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郁文教授:佛法的人間性與現實性

佛法的人間性與現實

楊郁文 

  提要
  一、為了完成人格,需要作「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成佛;為了成佛,需要學習佛所實「行」的道法──學佛;為了學佛,需要了「解」佛所開示法門──佛學;為了佛學,需要「信」受佛所說法──佛法;為了佛法之信、解、行、證,需要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見法涅槃
  《阿含》的「佛法」提供了建設「人間凈土」的藍圖,經營和樂「當代社會」的根本方法;要「了解佛法」,「隨念佛功德」,「信受佛法」,「依法奉行」乃至「圓滿佛法」。
  二、要了解、把握「佛法」︰1。首先需要體會佛陀說法原則︰(1)凡有所說法必有使聞法者得其義利,(2)盡可能使聞法者可愛、可意其語,(3)從不說違反真理、實相之語。2。佛陀以法說、義說、法次法說,使弟子得法饒益、義饒益梵行饒益。3。說法之終極目標在於為調伏弟子令其自得究竟安穩涅槃
  三、佛陀開示「六念法門」,使弟子培植佛法善根、信根;以「依法不依人」之觀點,「念法」的重要性當為每一位佛教徒所關切。應當隨念佛法之功德︰由世尊所善說之法是「現見的、即時的、來見的、導引的、諸識者各自當知」。
  四、佛法人類為本,比之於諸天人類有其特勝。有情雖處「五濁」,依緣生、滅,皆可凈化。認識人間、了解凈土,建設人間凈土,是為諸佛之常法;「佛法」能圓滿之。
  五、現代機械化的工業、服務性為主的後工業,乃至國際性的資訊工業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在改變,社會組織形態在變化,然而做人的道理原則不變,靈性需求人格圓滿並無差別。「佛法」相應與「現代社會」,能教化現代人,醫治「病的現代社會」。出離世俗漏習的賢人聖者,內存無量的慈、悲、喜、舍四等心,外以善巧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攝受教導眾生;則人間得以凈化,人人過著安和樂利的生活這是理想又實際可實現的真、善、美的現代社會。 
  關鍵詞︰佛法 說法 念法 現法 人間 五濁 清凈

一、「佛法

  為了完成人格,需要作「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成佛;為了成佛,需要學習佛所實「行」的道法──學佛;為了學佛,需要了「解」佛所開示法門──佛學;為了佛學,需要「信」受佛所說法──佛法;為了佛法之信、解、行、證,需要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見法涅槃。1] 唯有開法眼,部分見法涅槃者,得三結斷,參預聖流──成為入流者;此後,修習淡薄貪、嗔、痴──成為一來者,斷除五下分結──成為不來者,乃至五上分結盡,自己由聲聞道完成覺悟──成為三菩提正覺者。2] 繼續福、慧雙修,學習開覺其他有眾生,乃至覺、行圓滿──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莊嚴凈土成熟有情世間。以上,是筆者所信受、了解、奉行而願證成的「佛法」。

  《阿含》所說佛法」多義,有廣、有狹。諸如︰
  「佛」所覺悟的「法性」──緣起法──是最狹義的佛法,未開法眼凡夫難見、難知的佛法;3]
  「佛」所覺知的「法相」──意境法4] ──是最廣義的佛法,不具慧眼的愚痴者,難於如實知見;5]
  「佛」所開示的「法語、法義」──文義法──是一般人所了解、所指稱的佛法;6]
  「佛」所勸導的「法依」──歸依法──是一般人忽視、不實行的佛法;7]
  「佛」所賜與的「法施」──甘露法、涅槃法──是四雙八輩聖人受益的佛法。8]
  「佛」所修成的「法身」──五分法身──是佛陀自受益的佛法。9]
  為響應佛學會議的主題「人間凈土與現代社會」,即以《阿含》的「佛法」提供建設「人間凈土」的藍圖,經營和樂「當代社會」的根本方法──需要具足「了解佛法」,「隨念佛功德」,「信受佛法」,「依法奉行」乃至「圓滿佛法」。然而,首先所要了解的是


二、佛陀教化的原則方式及其終極目標

  (一)佛陀教化眾生原則
  要明白、把握「佛法」,首先需要體會「佛陀的教化原則」10] ,學生跟隨老師學習,最好能掌握導師教化的通則、方式及其終極目標;能如此學習,才能究竟事功(實非事倍功半,亦非事半功倍)。如《長。17清凈經》所示︰ 
  如來於彼過去事,若在目前,無不知見;於未來世,生於道智。(1)過去世事虛妄、不實、不足喜樂無所利益,佛則不記;(2)或過去事有實、無可喜樂無所利益,佛亦不記;(3)若過去事有實、可樂,而無利益,佛亦不記;(4)若過去事有實、可樂、有所利益如來盡知,然後記之。未來、現在亦復如是。11]
  表解如下︰(略)
  南傳相當的《m58 abhaya rājakumāra suttanta(無畏王子經)》︰
  (1)「ya tathāgato vāca) jānāti abhūta) ataccaha) anattha-samhita), (如來知其語為不真、非實、不具義,)sā ca paresa) apiyā amanāpā,(又,他人對其((語))不可愛、不可意,)na ta) tathāgato vāca) bhāsati。(如來不說此語也。)
  (2)……(3)……(4)……(5)…… 
  (6)」ya)-ca kho tathāgato vāca) jānāti bhūta) taccaha) atthasa)hita), (如來知其語為真、實、具義,)sā ca paresa) piyā manāpā, (又,他人對其((語))可愛、可意,)tatra kāla))ū tathāgato hoti tassā vācāya veyyākara)āya。(於此時,如來是知適時者而記說其語也。)tam kissa hetu)(何以故))atthi rājakumāra! tathāgatassa sattesu anukampa ti。(王子如來於諸有情有悲愍心也!)12](略)
  如經文所示,釋尊說法之第一原則是︰凡有所說法,必有使聞法者得其義利。第二原則是︰所說法盡可能使聞法者可愛、可意其語;對其有義利然而忠言逆耳者亦說之。第三原則是︰從不說違反真理、違背實相之虛妄、不實之法語。又,《雜404申恕林經》如此說明︰
  爾時世尊與諸大眾到申恕林,坐樹下爾時世尊手把樹葉,告諸比丘︰「此手中葉為多耶)大林樹葉為多)」比丘白佛︰「世尊手中樹葉甚少,彼大林中樹葉無量,百千億萬倍,乃至算數,譬類不可為比。」(世尊言︰)「如是,諸比丘!我成等正覺所見法,為人定說者,如手中樹葉;所以者何)彼法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明、慧、正覺、向於涅槃。如大林樹葉,如我成等正覺自知正法,所不說者亦復如是。」13]
  佛陀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nuttara-sammā-sambodhi無上等正覺)之現正覺者(abhisambuddha),14] 全名宜為阿耨多羅三藐三佛陀(anuttara-sammā-sambuddha無上等正覺者)。釋尊五眼15] 所對境界凡夫不可思議16] ,佛所知所見為無量、無有邊際、非算數所及;釋尊四十五年間為眾生開示三藏、九分教、十二部經,為數亦難計。然而,佛不得已,在《申恕林經》以譬喻表示佛所知正法而不曾說者與所說正法之比例為︰整座樹林之樹葉量與一把掌樹葉量相比。更值得注意者,釋尊為人決定說法者︰「彼法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明、慧、正覺、向於涅槃。」南傳相當的《s。56,31 si)sapā(申恕樹((經)))》經句如下︰
  eta) hi bhikkhave atthasa)hitam, etam ādibrahmacariya-kam, etam nibbidāya nibbānāya viragāya nirodhāya upasamāya abhi))āya sambodhāya nibbānāya sa)vattati。(諸比丘!斯((余所說法))實是義相應,斯是梵行之初,斯乃導致厭患、離貪、滅盡、寂止、證智、正覺涅槃也。)17]

