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教經典,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唐玄奘譯,知仁筆受,共一卷,是般若經類的精要之作

學《心經》猶如觀音菩薩在耳邊說解脫的方法

uploads/content/2022/june/a1a91b1bbc1b1c664767bc4cbe2cbb35.jpg" />

  學習《心經》,我也曾教很多人一個方法,就是可以在晚上睡覺時慢慢地念,一邊念一邊去思維。因為《心經》每一個字都是智慧光明,這光明能照破我們輪回的厚壁;每一個字也都像觀音菩薩在我們耳邊說悄悄話,告訴我解脫方法

  我師父也曾教導我,《心經》不僅後面是咒,前面的每個字也都像咒一樣。咒是什麼呢?咒是總持。所以《心經》前面的字就如總持,既代表無邊的法義,同時又帶給我們點點滴滴非常細致的受用。

  觀音菩薩知道娑婆世界眾生人生苦短,很少有機會遇到佛法,也很難佛法產生興趣,所以把那麼高大上的道理濃縮為二百六十個字來闡述。字雖然少,但每個字都像解剖刀一樣,一刀下去就可以挖掉我們的一大苦難

  佛法簡潔有簡潔的好處,會讓我們產生嚮往之心很多人一聽說佛典浩如煙海,博大精深,直接被嚇退,連試水都不願意試了。

  所以《心經》短短二百六十個字對於學者容易接受,容易記誦。而一旦他持之以恆,對《心經》產生了意樂之後,這裡面的字字句句又可以延展開來,令他暢遊在智慧的海洋中。

  二百六十個字,每一個字在震撼我們身心的同時,也顯現出這本經的甚深玄妙。所以當你覺得高不可及、難以理解時,參考一些其他的人智慧作為輔助也是可以的。

  我之所以一直跟大家強調要尊重所有優秀的文明成果,就是因為這些文明可以成為我們靠近般若智慧的鋪墊。當我們生命里的福德沒有厚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對於空性是很難感覺的。

  在佛法里,般若智慧是很高深的,它的法主是文殊菩薩。這么難的道理要把它說透,要把這空性的特質作用每個人身上,就要有強大的悲心,有媽媽一樣的情懷,所以《心經》的說法者是觀音菩薩

  《心經》中,“觀自在”的這個能“觀”的體性是很偉大的,它是從我們的三皈體里來的。我們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就有三皈體,三皈的體是無表色法,代表三寶功德在裡面。所以三皈體就是我們渡彼岸方法,就是渡生死大海的船。

  有了般若智慧的能觀,就能直接觀察萬法的本性,從而“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五蘊空其實就是把粗重我執打破,我執一破,“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粗重我是生命最大的煩惱,我們的生死輪回的罪從哪裡來?就是這個“我”造作的。

  你能五蘊就能自利,能自利就能利他。一個菩薩不是只度自己、度自己的親人,而是把對親人的愛普及於一切眾生。想方設法成就眾生,令未種善根的種善根,已種善根的速成熟這就是菩薩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所以《心經》,既是佛的《心經》、法的《心經》、僧的《心經》,也是我們的《心經》。我們皈依三寶,以佛為大道,以法為智慧,以僧為引領和陪伴,迴光返照,照見五蘊本性就能渡過生死大海、到達解脫彼岸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