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海法師智悲答疑之:修學篇

海法師智悲答疑(修學篇)

作者:智海法

目錄

1、怎樣才能成為法器?請師父慈悲開示

2、要把自己的見解清空,才能領受法義,自己的見解是指什麼呢是指世智辯聰還是包括自己對佛法的理解?請師父慈悲開示

3、請問師父我執很難破的,人的潛意識我是很強大的,如何一步一步地破我執?有具體的方法嗎?請師父慈悲開示

4、人有利鈍,怎麼分別呢?難道一聽就信的人就是善根深厚嗎?

5、請師父再次開示「修學三種慢」。

6、「與煩惱斗時,一須善防避煩惱來傷自心,」煩惱本自心生,如何能防避呢?請師父開示

7、請問法師;沒學佛時總不順心。困難重重,障礙多,人說學佛後會解決問題,但我學佛幾年障礙多,心裡不順心,不愉快,請問師父,我到底該怎樣好?

8、有人說讀《金剛經》很殊勝,有人說讀《無量壽經》,有人說應好好讀《地藏經》,有人主張一心讀《心經》,請問師父,到底應該怎麼讀經,選擇好一部經就要一定要堅持讀三年嗎?為什麼?請師父慈悲開示

9、是不是不同佛經和我們也是要有不同因緣的,怎樣修行起來才更好,請師父慈悲開示

10、在世間不是為一個人而活,有時候想為了度家人也想通過讀地藏經、學地藏經來滿願,但對我讀經常常生煩惱,是不是存了有求的心的原因呢?還是什麼原因

11、如何掌握地藏經的要領?有很多同修誦地藏經,往往是為了福報,請師父開示其中福報真實義。

12、我們為什麼修到一個階段就有一定的煩惱,誦地藏經越快,冤親債主是不是來找得越快?

13、請師父慈悲開示,為什麼經典人說,雖慧不能解,學佛一定要依大善知識引導?

14、請問法師:大乘經典往往深邃無比,一句一偈皆有無量法義,常有難及涯岸之感,所以有人主張先從論典入手,請法師開示

15、有心魔但也不清楚是什麼心魔,那應該修什麼法門?請師父慈悲開示

16、如何才能做平常心?

17、斷惡必須要有三心,修習謹慎心的一種具體方法,請師父慈悲開示

18、請問師父出離心主要通過修習四種不共加行,但是並沒有正修無我空性,那麼這樣生的是出離心嗎?究竟出離心是否要在中士道正修空性時顯現呢?請師父慈悲開示

19、怎麼才能知道自己有沒有生起出離心出離心的量是不是具足呢?請師父慈悲開示

20、聽了師父講法,在名言知道了什麼是出離心出離心在哪裡用功感恩師父!但在日常中用功的具體方法師父慈悲開示

21、出離心還是屬於妄心嗎,佛菩薩見性了,就沒有出離心了嗎?請師父慈悲開示

22、請問法師如何發起菩提心

23、怎麼能修得四無量心呢?在家的居士能修嗎?請師父慈悲開示

24、每次念佛完了都要迴向嗎?迴向給自己親人,再迴向給一切眾生功德會不會越分越少?如果忘記迴向功德就丟失了嗎?

25、怎麼安排自己念佛時間呢?在家裡不可以三時繫念,或閉關念佛呢?請師父慈悲開示

26、在家做早課的時候,念佛得很清凈,很歡喜。但是晚上九點多做晚課念佛卻念不起來,昏沉、掉舉,是為什麼呢?請師父慈悲開示

27、我修習念佛法門生病了頭疼,我念佛的同時頭也疼,念佛境界不現前,我睡覺過去,頭就不疼了。我是念佛,還是暈過去呢?死的時候,痛苦的時候,要不要念佛呢?怎麼辦?

28、師父念佛要攝耳諦聽,可我怎麼覺得諦聽反而讓人太集中而緊張呢,如果不聽就不會像這樣但卻又散漫了,聽了倒是集中卻又覺得不自然,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念佛

29、聽說最佳修行時段是晚上十一點至凌晨兩點,這種說法是否正確,請師父開示

30、現在的人修學的有專念佛號,有專做佛事的,有持咒的,我覺得哪種都好,可是這樣覺得應付不過來,應該怎樣做比較好呢?

31、現在很多修學佛法的人說,只是念佛就好。別的就不用去學習了,學生以為,凈土一門很高深的法門,必須以修學各種經典基礎。請法師慈悲開示,是不是如他們所說,只念佛好了呢?

32、念佛經,佛咒時有出聲與否、聲音大與否,發心的純真,純善與否。所得福德是否因之有分別,請師父慈悲開示

33、念佛機放佛經,請問房間小動物和看不見的眾生聽得到嗎?

34、晚上在家裡用播音機播放地藏經三時繫念嗎?

35、有人說居士誦經時不能露相,就是在網路讀經室誦經時不能開著視頻,是不是這樣?

36、法師:誦寶篋印陀羅尼咒可以消業障嗎?給孩子誦寶經手真言:「唵阿 賀啰薩啰嚩 尾你野 馱啰布你帝 薩嚩賀」可以提高成績嗎?怎麼發音

37、有時在夢中師父講法,可醒來後總是忘記,記不清楚,除了懺悔外,還有什麼更快的辦法,才能記住在夢中師父講的話?

38、請問師父平時持戒基本不犯的,但在夢中時不時會有犯支分,怎樣對治夢中的境況?

39、夢里遇險,夢里發誓吃齋是否與學佛有關呢?

40、請問師父,夢佛來接引的時候,這個人一般都有什麼徵兆

41、夢里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怎麼理解呢?

42、對於以前做的錯事和罪過,不敢在師父面前懺悔,要怎麼辦?在佛前懺悔可以嗎?

43、請問師父,在家學佛,幫助師父修建寺院,引人皈依三寶,參加寺院法會,這也算實修嗎?會得什麼利益啊?

44、為什麼顯宗中像弘一大師一樣大成就者,若未接觸藏密,卻不懂密法,都是所說法,應都在法性大海中,為什麼會這樣呢?

45、洞宗明安禪師的高足平侍者習氣不好心性不好禪師也已經知道他未來的遭遇。為什麼能預計,卻不能在當下就教化他呢?

46、請問師父是境隨心轉還是心隨境轉?

47、請問法師何為貪?

48、「無常是從時間的角度來看待實相。「無我」則是從空間的角度來看待實相。請問師父,這句話該怎麼領悟呢?

49、請問師父舍利是什麼?

50、學佛為什麼要禁五辛,五辛是指什麼?那些醬、醋、麻油是五辛嗎?

51、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什麼意思呢?

52、阿羅漢已經跳出三界了,在哪裡安住呢?

