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教協會舉辦「禪宗文化與共建和諧社會」學術研討會,是具有弘法利生,促進社會和諧進步的舉措,本文謹從禪宗文化中豐富而深刻的修身理論方面加以闡述,以襄盛會。
禪宗文化系統是具有豐富思想內涵的寶藏,無論在歷史或是在現實的生活中,都產生過廣泛而深入的影響,認真地發掘禪宗珍貴的思想文化資源,對於促進社會的祥和安定,使人們在處理各種紛擾的利益關系時,保持互諒和睦;解決各種社會矛盾時,做到圓融會通;對待各種不同價值理念時,予以寬容和尊重。禪宗思想能在社會生活諸多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其博大宏贍、系統緻密的禪學理論體系及其思想影響,浸潤在人們的心靈中,體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反映在《楞伽經》中的修身理論,不僅展示了廣闊的理論空間,同時也構成了一整套修身的獨特思想方式,成為知行兼備、定慧雙運的實踐和體驗,對中國歷代文人以及社會文化心理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其修身理論是以「唯識」、修「心」為出發點的,一切修行方法都要落實到對治「妄心」上。
認為如果心平氣和,人就如傍臨一泓清泉,自然會覺得身心清爽,從而知妄除幻。修身要修心,不斷修悟對整個世界的認識和看法,這反映的是佛教對於人的基本認識。其對治妄心的實證,把人的思維推向了極為精巧的階段,對理念、思辯、心理探究的貢獻難以估量,反省自心、反觀自身,探索妄心形態的思維方式,在紛擾現實的世界與物質至上日益凸顯的今天,對於教化人生,培養健全的人格獨有其思想意蘊。
《楞伽經》內容豐富,共一百零八義,以唯識學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為主旨進行論述,對唯識學主要邏輯體系中的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等范疇逐一闡發。其思想包括了佛教的基本理論,如「四諦」、「八正道」、「十二因緣」。涉及「無我」論、「涅檠」論、「佛性」論、「宗說兼通」論、「漸悟頓悟」並重論、「見性成佛」、「轉識成智」、「由凡人聖」的「三身四智」說,這些論說在佛教史上異說並起,教界、學界皆非止一家之言,反映了禪學思想史的諸多理論問題,並最終演化為佛教中國化的典型宗派——禪宗,自唐至今,一直影響著中國佛教,影響著中國社會思想。[1]這里僅就《楞伽經》三界唯心影響下的禪宗修身觀在我們構建和諧社會中的積極作用,淡一點認識,以求教於方家。
《楞伽經》開篇偈雲:「世間離生滅,猶如虛空華。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一切法如幻,遠離於心識。」[2]明示世間的一切,都離不開生滅變幻,就好比虛無夢幻的華光。智者證悟f無所謂有與無,就會產生渡人脫於苦海的心願。一切事物的法則如離奇的夢幻,都是由心中生發而來。要求人們了知一切有靈性的生命的真實,證悟心為萬法,從而洞察人心。滿足不同層次的要求,從各個方面消除執著於有我與物的認識,達到對實我、因緣、真實、物我兩空的覺悟,並運用自如。三界唯一心,心外無別法,一心一切法,一切法—心。妄心之因,是從各種現象中產生的心念,依於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感知到心念,形成無始至今的妄想熏染,形成了分別認識的事物。只有:
不勤因緣,遠離內外境界,心外無所見。次第隨入無相處,次第隨入從地、至地,三昧境界。解三界如幻,分別觀察,當得如幻三昧。度自心現,無所有,得住般若波羅蜜。舍離彼生所作方便。金剛喻三摩提,隨入如來身。隨入如如化。神通自在,慈悲方便,具足莊嚴。等入一切佛剎,外道入處。離心意意足,是菩薩漸次轉身,得如來身。大意,是故欲得如來隨入身者,當遠離陰界入心,因緣所作方便,生住滅妄想虛偽。唯心直進,觀察無始虛偽過,妄想習氣因,三有。思惟無所有,佛地無生,到自覺聖趣。 自心自在,到無開發行,如隨眾色摩尼,隨入眾生微細之心,而以化身隨心量度。諸地漸次,相續建立。
是故大慧,自悉檀善,應當修學。[3]
認為只有注重內心的修持、不受主觀和客觀環境的因引緣牽,欲、色、尤色三界於心皆澄靜無瀾,脫離心之意念,自識妄見,即得轉妙之身,才能自覺覺他,內證而成,化度眾心。這種高度關注人內心世界的自我認識、自我完善、自我清澄的修身思想是很有認識價值的,從理念上看,與我們今天倡導的和諧社會的共識是一『致的,是中國佛教禪宗修身思想的重要內容。這種認識,可以歸納為:提高人生素養,應從我做起,從自我內心的寧靜和諧做起。
