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譯《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梵語:वज्रच्छेदिका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सूत्रvá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簡稱《金剛經》,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經典之一。

如何背誦金剛經?背誦《金剛經》的好處

uploads/content/2022/june/f078f826b4bd4ba80634796945f47696.jpg" />

如何背誦金剛經?  一,要熟讀。

  古人講到讀詩與寫詩的關係時這樣總結:“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來也會吟。”有些同修介紹背誦金剛經》的經驗,是規定每天背幾品,積少成多,但末學認為,即使這樣,也必須要從熟讀著手。這是因為:

  一是反復地朗讀,會逐漸消除業障,為背誦經典打下必要的基礎

  《地藏經》雲:“有人發心經典,欲度群迷超彼岸,雖立是願不思議,旋讀旋忘多廢失,斯人有業障惑故,於大乘經不能記。”背誦佛家經典是一個消業的過程。《金剛經》是助人福慧雙修經典,如果業障不消除一些,一上手就想著一步登天把經文背記下來,功夫下得再多,今天背下來明天又忘了,作用是有,但終究有限。

  二是反復地朗讀,會建立起一種美妙的語感和好感,迅速拉近與《金剛經》之間的感情

  大家知道,如果產生了語感,並且又產生了好感,學習一種陌生語言都不是難事,甚至很快就可以掌握,背誦五千多字的《金剛經》也是這樣。

  三是反復地朗讀,《金剛經不可思議功德力以及佛菩薩加持力更加明顯。

  有人說大聲讀經會傷氣,但佛經有別於世俗書籍的地方就在於它有殊勝加持力,因此末學主張隨文觀義,有感情地、清楚地朗讀《金剛經》,讀得多了,你的內心發生明顯的變化,會升騰起一種豪邁感、責任感、緊迫感,在既沒有師父逼著你、也沒有人誘惑你的情況下,你會自覺自願地發誓一定要把金剛經》全文給背誦下來。事情就是這麼奇妙!

  二,要對比。

  《普賢行願品》講,我們無始以來積累的罪業如果有體相,盡虛空界不能容受。因此,幻想幾天金剛經就能背誦它,末學認為是不切實際的,反過來說,正因為業障重,而《金剛經又是助力修學者福慧雙修,所以更有要把這本經典背誦下來!這樣,講究背誦方法,變得十分必要。

  走完“反復朗讀、建立語感、自覺發願”這三個主要過程有些人可能要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而有些人則可以大大縮短,後者應該是業障比較淺、根基比較好的人,這種人更應該珍惜有用之身多做佛事啊!總之,到了“自覺發願背誦金剛經經文這一步,把《金剛經》背下來已是指日可待。

  在具體背誦過程中要想准確地記住經文,除了上面提到的“熟讀”,末學覺得應該還有“對比”。這是由《金剛經經文的特點決定的。

  有些同修反映,《金剛經》的文字有些象是繞口令,不是一般的難記。比如,在第十七品中,是“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還是“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還是“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著實讓人繞來繞去,差別細微,有些同修因此忘而卻步,放棄了《金剛經》的背誦,殊為可惜!

  其實,《金剛經》意旨深遠,並非是一本啰嗦說教的書,而是黃鍾大呂,直指人心!正如經中所雲:“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花香而散其處。”由是觀之,《金剛經》很尊貴尊貴,千萬莫要小覷了這本經!

  從全文結構來分析,《金剛經》主要是長老菩提兩次向佛問了同樣一個問題:“善男子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那麼,佛前後又是如何回答的呢?修學者應該對比,應該深思,從而悟入佛的知見

  《金剛經》的緣起本來是須菩提佛陀提問,解除心中的困惑,但你會發現佛陀發問須菩提的次數更多,幾乎每一次都是“須菩提。於意雲何”,佛陀時時刻刻都在提醒須菩提不要分心,不要害怕,不要在四相與法相、非法相上再行糾纏,而是要跟上佛陀思維,“無所住而生其心”,當下獲得解脫,從而提升修證水平,超越生死之海,直達彼岸。經文中不厭其煩的重複語句看似多餘,實則體現了佛陀“善護念諸菩薩”、“善咐囑諸菩薩”的殷殷之情佛陀加持也在其中!

  《金剛經》巨大的魅力還體現在簡潔的一面。在第十三品中,佛陀反過來問了須菩提三個問題,經文的表達方式很是耐人尋味,須菩提回答第一個問題時是“須菩提白佛言”,用了6個字,回答第二個是“須菩提言”,減至4個字,第三個是直接作答(“不也。世尊”),把須菩提名號都給省略了,藉助這些行文簡單、精煉生動的文字,我們可以穿越時空直面須菩提在佛前保持了2000多年的“胡跪合掌”的姿勢與場景,甚至也可以領悟到,所有這些或繁簡或深淺的表現形式內容都是佛陀千方百計對我們“如來滅後後五百世眾生慈悲救護,只要願意與《金剛經》結緣,就可以喚醒我們內心深處沉睡著的覺悟能力,從而象須菩提尊者那樣保持對佛陀恆在的恭敬

  此外,經文中還多次提到受持、書寫、讀誦、為人解說《金剛經》的功德分別是如何如何,這些地方往往容易混淆,所以,經文在什麼情況下是“其福勝彼”,在什麼情況下是“其福甚多”,在什麼情況下“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等等,只有一一羅列,通過對比,才能牢記准確!

