒有結果的因是不會消失的,它隨著我們投胎到下一世,倘遇上適當的緣,還是會結出果來。現時的經歷是好是壞,都是從前或過去世種下的因在這一世結出來的果。如果想知道前世種下什麼因,只要看看今世的生活是怎樣就可以。假如今世活得很苦,證明過去種下的因很惡,現在就要承擔這個果;相反,如果生活美滿,就證明過去種下的因很好,現在來享受這個果。所以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故此,希望明天好、後天好、將來好,生生世世好,現在就要廣結善緣,多種善因。只要種下好的因,將來遇到適當的緣,一定會結出好的果來,保證將來一定美滿幸福。有些人不明白這道理,為了謀取暴利而造假東西來賣,雖然可能賺到了錢,卻害了很多人,種下了惡因,將來一定要承擔苦果。雖然不知道苦果什麼時候出現,但肯定的是他一定要承擔。各位學員,看看你們自己,其實你們的福報很好,因為雖然大家還只20歲左右,但就有機會聽聞佛法,參加夏令營。我就沒有這麼好的福報,我是十三年前才有機會接觸佛教,開始修行。你們過去世種下了善因,今生遇上好的緣分,現在結出這個善果。
總結一下剛才從時間觀念來講緣起。佛教說:「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 亦謂之「諸行無常」。即是說,宇宙的運作是一個變動的流程,是無常的。變成什麼樣,就要看緣怎麼發展,才能明白整個宇宙怎麼發展。有改變,整個世界才有希望。雖然現在我是窮,但只要我努力爭取,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認真做學問,經常幫助別人,那麼我種下的因和培養起的緣就能改變目前處境,將來達至成功。惟世事無常,我們才有機會改變目前的情況。只要努力,我們便能培養好的緣,改變壞的果,創造自己的未來。這樣改變我們的未來,改變我們的命運,未來控制在自己手裡,所以佛教是積極的!
現再從具體的空間觀念來了解緣起,即因和緣是怎樣組合而生成種種事物。譬如一個人,他的生理狀況、思想、取向、人生觀是不停地改變的。人不能離開周邊的環境生活,人要有食物,就必須有人耕種,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一件事是可以獨立存在的。科學的萬有引力就是指,兩個東西必須相互吸引,假如沒有吸引力,世界就無法運轉。這相互吸引的力量令地球圍著太陽轉,令人造衛星圍著地球轉,所以每件事都是互相影響的。在生活的情理中,你影響我,我影響你,雖然這種影響不容易看到,但確是存在的。例如,我幫很多人,很多人也幫我,這就是互相影響。可見,世界上萬事萬物是互相依賴的,不能單獨存在。我們的自身和環境都是不斷改變的,沒有固定不變的本質。又例如,潘宗光是我的名字,代表現在的我。但每個人聽到潘宗光這三個字,都會有不同的了解,我太太對我的感受,或是同事對我的感受是不會一樣的。究竟我是一個怎樣的一個人,可能連我自己也不知道,所以佛教說「無我」。
「無我」不是說我不存在,只是說沒有固定不變的我。我根據周邊的環境不斷在改變,隨著自己的思想、學問的改變而改變。既然如此,就沒有兩個人對事物的評價是完全一樣的。看事物是基於個人經驗,從個人的角度去看,故此不同人得出的看法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我做大學校長,我們經常要做許多決策配合學校發展,副校長或院長都會提出很多方案。學佛以後,我認識到單從管理階層的角度出發而制定的策略未必最理想,因為方案制定後,還必須能有效率地執行。方案由誰來執行呢?是學校的老師!方案又由誰來接受呢?是學校的學生!所涉及的人不同,對問題看法就不一樣,故此有關方案的制定、執行、接受便可能會出現不協調的地方。所以,現在學校的方案定下來後並不立即執行,而是先咨詢老師及學生們,讓他們發表意見,看看有沒有值得修改的地方,待方案完善後才推行。這樣執行起來較順利,較易成功。這例子表明,人看問題往往是片面的,故不可能永遠正確、或不正確。我們要放棄對立看問題的方式,以中道的方法找出最理想的方案。所以,看問題一定要舍棄兩邊而取中道。佛教的中道就是教導我們,看問題不該主觀而應站在不同的角度來看,才有可能找出最理想的解決方法。