  (二)佛陀教化眾生方式
  吾人如果對「佛陀教化的方式」18] 加以了解︰從佛之「(1)法說」如實知,則得「法饒益」;從佛之「(2)義說」如實解,則獲「義饒益」;從整個道次第之「(3)法次法說」如實而行,則逮得「梵行饒益」。換句話說︰以佛法之聞、思、修、證,開法眼清凈聖慧眼,具足「聖、出世間正見」;由此正見,開導「聖、出世間的正志」──厭患有漏;依此正見、正志,策勵「聖、出世間正行──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藉此「聖、出世間的八支道──三無漏學」導致厭患、離貪、滅盡、寂止、證智、正覺涅槃

  (三)佛陀教化眾生的終極目標
  「涅槃」為「佛陀教化眾生的終極目標」。如《雜110薩遮經》釋尊為火種居士所說
  世尊覺一切法,即以此法調伏弟子,令得安隱、令得無畏、調伏寂靜、究竟涅槃世尊涅槃故,為弟子說法。19]
  發展中的佛教(阿毗曇、大乘秘密大乘佛法)對涅槃容或有歧義,早期佛法中,尊者舍利弗對涅槃之義說如下︰
  閻浮車問︰「舍利弗!謂涅槃者,雲何涅槃)」
  舍利弗言︰「涅槃者,貪欲永盡、嗔恚永盡、愚痴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是名涅槃。」
  復問︰「舍利弗!有道、有向修習、多修習得涅槃耶)」
  舍利弗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20]

  釋尊更開示涅槃」為「無為法」之同義語︰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為汝說無為法,及無為道跡,諦聽、善思!」
  「雲何無為法)」
  「謂貪欲永盡,嗔恚、愚痴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是無為法。」「雲何為無為道跡)」
  「謂八聖道分──正見、正志(麗本誤作︰「智」;宋、元、明三本誤作︰「止」)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無為道跡。」……
  如無為,如是難見、不動、不屈、不死、無漏、覆蔭、洲渚、濟渡、依止、擁護、不流轉、離熾焰、離燒然、流通、清涼微妙、安隱、無病、無所有、涅槃,亦如是說。21]

  吾人可以了知涅槃為三乘同修「聖、出世間正道」之成果,作證「無為法」的道果。
  (1)所謂「無為」,義同「無漏、不動、不屈、無病、不死無所有、不流轉、離熾焰、離燒然、難見」,屬「遮詮」修習佛法的究竟功德,指出聖人的身、心狀態是「沒有漏的作為」,「沒有漏的生、住、異、滅」,「沒有漏的生、老、病、死」;所謂「涅槃」,指示滅盡「一切有漏的惑染、惡業、苦報」,並非「灰身滅智」,如釋尊在菩提樹下即證完滿的「般涅槃」。  (2)若以「表詮」修習佛法的究竟功德,則以「覆蔭、洲渚、濟渡、依止、擁護、流通、清涼微妙、安隱」詮說之。22] 
  人間凈土之建立,需要推行聖、出世間正道──涅槃道,使人心凈化無染,身、心沒有十惡業的活動,沒有有漏的疾病生死;身、心與環境互動──「隨其心凈,則國土凈。」人人能由學習佛法清凈聖慧眼,現觀緣起性、無常性、有漏苦性、無我性、無生性等,滅盡貪、嗔、痴;以無貪、無嗔、無痴之無漏的十善業道生活。「內」具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舍無量──四等心,「外」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事,維系人(有情)際關系;則理想的又實際的真、善、美的現代社會可以確立。


三、「念法」

  釋尊對具有善根者,說施、說戒、說生天法等等,使聞者建立正確的初步的染、凈因、果觀念;23] 善根具足者,則介紹佛、法、僧及聖所施設戒的功德為主的「六念」24] ,使弟子培植佛法的信根,成就四不壞凈。以「依法不依人」之觀點,念法的重要性,超過念佛、念僧;因此,「念法」當為每一位佛教徒所關切。