  三,要猛記。

  《金剛經》雲:“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金剛經》又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把本來很難說清楚的事情給說出來,並且說它一個徹底,展示已經開悟的人生活情調與其思維方式這就是末學眼中的《金剛經》。

  經中有雲:“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所說法。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我等凡夫很容易執著文字相,僅據文字就把金剛經》看作義理不通或者不知所雲,這一點,佛陀早就觀察到了,所以直截了當地指了出來。總之,《金剛經》處處體現了佛陀超勝的智慧力和深廣的慈悲心,我們凡夫絕對不能妄自猜度,妄加評論!同時,別人把《金剛經》解釋成這個樣子那個樣子都不能代替你去親自讀誦、背誦、領悟《金剛經》!

  百歲人生,無非只是三萬六千天,即使一天讀1部《金剛經》,也就那麼多。而如果集中時間,一天讀3部、5部,即使二者之間讀經的總數相差無幾,所產生的效果相對來說後者應該快得多,大得多。有位師兄堅持了大半年,讀了500部《金剛經》,心力才有所提高,才走到自覺發願背誦這本經典的地步,所以,末學主張初學者不要心急。要知道,佛陀“過去於五百世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佛陀在因地五百世當中就修了一個“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我們急什麼呢?但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修學者也要相對集中時間,下功夫背誦金剛經》。

  昭明太子在弘揚《金剛經》的過程中,把《金剛經》梳理分成了32品,這種切割佛經做法其實很有罪過,因此,我們在背誦過程中,可以把《金剛經》 的經文編碼成32個單元來記憶,但在實際朗讀時,每一品的標題最好是略過不讀,這也是慈悲昭明太子

  實踐了上述內容,再利用二三天的時間進行強化背誦,震古爍今的這部金剛經》,揭示諸法實相的這部金剛經》,就會裝進你的大腦。《金剛經》不能幫助你直接找到一份工作,不能幫助你直接學好一樣技能,但可以幫助你降伏自心,成為你生活中須臾不可離的心理醫師,指路明燈背誦之後如果知道如何迴向,那麼,你生生世世有一部《金剛經》伴隨左右了,恭喜你!隨喜你的精進!!

  取法乎上,得法乎中。作為佛法學者,把《金剛經》全文給背下來了,還只是萬里長征走完第一步,行住坐卧要與《金剛經》打成一片,要真正達到降伏自心境界有所受用,還需要不斷地磨礪,不斷地放下,不斷地融入,破除法我兩執分別,乃至於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不住相布施

  如果在背誦時便於記憶,對經文作了一些文字記錄,用過的紙張請別亂扔,這也是對佛及佛經恭敬!其他一些相關的體會,比如,讀經之後的迴向,讀經有所受用的一些表現,詳見末學的另一篇拙作:初習《金剛經》的一點體會

  探討如何背誦金剛經》的問題,卻寫了一大堆無關緊要的話,遠不如《金剛經》那般意旨深奧、生動活潑,但法不孤起,仗緣乃生,請各位師兄包涵!

  《金剛經》開篇就介紹了佛陀的日常生活。為了給眾生提供積累資糧的機會佛陀“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這事彷彿就在眼前,那麼平實,那麼自然,那麼安祥,那麼靈動,那麼期待……言念至此,有什麼理由不把《金剛經背誦下來,各位?!

  所有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迴向所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背誦金剛經》的好處

  背誦金剛經》時妄念多,恰恰是最好的現象。恰恰說明你背誦的時候,《金剛經對你加持非常大,翻出了你自己都不知道的那些業障。要是這點沒有辦法堅信並堅持背誦下去的話,你就過了一個開悟因緣。這個錯誤一犯,你也許就是多少千生萬生的輪轉,再遇正法就難了。

  說“背《金剛經》還不如讀《金剛經》來得好”,這種謬論說明他對修行研究不夠。修行要解行相應。你知道理論後就要去做。只知道理而不去做,行履裡面的細節、使用這個方法的所以然、這個方法產生作用過程,以及會出現什麼問題該如何應對,你要做過才知道。都不去做,只靠猜測,主觀臆斷是不對的。

  如果只是認死理,“就持誦金剛經》好”。究竟好在哪裡?讀《金剛經過程裡面:有人打哈欠,有人流眼淚,有人發冷,有人憋氣,有人昏沉欲睡,有些人甚至感受到周圍很多眾生在聽經,這都是什麼原因呢?你不去做,哪裡會知道。

  背《金剛經》肯定比讀《金剛經》好。其原因是你背《金剛經》的時侯,基本上手中不需要拿《金剛經》,眼睛也不要看金剛經》,所以就少了這件事執著你能背得滾瓜爛熟的時侯,不需要任何條件直接就開始背。這時,《金剛經對你加持,是一字一句都是點點印心。乃至於你背《金剛經》背到什麼程度?背到從開始到結束,一個妄念都沒有,到了那時,什麼是金剛心,你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背的過程中之所以還有妄念,說明你還執著。背《金剛經》的過程中,《金剛經加持使你的業障翻出來,然後就消失。如果說你仔細留意下,你在誦的時候會有很多妄念,但你背完的那一剎那妄念都會剎那之間全部消失。這個時候剩下什麼東西呢?

  如果沒有《金剛經》的加持,要使你的那些無明妄想揮發是痴心妄想你要摸到禪的領域都很難。

  背誦感覺都有些相似。小時候背課文,沒背熟前,腦子裡面都是課文,如果功夫到了,出口成章,都不用想。背誦金剛經》、唱禪曲都是同樣的道理。把《金剛經》、禪曲歌詞背得滾瓜爛熟,安祥力量完全出來了,腦子裡面就不會浮現章句、歌詞了。而且背完、唱完都是空空朗朗。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