50、怎麼樣能開天眼看到凡人看不到的東西

54、龍王是哪個道上的,我看見一位出家師父在領著居士龍王經,我不明白,請師父慈悲開示

1、怎樣才能成為法器?請師父慈悲開示

首先我們說,什麼是法器。法有各種各樣的法,世間法和佛法佛法又分為三乘,人天乘、聲緣乘、菩薩乘。器也就是容器就像器皿能夠裝東西一樣,把我們形成法器,是裝到身體裡面呢,還是裝到心裡呢?就是要轉換我們身心狀態讓我身心狀態都能接受佛法

修行佛法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心很重要。一般上說,我們要善根深厚。沒有深厚的善根也成不了法器。但是,只要佛法信心建立起來,就會成為法器有信心歡喜就能夠受用,就能體證佛法,所以,最根本是怎麼樣對佛法產生真實信心。怎麼產生真實信心呢?在信心建立過程當中,往往信仰佛法三寶的實德能三方面要起信心。首先是要聽聞,從諸佛菩薩歷代祖師講經說法法師,我們能不能聽聞佛法。如果不能聽聞佛法,我們的智慧就開不了。聽聞之後能不能聽懂、思維、深入?從我們力所能及的方面培養信心。更重要的是理解佛法法理,通過我們的比量推理,看這些道理能不能成立。當我們佛法信心更加深厚,歡喜修學佛法法器就初步成立了。

要進一步成為法器,對三寶信心要不斷深入,還要守持清凈戒律,如果不能守持清凈戒律,就是破壞身心,破壞法器,這個很重要。首先是建立對佛法真實信心,再從聞思修過程當中深入,深入當中就是要守持清凈戒律,要保護自己身心。一旦損害自己身心法器,再想進入佛法,就很不容易。要是破壞了根本戒律要想即生開悟,就非常困難。犯戒就是破壞我們身心法器。反過來,守戒就是培養我們成為法器

還有,就是有信心,守戒律了,對佛法還要廣學多聞。從整體上把握佛法脈絡,要有次第。從最初發心,到我們逐步深入,其間,我們的煩惱是很多的,從貪嗔痴各個方面由身口意表現出來。對於我們,煩惱好像一個也不少。佛法對治每一個煩惱都有具體方法。具體深入佛法,然後,看我們自己能不能將佛法所講因果真理領納於我們自己身心之上,能不能對治自身煩惱?我們不能籠統地修學佛法。得少為足也會對我們學修形成障礙。能不能擴大心量,圓滿聽聞,也很重要

一個是信心,一個是守戒,一個是擴大心量、圓滿聽聞具足這三個方面就能形成圓滿法器

2、要把自己的見解清空,才能領受法義,自己的見解是指什麼呢是指世智辯聰還是包括自己對佛法的理解?請師父慈悲開示

正確見解,一定要排除了。先入為主的成見一定要排除,如果是相應於法的就和諧。如果不相應於法,就不和諧。比如,一個客人先到你家裡做客,和你單獨相處,你們倆無論怎麼相處都很融洽,不管你們怎麼相處,都不發生矛盾。但是,後來的客人,能不能得到先來客人的融洽接待呢?能不能和諧相處呢?我們內心也是這樣,你先讓一個見解入住內心,單獨看它,不會有什麼,但是,佛法見解入住,還能和諧相處嗎?

修行智慧一定是能夠包容、能夠和諧智慧,所以要把自己錯誤的、狹隘見解清空,才能領受法義。但是,這個很難啊。你在世間受了見解,又比如你先領受小乘佛法見解,又沒有圓融的理解,就會排斥他法。整體的佛法一定是圓融的,人天乘、聲緣乘、菩薩乘的佛法都是圓融的。每一步都是整體的、圓融的安立在次第過程當中的。

我在因果明鏡論時還遇到一個問題平時說,佛法都是平等的。那麼,我們在講業果關係時,我們在說事物門時,說到每一個法門它針對不同的根基。那麼,在這差別當中怎麼理解佛法平等性呢?其實,空性和顯現都是矛盾的。一切顯現都體現空性,一切空性都呈現於顯現。

我們講《法華經》時,講到會三歸一。三乘佛法是從名言上來安立的,旋安立旋掃除。名言上存在,但是真實過程當中,沒有三乘的界限,哪怕一乘法也只是名言安立。當你打破這種種概念,就一切都圓融了。佛的整體目標就是教導我們成佛。只不過我們現在根基還不相應,佛陀就安立了人天乘接引我們,最終,都是接引我們畢竟成佛。所以,三乘佛法是一乘的,不是三乘,而且一乘也要回歸到最真實佛法

比如一個人,單獨的頭是你呢,還是腳是你呢?我們一般人都知道,人是一個整體,我們要從整體上認知。如果割裂了,就找不到完整的自我

還有,古詩里也講到,「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心實際上很奇妙,當我們的心與一個不和諧的見解融合在一起時,不和諧的見解不是你的心,但是能夠控制你的心。真是心量小嗎?其實,是狹隘見解局限住了你的心。所以,要轉變的,正是你的狹隘見解

3、請問師父我執很難破的,人的潛意識我是很強大的,如何一步一步地破我執?有具體的方法嗎?請師父慈悲開示

人我空性修法,就是具體方法我執為什麼難破?就是因為我們多生累劫熏習,力量堅固。於是我們要認識我執是從無始劫以來就那麼堅固,而是逐漸培養的。所以,我們對空性的培養,也要日積月累。天長地久地修持就能對治我執了。破除我執也不很難,就是不間斷,一門深入,一心深入。人我空性越強,我執越弱,此消彼長。

4、人有利鈍,怎麼分別呢?難道一聽就信的人就是善根深厚嗎?

能夠信的就有善根

見說就能信守奉行的就是利根機的,懷疑了半天都不能夠實行的就是鈍根基的。立鈍從此而看,信心智慧能力是否具足

只要自己有不歡喜的心,歡喜的法喜之心心態才相應。不管是不是修過,都要歡喜。二一個,你一聽,是否能實行。聽了就能懂的,也是利根;聽了半天也不懂的,鈍根。粗略來講是這樣的。

只要自己有不歡喜的心,就不相應。歡喜的法喜之心心態才相應。不管是不是修過,都要歡喜。二一個,你一聽,是否能實行。聽了就能懂的,也是利根;聽了半天也不懂的,鈍根。粗略來講是這樣的。

5、請師父再次開示「修學三種慢」。

三種慢,一是我們一切修行靠自己,這個是業慢,就是一切修行靠自己,對我們自己修行有信心,不要老是依賴別人,要以自己為友,樹立堅強信心

我們一定能對治煩惱要有這種自信,在對治煩惱跟前要樹立信心,如果我們對治煩惱喪失信心,兩軍相逢勇者勝,還沒有打仗,我們信心先敗。

三種慢的體相:

業慢:「我不需要依賴任何人幫助,我要獨自完成此事」,這樣的心態即是業慢。

功能慢:對於「成辦自他二利」不但沒有怯弱,而且自信有能力成辦的心態,稱為功能慢。

煩惱慢:自信「任何煩惱生起,我都能勝伏它,而不讓它戰勝我」的勇悍心態,稱為煩惱慢。

佛法不從外來,我們不增不減、不垢不凈本心是存在的,這種本心就是如來藏就是佛性諸法都在如來藏含藏中,如果我們能覺知如來藏,就發現一切都不從外來。學佛就是開發真心本心

不要依妄心而活,輪回無始無終,妄想從何而來,沒有地方開始,也沒有終結,本來是我們自己一場夢。所以,我們從借假修真方面,能夠幫助我們修起三種慢心。

隨著修行能力慢慢增加,虛妄慢慢就顯出虛妄性,夢慢慢醒來。當你的心與正法相應,你會發現煩惱跑到哪裡去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樹立這三種自信