讓我再用一個例子來說明「無我」。水是很普通的東西,但誰能告訴我水是什麼呢?我相信所有人對水的了解都不一樣。從科學的角度看,水是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的結合,除了有日常的液態外,還有蒸汽的氣態和冰的固態。在乾燥的沙漠里水可以救命,有水飲才可以活下去,水比黃金鑽石更珍貴。可是在水災時水又變得很可怕,可以把人淹死,是殺人的兇器。那麼到底水是怎麼樣的?是救命的、還是是殺人的呢?那要看當時的緣,看它當時的情況產生什麼樣的作用。故此,沒有固定不變的水,水的含義無窮無盡,不能一下子全部講出來,水是「無我」的。
總結一下剛才從空間觀念來講緣起。佛教說:「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 亦謂之「諸法無我」。就是說事物沒有固定不變的本質,不能獨立存在的,必然和周邊環境有關系的。同樣的因和果,好壞的程度則依賴於緣,好的助緣會加強善因的果報,而減低惡因的苦果;不好的緣便會減弱善果,而加重苦果。
根據時間的「諸行無常」和空間的「諸法無我」這兩個最重要的佛教思想,我們可以積極地生活,改善我們的環境,影響我們的未來。我們多做善事、廣結善緣,只要緣夠好就不用太擔心果。即我們抱著「不問收獲,只問耕耘。」的態度來面對人生。
佛經雖然有很多,但都是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只是重點不同而已。當對經有所了解以後,就可以應用到生活中。每個人的知識水平、經驗背景和其他人不一樣,不可能有一種方法能適合所有人,但只要我們明白佛教義理,然後根據自己的情況,從中選取一部經、一種方法來修行,便可以達到同樣目的。
佛教義理最重要的就是緣起性空,剛才講過緣起,現在講《心經》,它就是講空的佛經。空源自於緣起,是佛教很重要的思想,很難講,但不講大家就不知道什麼是空。講解一個題目,我要根據對象不同的程度來進行,就好象一個學科的對象可能是小學、中學、大學、研究院的同學,我們要用不同方法來給他們講解,好讓他們明白。空的智慧必須在修行中體會,要講解的話,我惟有嘗試從生活及科學的角度來講一下,我希望提供一個較顯淺的方法,讓初學者有入門的渠道。各位要深入體證空義的話,就必須親自修行、向大德參學。
《心經》雖然篇幅不長,只有260字,但卻流傳最廣。因為它字數少而簡潔,理解上難免會產生困難。註解《心經》的書很多,側重點不同,但對於初學者來說,讀起來可能仍感吃力。我希望幫助那些初學佛的人能對《心經》產生興趣,所以以《心經與生活智慧》做書名,讓讀者能從生活的角度來解讀《心經》。書中我歸納經文的整體含意,用簡單的例子來講解。
《心經》開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觀自在菩薩是修為很高的菩薩,例如觀世音菩薩,能完全了解空,把空的智慧應用自如,因此自己沒有煩惱,同時亦能幫助他人解除煩惱。換言之,只有觀自在菩薩的境界才能「照見五蘊皆空」,要修到他們的層次才可以真正了解空。我們修行就是學菩薩一樣,深入了解空,把空的智慧融入生活當中。
《心經》說:「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色、受、想、行、識」是「五蘊」。「色」是物質,「受、想、行、識」是思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由肉體和思想兩部分組成的,這些都是空的,是無我的。這是人無我,很重要的思想。
經文接著說:「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一切的法則或現象是空的,是無我的。這是法無我,也是很重要的思想。
經文接著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在這裡將空應用於六根、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聖諦等各方面,指出它們都是「無」的。要留意的是,《心經》說的「無」 不是指沒有,而是不執著的意思。
其實我們應該先要鑽研了解六根、十二處、十八界 、十二因緣、四聖諦等教理。現在時間有限,就簡單地說,六根、十二處、十八界是講一個修行的人,經文之所以強調「無」 就是指出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要舍棄執著,不要執著我這個人在修行。修行是人生很自然的過程 ,所以「我在修行」沒什麼了不起,不應把它作為概念放在腦中。要明白修行是在我們生活當中,在我們行、住、坐、卧當中都可以進行的,所以不要執著我在修行這件事。惟有不執著於修行,修行才能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