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請問居家風水及祖先墳墓是否會影響在世的子孫?

  問:人說:用象牙念珠念佛,經過一段時日後象牙會來討命。因此,我不敢用也不敢送給人,請問我應如何處置這串念珠?

  答:你把這串念珠供養和尚,我們沒有能力度牠,讓一位真正有修有德的修行人去度牠,這就可以,這是慈悲心。

  學佛之人不但不吃肉也不穿皮製衣物,因為傷害動物之性命,取其皮做衣服鞋子,這與吃肉一樣。但《百丈清規》里記載,七十歲以上身體衰弱者,沒有皮袍無法保暖的,可以白眾跟大家說明:「我必須要穿一件皮袍保暖。」這就可以,這是開緣。21-090-0044

  :我們常搞不清楚主導與輔導,往往勸人為善,勸到後來無形中演變成命令,而去主導他人,請問如何才不會落入主導他人?

  :輔導幫助別人到最後是主宰別人,原因是主觀太強,另外一種原因習氣煩惱,就是想控制別人的念頭學佛人一定要放棄控制別人的行為與意念,這才能行菩薩道。若處處有此強烈的意願,對自己修行會造成重大的障礙,並且不易得人和。這個意念、行為都不好,應當修正過來。

  儒家教人「謙虛」,唯有謙虛才能為眾生服務,才能修布施供養不懂得謙虛,就會貢高傲慢,處處指揮別人,命令式對待別人,自己往往不知不覺,但在別人心裡會產生很大的反感,這是障礙自己的修行。21-090-0044

  我生長的地方是以補魚為業,殺業很重,請問如何結緣能讓地方學佛?

  :這必需讓他們認識佛教,以及懂得佛法道理,並且為他們講解佛法。若無人為他們講解,道場流通的《了凡四訓》連續劇光碟,可以帶回漁村讓他們看電視學佛,這片光碟接引初機很理想,就從這裡下手。21-090-0045

  :已婚和準備結婚之人,請問學佛應注意哪些方面?

  :已婚或準備結婚之人,應該多向年長者請教,長輩會把以往的經驗、教訓教導你。結婚,首先要了事實狀況,不但是男女雙方彼此了解,雙方的家庭狀況也必需了解。若家庭三代以上都修善積德,其兒女必定有福祖宗積德,後代必能發達。再者,夫妻要有共同努力目標,決不能感情用事。感情是非常脆弱的,禁不起考驗,現在的社會離婚率這麼高,就是沒有考慮這麼多的因素

  學佛之人,找對象一定也是學佛人,譬如我們的道場是修凈土目標就是修清凈心,兩人都修清凈心,法門相同、目標也相同,志同道合這樣最好。學佛人必須懂得時常保持心地清凈身體輕松,身心清凈才有智慧,方能解決問題

  夫妻要創造美滿的前途,一定是同心同德、志趣相投。這種結合是道義不是感情感情是媒介,後面一定要有道義才能美滿;疏忽了道義,只是曇花一現,婚姻不能長久。21-090-0045

  :請問被人誤會是否要解釋清楚?如何判定在何種狀況下需要解釋?

  :視情形而定,有些誤會必須要解釋,有些誤會可以不必解釋。是否該解釋,判斷的原則是在利益對方,有些解釋於對方有益,有些不解釋於對方有益,只要「不為自己,專為對方」,依此標準而定,就不會有錯誤。21-090-0046

  :學習世間學問時,想到這是浪費時間,應該把時間用在佛學上。但學佛時又不放世間學問,因為它可以賺錢活命。因此,世間學問沒有學好,佛法亦無功夫,請問應如何是好?

  你應該先把世間學問學好,有一技之長能幫助自己生活無有牽掛。但生活不必太富裕,日子能過就好,這樣就能全心全力來學佛佛法言:「法輪未轉食輪先」,我們最低的生活若有問題,還有何心思學佛?所以,在家同修一定是過自己最低的生活沒有問題,一家人歡喜喜、快快樂樂,這樣學佛才能得力。

  古時候出家人道業成就多,現在出家人道業成就少,道理在此古時候居士供養出家人是用田地山林,所以寺院庵堂都有產業。寺院田地租給農夫寺院經濟就有固定收入,所以他不信徒,沒有經懺佛事應酬。因為經濟沒有問題,所以心安,修道容易成就。現在困難了,寺廟沒有恆產、沒有收入,收入完全靠經懺佛事法會,所以出家人行道很難成就。我們仔細觀察,在家信徒為什麼有成就?在家人事業,每個月有固定收入,因而他的心比出家人定、比出家人清凈

