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緣、四聖諦則是指修行的方法,無十二因緣和四聖諦,就是說沒有任何一個方法是固定的。不要覺得現在所修的法是最好的,其他人的就不好。修行沒有好或不好之分,只要能幫助我們順利改變心理狀態的就是好的方法。所以,《心經》強調不要執著任何修行的方法。了解佛法後,就要將其融入生活當中,而發自內心的行為才是真正的修行。
經文接著是「無智亦無得」。我們修行的時候,不要想去追求什麼結果。如果你強行追求,就不能得到。你不強求,自然地發展下去,就更容易達到修行的境界。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陲,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段經文的意思是,因為沒有執著,一切的菩薩,一切的佛,都是透過智慧得到解脫,得成正覺。「般若」是智慧,「波羅蜜多」就是達到圓滿的解脫境界。「般若波羅蜜多」就是通過智慧達到我們修行的最高境界。
在整部《心經》,最樂為人傳誦的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不容易理解,我在這裡給你們講解一下,好讓你們對「空」有基本認識。在現今社會裡,人們已習慣將自然規律融入生活中,所以面對某些規律我們習以為常,不會覺得奇怪。比如說重量,是一個普通名詞,每個人一定會有一定的重量的。它其實是一種自然規律,就是地心對我們吸力的多少,吸引力越大,就越重;吸引力越小,就越輕。重量是無常的。假設你在地球表面是六十公斤,當身處海拔很高的地方時,地心吸力會減弱,你就沒有六十公斤了。所以,當環境改變了,重量也隨之而改變。認識到這些自然規律後,我們對重量這回事就不再覺得奇怪。
除了地心吸引力外,宇宙還有很多不為我們所熟識的自然規律。例如,根據「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的規律,它指出事物是不能單獨存在,而且是不停的在改變。事物是包容的,有些東西包容性比較大,有些則比較小。比如說你給人罵,假如罵你的是你的父母、老師,你可以容忍下來,包容性較大。但假如罵你的是敵人、仇人,你就不會接受,包容性較小。每個人內心的包容性會根據不同情況而有所所改變。我們姑且用「空」這個名詞來代表事物的無獨立性、變化無常性、包容性,等等一連串宇宙共通的性質。我希望這樣解釋空能有助大家初步的理解,若要更深一層體會空理,便要多看佛經、多修行。
什麼叫包容性?我用「零」來解釋。零這個字很有意思,看來什麼也沒有,但變化卻很大。譬如說一個坐標,把它放在哪裡零就在哪裡,任何地方都可以是零。零這個字有很大的力量,用它來乘任何數字都等於零,用它來除任何數字都可以變成無窮大。在100後面加個0就變成1000,但減一個0就變成10。但零也可以不改變其他數字,一個數字加一個零或者減一個零都是不會改變的。所以零雖然表面看來是什麼都沒有,但卻有很大的包容性,可以產生很大的影響力。空的英文是「emptiness」,意思也是什麼都沒有,但正因為什麼都沒有所以包容性亦最大。要是一個杯裝滿了東西,不空掉就不能再加水進去。或者以上所講仍未能把空的特性全說出來,但暫時我們可以集中在無常性、無孤立性、互相依存性、包容性等佛教基本概念來理解。
《心經》說「色不異空」,那「色」又是什麼呢?「色」不是顏色、女色,而是物質,佔有空間的東西。既然是物質,就必定擁有物質的共通性,即是重量、體積及空性。「色不異空」 就是說色不能離開空性,就好像說色不能離開重量、體積一樣。平常說「四大皆空」, 人們以為四大是酒、色、財、氣。但其實四大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指物質的狀態――液體、固體、氣體,和能量。例如水是物質,在正常的狀態是液體,當它的能量在加熱後增大,到攝氏一百度時變成氣體。當溫度降到零度,能量降低它就變成固體的冰。四大指物質,更指身體,地代表固體的堅硬性,如身體的肌肉和骨頭;水來代表液體的濕潤性,如體內的血液和汗水;火代表能量的溫暖性,如人的體溫;風代表氣體的流動性,如人的呼吸。