這三個方面的信心生起來,你學佛信心生起了。

6、「與煩惱斗時,一須善防避煩惱來傷自心,」煩惱本自心生,如何能防避呢?請師父開示

煩惱是我們自心造成的,它當然能傷害我們。如果,你起一個不好心態你能體會它對自己的影響。比如,你恨一個人,你看看嗔恨的心理對我們自己是一種什麼狀態

心裡一是心裡不平一是著急上火,當然傷害自己。也許,你恨的人你根本沒有傷害到,但是,首先傷害到我們自己。所以,煩惱是最容易體驗的。

因果關係,也許有的當下能夠體驗,有的異熟果,也許不能當下體驗。

煩惱對自己身心作用我們能當下體驗,學佛,往往在於這種個體體驗。

在學習過程當中,很提倡這種個體體驗。光信沒有智慧還是不行。最初要有信心,有了信心還要努力讓我們的智慧生起來。

最初的階段信心很重要,有了信心智慧很重要智慧怎麼產生的呢?往往從我們的個體體驗當中成長起來。

緣著佛所說因果去體驗嗔恨心,發現,所言不虛!嗔心是我們自己起來的,我們原來以為是別人讓我們起來的,是別人讓我難受。

學習佛法以後,體會嗔心的生起發現,不必生起!只要我們有自覺性自控性,就會發現,原來,是可以不生嗔心的。

當別人冒犯我們的時候,我們能不計較不執著,嗔恨心就能控制。

學習佛法以後,學會一點點覺悟發現嗔恨心能夠控制。我們不想讓生起就能不生起。當它生起,能發現,最能傷害的是自己。

當你佛法體驗得越多就會越佩服釋迦牟尼佛,發現講得如此真實!為什麼我就覺察不到這些真理呢?佛的恩德不可思議

我們總是陷在無明之中,做不了自己的主!學佛體驗這些方法之後,發現,我們能夠做主!

這些方法不是只聽佛說,要關注生活,回歸現實。拿法來對比自己身口意三業,以及我們任何一個行為對自己的影響。

人人都覺悟之心你不用,就是無明主宰覺悟生活就能自己做主。

我們要利用自覺來防備煩惱,明了煩惱生起、增長的過程,在明了的過程當中,你隨時隨地都能剎車!這就能夠有效防備煩惱傷害自心。這要從修行來,最初修行戒律來,你能守持一條戒律就能防止一種煩惱生起

如果自己的覺悟之心不夠,守戒是最好的防備煩惱傷害自心方法。守持戒律猶如長城,保護我們。

持戒過程當中,也要培養覺悟之心開發智慧,隨著覺悟之心智慧逐步生起煩惱逐步不能傷害我們。我們還有忍辱等等方法,能夠對治煩惱

你要看人家的錯處不足,就很容易讓自己不高興。我們如果把這種心態轉變,我們欣賞別人,嗔恨心等等不良心就不容易起來。

所以,對治煩惱傷害自心方法很多,最主要是聽經聞法培養覺性開發。

7、請問法師;沒學佛時總不順心。困難重重,障礙多,人說學佛後會解決問題,但我學佛幾年障礙多,心裡不順心,不愉快,請問師父,我到底該怎樣好?

這個問題出現在什麼地方呢?沒有掌握學佛首先就是需要皈依佛法三寶在我們心裏面有多少影響?皈依之後,我們要隨時隨念三寶功德皈依利益不是要以後產生,而是我們當下皈依當下改變。我們沒有掌握皈依方法

皈依之後,佛法僧是我們唯一皈依處。佛陀與我們沒有絲毫距離三寶與我們沒有絲毫距離。所以我們的心隨念三寶時,三寶就映現在我身心世界,隨時加持我們。

我們把身心世界置於佛法三寶光明攝受,當下身心世界發生感應當你祈禱佛法三寶降臨於你的身心世界就如甘露灌頂!你有沒有這種虔誠,能不能得到這種加持呢?佛法三寶不離自心。我們與佛法三寶產生距離關鍵在於我們自己的迷亂心、散亂心。我們把不虔誠變得虔誠,不懇切變得懇切,立馬就能變得相應。困難重重,就顯現我們以往業障很多。

方法一是認識到困難僅僅是困難,它就是我自心的顯現,就是我們過去業的顯現。於是我們能在困難與業顯現之中,當下認識我們的錯誤很多。

於是我們今天,就能把心安住在皈依、祈禱、如理如法地起心動念當中。隨念三寶最主要的是隨行於佛法,起心動念不違越於法,而我們今天發心皈依三寶,就是要明了自心力量。於是過去造業是以自我為根本,今天我們學佛是以救度眾生為根本。

困難還很多,表明我們內心還沒得法。我們的心不能隨著業障走,而要隨著法走。要把心安住在善法當中,如果你能這樣,雖然還有困難,但是,你就能不隨業障走,而且,不再見愛起貪見厭起嗔。而能夠從業因果觀念,來安忍這些困難

從業因果中脫離,一是懺悔,二是反省。如果不懺悔,往昔的業,猶如大江奔涌,無法扭轉。所以,這一方法都是善巧安心方便。如果你能掌握方法就能轉變心境

安然忍受,就是再造新業,會苦上加苦。所以,我們面對業,安然接受,不要隨著以往的是非美醜愛恨來虛妄分別。

春有百花秋有月,一切都自心顯現、游戲如果你能看清楚這點,就能超越。苦是我們自己造成的,今天我們能解脫,就是要認識自心自心能造苦,當然也就能出苦!

當你能認識自心,高不高興啊?當然高興!認識到如意是從惡業中來,今天就可以積聚足夠資糧,改變心與外境!

遇到不如意,我們就能反省,我們皈依、學法、懺悔業障、積累資糧都還不具足,這有一過程,我們要去努力。理論上馬上可以轉變,但是落實到個體修行上,改變一個習慣心態,是多麼艱難。

是說學佛,不愉快馬上就沒有了。要馬上覺察自己的心情關鍵是我們自己的心理反應態勢,我們究竟希望自己高興還是不高興呢?業還是照樣顯現,但是我皈依佛法三寶,雖然暫時沒有能力轉變你,等到我修行能力具足,一定能夠轉變業。懺悔、積累資糧,認識自己差距,一旦認識自己差距,這就是進步。要對人生各種問題充滿信心

8、有人說讀《金剛經》很殊勝,有人說讀《無量壽經》,有人說應好好讀《地藏經》,有人主張一心讀《心經》,請問師父,到底應該怎麼讀經,選擇好一部經就要一定要堅持讀三年嗎?為什麼?請師父慈悲開示

經,是佛應對不同根機眾生而說。

比如,《金剛經》是相應般若根性的眾生讓我們破除我、人、眾生、壽者相,培養不住相的般若智慧。而《無量壽經》是揭示西方極樂世界彌陀佛的修行因緣果報,勸化我們以信願之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地藏經》是講釋迦牟尼佛把娑婆世界眾生託付給地藏菩薩,希望地藏菩薩釋迦牟尼佛寂滅之後繼續好好度眾生,而且講六道因果關係。《心經》也是般若經。

三藏十二部經典有一以貫之的路數,一個是從因果到出離,出離也要有智慧要想真正出離人相我相,就要從因果上升到般若智慧。憑自己的般若智慧修行,有的人生命短暫,沒有修行般若智慧相對穩定的時候,就去世了。為了讓我今生今世修行就進入保險,究竟不退轉,佛就給我們講《無量壽經》,到達西方極樂世界究竟不退轉。三藏十二部經典圓融的,都是為我成佛做準備,你詳細了解整體佛法它是有次第。有次第好好學經典的時候,就很好。沒有廣泛的能力你就是深入一部,你也能得到利益

