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宗光教授:出世心·入世事

潘宗光:出世心·入世事

佛教歷史悠久,在香港六百萬永久居民中,將近六分之一的人信仰佛教。自從香港特區政府將四月初八釋迦牟尼佛誕辰日定為香港公眾假期後,佛教更為被普羅大眾所認識。但就推廣與普及佛教而言,仍需我們佛弟子共同努力,改良弘法的模式,以配合21世紀的社會步伐,緊貼現代人生活方式

《阿含經》有雲:「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也」,佛陀出生於人間,以出世的心性,做入世的事業。真正佛子也應當積極進取地從事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和弘法的事業,轉娑婆為人凈土,達到「人間佛法化,佛法人間化」的目標歷代高僧大德推動以人為本佛教,積極將佛法寺院帶到社會,由僧眾帶到信眾,以世間種種法門為弘法之方便,達到佛法人間化。

太虛大師提出的「人生佛教」的說法,主張修行精進奮發,先修成完善的人格,再以此上求佛道。印順長老大力提倡「佛在人間」,希望將佛教界的關注由緲遠的百千億劫、十方世界拉回「此時此地此人」,讓佛法可以凈化人心,改善現實人生佛陀出生在人間,從修行成佛皆在人間,所以佛法人生是密不可分的。國際佛光會更是實踐人間佛教典範,弘法道場遍布全球,將佛教現代化和國際化,令僧信四眾平等,各種膚色民族融合共處。趙朴初居士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提倡「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為中國大陸佛教走向人間佛教道路,勾勒出人間凈土的藍圖。所以佛法人間化,人與人、國與國之間才能平等共處,和諧相待。

我們生活於21世紀信息科技發達的社會,弘法的方式,亦要靈活多樣,來配合現今社會的需要,引發大家對佛教的興趣 。目前佛教的弘法情況,著眼於佛教事業的建設與發展,中央政府及香港特區政府亦非常支持佛教界培養人才,重點是加強佛教自身建設、提升四眾的素質,來建構和諧社會。就這大前提,個人提出五個觀點與各位大德分享。

1.弘法現代化

「現代化」這個名詞,意味著進步、適應、成功、光明的意思。我個人是具有融合的性格,認為應把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融合起來,現代佛教把南傳、北傳的佛教融合起來,把禪、凈融合起來,把出家、在家融合起來,更把世界佛教也融合起來。全世界不管在政治社會經濟、軍事各方面,不管文化有異,大家仍能有一個共識,如此,人類才能和諧福地生存。

我們現時的弘法方法太注重理論和概念,較少舉出現實生活例子,所以應該盡量運用現實生活例子,提高普羅大眾佛教的認識和興趣,令他們體會佛教的實用,進而接納佛教,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也讓佛法幫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問題,令他們安心樂業,提升生活質量

另外,佛教傳統唱誦,旋律節奏太慢,內容亦非一般人能理解,確實難以令講求效率及現代化的都市人產生共鳴。所以,如果能夠將佛教唱誦的內容重新以現代的文字編寫,再配合節奏明快和具現代感的音樂,一定能令信眾更投入,甚至可成為推廣佛教橋樑。現代都市人工作多,時間少。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也是很少,如抽不出時間佛堂,可善用現代科技(信息年代的助緣條件)在辦公室內利用空暇時間,上網閱讀經典,聆聽梵唄。隨時隨地親近三寶,為自己的心靈充電和增值。

學佛,可說是人生中最好回報的投資,所以,推動佛教,應將注意力集中在青年一輩為起點,為他們製造有利環境接觸和學習佛教。如在這21世紀的信息年代青年人閱讀的能力和興趣不大,所以我們要觀機施教、投其所好,可多引用其他媒體如動畫、電影和美術設計等,用更主動、靈活和多面的接觸,讓青年認知佛教不是老套落伍,也可以是年輕美麗和實用。菩提種子越早植下,善根越健壯。佛教點亮青少年的心燈,我們的未來社會棟梁從小培養正確價值觀,領悟佛法智慧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面對逆境、處理煩惱解脫自在,甚至成就他人獲得幸福人生,並且把這慈悲智慧明燈再傳給他們的下一代,燈燈無盡。

2.聚會家庭

佛教一向給人深山修行、不問世事的印象,在小區建立的道場少,而道場亦缺乏定期的聚會,以致佛教徒之間欠缺凝聚力和交流的機會。我們不妨效法西方宗教的傳道方式來推廣佛教,每個周末或周日在道場舉行定期聚會。聚會的形式可以配合一般人的生活方式,除了一般的講經、誦經和經驗分享外,可加進一些適合小孩年輕都有興趣參與的活動。鼓勵一家人一起出席,互相推動,從而加強佛教在每個家庭以至整個社會的凝聚力,讓親近三寶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3.推廣文藝化

近幾十年來的佛教,總給人敲經念佛不問世事的刻板印象。所以年輕人(尤其是知識分子),聽到有人介紹佛教,大都會響應:「我還沒老到要學佛的年紀。」其實自佛教東傳中國至今二千多年,佛教已與中國文化融為一體,例如為了佛典翻譯而創造了不少中文字禪宗公案中的許多用語,成為現代人的「口頭禪」,敦煌壁畫見證了佛教影響整個中國文化藝術、雕刻、建築、甚至時裝和產品設計。換言之,我們現代人生活中,處處都有佛教的足跡。所以多舉辦佛教文藝活動,把佛教文化藝術的角度介紹給忙碌的現代都市人,讓他們通過接觸文化藝術,陶冶性情,不僅見到形而上的美,還能領會美背後的真和善。以中國傳統文化呈現出現代價值觀,如環保意識佛教中的茹素等,令人意識到佛教與環保的關系,進而促成人與自然和諧讓人生活中實踐佛教理念,達到佛教美化人生,凈化身心、陶冶品德目的

4.事業慈善

人生在世,不免遇到天災人禍。當人意識到自身與大自然因果關系,進一步便會促進慈善事業,興辦慈善機構,扶危救困,本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悲濟世的精神,興辦慈善賑災和急難救助的事業,如老人福利、兒童福利、殘障福利、貧困病患醫療補助及舉辦義診、低收入戶之照顧、急難救助、病患醫療救助、貧困喪葬補助、志願服務之辦理及推廣、器官移植之補助等。佛教為廣大社會大眾服務,使人們終其一生皆能受到法水的照拂與潤澤,讓人們在累積福德因緣,慈手撫慰苦難心靈的同時,也保有一顆慚愧感恩和醒覺的心。

5.交流國際化

佛法本無國界之分,在不分膚色、種族融和的理念下,世界各地高僧大德可多聚首從事專題研究,集思廣益,形成如今天的小聯合佛國的盛況,共同達到佛教國際化的目標未來更可能多的舉辦不同層次和類型的國際佛教會議,如世界佛教青年學術會議、世界顯密佛學會議、國際禪學會議、世界宗教國際交流會議、世界佛教傑出婦女會議、世界佛教金剛會議、國際佛教導師研習會、 國際電子大藏經研討會等,突破種族、文化障礙,令佛法利樂更多的有情

最後謹祝各位現代菩薩繼續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業,讓更多的有緣人聽聞佛法,願大家攜手共建人間凈土,讓和諧的三千大千世界,從我們每一個清凈心念開始築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