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三隆教授:慧能倫理思想的當代審視

慧能倫理思想的當代審視

荊三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印度佛教在傳入我國二千多年的歷史歲月中,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相融合,在隋唐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這一時期宗派林立、大德輩出,經典論釋不斷產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興盛局面。禪宗六祖慧能,就是最具代表的人物,而《壇經》也成為傳播廣泛,影響至深的由漢地高僧著述的經典。本文僅就禪宗經典中的倫理思想進行探討,以求正於方家。

一、禪宗倫理思想的基本內容

大乘佛教倫理道德體現在基本面上,與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思想是相互吻合的,都表現出引導人們祛惡向善的價值取向。在道德實踐上,都崇尚理性,重視自身的內斂和修養。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方面,都提倡反觀自身、自利利人,抵制個人慾望的泛濫,追求合和共生、平安喜樂。在對待和處理人與社會關系方面,都具有維護和主張社會穩定、促進社會長治久安和繁榮發展的理念。但是從根本上看大乘佛教倫理道德是從基本教義出發,通過對人精神世界的重新塑造來完成的。禪宗作為中國佛教代表,還具有對現實倫理道德的批判精神。對現實世界中人們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和追逐利祿功名人生富貴價值觀持否定態度,注重和強調人心的升華和超拔峻潔人格的鑄就。認為:「雲何菩薩摩訶薩,善分別自心現?謂如是觀:三界唯心分齊,離我我所,無動搖,離去宋。無始虛偽習氣,所熏三界種種色行系縛,身財建立,妄想隨入現,是名菩薩摩訶薩,善分別自心現。」指出大乘修行者要善於認識一切心識的表現形態。體察欲、色、無色三界產生的變幻,是由自己內心的妄有而產生的,因而,必須脫離以「我」為中心的想法。還要了知一切妄有的心識都是由於不能認識現象無常,本質的「無我」而產生的。對利益的追逐和財富的佔有慾望,也都是妄有之心的表現。因此,要通過「戒、定、慧」三學的實踐,擺脫心中慾望和由此而產生的一切煩惱,達到個人倫理道德的完善。從倫理道德上考量「三學」的內容,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在行為上,要持戒。「戒」,即佛律,是必須嚴格遵守的行為準則。它為出家人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道德和行為規範,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其中對於日常生活中的衣、食、坐、卧各個方面,都有詳備的細則和嚴格的規定。有關戒律的具體內容,這里暫不討論,僅從倫理社會價值角度來考察,可以說,「戒」表明了人對於自身行為所進行的約束和改造,是人在倫理道德行為上趨於完善的體現,表現了人類所具有的由完善自我發展到完善社會的本質力量,是倫理道德上充滿理想追求和體驗的崇高行為,不僅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一份厚重的文化遺產,而且為人們的道德行為樹立了光輝的典範

思想上,要修禪,即「禪定」。「定」,就是要定念觀止,進行「反觀內照」的思維活動,因此,「禪定」又稱思維修。其本身就是一種人生價值的再認識,要對於外部世界,包括自身的現象形態,有「正念」。要認識到一切現象本自虛幻,一切人生煩惱皆源於此心,進而產生破妄有萬法的智慧,祛妄歸真,體悟「明心見性」的義諦。禪觀中的慈心觀、功德觀、自然觀等,都包含著豐富的倫理內涵,如對一切人、一切自然之物感恩之心,這其中既有對有恩於己的父母師長心懷感激,而且也包含著對山河大地、風雨陽光自然之物感恩和敬意,這種認識極大地延伸和擴大了禪學倫理的外延,對於當代大地理學社會理學的發展,都提供了許多可資借鑒的思想認識。

目標上,要達到「慧」,即「般若智慧」。它是通過「戒」、「定」之後所完成的一種在人生意義上的飛躍。要脫離現實世界的束縛,滅除慾望,行善除惡,生發「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濟世情懷,從而投入到慈悲救世,度世間一切苦難生靈,為眾生安樂的弘法實踐。也就是上求覺悟,下化有情的「菩薩行」。這些禪學理論中所包含的倫理思想,把世間倫理上升到了信仰主義的理想高度,從思想上極大地豐富了倫理道德觀念內容,提升了人們對人生價值的理解和認識。佛教倫理所顯示出的寧苦身以利人,捨身以利一切眾生高尚情操,展示出當代社會仍然難以企及的精神境界

佛陀在《金剛經》中所述:「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

圓悟禪師在闡發佛陀這段論述時指出:「大凡為善知識,應當慈慧柔和,善順接物,以平等無諍自處。彼以惡聲色加我,非理相干。訕謗毀辱,但退步自照,於己無嫌。一切勿與較量,亦不瞑恨。只與直下坐斷,如初不聞見,久之魔孽自清耳。若與之教,即惡聲相反,豈有了期。又不表顯自己力量。與常流何以異?切在力行之,自然無思不服。且夫,見性之人聞人毀,如飲甘露,心自清涼不生煩惱則能成就定慧之力不被六賊,盜竊家寶。功德法財,遂從此增長也」。