經典,還要會讀。會誦經的人,從初發心到究竟成佛都能讀出來。誦持經典,就能把聽經明理的相應道理明了。我們誦經時,就是強化修行觀念,誦經本身就是一種修法

當你選擇一部經典之後,一部經好好誦持,當然很好了

9、是不是不同佛經和我們也是要有不同因緣的,怎樣修行起來才更好,請師父慈悲開示

自己的毛病是什麼,根性是什麼,每一個人要根據自己的根性好好反省。一個是我不知道問問題的您是誰,一個是我不了解您。

建議凡是您力所能及接觸到的,你歡喜的,都學習。我們要有廣闊的心胸,比如,接觸到大乘佛法就好好學

對於我們未知的東西,不輕易批評評價,免得形成我們與佛法障礙當我們對一個人不認知,我們不置可否,為什麼呢我不了解,我沒有發言權。我們最忌諱的是我所所知非常有限,對於我沒有接觸的法門隨便發言,超出自己能力范圍之內,你就很容易出偏差。當你有偏差時,就形成一種業。當你說兩遍,說三遍的時候,心裏面就會強化影響,先前的業力就會形成你和這個人的隔閡。打一個比方,我們從小沒有接觸佛法,從小學到大學都在批評佛法佛教宗教鴉片當我們接觸佛法居士時,我們自然反應,佛法宗教鴉片,但是,當別人問你,為什麼是鴉片你說不出究竟了。但是,這對於我們自己形成障礙了,我們自己就不能接觸佛法了。首先要如實認知它,我們再修行,這樣要好一些。

當我們對一個人不認知,我們不置可否,為什麼呢我不了解,我沒有發言權。我們最忌諱的是我所所知非常有限,對於我沒有接觸的法門隨便發言,超出自己能力范圍之內,你就很容易偏差。

10、在世間不是為一個人而活,有時候想為了度家人也想通過讀地藏經、學地藏經來滿願,但對我讀經常常生煩惱,是不是存了有求的心的原因呢?還是什麼原因

我們活在世間,我們的發心是一個方面,我們在世間家人,有時是把我們度眾生願望從家人身上做起。但是,哪怕就是度家人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一個是他不配合,二一個是我們的心還不圓滿,三一個是我們有求的心,這個本身還不圓滿,我們有願望他不買帳,我們往往會失望。真正利益眾生,要達到菩薩階位,了解眾生心性,善巧了解眾生,我們自己修學好了,才能善巧幫助他。比如,家人習氣沒有改變時,說服不了他,那麼,是不是非要他按照自己說的去做呢?我們要把眾生首先落實在自己修學上。比如,讀經迴向於他,不管他是否買帳,我們就堅持這麼做。假如把度化家人落實在我自己的修行上,天長日久積累久了,你的方法就會很善巧,不僅僅是做一些表象上的事情,而是從心性上了解眾生,那個時候度化眾生就不痕跡了。我們要認知我們在度眾生中生煩惱,恰恰顯示我們修為不夠,我們可以以此為動力,加強修學。

11、如何掌握地藏經的要領?有很多同修誦地藏經,往往是為了福報,請師父開示其中福報真實義。

智慧越高,所修福報就越大。一切有為有漏的福報都不大。我們要把一切福報迴向成佛的福慧資糧。

12、我們為什麼修到一個階段就有一定的煩惱,誦地藏經越快,冤親債主是不是來找得越快?

為我們作為眾生來說煩惱是無量無邊的,原來我們沒有覺悟,對煩惱沒有覺察。現在有覺照了,對煩惱察覺到了。修行是有問題了察覺問題、解決問題煩惱菩提生死涅槃煩惱存在就是提醒你,有問題需要解決。煩惱就如同我們的靶子,是我們修行目標,提醒我們增長智慧對治煩惱。我們不要怕煩惱,沒什麼可怕。誦地藏經,沒有相應,冤親債主還不來找你如果你真心發了地藏菩薩一樣的大願,冤親債主會來找你你沒有能力時來找你,是兩個人的相互損傷,可以祈請地藏菩薩幫助,祈請同修一起迴向於他。我們要發願,祈請佛法三寶加持自己有能力幫助冤親債主

13、請師父慈悲開示,為什麼經典人說,雖慧不能解,學佛一定要依大善知識引導?

我們先從世間事情說,比如小孩子沒有人教你怎麼拿筷子,怎麼吃飯,估計這一套你都不會。從小學到大學,都要有知識引導。經典佛說的,雖然譯成漢語大家都認識,但是語言文字里的奧義,如果不解說,我們只能從表面理解了。

我們可以比較,我們自己讀經與有高僧大德解說,對比兩種理解有什麼不同。經過高僧大德解說之後,看看自己有沒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有大善知識引導,就能不走彎路。沒有釋迦牟尼佛這位大導師開示,盡管法爾如是的真理在這裡,我們都不能認識、覺悟

語言文字過程當中,我們有的人語言文字障礙,產生執著。還有,根據我們自己的領悟能力,我們自己內心是否清凈,是否有成見,這些都會影響我們對語言文字背後真理的領悟。

具德大善知識真理現量親證,他能一針見血地為我開示。就算沒有現量親證,也可以代代親授,代代相傳。

14、 請問法師:大乘經典往往深邃無比,一句一偈皆有無量法義,常有難及涯岸之感,所以有人主張先從論典入手,請法師開示

一般人看經還能看懂,但是看論典,相反還不懂這是直觀感受。論是解釋經的,隱秘意義沒有善知識解釋,我們是不懂的。今天的學習,可以先讀經,如果不明白,可以讀相關解釋、論典。

15、有心魔但也不清楚是什麼心魔,那應該修什麼法門?請師父慈悲開示

其實,修自覺法門很好。沒有智慧就認識不到心魔在哪裡。心魔是什麼?就是心裡的情結、習氣毛病改變不了,這就是心魔。

是什麼心魔,要從反觀自心來修。佛,一是自覺一是覺他,到最後是自覺覺他都達到圓滿。我們學佛,就是要學佛陀隨時隨地要觀照自己。比如我們內心裡起什麼念頭當你念頭之後,每一個心識都有自證分,不用別的心思,就知道自己的存在。這就是內在的靈明覺知。學佛人最初皈依三寶,比如佛寶,就要認識內心的自證功能,把每一個心思的自覺功夫要開顯出來。

比如,起了一個歡喜心,就這個心念本身,就知道為什麼而歡喜這就是我們自性佛寶的功用

我們現在認識不了不要緊,先知道自己在想、說、做什麼,知道身口意三業的如是造作。只要我們有反省的心態,有觀照身口意三業的方法,反觀觀自性而不是向外流浪,這種自覺功夫修鍊起來了,就發現靈明覺照的功能發揮得越來越好,自己自覺功能越來越強。

比如剛才所講的見世間錯,如果我們執著,就與外境緊緊粘滯,這樣,就不能提升自己明白觀照的覺知能力,靈明覺照的能力存在也就如同不存在。

果心被某一外境佔有,心理就會出現盲點。我們這種靈明覺照的功能其實也是這樣,我們的覺照能力隨時都在,我們攀緣外境,就著相就不能提起覺照。

我們著相,心就不失而失了,我們要找回靈明覺性,第一步功夫就是反觀自照,不向外追尋。不見世間過也是這個道理。你好好這樣練習,自覺能力越來越增長,功夫從點到線到面到立體,到最後相續不間斷,功夫成片,我們自己內心哪怕一個妄念都能覺知。這時,妄念起來不是我們本身,就如虛空能知雲彩起消,但是虛空與雲彩兩不相干,我們自我覺照能力如此了,真心虛妄心就自然分離了。

