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咒
佛經
佛宗
佛學
佛骨舍利
放生
佛咒
佛經
佛宗
佛學
佛骨舍利
放生
大乘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傳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傳 梁會稽嘉祥寺沙門釋慧皎撰(高僧傳卷第二)鳩摩羅什鳩摩羅什。此雲童壽。天竺人也
佛教故事
2022-12-15
144
聖凱法師:論一心二門及其對理學思維模式的影響
論一心二門及其對理學思維模式的影響聖凱法師 【提要】 宋明理學之所以能夠成為秦漢之後的「新儒學」,
法師開示
2022-12-13
144
超定法師:聲聞佛法與方等大乘
聲聞佛法與方等大乘 超定 問題的提出 三論宗集大成者嘉祥吉藏,判攝如來一代時教為二藏:聲聞藏與菩薩藏
法師開示
2022-12-18
136
超定法師:了義不了義的抉擇
了義不了義的抉擇 超定 論題解析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系佛陀開示弟子,修學佛法的四依之一。從四預流支
法師開示
2022-12-18
127
侯松蔚教授:小乘與大乘、顯乘與密乘的次第
小乘與大乘、顯乘與密乘的次第 第297期明覺 文:侯松蔚 《百喻經》中,有一個「師患腳付二弟
大德居士
2022-12-12
124
聖凱法師:大乘佛教的懺悔觀
大乘佛教的懺悔觀上(上) 清華大學 聖凱 大乘佛教的思想有許多特點,之所以是「大乘」,是
法師開示
2022-12-14
122
其它法師:明心見性­­——《楞嚴經》與生命的超越(能忍法師)
明心見性­­——《楞嚴經》與生命的超越演講/能忍法師 整理/董飛 采訪 呂方芳能忍法
法師開示
2022-12-14
122
慧光法師:隨處作主 立處皆真
隨處作主 立處皆真 過去祖師開示教我們要隨處作主。什麼是隨處作主?就是不隨順自己的煩惱。但是當我們遇
法師開示
2022-12-15
122
初發心的修行人面對怨敵損害,如何能做到以歡喜心修忍辱
問:初發心的修行人面對怨敵損害,如何能做到以歡喜心修忍辱? 索達吉堪布:格西朗日塘巴說:「願我
佛學問答
2022-12-14
119
達照法師:大乘禪法的修證路線
大乘禪法的修證路線 講演/釋達照 整理/董飛[編者按:2010年10月16日下午1時至5時半,達照法
法師開示
2022-12-14
119
達真堪布:在網路共修講堂里受八關齋戒能得到戒體嗎?
問:在網路共修講堂里受八關齋戒能得到戒體嗎? 答:受戒主要是要得到戒體。小乘佛法里所謂的戒體是
佛學問答
2022-12-16
119
侯松蔚教授:通達聖教無相違,極大罪惡自消亡
通達聖教無相違,極大罪惡自消亡第313期明覺 文:侯松蔚 上次談及,經論明明宣說三乘及顯、密二宗的
大德居士
2022-12-12
118
侯松蔚教授:誹謗宗乘即犯戒
誹謗宗乘即犯戒第312期明覺 文:侯松蔚 香港作為漢族地區,佛教傳承亦以漢傳佛教為主流;南傳、藏
大德居士
2022-12-12
115
惟覺法師:習禪講義
習禪講義靜坐的方法,先於禪座上端身正坐,身心放鬆,任心平靜,面孔保持一絲微笑,頭部正直,後頸微靠衣領
法師開示
2022-12-04
113
一個懂得懺悔的人就是有福的人
我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嗔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罪從心起將心懺 心若滅時罪亦
大德居士
2022-12-15
112
聖凱法師:體用真妄與兩重唯識觀——攝論師的三性思想
體用真妄與兩重唯識觀——攝論師的三性思想聖凱法師 內容提要:本文以攝論師的三性思想為中心,指出攝論
法師開示
2022-12-14
112
超定法師:證法眼者之正觀
證法眼者之正觀 超定 針砭時弊 印公導師教誡弟子:學教修慧之人,戒之在「慢」;發心做
法師開示
2022-12-17
108
業露華:關於《法華經》的幾個問題
關於《法華經》的幾個問題業露華 《法華經》亦即《妙法蓮華經》,是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經典。它廣泛流行
大德居士
2022-12-06
108
夏壩仁波切:只念一句阿彌陀佛能不能往生?
居士問:請問上師,只念一句「阿彌陀佛」能不能往生? 夏壩仁波切:天底下絕對沒有僅靠一個咒、一個
佛學問答
2022-12-12
108
超定法師:略談法相唯識的空義
略談法相唯識的空義超定 一、緒說 恭逢印順導師九八嵩壽,大覺蓮社創辦人葉敏居士,特別來電邀請,北上
法師開示
2022-12-18
102
上一頁
20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