  (一)法是善說
  隨念佛法之功德,首先認識︰釋尊一代教法都是「善說(svākkhāta <a>iii。285-11])」,經證如下︰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為汝等說法──初語亦善、中語亦善、後語亦善,善義、善味,純一、滿凈、清白梵行。」25]
  so dhamma) deseti: ādi kalyā)a) majjhe kalyā)a) pariyosana kalyā)a)(彼說法︰於初((說法))善巧、於中((說法))善巧、於末後((說法))亦善巧,)sattha) savya)jana)(有義利、有文采,)kevalaparipu))a) parisuddha) brahmacariya pakāseti。(闡明全部圓滿遍凈之梵行)26]
  所謂「善說」,指所說為「善」;而佛法對「善」所下定義為──得可愛、可念、可意為善。27]廣義地說,天道人道,比對三惡趣,固然是善趣,因為屬可愛、可念、可意果報;但,有漏的人、天脫離不了五道輪回,於惑、業、苦三道輪轉不息,所得之善果是短暫的、低俗的、有漏的,甚至成為無明、渴愛、惡業因素。狹義地說,以人、天身分涅槃道,所得離欲樂、遠離樂、寂滅樂、菩提樂28] ,才是究竟可愛、可念、可意果;是如法,得以維持長久的、聖人的、無漏的,滅盡無明、渴愛、惡業,乃至解脫一切有漏的苦報。
  釋尊於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初轉*輪──對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相──,是善說;於拘屍那竭城,本所生處娑羅園中雙樹間,瀕臨滅度時,交待遺言︰「比丘!無為放逸!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覺,無量眾善亦由不放逸得;一切萬物無常存者,此是如來末後所說。」是善說;於其中間四十五年遊行教化,凡有所說,導向涅槃、導致涅槃,是為善說。所說「法說」得「法饒益」,「義說」得「義饒益」,「法次法說」得「梵行饒益」;是故,具足「善義、善味,純一、滿凈、清白梵行」。
  復次,聲聞弟子聽聞佛法,能生正見、正志,願成就「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才是多聞者(bahussuta)」。29] 信受佛法弟子,具正見、正志,於有漏的身、心,得以正法奉行──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智──向厭、離欲、滅盡(諸漏),才是名符其實的「法次法向者(dhammanudhamma-pa)ipanna 向法次法之修道者)」。30] 如實次第修習佛法,即於行道過程,逮得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者(di))hadhamma-nibbāna-patta bhikkhu現世得證涅槃比丘)」。唯有於人間現法涅槃者,才得善利,究竟善趣。31]

  (二)法是實用
  前面提到如來說法,首要為法饒益、義饒益梵行饒益;從聞法、思法、修法,得到證實佛法應用於日常生活宗教生活如法者即此身、心與環境互動中斷除渴愛、轉去諸結、正慢無間等、究竟苦邊。32] 「六念法門」之念法,雖然為「增上心學」,修心、修定之主要方法;33] 對初學凡夫者之「增上善學」,建立善根之端正法;34] 由內凡轉為聖者之「增上信學」,確立信根不壞,更需要如法念佛、念法、念僧、念聖所施設戒之功德成就清凈信。35]
  唯有「四不壞凈」成就者,才能真正地、確實地修習「三無漏學」,逮得(1)戒清凈(日常生活具足善行而無惡業)、(2)心清凈(宗教生活具足止觀等持)、(3)見清凈(生活過程中,現觀緣起性、相,現觀諸行無常性、有漏皆苦性、諸法無我性、涅槃無生性)、(4)解脫清凈(由於成為須陀洹而斷三結,成為斯陀含而貪、嗔、痴薄,成為阿那含而五下分結斷,成就羅漢而五上分結斷乃至諸漏盡、究竟苦邊)。36]
  由「四聖諦法門」現觀「苦」性得以透視苦因,把握一切苦報由苦因所「集」起(非自生、非他生、非自他共生、非無因生),無例外;如此,即可見「滅」苦之可能性,才會有可能找出消滅惑、業、苦的方法──「道(聖、出世間八支道)」。
  由「隨念法(dhamma anusarati)」而確立佛法正見,由正見開導正志,依正見、正志策勵正行,掌握實際有效的方法生活中;即生活修行,藉修行而過活,可以莊嚴人間凈土」,成熟眾生世間」──真、善、美的聖人賢達的社會
  有關專心從事「念法」有諸多經教,例舉下︰
  《雜931經》「聖弟子念於法事世尊法、律,現法能離生死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法[觀察]、緣自覺知。聖弟子如是念法者,不起貪欲[纏、不起]37] 嗔恚、愚痴[纏,其心正直,得如來正法,於如來正法隨喜心;隨喜心已,歡悅;歡悅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其心定;心定已,彼聖弟子於凶嶮眾生中,無諸掛閡,入法流水,]乃至[念法所熏,升進]涅槃。」38] 
  《a 6.10 mahānāma經》「puna ca para) mahānāma(復次,摩訶那摩!)ariyasāvako dhamma) anusarati:(聖弟子隨念法︰)『sva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由世尊所善說之法是)sandi))hiko(現見的)akāliko(即時的)ehipassiko(來見的)opanayiko(導引的)paccatta) veditabbo vi))ūh)』ti(諸識者各自當知的也。」雲雲)
  yasmi) mahānāma samaye ariyasāvako dhamma) anussarati,(摩訶男!凡是聖弟子隨念法時,)nev'assa tasmi) samaye rāgapariyu))hita) citta) hoti,(即於此時,彼之心不為貪所纏、)na dosapariyu))hita) citta) hoti,(心不為嗔所纏、)na mohapariyu))hita) citta) hoti,(心不為痴所纏,)ujugatam ev『 assa tasmi) samaye citta) hoti dhamma) ārabbha。(即於此時,彼依((隨念))法,心與質直關聯。)ujugatacitto kho pana mahānāma ariyasāvako labhati atthaveda),(摩訶男!再說,心質直的聖弟子得義之信受、)labhati dhammaveda),(得法之信受,)labhati dhamm)pasa)hita) pāmujja),(法饒益者得歡悅,)pamuditassa pīti jāyati,(歡悅者生喜行,)pītimanassa kāyo passambhati,(意喜者之身輕安,)passaddhakāyo sukha) vediyati,(身輕安者感受樂,)sukhino citta) samādhiyati。(樂者之心等持之。)」39]
  《雜550經》「聖弟子念於正法──念於世尊法律離諸熱惱、非時、通達、即於現法、緣自覺悟。──爾時,聖弟子正法時,不起欲覺,嗔恚、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何等為染著心)謂五欲功德;於此五欲功德離貪、恚、痴,安住正念正知,乘於直道,修習念法,正向涅槃。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二出苦處升於勝處,一乘道凈於眾生,離苦、惱,滅憂、悲,得如實法。」40]
  《別譯雜187經》「雲何念法)如來所說勝妙之法,等同慶善,現在得利,及獲得證,離諸熱惱、不擇時節、能向善趣、現在開示……乃至智者自知,是名念法。」41]
  《中128優婆塞經》「白衣弟子念法──世尊說法,必至究竟無煩、無熱,常有不移動、如是觀、如是覺、如是知。──如是念法已,若有惡欲,即便得滅;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戚亦復得滅。白衣弟子攀緣法,心靖得喜,若有惡欲即便得滅,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戚亦復得滅。」42]
  《雜554經》「尊者摩訶迦旃延語(訶梨聚落主)長者言︰「汝當依此四不壞凈,修習六念。長者當(1)念佛功德︰……。(2)念法功德︰於世尊正法律──現法、離諸熱惱、非時、通達、緣自覺悟。……」」43]