現在再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物體的重量是怎麼樣被人所體會呢?一定要透過某種方法表達出來,才能令人感受到有重量。如果沒有物質,就不可能有重量。所以重量一定要通過物質來感受出來,所以重量不能離開色。同樣原理,透過認識每件事的變化,每個人成長的歷程,便可以體會到空性。因此,空亦必須通過物質的變化才能被體現出來。所以說「空不異色」,空不能離開色,沒有色就同樣沒有空。表面看來色與空好像是兩件事,其實兩者是分不開的,互相牽連的,就好像人﹙色﹚跟重量不能分開一樣。故此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些經文有很深奧的道理,但學佛不僅僅靠念經就可以,如何將理論演變為我們的修行方法,即怎樣將經文運用到生活當中,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說過佛經主要是幫助我們怎樣做人、怎麼修行,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掌握經文內容,將之融入生活中。我們繼續環繞「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來討論,看看它怎樣幫助我們做人、修行、安心。
大乘佛教的修行是自度與度他並重。自度就是提升自己的智慧,幫助自己了解宇宙的自然規律,了解空,並把它融入自己的生活裡面,也就是達到修行的理想境界。度他是要加深慈悲心,幫助其他人一起修行,致使每個人都好,整個社會亦好。如果一個人只有智慧沒有慈悲,他只會越來越自大。但空有慈悲而沒有智慧也是不行的,比如幫人不分好壞,幫助了一個壞人,而他利用所得到的幫助去作惡,無形中使我間接做了壞事。正確的慈悲是用智慧幫助他,幫助他修行來得到改變。我們做應該做的慈悲,不做不該做的慈悲,就是智慧。所以智慧和慈悲是分不開的。大乘佛教強調修六波羅蜜: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用這六個法門來提升我們的智慧和慈悲。
佛教有一句偈「觀色即空成大智」,就將「色不異空」及「色即是空」的修行精要點出來。當我們了解宇宙一切事物的空性之後,就不再執著,提升自己的智慧就是自度。《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提示。我們不要老停留在好與不好、過去與未來,最重要是活在當下,好好掌握目前的機會!我們既要吸收過去的經驗,現在更要好好做人,多做善事,多結善緣。未來很多事不是我們能決定的,遇到緊張的事物就應該放下,珍惜當下,努力修行,增進智慧。
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意思就是說,我們不要理會表面的事物,表面的相是不實在的。大家要明白表面的好與不好、快樂與不快樂都是虛假的,在短暫的片刻過後便會呈現出不同效果。
佛教另外有一句偈「觀空即色成大悲」將「空不異色」及「空即是色」的修行精要點出來。 空代表變化,就是我們可以改變身邊的人和事,修度他的慈悲心。現在很多人心態不很完善,我們可以多運用自己的能力幫助其他們改變心態,令其變好,社會亦因而變得融和。只要能建立和諧的社會,人間凈土就在面前。
發慈悲心幫助他人,從他人修行過程當中,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修法和空的關系,這樣同時增強自度的效果。當修為越高,就越有智慧自度,也越容易發慈悲心度他,所以自度與度他是互為因果,相得益彰。經文在「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之後,就立即跟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合共成四句偈以強調自度與度他的互動關系。
現在嘗試從現代管理的角度來闡釋《心經》這四句偈。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我的《心經與現代管理》。「色不異空」是提升智慧。我們做管理要當領導的角色,要制定策略性計劃,有效地帶領整個團隊向前邁進並超越既定目標,是領導式的管理。「空不異色」是慈悲心,就是幫助我們的員工,増加他們的歸屬感,發揮他們的力量和團隊精神,是支援式的管理。什麼是支援式的管理呢?管理者要明白員工是人,不是賺錢工具,雖然員工要賺錢,但也有自尊,所以做老闆的不僅要給他們工資,還要幫助他們達成心願,促進他們成長。支援式管理著重建立有人情味的機構,建立員工歸屬感,例如提供培訓機會、幫助員工解決個人問題、表揚員工成就,總之令他盡量投入。要是員工覺得公司不好,不服氣,可以產生很大的破壞。例如一所高檔的餐廳,其中有一兩個服務員的服務態度很差,客人去了一次就不再有第二次,這樣就會對餐廳帶來很負面的影響。要是員工對公司有歸屬感,這情況就不會出現。