佛陀所講的忍辱修行,本身就包含著極其深刻的倫理價值觀念。當佛陀受到摧殘時,不僅沒有惱怒,反而悲憫對方,這是因為在他心中拋卻了一切現象形態。認為如果心有所念,意有所牽,就無法脫離慾念,無法達到了悟事物本質如幻的境界這是一種現實社會生活的人們難以想像的犧牲精神,是「為利益一切眾生故」而產生的自甘受盡世界一切苦難大悲心,是大乘倫理原則核心佛陀懷者大,感者深,向世人顯示出一種無私、無我無畏精神。所謂心底無私天地寬,心中懷著一切苦難眾生,唯獨沒有自己的人,對於一切人間煩惱、瞑恨還有什麼可「爭鬥」、「抱怨」的呢?這無疑是一種無比高尚的情操,是彪炳千秋萬代,永遠閃爍思想光芒的倫理道德境界

圓悟禪師忍辱修行的認識,是以自身修持心得來進行解釋的。認為禪門學人,應當秉持大乘佛教渡一切眾生苦海欲波的「菩薩心」,以無怨無諍的態度來接人待物。對於那些譏笑、誹謗、惡語傷人的行為,不與之計較,在心中亦不怨恨,用身體力行的表率和真修實證感化世界。指出證悟之人,聽到惡言惡語,應猶如夏日口渴之時,暢飲清冽甘美花露一般,忍辱能助修持之人成就禪定智慧使人能知人知世,修已證心,不為世俗貪慾、嗔恨愚昧所牽,道心明真。這種聞「毀」則喜、借「惡」修禪的認識,表現了與世俗倫理迥異的道德力量,是人類追尋至善至真的體現。禪宗重視人的精神力量,超越了世俗冤冤相報、爭鬥不止的「利益原則」,表現了人性中最光輝的一面,具有巨大的道德感召力和崇高的倫理價值

二、禪宗倫理特徵

禪宗作為在中國社會影響最為廣泛的佛教宗派,在社會倫理道德領域,同樣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如慧能認為:「我此法門,以定惠為本第一,勿迷言定惠別。定惠體一不二。即定是惠體,即惠是定用。即惠之時定在惠,即定之時惠在定。善知識,此意即是惠等。學道之人作意,莫言先定發惠,先惠發定,定惠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心不善。定惠不等,心口俱善。內外一眾種,定惠即等。自悟修行,不在口諍,若諍先後,即是人,不斷勝負,卻生法我,不離四相」。禪宗六祖,在這里表達了三層涉及社會倫理道德的認識:

第一,定慧禪門的根本。止、觀即定慧之法,是體用結合,相互一致的關系,不是二元對立差別關系思想認識和言論行為是體用圓融、和合一致的關系。這在倫理上,就排除了那種認為行為不受思想支配,或思想不產生行為的認識,強調了二者的一致性。

第二,口善而心不善,心口不一,這是扭曲的心態。說的好聽,但心裡卻不是這樣想,從止觀禪定來講是不正確的。只有「心口俱善」,表裡一致,內外統一,才是正確的。在現實生活中,那種無誠信,當面是而背後非的行為,就是「口說善,心不善」表現。

第三,既然修行定慧結合,心口如一,那麼,就應當表現在「自悟修行」的體用一致上。要「不在口諍」,做到心口無諍。不對他人橫加指責,不爭高下,沒有先後的差別不被我執」的妄有形態所迷惑。這樣,從個人道德修養上,就排斥了自以為是,固執己見的認識:從社會倫理上,也否定了一貫正確,不容他人質疑的弊端。

慧能法師還指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寺不修,如西方心惡之人:在家若修行,如東方人修善。」只要發心修行佛法,能夠認知萬法只在一心,知心性本自真如不為外欲所動。見一切法,遍一切處,能夠皆不著於相,見自本來面目,心底澄明,即便是在家,仍然可以「即得出世」。這種直探心源,「見性成佛」的思想,是慧能法師中國禪宗佛性理論的一大創新。這種創新的倫理價值在於,它極大地縮短了出家修行證悟者和佛教信眾之間的距離,確立了信仰現實之間的相互關系,兩者是緊密聯系,體用如一,而非對立、非此即彼的。這樣,就為佛化人間,人人皆有佛性,只要揚善止惡,人人皆可成佛思想提供了理論基礎。這種體用如一,信仰現實融合,消除二元對立思想認識,使中國化的禪宗倫理具有兩大特徵:一是「入世」的積極態度;二是「出世」的修證情懷。對於「入世」態度,在倫理就有引導人心向善的「俗諦」與之相應,大乘佛教的「菩薩行」就是其最好的證明。事實上,在當代「人間佛教」實踐的歷史進程中,始終都沒有離開過中國禪宗的積極推動的作用,如這次在禪宗六祖的出生弘法之地舉辦的「廣東禪宗六祖文化節」及其所組織的系列文化活動,就是禪宗人間佛教理念在當代貫徹實行的佐證。至於「出世」的「真諦」,則是由出家人的真修實證宋實現的,它脫離了世俗生活中煩雜的人關系,非親證者,難言其妙,有極高的倫理道德境界,具有超越人間倫理的特徵。