  (三)念法經文關鍵詞」義釋
  1。「善說(svākkhāta)」佛法是善說的︰參閱前已述「(一)法是善說。」44] 《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解釋︰「善說者,文義巧妙故。」〈大30〉766c-13指釋尊凡有所說悉有文、有義,文、義皆巧妙導致涅槃,故曰善說。
  2。「現法(sandi))hika現見的)」佛法是現見的、現世作證的︰sandi))hika sa)-di))ha-ika<sa)-√d))](1)其字義為︰現見的、現世的、現證的;(2)其法義為︰自己當見的(sāma)\-da))habbo)。如《清凈道論》所雲︰
  」』sandi))hiko'ti ettha pana(在此且說,所謂「現見的」,)ariyamaggo tāva attano santāne rāgadīnam abhāva) karontena ariyapuggalena](指「聖道」是於自己相續上維持無貪((嗔、痴))等之聖人)sāma) da))habbo ti sanditthiko。(親自當見者,故曰︰當自現見的((法))。)「45]
  (1)佛音論師認為︰「現見的」指諸聖者「當親見的」是ariyamagga(聖道);gu)abhadra法師所譯《雜931經》相當的辭彙指的是世尊說法、律」,「現法(現世)能離生死熾燃者」。依據《雜912經》即指「八聖道」︰
  聚落主!為欲貪障閡故,或欲自害、或欲害他、或欲俱害,現法、後世得斯罪報──心法憂苦;嗔恚、(愚)痴所障,或欲自害、或欲害他、或欲俱害,現法、後世得斯罪報──心法憂苦。若離貪障,不欲方便自害、害他、自他俱害,不現法、後世受斯罪報,彼心、心法常受喜樂;如是,離嗔恚、愚痴障閡,不欲自害、不欲害他、自他俱害,不現法、後世受斯罪報,彼心、心法常受安樂,於現法中遠離熾然、不待時節、親近涅槃、即此現身(「現身」原文作︰「身現」)、緣自覺知。聚落主!如此現法永離熾然、不待時節、親近涅槃、即此現身、緣自覺知者,為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46]
  然而,《瑜伽師地論》分解相當之經文為「現見」及「無熾然」︰
  當知八聖支道法最勝無罪,謂於現法煩惱有、無,善分別故,名為「現見」;能令煩惱得離系故,名「無熾然」。47] 
  (2)佛音論師又說是以觀察智「當自己現見的」出世法︰
  」navavidho pi lok'uttaradhammo yena yena adhigato hoti,(無論哪位證得九種出世法48] 者,)tena tena para-saddhāya gantabbatam hitvā,(即彼舍斷前往信他((教))已,)paccavekkha)a)ā)ena saya) da))habbo ti sandihiko。(以觀察智當見自家((正法)),故曰︰當自己現見的((出世法))。)「49]
  3。「非時、不待時節(akālika即時的)」佛音論師如是釋︰
  」attano phaladāna) sandhāya(關於((作為出世間法之聖道修習))自己齎與((沙門))果,)nassa kālo ti akālo;(不必多費時,謂之「非時」也;)akālo yeva akāliko。(而且,「非時」就是「即時的」。)「50]
  然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1)「攝事分」解釋為「應時」皆可修習︰
  若行、若住、若坐、若卧,一切時中皆可修習、易修習故,名為應時。51]
  (2)在「攝異門分」又解說為不受有漏的三世之限制︰
  無時者,出三世故。52]
  此二釋,顯然與與佛音論師之解釋有所不同,佛道是適時、合機立刻施行,「不必經久,即時導致成效(道果)。」彌勒菩薩認為修道,任何時刻皆可修習,「無有三時──過去、未來、現在──之某時的設限,應時即可。」
  釋尊說法是應時語、實語、義語、利語、法語、律語,所示道法是實際可行,而且立即有效果(道果)。不像一般事物由計畫、施行到完成,需要經歷長久的時間;也不像種植由播種、耕耘到收獲,需要配合特定的時節。依佛法斷除惑、業,是「不待時節的」,是需要當機立斷,隨順對治之緣,而即刻可證得成果,是「不費時的」。
  4。「現前觀察(ehipassika來見的)53] 」佛法的「出世法」是不共外道、異學的實際有用的法寶,值得推廣──「來吧!(ehi[eti之imper。])看吧!(passa[passati之imper。])」這樣廣為宣揚的。佛音論師有如是釋︰
  」ehi, passa imam dhamman ti(「來吧!看此法吧!」雲雲)eva) pavatta) ehi-passa-vidha) arahat) ti ehipassiko。(值得如是宣說︰「來吧!看吧!」如此言說故,謂「來見的」。)kasmā pan'esa ta) vidhi) arahat) ti)(然則,何故此((出世法)))值得如此言「來吧!看吧!」耶))vijjamānattā(現實存在故,)parisuddhattā ca。(又,遍凈故也。)「54]
  「現前觀察」在《雜215經》作︰「即此見」為『ehipassika』之意譯。對此句,《瑜伽師地論》有二說︰「不共一切諸外道故,名「唯此見」。」〈大30〉811a8f。「「難見」者,天等趣中不可見。」〈大30〉766c-11f。顯然,彌勒菩薩有不同的見解,認為根機不合之眾外道諸天,難如實知、如實見佛所說法
  佛法應用於生活上,解脫惑、業、苦,是實際可行而究竟有功效的;並非催眠暗示幻術轉移情結、葯物麻醉身心,而得短暫的「假解脫」。依聖、出世間八支道,成就九出世法,實踐而得實證身、心遍凈;如此實存、實用的法寶,是值得來看的!當現前觀察的!
  5。「通達(opanayika導引的)」道法通達道果。佛音論師如此解釋︰
  (1)」upanetabbo[grd。]ti opanayiko。(必須引起的,故曰導引的。)「55]
  指出世法──四向、四果及涅槃──是應當引生的;果法及涅槃是由道法「導致的成果」。
  (2)」upaneyyo[opt。]eva opanayiko。(能引起的,故曰導引的。)「56]
  指聖道──聖、出世間八支道──是能引生聖果;聖、出世間八支道,是通達道果及涅槃的「導引的方法」。彌勒菩薩同此說。57]
  6。「(諸識者)緣自覺知(paccatta) veditabbo vi))uhi諸識者各自當知的)」出世間道及出世間果法為諸開法眼清凈聖慧眼,得三菩提者各自證知的。佛音論師如是釋︰
  paccatta) veditabbo vi))ūh) ti(所謂︰「諸識者各自當知的。」)sabbehi pi uggha)ita))ū-adihi vi))ūhi(指一切睿智之識者)attani attani veditabbo:(各各自己應當知道︰)──bhavito me maggo,(余已修習道也,)adhigata) phala)(已得道果也,)sacchikhato nirodho ti。(已作證滅盡((貪、嗔、痴、一切諸漏))也。)58]
  「諸識者緣自覺知」彌勒菩薩如是釋︰
  遠離信他、欣樂、行相周遍尋思、隨聞所起、見審諦忍,唯自證故,名內所證。(攝事分)59]
  內自所證者,唯信他(……)等不能證故;諸有智者,為學、無學。(攝異門分)60]
  彌勒菩薩指「諸識者(vi))ūhi)」是學人及無學者,亦即成就沙門果之聖人,他們對佛法並非唯有依隨聞、依愛好、依信經典、依說者堪能──聞量──,以邏輯、以方法學──比量──,以行相遍尋、以見審諦忍──凡夫意識現量──;是以正確般若慧如實知、如實見佛法凡夫之聞量、比量、現量,都可能有心識之「非量──不正確的度量」;聖人般若慧所證知者,雖然經「聞、思、修」,不離「聞量、比量、現量」,然無「非量」之有漏的心識存在。