當我們能夠這樣,就能安住於真心,對治虛妄心。就是心住於心,法住於法。妄念不太起來,情結就過去了,心魔就突破了。我們有心魔,就是我們安住於虛妄心,沒有找到真心

煩惱假相,假不離真,你要不隨妄心流轉,真心自然為我自己的所依。一旦認識自性佛法三寶,才能找到真正皈依處所。我們修行,隨時就皈依自性三寶,認識自心,這樣就隨時都能突破心魔。修內觀法門,就是要從觀照自心來做。

比方我們今天銀行、道路等地方的監控系統非常發達,我們也可以把心的自證分當作攝像頭、監視器,把我們起心動念、開言吐語、待人接物監視起來。一旦落入你的監視范圍,你就知道第一個心念是什麼,第二個心念又是什麼,知道心念是如何次第而生二十小時都能監視。

我們原來寫日記就是如同監視器。自己一天二十小時做了什麼,能夠回味得清楚明白。有的人反省能力強,知道一天二十小時干什麼。有的人這種能力弱一些。但是,從理論上講,我們自心靈明覺照的能力人人本具。經過培訓,能力會更強。

我們修自覺法門就可以清楚我們的心魔何在。落實在三十七菩提分,就可以四念處。比如,我們大家現在就可以實驗一下,先觀察自己身體幹啥?我坐在這裡,如實觀察我坐在這裡。我的手放在這裡,如實觀察手放在這裡。心裡心念口裡說話都如實覺照。如果覺照功夫細緻,我想說什麼,語言音聲還沒有出來,就知道自己要說什麼。四念處可以培養將自己行住坐卧置於觀照下。我們身體一處感覺都要清楚如實覺照。

這是修一切佛法基礎,沒有這種基礎你說你要幫助別人覺照,是不可能的。佛法從南傳、北傳、藏傳,都沒有分割。前前是後後的基礎,後後是前前的提升。

有時候我們感覺對於佛法口裡說說蠻新鮮,但是自己做起來沒有力量這就是我們自覺能力太差了。相當於自心是一個黑窟窿,沒有陽光月光、燭光的照耀,整個身心世界沉入黑窟窿,其實就是無明愚痴狀態。心裡起什麼念頭,根本分不清是非善惡。這樣,往往在盲點當中造惡。當造惡之後,感受到惡果了,往往還不知道為什麼會遭受這樣果報?因為我凡夫都具有為自己護短,陷入自我盲點過程特性。我們往往認為自己做什麼都是好的,這就是落入認識上的障礙了。有了我執,往往護短,失之覺照。

很多人往往失之覺照,說話不三思而言,往往說了而不自知。這就是自我覺照功夫少了,這樣就容易傷害別人而不自知。

沒有四念處、四正勤的基礎。我們身受心法就沒有覺知。小乘戒律往往針對於身口,沒有覺照功夫的人,要管住自己的心念更是做不到。身口二業往往更容易被自己覺照。但是,我們今天僅僅持身語二業的戒,往往都持不了。

我們往往在愚痴無明過程當中,自己說什麼話不知道。我們沒有覺照功夫持戒往往不可能。馬後炮都是覺照功夫哦,很多人就連事後諸葛亮都做不起來。這就是覺照功夫非常差勁。覺照功夫首先要培養起來,能夠把自己的行為從頭回放一遍,就明白自己錯在哪裡了。

我們今天要見煩惱賊,知道它怎麼把智慧給我們吃掉的,這些罪魁禍首怎麼作案,要知道,要覺照。比如,嗔心怎麼起來,怎麼燒掉功德林,當你有覺照功夫以後,就發現不需要別人給我們指出,善知識在哪裡呀?就在我們自性覺照功夫當中。善知識有內在與外在的。從佛菩薩歷代祖師大德,到講經法師,都是從外在提醒我們應該修自我覺照,修起來了自心就是內在善知識。把內在善知識修起來就是內心供一個佛,佛在靈山莫遠求,這才是我們究竟皈依處所

如果我們暫時修不起了,就還需要善知識引導。

16、如何才能做平常心?

能夠穿透事相,把我執著的一切穿透之後,能夠見到空性、實相,這樣才能做平等心、平常心。什麼是諸法實相,一切事物都是自性的,凡是與實相相違背了,就會顯示差別相。比如,當人和我放在一起比較時,就會顯現不平等要多聞思修,多修戒定慧,要明了萬事萬法沒有自性平常心才開發得出來。

17、斷惡必須要有三心,修習謹慎心的一種具體方法,請師父慈悲開示

修習斷惡必須要有三心:決斷心、長遠心、謹慎心。決斷心就是我們和惡法要有決斷的力量你沒有決斷的力量,惡法就不願意離開你。你不願意離開它,它也不願意離開你,一旦和惡法形成兩廂情願,就不容易斷了。有了決斷的勇猛心,還要有長期作戰的準備。有了長遠心,還要落實在每一步的具體細節中,就是謹慎心。怎麼修學謹慎心呢?一是加強覺悟能力,沒有覺悟性的時候,你不能了知世出世間法的因果。所以說覺悟能力,首當其沖。把覺悟能力生起來之後,最主要就是放在因果的謹慎抉擇過程當中,要有非常深入、細緻、到位的因果取捨觀念。如果不謹慎,粗心大意了,就看不清楚真實因果關係,這樣,取捨往往發生偏差。如果發生偏差,就糟糕了。所以說把覺悟心要時時刻刻提起來,就是最初的警覺心。警覺心要深入,要到位的話,就是對空有兩個方面要如理如法認知

一個方面是立足於空性,和空性原則相違背的,我們要善加取捨。二一個是在世俗名言諦當中的因果取捨——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的取捨也要相當到位。謹慎心要發生空有兩個方面如質如量地認識和如質如量地取捨方面。具體修法呢,一個方面是空性見解的具體建立,空性的修法;二一個一是因果道理的取捨、認知因果道理的具體運用。這兩個方面修學到位以後,謹慎心就能隨時隨地得很好。

18、請問師父出離心主要通過修習四種不共加行,但是並沒有正修無我空性,那麼這樣生的是出離心嗎?究竟出離心是否要在中士道正修空性時顯現呢?請師父慈悲開示

出離我執是真正的出離。中士道正修人我空性,是有一種修法的。人我空性的修法有很多前行方法,我們修行,不要急功近利,往往修行是從整體來修行的,準備功夫很多。比如,在堂屋跟前挖一個坑,也可以載舟,但是,這個舟,也許就是一片葉子了。我們要想學習出世間修道,準備功夫需要很充足。

從最初的人身難得,再在因果道理中認識得人身因果性,再培集善業等,出離心修得起來。修人我空,往往在思維共加行,不共加行,聞思修、戒定慧,積累善業的福德心、出離心都要修起來。前面的加行法是為出離心基礎是一個整體,不是單單一個法,就把人我空性修得起來。