在今天經濟飛速發展,市場經濟的價值觀念被人們普遍認同的社會中,這種認識同樣具有現實意義。在當代,人們處於充滿了誘惑、機遇、挑戰、競爭的氛圍之中,成功與失敗、通達與困頓的社會現象,人們屢見不鮮。心理失衡,也成為—個現代人常見的心理問題。人們往往容易去追求現實的、功利的、物質的目標,而欲壑難填,貪慾就好比—只沒有腳的飛鳥,只能一個勁地往前飛,最終會墜落。有了無休止的貪慾之心,心理永遠不會平衡。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協調,使整個社會處於融洽平穩發展的狀態。禪門追求紛擾世事中人心的寧靜和修悟,體悟三界唯心的義理,對於消彌社會發展中個人心理的失衡,化解心理矛盾,有積極作用。如「無欲則剛」、「知足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這些有益的人生格言中,都包含著深刻的意蘊,不失為進行自我心理調適,使之趨於和諧與平衡的良藥。
三界唯心的理念不僅僅在認識論方面有理淪價值,在處理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關系時,也有積極意義。構建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是和諧社會的基本內容,實現融洽、平等、安樂、和睦是三界唯心理念指導下的現實歸宿。《楞伽經》卷二雲:「不知心量,愚痴凡夫,取內外性。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自性習因,計著妄想。」[1]認為妄意外物,刻意區分相同與差別、得與失以及有與無,常存與變幻,都是心識的迷失。這種理念對於引導人們擺脫世俗名利的束縛,淡泊名利得失,修心養性,正確對待人際往來之間所反映出的各種利益關系,都有積極意義。《楞伽經》中論述的心之:妄想的認識,對人的理性回歸的感召作用是潛移默化的,會滲透在人們相互之間交往時的言行之中,形成一種行為規範和自我約束的力量。重視人與人交往過程中內心的作用,擯棄斤斤計較個人利益的執著,就會起到凈化人的心靈,提升道德觀念的作用。這種作用有益於我們在構建和諧社會中,改變人與人之間以利益為取向的價值關系,形成誠信、自重、相互尊重、互相幫助的相互促進關系,也是禪宗思想文化中的重要資源;、儘管禪宗的修身義理和實踐,是不能以「常人之心」而論的,不能僅僅從歷史現象、社會現象,文化現象的角度去把握世人的認識,也不過是「妄念」與驅動的心識活動,但在意向上,仍是要引導眾生摒棄世俗,走向清澄。即:
愚夫計著名俗數名相,隨心流散。流散已,種種相象貌,墮我我所見,希望計著妙色,計著已,無知覆障,故生染著。染著已,貪恚痴所生業積集。積集已,妄想自纏,如蠶作繭[5]。
告誡人們如果執著於物質利益的多少,貪慾的妄念就會產生貪婪、怒憤的痴迷,從而不可自拔。只有體察內心,了知識由心生,體悟並遠離妄有形態,才能使人的由於慾望而產生的對他人,對社會、對生活所形成的怨恨、不滿,歸之於冷靜、平衡、和諧。
禪宗不但有系統的修身理論,還要有獨特的修身實踐,即我們常說的坐禪修學,這種修行方法是通過靜慮凝神的觀想,了知一切形態的真實本質,從而達到思其過、悔其行、凈其心的作用。這種作用與我們構建和諧社會,達到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形成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的理想和目標是一致的。《楞伽》宗風所倡導的那種萬法唯一心,反省內心、反觀自身、探求對治妄心的修身理念與踐行,在紛擾和物慾橫流盛行的現實世界中,有利於教化和培養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世風。
總之,《楞伽經》中反覆闡發的三界唯心的修身觀,旨在消彌人們心中所執著的「妄心」,以及由此產生的「貪、恚、痴」的意念。這種認識是當代「人間佛教」實踐的重要思想基礎,與我們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倡導社會公平和正義,使絕大多數人都能分享改革發展和社會進步所帶來的成果完全一致,有利於促使人內心保持和諧,有利於社會關系的和諧,具有促進全社會揚善除惡、團結互助的認識價值。同時,《楞伽經》中所反映出的修身觀是禪宗文化資源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對於人們的思想認識有啟發意義,而且還包含著—十分豐富的心理意蘊,是一座十分豐富的精神寶藏。隨著我們對於禪宗修身觀中禪定、禪觀、禪境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的進一步認識,必將會為弘揚優秀禪宗文化傳統,促進社會和諧進步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1] 參見拙作:《白話楞伽經》導讀,台北雲龍出版社,2001年,第27—30頁。
[2] 《大正藏》卷16,480上。
[3] 《大正藏》卷16,《楞伽經》卷l,第483頁下—484頁上。
[4] 《大正藏》卷16,491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