  (四)隨念佛
  能根據「念法」之法說、義說,隨時、順機、合宜地憶念佛功德、了解佛法功德、掌握佛法功德、開發佛法功德成就佛法功德,則「五陰世間(個人與環境)」清凈無染,以及「有情世間(社會人際關系)」安和樂利;即此現世、當下可完成。不必期待於難把握的來生,祈求到達難為現在六根所觸對的他方世界,才完成聞、思、修、證佛法功德


四、「人間凈土

  認識人間、了解凈土,建設人間凈土,是為諸佛之常法。
  (一)「人間」與「天上」的比較
  1。「人間
  「人間」有歧義,暫時界說為︰五道(或六趣)之一的人類,其身、心以及身、心活動的時間與空間,名曰「人間」,或曰「人世間」。《雜210經》指出︰
  莫樂莫苦!所以者何)
  有「六觸入處地獄」,眾生生彼地獄中者,眼所見不可愛色,不見可愛色;見不可念色,不見可念色;見不善色,不見善色。以是因緣故,一向受憂苦。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有「六觸入處天」,有眾生生彼處者,眼見可愛,不見不可愛;見可念色,非不可念色;見善色,非不善色;以是因緣故,一向長受喜樂。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所識法……[亦復如是]。61] 
  比較上舉經文地獄趣之眾生六觸皆不可愛、不可念、不善六外處,而一向受苦;天趣眾生六觸皆可愛、可念、善六外處,而一向受樂。我們可以推斷「六觸入處人間」,眾生生彼人中者,眼所見或可愛、或不可愛、或可不可愛色;見或可念、或不可念、或可不可念色;或見善色、或見不善色、或見善不善色。以是因緣故,或受喜樂、或受憂苦、或受不苦不樂。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或受喜樂、或受憂苦、或受不苦不樂。此說明「非一向受憂苦、非一向受喜樂,亦苦、亦樂、亦不苦不樂的範疇」,即是佛法的「人間」。
  《長30世記經》指出閻浮提──人類居處──人之殊勝
  佛告比丘︰「閻浮提人有三事勝拘耶尼人。何等為三)一者、勇猛強記,能造業行;二者、勇猛強記,勤修梵行;三者、勇猛強記,佛出其土。以此三事勝拘耶尼。……閻浮提人亦以上三事勝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62]
  印順導師據此,在《佛法概論》第三章「有情──人類為本佛法」歸納出「人類的特勝」;63] 今筆者表解如下︰(略)
  2。「天上
  異學外道皆以天為嚮往之處事實上,人間反為諸天的善處,為何如此)如《增一阿含經》所開示
  一比丘世尊言︰「三十三天雲何得生善處)雲何快得善利)雲何安處善業)」
  世尊告曰︰「人間於天則是善處。得善利者生正見家,與善知識從事,於如來法中得信根,是謂名為快得善利。彼雲何名為安處善業)於如來法中而得信根,剃除須、發,以信堅固出家學道;彼以學道,戒性具足,諸根不缺,飯食知足,恆念經行,得三達明,是謂名為安處善業。」64]
  而且,天為「八難」65] 之一。如經所說
  如來出現世時,廣演法教[得至涅槃如來之所行;]然此眾生長壽天上不聞(佛法)、不睹(如來),是謂第四之難也。66]
  所謂「難」,指如來出現人世間,廣演法教得至涅槃,得成無上等正覺;而眾生難(ㄋㄢˊ)得見佛、聞法、修道、解脫,永處災難(ㄋㄢˋ)之中。所以正信佛法的聖弟子,應當不嚮往「天上」一向受樂,而處於與佛法「非時不會合(akkha)a asamaya)的世間」。何況釋尊特別提醒︰
  比丘當知,三十三天著於五欲,彼以人間為善趣,於如來(法)得出家為善利,而得三達;所以然者,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是故比丘,於此命終當(*勿)生天上。」爾時,彼丘白世尊︰「雲何比丘當生善趣)」世尊告曰︰「涅槃即是比丘善趣。汝今比丘當求方便得至涅槃。如是比丘當作是學。」67]
  廣義地說︰人趣為「善趣」;狹義地說︰於人間聞、思、修、證佛法,作證涅槃,為「究竟善趣」。是故,「即人身修成佛果,即人間莊嚴凈土成熟眾生。」當為與釋尊本懷相應。