綜合而言,空的管理是一個全方位的管理,即領導式與支援式的互相配合,互動互補。英明的領導再加上慈悲的關懷才能激發員工士氣,讓他們可以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增加機構的工作效果。
現代管理應該採取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除了對員工個人外,管理層還必須對社會負責。因為,每個機構都是整個社會的一分子,大家息息相關。過去有些工廠為了賺錢就隨便將污水倒到河流里去,對環境產生的惡果要由大家來承擔,整個社會要投放很多資源才能把它清理好。作為公司的管理層必須要考慮工作流程對社會產生什麼影響,向社會大眾有所交代。
最後,讓我講講佛教與科學的關系。科學告訴我們,任何物質均由分子組成,而分子是由原子、質子、電子等微小的粒子組成。它們組成了微觀世界,科學家運用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來探究其中運作。量子力學有兩個基本的原理,一個叫「物質的二重性」,一體二元,在這微觀世界裡,物質的表現可能是佔有空間的質點(particle),也可能是不佔空間的能量,即微弱的波動 (wave)。質點和波動同是物質的表現,一時看它是質點,另一時看它卻是波動。兩者代表相同的東西,但到底是以那種方式表現出來呢?那要看當時的環境(緣)。
量子力學的另一個重要原理是「測不準定理」(uncertainty principle)。我們測不出粒子的準確位置在哪裡,因為無論用什麼方法都會影響到粒子的位置,所以沒有客觀的方法可以找出它在哪裡。剛才講過,每一種物質都是由原子組成,原子可分為電子跟原子核,原子核裡面是中子與質子,再分割成為誇克,微子,就已經很小很小了,微小到好像不存在。但肯定又是存在的,要是不存在,怎麼會有電子、原子等物質?只不過太微小了,顯現為一種能量或波動,故此也是空的。根據量子力學,物質不能離開空,即「色不異空」。微子粒子從「無」慢慢結合起來,演變出來,變成電子、原子核、原子、分子,最後變成物質。《道德經》也說,物質是從無中慢慢產生出來的,這統統可以說是「空即是色」。
另外,根據愛因斯坦的方程式,e=mc2,e是能量,m是質量,c是光速。能量和質量是互相變換的,這是科學的基本原理。這些原理與佛教的空、無常、無我等思想,可說是非常吻合。他的相對論很深奧,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闡釋,假如一艘宇宙飛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作星際旅行,根據相對論,飛船的速度加快,行程距離便會縮小,距離不是絕對的,是相對的、變動的。因此,可以推想,只要宇宙裡面有活動,整個宇宙也在變、是無常的、無我的、空的。雖然佛教和科學有很深的關系,但可惜很多人不了解,甚至認為佛教是神秘的東方宗教、不科學。希望你們聽過後,對佛教跟科學的關系能有所了解。
總結而言,佛教不是消極,而是積極的;不是迷信的,而是科學的。我們修行就是要把心安好,通過安心以提升智慧,增長慈悲心。禪定可以幫助我們安心,但並不單在打坐時才是禪定,我們只要每一刻的心都屬於自己,思維不被外面環境影響便可算作禪定。惟有在禪定的狀態下,我們才可以增長智慧及慈悲。《心經》說:「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這種境界是佛菩薩達到的境界。我們要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智慧,安自己的心。大家不妨在晚上問問自己:「今天所做的都問心無愧嗎?」如果答案是肯定,心便安了!要是人人都這樣做,盡自己的責任來建立和諧社會,那麼人間凈土就會在我們面前出現,不用跑到老遠的西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