三、禪宗六祖倫理思想述要

善、惡本身反映的是倫理道德核心內容,「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佛家最基本的倫理原則,對此,禪宗也不例外。《壇經》有:「心但無不凈,西方此去不遠:心起不凈之心念佛往生難到。除惡,即行十萬;無八邪,即過八千。但行直心,到如禪指。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這里,首先強調了「凈心」的重要,把止惡行善的心理預期,直接推到了彼岸往生世界。它的前提是「凈心」誠信,只要信守篤行,就可以得到預期。無論是對「下根」還是「上智」之人,這都是平等無二的,是一種心靈期許和召喚,它符合一切善良人們的心理。能否到達極樂世界是由生前所造善、惡決定,由現世之因,得往生之果。這種認識,起到了預示、告誡、警醒的作用使人在生活中能夠自斂行為,不做壞事,以期得到善果,從而在客觀上有助於提升人們的倫理道德水準。禪門不僅對「凈心」的人生價值給予肯定,而且對信眾的日常生活進行了規範,這就是「除十惡」、「行十善」,「祛八邪」、「行八正道」。「十惡」,即十種惡業殺生、偷盜、邪淫(以上「身」三業),妄言、綺語、兩舌(以上「口」四業),貪慾、瞋恚、愚痴(以上「意」三業);「十善」則與之相反。「八邪」指:邪見、邪思維、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即「八正道」的反面。

慧能大師在這里提出了「善」與「惡」、「正」與「邪」正反相對的兩大命題。這其中涵蓋了十分龐大的佛教理學內容。在社會倫理道德的建構上,禪宗六祖向信眾傳達出了他們所承載的社會責任道義。本來,「善」與「惡」、「正」與「邪」,都是佛教倫理思想在表述上常用的名詞。通常符合教義為善、為正,反之則為惡、為邪。這是兩對集合概念,不僅包含了社會倫理價值,而且具有信仰世界的內涵。禪宗經典《壇經》行善止惡的教化,在客觀上,也具有匡扶人心,淳正世風的倫理價值。同時,「十善」、「十惡」,不僅包括了行為(身)、語言(口)、意識(意),還有「身、口、意」三業的內容,並與「業力果報學說密切相關。佛教為人生的一切都是由業力而發,具有前世、現世、來世因果聯系。現世生活中,由身、口、意三業所造的一切善業、惡業,必然會在來世中表現,因無不具,果無不圓。從社會文化的角度審視,它發揮著引導人心永遠向善的作用,具有巨大的道德感召力。業力果報學說的邏輯關系給我們揭示了一個多層面生命空間,其意義在於:果報內容是由人的行善或為惡的行為來決定的,並由此形成了禪宗完整的生命道德意識和獨有的倫理價值觀。這種價值觀,又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歸宿聯系在一起。禪宗倫理道德思想是在現實與超現實、現在與未來、客觀行為(身、口、意三業)和主觀期許(凈土世界),這三種維度上展開的。因此,慧能法師在《壇經》中所闡發的「行十善」、「除十惡」的倫理觀念,屬於社會文化領域中的道德規範。這消彌了出家人和在家信眾對立,反映了最廣大人們的共同心願,有利於調節社會矛盾,為佛教人間鋪就了一條通向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大道。同時,也使《壇經》所包含的倫理思想滲透到了整個人生歷程中的各個方面。對於十善業」及「十惡業」這「十對」概念中的十分豐富的倫理道德內容,當擇文另論。此外,《壇經》中涉及的「八邪」和對應的「八正道學說,同樣具有深刻的倫理思想,「八正道」前承佛教四諦學說中的「道諦」,又引出相關的「六度」,即:正見、正志(對應「六度」中的智慧)、正語、正業(對應持戒)、正命(對應布施)、正精進(對應精進)、正念(對應忍辱)、正定(對應禪定)。並且,「八正道」、「六度」可以歸納為戒、定、慧「三學」。因此,佛教倫理思想是貫穿於教義之中和建立在嚴密的邏輯基礎之上的,是完整的理論體系。

四、結語

佛教對於世界看法,來自於對現實世界人生的「如實觀察」,其世界觀是建立在人生觀基礎上,因此包含著豐富的社會倫理道德觀念禪宗作為佛教中國化的典型代表,以「直指人心」的教化方式,「佛性平等」的理論,指導著戒、定、慧「三學」的修證實踐,把倫理思想滲入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內容,為社會的平穩發展,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關系,達到和諧相處、共生共榮,建立了一整套的倫理道德思想體系。並在千百年的發展和演化中,為人類自我完善,道德水平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貢獻。今天,我們對於禪宗倫理思想的研究工作,都還處於探索階段對於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的弘法實踐,具體的倫理道德內容方法,以及倫理思想社會文化發展中的實踐意義等,這一系列問題的研究仍有待深入。在新的歷史時期,弘揚禪宗文化中優秀的倫理價值和普世情懷,對治人心,樹立良好社會道德風尚,這些工作都需要「眾生」的共同努力。應當認識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提升人的倫理道德水平,是一項需要長期進行的、艱巨的思想文化領域中的系統工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