  (二)「凈土」與「穢土」的分別
  凈土法門經典,指出「凈土境界是無惑、業、苦,究竟清凈安樂;相對於凈土環境,往往以充滿惑、業、苦之「五濁」稱呼記述。早期佛法,有敘述由九凈勤支、十正行成就涅槃清凈安穩,為身、心究竟樂住之境界;並無施設「凈土」一詞,然而「五濁」名相已出現在經典中。由「五濁」之認識,或可了解「凈土──無五濁」之意含。
  1。「五濁(穢土)」
  命濁、煩惱濁、劫濁、眾生濁、見濁等五種之名相,早就出現於《雜阿含906經》及《別譯雜阿含121經》;可是南傳相應部相當的《saddhammapa)irūpaka(像法((經)))並沒有提到「五濁」。《雜阿含906經》在九分教,屬「記說」之體裁,比「修多羅」及「祇夜」後出之經教,不在「原始相應阿含」之內。北傳在此後結集《雜阿含經》時,收入有關「五濁」與釋尊「多為聲聞制戒,而諸比丘少樂習學」,以及佛法之「相似像法」出現於世等等說法。「五濁」本為描述眾生心態及生存環境的惡化,有此五濁之眾生,惡法增長、善法退減;因此,佛為諸弟子多施設戒條,而弟子不喜歡依學處修習。如經曰︰
  尊者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世尊先為諸聲聞少制戒時,多有比丘心樂習學;今多為聲聞制戒,而諸比丘少樂習學)」佛言︰「如是,迦葉!命濁、煩惱濁、劫濁、眾生濁、見濁眾生,善法退減故,大師為諸聲聞多制禁戒,少樂習學。迦葉!譬如劫欲壞時,真寶未滅,有諸相似偽寶出於世間。偽寶出已,真寶則沒。如是,迦葉如來正法欲滅之時,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間已,正法則滅。」68]
  五濁之中主要為「見濁、煩惱濁、眾生濁」,說明惡弟子身、心混濁,邪見煩惱漏習雜染;因此,惡法增長、善法退減、少樂習學,更使佛正法也不能久住。《別雜121經》中內容,可能成為發展中佛教解釋「三濁」的內容
  迦葉!當知譬如海中所有船舫,多載眾寶,船必沉沒;如來教法亦復如是,以漸滅沒。如來正法不因地沒,亦非水、火、風之所壞,若我法中生於惡欲行、惡威儀成就眾惡;法,言非法;非法,言法;非是毗尼,說言毗尼;犯,說非犯;非犯,說犯;輕罪,說重;重罪,說輕。如斯之事出於世者,皆由像法句、味相似,令佛正法漸漸滅沒。
  迦葉!當知有五因緣能令法滅,一切咸共,忘失章句,善法退轉。何等為五)(1)不恭敬佛、不尊重佛、不供養佛、不能至心歸命於佛,然復依止佛法而住。(2)不敬法、不尊重法、不供養法,於正法中不能至心,然依法住。(3)不恭敬戒、不尊重戒、不供養戒、不能至心持所受戒,然依戒住。(4)不恭敬教授、不尊重教授、不供養教授、不能至心向教授者,以不恭敬、尊重、供養亦不至心向教授故,然復依此教授而住。(5)於同梵行佛所贊者,不恭敬、不尊重、不供養、不能至心禮拜問訊,然猶依彼而得安住。迦葉以此上來五因緣故,能令正法漸漸滅沒、衰退、忘失。69]
  上引經中所說「我法中生於惡欲行、惡威儀成就眾惡。」屬「煩惱濁」,由思惑而造作諸惡業。「法,言非法;非法,言法;非是毗尼,說言毗尼;犯,說非犯;非犯,說犯;輕罪,說重;重罪,說輕。」屬「見濁」,不具正見,而邪見橫生。「不恭敬、不尊重、不供養佛、法、僧、戒、教授者,不能至心歸命於佛、法、僧、戒、教授者,然復依止佛、法、僧、戒、教授者而住。」屬「眾生濁」,眾生不具正信、不尊重說法者、不能奉行正法,然以相似像法之邪見橫行。
  「劫濁、命濁」與「三中劫」及壽命減少有關。如《世記經)三中劫品》所示︰
  佛告比丘︰「有三中劫,何等為三)一名刀兵劫,二名、榖貴劫,三名、疾疫劫。雲何刀兵劫)此世間人本壽四萬歲,其後稍減壽二萬歲,其後復減壽萬歲,轉壽千歲、轉壽五百歲、轉壽三百歲、二百歲,如今人壽百歲少出多減,其後人壽稍減當壽十歲。70]
  成、住、壞、空之世界,在減劫之時期,「三中劫」發生之後,已進入「劫濁」──很長時間有情世間乃至器世間處於污染不凈環境大部分的人類壽命減少到一百歲以下,則得「命濁」之名
  2。「凈土
  《阿含》以「五濁」稱呼眾生──五濁眾生(《佛說佛經》〈大1〉p.150c),指身、心不清凈者之心態為主,兼指住於壞劫而壽命漸短之時、空;《悲華經》以「五濁」稱呼世間為「五濁惡世」(〈大3〉p.199b)或「五濁世界」(〈大3〉p.194a),泛指一切有情,處於五濁充滿的世間。整個器世間處於壞劫之變化(劫濁),人類平均壽命處於減劫(命濁),這兩種情況,具有龐雜的因素所成,人力是難以改變。知、情、意之雜染,邪見、惡情、歹意凡夫難改,可是賢聖者能使之凈化。亦即人類身、心所起「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可以清除,只要人人依「聖、出世間八支道」「十法行」「人間凈土」可以實現。有一人具足十法行,其人即生活清凈境界,其人之「五陰世間」是處於清凈國土二人、三人……百……千……萬……無量、無數人行之,皆處於清凈境界,如是眾人之「有情世間即是人間凈土」。釋尊一代教法,就是教化「見濁、煩惱濁、眾生濁」者,使彼等清凈,無濁染;主要經教,依法數略舉為例︰
  (1)「一乘道(一行道)凈諸眾生」──以四念處為首,八支聖道為終的三十七菩提分法次第修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乘道凈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於)身(隨)身觀念處,受、心、(於)法(隨)法觀念處。」71] 
  (2)「二凈法護世間」──慚及愧──美好感情良心
  有二凈法能護世間,何等為二)所謂慚、愧。72]
  (3)「三種離熾然清凈超出道」──戒、定、慧三無漏學︰
  三種離熾然清凈超出道,以一乘道凈眾生、離憂悲、越苦惱、得真如法;何等為三)如是︰)聖弟子住於凈戒,受波羅提木叉,威儀具足,信於諸罪過,生怖畏想,受持如是具足凈戒,宿業漸吐,得現法離熾然,不待時節能得正法通達現見觀察,智慧自覺。離車長者!是名如來、應、等正覺說,所知所見說離熾然清凈超出道,以一乘道凈眾生、滅苦惱、越憂悲、得真如法。)……如是凈戒具足,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於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具足如是智慧,心業更不造,宿業漸已斷,得現正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生自覺智。離車!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三離熾然清凈超出,以一乘道凈眾生離苦惱、滅憂悲、得如實法。73]
  (4)「七因七緣眾生清凈」──七菩提支(七覺分)︰
  無畏白佛︰「瞿曇!何因、何緣眾生清凈)」佛告無畏︰「若婆羅門有一)勝念決定成就,久時所作、久時所說能隨憶念,當於爾時習念覺支;修念覺已,念覺滿足。)念覺滿足已,則於(法)選擇、分別、思惟爾時擇法覺支修習;修擇法覺支已,擇法覺支滿足。)彼選擇、分別、思量法已,則精進、方便精進覺支,於此修習;修精進覺支已,精進覺支滿足。)彼精進、方便已,則歡喜生,離諸食想,修喜覺支;修喜覺支已,則喜覺支滿足。)喜覺支滿足已,身、心猗息,則修猗覺支;修猗覺支已,猗覺(支)滿足。)身猗息已(擬作︰猗覺支滿足已),則愛(擬作︰受)樂;愛(受)樂已,心定,則修定覺支;修定覺支已,定覺滿足。)定覺滿足已,貪、憂滅,則舍心生,修舍覺支;修舍覺支已,舍覺支滿足。如是,無畏!此因、此緣,眾生清凈。」74]
  (5)「[八]無上清凈道」──聖、出世間八支道︰
  (1)正見者為清凈道,正見修習、多修習,斷貪欲、斷嗔恚、斷愚痴。若婆羅門貪欲永斷,嗔恚、愚痴永斷,一切煩惱永斷,是名無上清凈。(2)正志……(3)正語……(4)正業……(5)正命……(6)正方便……(7)正念……(8)正定是名清凈道……正定修習、多修習已,斷貪欲、斷嗔恚、斷愚痴,若婆羅門貪欲永斷,嗔恚、愚痴永斷,一切煩惱永斷,是名無上清凈。75]
  (6)「(得清凈)十善業道」──無漏的十善業︰
  何等為白、白報,乃至執以不執亦得清凈)謂有人)不殺生、離殺生,舍刀杖,慚愧、悲念一切眾生。)不偷盜、遠離偷盜,與者取、不與不取,凈心不貪。)離於邪淫,若父母護……乃至授一花鬘者,悉不強幹起於邪淫。)離於妄語、審諦實說。)遠離兩舌,不傳此向彼、傳彼向此,共相破壞;離者令和,和者隨喜。)遠離惡口,不剛強,多人樂其所說,離於壞語。)諦說、時說、實說、義說、法說、見說。)離於貪欲,不於他財、他眾具作己有想而生貪著。)離於嗔恚,不作是念︰撾打縛殺,為作眾難。)正見成就,不顛倒見︰有施、有說、報有福,有善惡果報,有此世,有父母眾生生,有世阿羅漢於此世、他世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76]