19、怎麼才能知道自己有沒有生起出離心出離心的量是不是具足呢?請師父慈悲開示

出離心在《菩提道次第廣論》里講得很多,首先是對五蘊的出離,對於色受想行識的出離,就是《心經》里所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們自己認識到沒有?二一個,認識到色是生滅法,是緣起法,我們站在更高的層次,來放下當下的執著。我們沒有放下就是我們對每一個色都是那麼執著

出離心主要是出離人我的執著對於五蘊不要認為是真實自我,其實沒有一個常一恆在的我。所以,出離心更主要是針對我執來產生的。有沒有生起出離心,主要看我們在五蘊中出離我執沒有。有一種出離心有一種究竟出離心。我們雖然沒有生起出離心,但是,知道有這樣一種方向,隨時在聽聞佛法,修集資糧,以聞思修修集無我空性慧,這個叫願出離心,看到我執的危害,隨時對治我執

這樣久修,就能證得真實出離心就能明了沒有一真實自我,遠離我的執著心。

我們看出離心的量是否具足,可以從願出離心與究竟出離心來看待。如果我們願意出離,就會隨時隨地積累人無我的法的道理隨時隨地修行都是對治我執真實證得出離心之後,人無我是能夠顯現出來的。任何法當中,都能夠看到它的變動性,它的沒有一自我

大家可以看看《菩提道次第廣論》關於出離心的部分。

20、聽了師父講法,在名言知道了什麼是出離心出離心在哪裡用功感恩師父!但在日常中用功的具體方法師父慈悲開示

日常生活當中具體用功方法,《心經》里講得很好。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就是隨時隨地我們對於我們自己的五蘊身心要觀照它沒有自性當我們對色受想行識五蘊執著生起時,隨時用般若空性觀照它,用般若空性觀照對色受想行識生起執著心,那就可以用功方法就是隨時用般若來觀照自己的執著心,就可以。如果不懂怎麼去觀照,就可以學習觀自在菩薩的《心經》,那就可以學到很多。

21、出離心還是屬於妄心嗎,佛菩薩見性了,就沒有出離心了嗎?請師父慈悲開示

看你從哪個角度看。如果從出離心的界定,就是出離一切制約。我們現在,看出離心,是出離現實的問題。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都是由虛妄分別而來。問題是虛妄的,所見虛妄,能見也是虛妄,所以,出離心從這個角度看,也是不離虛妄的。但是,這個問題也能幫助我們出離虛妄。因為,出離心能夠幫助我們出離虛妄,相比於其他虛妄心,出離心真實得多,因為它能夠幫助我們出離虛妄。佛菩薩見性之後,沒有問題,也沒有所謂出離。只見法性不見問題與出離。法性是遠離能見所見,遠離人我對待的,當然,也就沒有所謂的出離心了。

站在名言角度,佛菩薩見性了,就是已經真實出離所有問題。他的智慧本身就是出離的本身,從名言的角度也可以安立。看你站在哪個角度看了

22、請問法師如何發起菩提心

我們平時在講菩提道次第廣論時,講得多了,比如修自他相換啦等等。

23、怎麼能修得四無量心呢?在家的居士能修嗎?請師父慈悲開示

都能修。慈心予樂,悲心拔苦,喜心是為眾生離苦得樂歡喜,舍心是修怨親平等平等心。

以自我為中心,損傷別人,其實,任何一件損人的事情都不真實利益自己。要想真實利益自我,就必須放下自我真實利益眾生成就自己真實智慧

有興趣的居士可以在網上找一找,慈心無量的慈心三昧修法,悲心、喜舍心都有專門的修法,可以自己找來學習。今後我們可以專門來講四無量心的修法

24、每次念佛完了都要迴向嗎?迴向給自己親人,再迴向給一切眾生功德會不會越分越少?如果忘記迴向功德就丟失了嗎?請師父慈悲開示

是的,每次念佛結束都要迴向迴向發願是一樣的。沒有願心修行就沒有目標了。迴向發願是一樣的,都要對准自己的目標,怎麼樣發願就要怎麼樣迴向,一個在前一個在後,都是一樣的。發願迴向,是將我們修行的點點滴滴都串起來。

比如,我們修行時心很散亂善惡雜陳,惡對善就有損傷。我們修學的心與耽著世間的心也是互相衝突的。修行,只有表裡如一,善法成為純粹的善法,不夾雜其他的惡業修行最快

所以,每次念完佛都要迴向。不是迴向功德越來越小,而是越迴向越多。因為,我們如果只是發心利益一個人,那麼,我們得到的力量也很小。如果,我們迴向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那麼,我們的功德也是越迴向越大。

比如,你一個人快樂有多少呢?如果把你的快樂與志同道合的人分享,大家都能快樂,你的快樂力量很強了。乃至你忘記了,人家都不會忘記。這時你會看到,迴向功德會越來越大。如果忘記迴向了了,功德也不至於丟失。但是,沒有把修行善業的功德力集中到一起,這是一個缺失。

所以,修行之前發願與最後的迴向要統一起來,把功德力集中串起來。

25、怎麼安排自己念佛時間呢?在家裡不可以三時繫念,或閉關念佛呢?請師父慈悲開示

都可以。一天當中要保持好樂修行的心,最初是從時間用功,慢慢的,我們保持相續不間斷,逐漸延長自己念佛時間信心願心好樂之心都增強。這就很好。當然,沒有誰能替你安排時間。我們要活學活用。沒有一成不變的法,我們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一天當中有早中晚,或是晝三時三時功課讓我們投入、歡喜地學修。

26、在家做早課的時候,念佛得很清凈,很歡喜。但是晚上九點多做晚課念佛卻念不起來,昏沉、掉舉,是為什麼呢?請師父慈悲開示

原因也許是多種多樣的。簡單分析,一日之計在於晨,因為早課時呢,休息一晚上之後,早上專註很好自然得很清凈歡喜晚上九點過,身體累了一天,昏沉、掉舉也很正常。所以,非常充分的身心精力很重要。但是出現昏沉掉舉的原因很多,我們現在說的,也只是其中一種可能。

請個人針對具體情況,好好分析。

27、我修習念佛法門生病了頭疼,我念佛的同時頭也疼,念佛境界不現前,我睡覺過去,頭就不疼了。我是念佛,還是暈過去呢?死的時候,痛苦的時候,要不要念佛呢?怎麼辦?

可以吃藥,也可以睡一覺,等頭不疼了,再歡歡喜喜地念佛,這也是一種善巧。我們適當借假修真,調養,也是應該的。如果是不歡喜念佛,自己找一種病來搪塞自己,就必須從內心裡把不歡喜念佛心態解決。

我們今天在病痛時能夠念佛就更好。病痛念佛能夠轉境。我們在健康時能念,病痛時能不能念,這都是檢驗我們,我們要念成定力不受外境內境影響,往生就有把握了。

28、師父念佛要攝耳諦聽,可我怎麼覺得諦聽反而讓人太集中而緊張呢,如果不聽就不會像這樣但卻又散漫了,聽了倒是集中卻又覺得不自然,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念佛

諦聽與攝心,自己要摸索。最初念佛就是要集中注意力,這樣,是會有緊張,能所念三輪不空,就是容易緊張

開頭覺得不自然,是很正常的。但是,我們自然地念,久而久之就會發現,是心念佛是佛念心,心佛不二,很安然很快樂又很集中注意力。所以,自己要摸索。

如果最初念佛集中注意力太緊張,可以稍微放鬆。我最初進寺廟拜佛,真的會很緊張,會在意周圍人的觀感,其實,這是自己為自己製造的緊張。今天拜佛隨便千人萬人看著也不緊張了。所以,只要堅持就會改善。