  出家人即使在現今環境,要如理如法修行,還是可以做到的。但出家人缺乏信心,「這要靠什麼生活?」「泥塑木雕的佛菩薩能靠得住嗎?」自己沒有信心這就難了。果然對佛菩薩堅定信心,一點疑慮都沒有,餓死也情願。佛菩薩一定會照顧你,真有苦難會有人來幫助你,會有意想不到的緣分這是三寶加持

  我們對經濟來源沒有把握,因為我們不知道何人會供養,但我們只有一信念念佛為求往生凈土。真正沒有經濟來源,我們的心更加堅定老實念佛。一天沒得吃,念一天佛;兩天沒得吃,念兩天佛,三、四天往生了,我們要有如此的信念,不要貪生怕死。《凈土聖賢錄》的宋朝瑩珂法師,三天不吃飯、不睡覺,一心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帶他往生了。有這個例子,我們怕什麼!《彌陀經》雲:「若一日到若七日」,我們相信,所以心永遠保持真誠清凈,決定不向外攀緣若有人送錢來供養,錢的數目太大,我們要問:「你錢從何而來?家人曉不曉得?」供佛的財是凈財,若家人不知,會破壞家庭和睦,或者來源不正、借貸,我們可以不接受供養。21-090-0046

  :請問居家風水祖先墳墓是否會影響在世的子孫?

  :「若能轉境,則同如來」,你不被境轉,能轉境界,你決定不會受風水墳墓的影響。譬如我贊嘆你,你歡喜;我罵你,你生氣你的心會被境界轉,就會影響,你就命運、有風水。我罵你,你不生氣;贊嘆你,你不歡喜你的心清凈不被外面境界動搖,風水對你就沒有影響。21-090-0046

  :商場奸詐,困惑我的靈魂窮人欠我債務無心追討,向富人舉債要全力償還,苦海無邊,回頭無岸。在家與出家雖一步之遙,卻是那般遙遠,我不能自拔,請開示

  你這情形,最好讀誦《了凡四訓》,把《了凡四訓》多看幾遍,相信對你一定有很大的啟示。在世間無論從事哪個行業,回頭要從心上回,在沒有接受佛法之前,我們起心動都是自私自利;現在學佛了,明白道理了,回過頭來不再為自己,起心動念為社會、為眾生

  別人欠你錢,若無能力償還,就布施修積功德,這也很好!自己欠別人錢一定要償還,這一生不能償還,來生還是要負債。世間來生債的,我們冷靜觀察,有些人小孩得很可愛,沒養幾歲就死了這是欠債少的。有的是小孩大成人後,整個家產給他,而他對父母生活漠不關心,這是欠債多的。所以,一定要相信因果,欠債一定要償債。

  出家與在家不在形式佛說:「煩惱是家、生死是家、三界是家」,你要出這個家就對了。能出這個家,出家、在家的身分無所謂。在家身分能出三界家、生死家、煩惱家,就不凡人是在家佛。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兩尊佛,釋迦牟尼佛是示現出家身分佛,維摩長者是示現在家身分佛。我們在《維摩詰經》裡面看到,世尊弟子舍利弗、目犍連,這些大弟子見到維摩居士頂禮三拜、右繞三匝,跟見佛禮節沒有兩樣。我們能比得上舍利弗、目犍連嗎?決不是說出家是第一大,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民國初年,佛學歐陽竟無大德說:「佛法是師道」、「佛教不是宗教,不是哲學」。佛教是師道,師道中老師是第一大,所以要尊師重道。出家人對在家老師也要尊敬、要頂禮,我們觀察「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去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善知識老師老師出家身分只有五個人,其餘全是在身分,在家身分的還有在家女眾、在家童女。善財童子見他們,哪一個不是頂禮三拜、右繞三匝?我們一生不能成佛,是煩惱在作祟、傲慢習氣太重,總覺得高人一等,所以把自己的業障住了。

  現代人對於學生規矩,懂得的人少了古時候從小就讀誦《弟子規》,教導你作學生規矩道理。我們作學生要懂得作學生道理,這樣才能師資道合,老師肯真正教導你,你才能真正學到東西。我們這一生是否成就關鍵在此。若你能將《弟子規》讀明白了,將來有緣才能參訪善知識,才能得到善友慈悲的教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