五、「佛法」與「現代社會」相應

  人類是非常特殊的聚集群居的社會動物,從古代采擷為主的合群生活模式,經由漁獵、農牧、現代機械化的工業、服務性為主的後工業,乃至國際性的資訊工業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在改變,社會組織形態在變化,然而做人的道理原則不變,靈性需求人格圓滿並無差別
  現代人物質生活豐富,感官的刺激繁多,動物性的要求尚可滿足;然精神生活貧乏,在現代工業化、商業化與國際化的社會環境,對智性、靈性的成長,人格的健全,反而增加許多障礙。現代人生活於現代社會,比起古人生存於其人之時代,可能更加難過。
  佛世,聖弟子如來所教導的方法,以聖、出世間八支道十正法,當然能成賢、成聖,過著解脫者的清凈、離染的生活。現代,佛教徒如來所教導的方法,以聖、出世間八支道十正法,當然亦能成賢、成聖,過著解脫者的清凈、離染的生活。何以故)
  了解「佛法」者,隨念「佛法功德」──世尊法、律、現法能離生死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前觀察、緣自覺知。──如實信受,依法奉行,乃至滅盡貪、嗔、痴,究竟涅槃,作證苦邊。
  任何時代人類、無論依何種社會生活,只要有人類之劣性──貪、嗔、痴──存在,即引發十惡業行;如是者,獨處、待人、治事、接物,都會有不正當、不正確方式應付,結果不利己又損人,身、心受污染又再污染社會環境
  「佛法」提出究竟解脫貪、嗔、痴的方法──聖、出世間八支道十正法──,不只成就四雙八輩的賢聖,亦凈化人間安定社會。遵守世尊所施設的戒行(善的習慣),修習止(常用四十種集中精神方法)77] 、觀(十種常用的現觀法性的方法)78] ,開法眼清凈聖慧眼,現觀四聖諦;修習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三無漏學,乃至作證諸漏盡,圓滿真、善、美的人格
  出世間(出離世俗漏習)的賢聖者,內存無量的慈、悲、喜、舍四等心,外以善巧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攝受教導眾生;則人間得以凈化,人人過著安和樂利的生活這是人類理想,即於人間現實可行的完美社會,中外、古今皆然。