29、聽說最佳修行時段是晚上十一點至凌晨兩點,這種說法是否正確,請師父開示

從理論上說,修行時間日日都是好日,時時都是好時。但是,理論上是這樣平等地說,針對每個眾生,這個裡面是有區分的。

好與不好,要放在每個人身心精力上去說。當然,十一點到凌晨兩點,子時前後正是萬物復生的時候,也正是我們道心復生的時候,也許我們可以把它提升到最好修行時間

從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來說,可以說這個時段是最好修行時間。但是,從個體來看,不可以籠統而說。

30、現在的人修學的有專念佛號,有專做佛事的,有持咒的,我覺得哪種都好,可是這樣覺得應付不過來,應該怎樣做比較好呢?請師父慈悲開示

這個是,當你有圓融智慧,法法都圓融當你不能圓融時,就選擇與自己相應的。

能夠從自己相應的裡面來做起,一法通,法法通。要針對自己根基,選擇與自己相應佛法,然後專心修學。佛所說法,為對治一切虛妄心,嗔心、貪心眾生,對治方法不同。

瑜伽師地論》里,就講到眾生根基不同,有嗔行人,有貪行人,不一定啥都學,只要針對自己煩惱,能夠對治自己煩惱就可以了。

認知自我,看我們自己的業障煩惱是什麼?智慧顯發不出來是為什麼?認識個體性了,就知道自己修行因果,選擇修行方法,也是相應於自心的。法無高下,對機者良。

31、現在很多修學佛法的人說,只是念佛就好。別的就不用去學習了,學生以為,凈土一門很高深的法門,必須以修學各種經典基礎。請法師慈悲開示,是不是如他們所說,只念佛好了呢?請師父慈悲開示

當然念佛有多種法門。我們最好不要因為自己根基排斥其他法門。如果知道人身危脆,知道自己業障,只要能夠對凈土發生信願,和我們從三藏十二部經典學習,也是一樣的。眾生根基不同,不要用自己適應的法門,排斥眾生法門

專心念佛的人得到的利益,往往超過那些以為自己聰明,什麼都學一點點的人

如果我們逃避學習,對凈土法門也沒有真正生起信願,散心念佛,這個我也不太贊成。

32、念佛經,佛咒時有出聲與否、聲音大與否,發心的純真,純善與否。所得福德是否因之有分別,請師父慈悲開示

有分別的。你念經、念咒,出聲你自己能聽,人家也能聽。娑婆世界音聲佛事耳根最利。口念耳聽心應,三者相應,都攝六根,這樣最能攝持我們六根來修善法,最是具足發心純真、純善當然力度更大

33、念佛機放佛經,請問房間小動物和看不見的眾生聽得到嗎?謝謝師父

應該聽得到,也許看不到的眾生還比我們更靈敏。所以,盡量把念佛聲音彌漫整個世間,當然,不要引起別人的反感。只要我們發這樣的心,對於利益眾生作用就不小。我們在生活過程中,就是要盡量善巧安排對眾生有益事情

34、晚上在家裡用播音機播放地藏經三時繫念嗎?

你播放地藏經三時繫念時,冥冥中的眾生也能聽到,音聲佛事也有作用。可以這樣的。

35、有人說居士誦經時不能露相,就是在網路讀經室誦經時不能開著視頻,是不是這樣?請師父慈悲開示

露相就是表露相狀,我們試著從一些道理上分析。比如,我們誦經需要專心一意,那麼,我們為什麼開視頻呢?我們要反省自己開視頻的發心假如我們開著視頻隨時隨地看著視頻,或者希望別人看到我,如果發心正確,也許這就是散亂心,是一種散亂作意。實際上,我們要善巧,看看我們能不能專心一意。從這個角度說,如果你沒有達到一心一意,或者說你發心不是很圓滿,我建議我們不開視頻,這樣至少能夠減少一個有漏之門

第二個層面假如開視頻不能影響你,你已經達到專心一意的程度,你傳送視頻出去對於別人還能幫助,我也相信你的發心,這個時間為贊同,你開不開無所謂。

36、法師:誦寶篋印陀羅尼咒可以消業障嗎?給孩子誦寶經手真言:「唵阿 賀啰薩啰嚩 尾你野 馱啰布你帝 薩嚩賀」可以提高成績嗎?怎麼發音?謝謝法師

我們不要拿著咒語到處問,一個法,要從一位師父好學

提高孩子成績,我們祈求佛法三寶加持,有作用,二一個,我們迴向孩子;三一個,不要把前兩者當作唯一辦法,要請孩子自己有一個好好學習的態度,能夠掌握好好學習的方法。要三種方法要結合。

37、有時在夢中師父講法,可醒來後總是忘記,記不清楚,除了懺悔外,還有什麼更快的辦法,才能記住在夢中師父講的話?請師父慈悲開示

有一夢中瑜伽修,這是相應的修法,可以練一練這種修法。我們一是懺悔,一是在現實中多熏習,祈禱諸佛菩薩在夢中來指導我們。我們可以把夢當作善知識,以自心來孵夢。

如果對夢境歡喜心,與我自心能夠相應,臨睡前祈禱三寶加被,以清凈心入睡,祈禱善知識可以解答我們什麼問題,以自己的心來指導,這樣來指導夢境夢境往往與我們臨睡前心境相應。我們經過初步鍛煉就可以的。我們還可以找一些相關的書來學習。

38、請問師父平時持戒基本不犯的,但在夢中時不時會有犯支分,怎樣對治夢中的境況?

白天能夠持戒,但是,夢里能夠強烈做主的意識就沒有了,夢意識犯支分戒很自然。我們要加強白天的熏習,二一個在睡覺時不要亂意睡眠,而要善意睡眠,加強正念夢里犯戒,說明要加強白天的熏習,加強對三寶加被的祈願

39、夢里遇險,夢里發誓吃齋是否與學佛有關呢?請師父慈悲開示

有關的,夢里遇險,夢里發誓吃齋,說明它有因果關係。你遇險就知道發誓吃齋,總是在相關教理當中聽聞過,和往昔時親近佛法親近知識有關。這可以說是夢里的造作等流,多生累世你就有過遇險就發誓吃齋的經歷。

還有,也許有往昔時善業顯現,也許有相關人士的幫助,也許是佛菩薩的提攜接引。

40、請問師父,夢佛來接引的時候,這個人一般都有什麼徵兆

要看自己是不是身心清凈柔和穩定

41、夢里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怎麼理解呢?請師父慈悲開示

我們在做夢時,是顛倒的,六趣的境界也是這樣的。生死輪回當中,有六道眾生境界。其實,六道輪回是沒有智慧的結果,六道輪回實際上是生活虛妄的顛倒之中,打個比方就如做夢一樣,六道眾生是不真實的。

而覺醒之後,有智慧,能夠覺悟到法性,認識法性之後,法性遠離人我相、文字相,這就是智慧的醒覺,超脫一切文字相,就是覺後空空無大千啊,就是回歸於法性。不能回歸法性,就是生存於世間相狀中,流落於六道

42、對於以前做的錯事和罪過,不敢在師父面前懺悔,要怎麼辦?在佛前懺悔可以嗎?請師父慈悲開示

如果你實在在師父面前不敢懺悔就在菩薩面前懺悔,如果這樣也不敢,就在自己面前懺悔。不敢,就是因為我們還有執著,一旦能夠放下面子就能更好地對治我執。能夠猛烈對治我執,一切罪過都能對治。

能夠敢於面對錯誤的人,就是真實地面對錯誤了。

43、請問師父,在家學佛,幫助師父修建寺院,引人皈依三寶,參加寺院法會,這也算實修嗎?會得什麼利益啊?