  1、參閱《雜843經》〈大2〉p.215b(指《大正藏》冊2,頁215中欄)拙著︰《阿含要略》(台北︰東初出版社,1993年)p.2-01
  2、參閱《雜820,821經》〈大2〉p.210bc
  3、參閱《雜296經》
  4、*參閱印順法師佛法概論》(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修訂二版)pp.5-10
  5、參閱《雜196經》
  6、參閱《雜53經》
  7、參閱《雜638經》
  8、參閱《雜998經》
  9、參閱《雜638經》
  10、參閱《阿含要略》p.0-14
  11、〈大1〉p.75bc
  12、〈m〉i。39521f。(指p.t。s。《中部經典卷一》頁395,第21行及以後)
  13、〈大2〉p.108ab
  14、」tathāgato anuttara) sammā-sambodhi) abhisambujjhati(如來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現等覺之∕如來現證無上遍正道)「〈d〉ii。(指p.t。s。《中部經典卷2》)p.108
  15、佛之五眼︰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cf。《大智度論卷33》〈大25〉p.305cf。
  16、諸佛之佛境界不可以思議。參閱《a。4,77》〈a〉ii。80
  17、 〈s〉v。(指p.t。s。《相應部經典卷5》)p.43815f。
  18、 參閱《阿含要略》pp.0-14~16 )佛陀教化的[方式]︰
  1【法說、義說】2【法次法說】3【先說端正法……次說正法要】
  4【說增上法】5【四事之教】6【俗數法與第一義空法】
  19、〈大2〉p.37a
  20、〈大2〉p.126b
  21、〈大2〉p.224ab
  22、參閱《阿含要略》p.4-28
  23、 如《中62頻鞞娑邏王迎佛經》說︰「如諸佛法,先說端正法,聞者歡悅;謂︰說施、說戒、說生天法,毀呰欲為災患,生死為穢,稱嘆無欲為妙,道品白凈。……」〈大1〉p.497b
  24、 六念︰念如來事、念於法事、念於僧事、自念凈戒、自念施事、念諸天事。參閱《雜931經》〈大2〉pp.237cf。
  25、〈大2〉p.58c
  26、〈a〉i。180-9f。
  27、參閱《雜788經》〈大2〉p.204b;《阿含要略》p.1-03
  28、參閱《雜485經》〈大2〉p.124a;《阿含要略》p.2-93;5-173
  29、參閱《雜25經》〈大2〉p.5c
  30、參閱《雜27經》〈大2〉p.5c;《s。22,116》〈s〉iii。164
  31、 參閱《雜28經》〈大2〉p.6a;《s。22,116》〈s〉iii。164;《增一34品3經》〈大2〉p.694a
  32、 參閱《雜23經》〈大2〉p.5a;參閱《雜119經》〈大2〉p.50cf。;參閱《雜465經》〈大2〉p.118cf。
  33、參閱《阿含要略》pp.4-15ff。
  34、參閱《阿含要略》pp.1-19f。
  35、參閱《阿含要略》pp.2-53f。
  36、參閱《雜565經》〈大2〉p.148c;《阿含要略》p.2-80
  37、 [※※]方括弧中文字筆者推定譯者略譯,由同經前文或他經類似定型句,對照補上,以供參考。以下例同。
  38、 〈大2〉p.238a
  39、〈a〉iii。285-14f。
  40、〈大2〉p.143c
  41、〈大2〉p.441b
  42、〈大1〉p.616c
  43、〈大2〉p.145b
  44、參閱本文p.124f。參閱〈vm〉21315f。
  45、〈vm〉215-10f。
  46、〈大2〉p.229b相當經句,可參閱《a。3,53 brahmaa經》〈a〉i。156f。
  47、〈大30〉811a可是,在「攝異門分」說︰「現見者,於現法中可證得故;無熱者,離煩惱故。」〈大30〉766c「現見」作「現法(現世)」解釋,則與《清凈道論》同義。
  48、 指(1a)向須陀洹、(1b)得須陀洹、(2a)向斯陀含、(2b)得斯陀含、(3a)向阿那含、(3b)得阿那含、(4a)向阿羅漢、(4b)得阿羅漢涅槃。參閱〈南傳62〉p.431注)。
  49、〈vm〉p.2161f。
  50、〈vm〉p.21616f。
  51、〈大30〉811a
  52、〈大30〉766c
  53、 」ehipassika「《雜1078經》譯作︰「現前觀察」〈大2〉p. 281c《雜563經》譯作︰「現見觀察」〈大2〉p.147c《雜215經》譯作︰「即此見」〈大2〉p.54b《雜912經》譯作︰「即此現身」〈大2〉p.229b《雜550經》譯作︰「即於現法」〈大2〉(2)143c5
  54、〈vm〉216-12f。
  55、〈vm〉2173
  56、〈vm〉21711f。
  57、 「導涅槃故,名為引導。」〈大30〉811a8而在「攝異門分」說︰「難引者,老、病、死等不能引故。」〈大30〉766c-11同於涅槃導致不再有「有漏的老、病、死等」。
  58、〈vm〉21713f。
  59、〈大30〉811a
  60、〈大30〉766c
  61、〈大2〉p.53a
  62、〈大1〉p.135bc
  63、《佛法概論》pp.52-6
  64、〈大2〉p.693c
  65、「八難」指八非時不會處(atth'akkha)ā-asamayā),指八種難值見佛、聞法、信受奉行佛法狀態︰若如來出現世時,廣演法教得至涅槃如來之所行;然此眾生(1)在地獄、(2)畜生、(3)餓鬼、(4)長壽天上、(5)人間邊地(佛法不流行的地方)、(6)生於中國(佛法流行的地方)然六根有殘障,皆不得見佛聞法;(7)眾生心識邪見,雖得見佛聞法,然不信佛法;(8)眾生生在中國,六情完具,堪任受法,聰明高才,聞法則解,修行正見,然佛未出世。
  66、〈大2〉p.747a
  67、〈大2〉p.694a漢譯原文無「*勿」,隨順經義,擬補上「勿」字。
  68、〈大2〉p.226bc參閱《別雜121經》︰佛告迦葉︰「如是,如是,眾生命濁、結使濁、眾生濁、劫濁、見濁,眾生轉惡,正法亦末。是故,如來為諸弟子多制禁戒,少有比丘能順佛語受持禁戒;諸眾生等漸漸退沒,譬如金寶漸漸損減乃至相似金出。如來正法亦復如是漸漸損減,像法乃出;像法出故正法滅沒。」〈大2〉p.419b
  69、〈大2〉p.419bc
  70、〈大1〉p.144a又參閱《起世經劫住品》︰「雲何名為刀兵中劫)諸比丘刀兵劫者,爾時眾人無有正行,不如法說,邪見顛倒,具足同行十不善業;是時,眾生唯壽十歲。」〈大1〉p.353b
  《佛說佛經》︰「迦葉波佛應正等覺出現世間,壽二萬歲。我化五濁眾生,壽百歲故。」〈1〉150c
  相當經《大本經》「迦葉佛時,人壽萬歲;我今出世,人壽百歲少出多減。」〈1〉2a並無提起「五濁」。
  71、〈大2〉p.171a
  72、〈大2〉p.340c
  73、〈大2〉p.147cf。
  74、〈大2〉p.190c
  75、〈大2〉p.309c
  76、〈大2〉p.271cf。
  77、參閱〈vm〉110ff。
  78、參閱「十想」〈a〉v。105;〈大2〉p.789b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