當然,修建寺院,引人皈依三寶,參加寺院法會,可以說是護法,也算實修。但是,真正的實修,是針對我們的錯誤來修正它。比如,我們明了因果之後,我們把因果觀念引用到日常生活中,這就是在實修。做這些能夠得到什麼利益呢?比如修建寺廟寺廟三寶住持地方,進了寺廟,大家恭敬禮拜聽聞佛法,改正錯誤,所以寺院功能很大。我們幫助修建,就是幫助大家得到這些利益將來,大家得到的福慧資糧,對於我們自己得到相應的福慧資糧,也有很大幫助。改正錯誤、把法義融入我們生命,這些都算是實修。這些實修,能夠幫助我們得到增上生的利益也能幫助我們得到決定勝的利益

44、為什麼顯宗中像弘一大師一樣大成就者,若未接觸藏密,卻不懂密法,都是所說法,應都在法性大海中,為什麼會這樣呢?

個人有個人的因緣,學習時不是一開始就啥都圓滿。如果你有機緣遇上更深妙的法,那恭喜你。別人沒有遇上密法,也許也有因緣,人家從顯宗去修學,也能成就,個人自有自己的因緣

45、洞宗明安禪師的高足平侍者習氣不好心性不好禪師也已經知道他未來的遭遇。為什麼能預計,卻不能在當下就教化他呢?請師父慈悲開示

我們怎麼知道明安禪師沒有引導呢?禪師一定會平等教化弟子,希望他們都能好好改變習氣毛病師父雖然都平等引導了,但是有的人能夠依師教導,有的人卻是依照自己的見解,不是依照佛法見解修行,改變自然就要小一些。

為師父,明安禪師對於侍者一定是盡到教導之責的。就是明安禪師圓寂之後,平侍者想要掘毀塔廟,寺里的耆舊也是在勸誡他的。只是他連勸誡也不聽,而是執著於自己習氣毛病,與佛法不相應。

46、請問師父是境隨心轉還是心隨境轉?

看個人自己的能力了,自己要有能力,就是境隨心轉了;如果自己的心沒有力量,心就隨環境所轉了。

47、請問法師何為貪?

不如理不如法慾望名為貪,是一種染污心,是一種煩惱。把貪解脫了,去除了我們所貪的執著了,就是一種清凈心。

48、「無常是從時間的角度來看待實相。「無我」則是從空間的角度來看待實相。請問師父,這句話該怎麼領悟呢?

這是行部說法時間一定是從空間的變化角度來看的,時間與空間不是截然分開的,時空是緊密結合的,往往不能分開。

時間、空間都是無常的,無有自性無我,因為每一個東西的存在都是因緣條件存在的,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物質之間相互關聯,沒有獨立存在的東西,你影響我,我影響你,從每一個具象東西的存在,和周邊東西都息息相關,表面上看有一種空間,但是,它也是有條件的,無自性的,無我的。這樣,對於實相在時空上的體現,就能稍許相應。

49、請問師父舍利是什麼?

舍利平常一點說,就是圓寂火化之後所留下的,都稱為舍利,一個是法身舍利,一個是色身舍利。一個人修行之後留在世間東西都可以稱之為舍利,比如圓寂了,火化留下的骨灰頭發身分——骨頭,都可以稱為舍利

但是,有一種特別的說法,舍利就叫堅固子——以自己修行定慧功德力,而顯現出不同尋常的東西,為世間所不能粉碎,它的堅固超異於世間東西,這些是由功德成就的,就稱為堅固子。

舍利,我們習慣於說平常的說法,就是他在應化過後留下來的這種東西,都叫舍利又有法身舍利和色身舍利的區分。法身舍利是他所講的佛法,所留下的著作,乃至所教給我們的修行方法都是法身舍利。色身舍利就是圓寂後留下的東西,或是堅固子。

50、學佛為什麼要禁五辛,五辛是指什麼?那些醬、醋、麻油是五辛嗎?

五辛是指辛辣的東西。一般我們所說叫五葷。辛是辛,葷是葷。葷是什麼呢?蔥、蒜、韭菜,這些就屬於五葷。原則上,五葷翻譯到中國就對應不上,有些東西中國沒有。傳統上,有的說法,蔥、蒜、韭菜、獨頭蒜、洋蔥、火蔥,芫荽都算,就是有特別的臭味的。

這些東西為什麼要禁呢?比如生吃會吃嗔恨心,熟吃會生淫慾心。我們修學佛法是要對治淫慾心,淫慾心不除,生死難出。所以,一定要戒葷辛的東西。還有是嗔恨心要對治,這個時間,需要禁戒葷辛。葷辛東西還很多,煙草、大麻、鴉片,反正增長我們惡業東西都要戒除。沒有相關記載說醬、醋、麻油是五辛。

51、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什麼意思呢?請師父慈悲開示

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眾生貪慾不斷,追求財色名食睡等現前的、暫時的快樂,還有因此而追求後世快樂的,這個不同。

色界眾生,看到慾望給我們帶來的痛苦,能夠超離慾望,能夠把不如理不如法慾望解決。於是在四禪八定中進入色界慾望之心就對治掉了,沒有粗猛的慾望之想了,但是他有非常細緻的定心,能夠住於四禪八定當中,這個叫色界眾生

無色眾生,往往住於四無色定當中。

跳出三界外,就是要超出三界一切苦難,金木水火土叫五行,五行相生相剋相乘相侮,你制約我,我制約你,在三界當中就是這樣。三界當中所有的存在,古時就用五行來界定它的本性。五行相生相剋相乘相侮,看看你的深刻變化啊,哪一種變化更大。在佛法上,把五行歸納為四大,叫地水火風,其實也是一樣的。所以說,要受制於五行,就是三界當中的狀態,就跳不出三界。只有不受制於五行,跳出生克乘侮,就可以自由自在了,那往往就是指能跳出生死輪回,一旦跳出生死輪回,就能自由自在於萬法。世間上的一切深刻變化就把他制約不了了,因為他智慧,有充分的善業。

52、阿羅漢已經跳出三界了,在哪裡安住呢?請師父慈悲開示

出了三界當然有安住的地方,比如,諸佛安住在法性中,安住在自己法身剎土當中。阿羅漢也是這樣,安住在自己所應該安住的境界當中。比如,他有定力,或者說安住在自己的寂滅凈土當中,這也是超出我們三界眾生想像的。就像我們眾生有什麼業力就會生活在我業力變現當中。

羅漢有他自己的國土菩薩諸佛都有自己的國土,安住於自己修行境界裡面,這些境界顯現,自然有他安住的處所。他斷掉見思煩惱,能夠安住於凈土當中,一般,阿羅漢安住於自己的便有凈土中。

53、怎麼樣能開天眼看到凡人看不到的東西?請師父慈悲開示

要好好修學智慧,五眼六通都是從智慧中來。如果不求智慧專求開天眼,有時候看到一些東西,你根本不能接受。萬般神通下品,唯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