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松蔚教授:小乘與大乘、顯乘與密乘的次第

  小乘大乘、顯乘與密乘的次第

  第297期明覺 文:侯松蔚

  《百喻經》中,有一個「師患腳付二弟子喻」:

  「譬如一師有二弟子,其師患腳,遣二弟子人當一腳隨時按摩,其二弟子常相憎嫉,一弟子行其一弟子,捉其所當按摩之腳以石打折,彼既來已忿其如是,復捉其人所按之腳尋復打折,佛法學徒亦復如是,方等學者非斥小乘小乘學者復非方等,故使大聖法典二途兼亡。」

  雖然左腳是左腳,右腳是右腳,但都是同一個人的腳。好比大乘小乘均為佛教的一部分,根源皆來自本師釋迦牟尼佛。若互相蔑視、攻擊,就像認為其中一隻腳比另一隻腳優勝,因此傷害另一隻腳,最後那個人一定連站也站不起來。

  被人稱為「小乘法門」的四聖諦、八正道、十二緣起等,並非小乘獨有,而是一切出世間法的共同基礎故名「二乘(大乘小乘)共法」。(大乘獨有的六度四攝,則為大乘不共法」。)即使是大乘經論,亦屢屢提及四諦十二緣等,蓋大乘法義均離不開苦、空、無常無我緣起等始見於小乘經論的前提。

  實際上,大乘小乘的根本分野不在於所修法門的內容,而在於行者有否菩提心。《菩提道次第廣論》雲:「故法雖是大乘之法,不為滿足,最要是彼補特伽羅入大乘數。又大乘人依菩提心,假若此心僅有粗淺了解,其大乘亦唯爾許。若有心德圓滿,則其大乘亦成真凈,故當勤學。」宗喀巴大師更引龍猛菩薩《寶鬘論》中「諸聲聞乘中,未說菩薩願、大行及迴向,何能成菩薩」一偈,證明聲聞之所以不是菩薩,主因並非見地或其他修持,而是不具足菩薩的廣大願行。

  所謂菩提心,就是「為利眾生成佛」的志向。光是想利益眾生或僅欲自己成佛了事,均不算菩提心。由於成佛須要圓滿慈悲智慧,故沒有慈悲心眾生,根本不可能成佛。即使其行為上修持六度四攝,若無菩提心,則一切行持均失去內涵,淪為形式,落入小乘之流,不會成為成佛資糧。正如《聖道三要》所言:「若無菩提心攝持,出離(僅有出離心)不成無上覺。」

  相反,在菩提心攝持下的一切善業,即使僅為世間善行都會轉化為出世間成佛正因,功德亦遠遠勝於沒菩提所作的同一行為。《道次第攝義》有謂:「大乘道命為發心,是菩薩行根本依,能轉資糧如金汁,攝納眾善為福藏。」因此,有些人聲言修「出世間法」者,不應浪費時間於「世間善業」,實乃荒謬的錯見!

  所有菩薩都是入世利益眾生而修成的,六度四攝兼具自利與利他,菩薩戒中包含「饒益有情戒」,大乘經典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也說:「若令眾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大悲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不在世間行善,去哪裡利益眾生呢?!

  說小乘大乘基礎,另一原因是:前者要旨是培養出離心,即深感輪回是苦而求解脫之心。一個人若不了知自己在輪回的苦,便不會推己及人,明白他人的苦,慈悲心也無從生起;不盡悉三有過患,即不會追求解脫,自己不欲解脫自然也不祈願他人解脫。不希求自他離苦得樂、同得解脫,就等於沒有菩提心。因此,從小乘去到大乘是一個連貫、漸進的次第,僅有先後之別,而無相之處不應彼此毀謗。(當然,過往生曾有修習者,今生根器較高,有可能直接趣入大乘。)

  前述《百喻經》的比喻僅指大乘小乘,但顯乘、密乘的關系亦應作如是觀。本專欄首篇已曾解釋,顯、密是大乘中一套先後次第。因為從顯教習得的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同樣是密法的基礎――出離心攝一切修持入內道,菩提心攝一切修持大乘道,空性見則攝一切修持入正軌。

  修持密乘儀軌時,觀想世間現為越量宮(本尊宮殿),宮殿的四門代表四無量心,四門上的四窗表四神足、頂蓋四小橫梁表四正勤,五層圍牆表五根五力,華網等七種掛飾表七覺支,八主柱表八正道,頂椽上的二十八條支架表示十八空加上十波羅密,華蓋上的寶傘表悲心……由此可見,密乘並未忽略顯乘的法義。唐・輸波迦羅譯《蘇婆呼童子請問經》(即藏文《妙臂問續》)明言:「念誦之人持戒為本精進忍辱,於諸佛所深心恭敬,發菩提心、勿使退轉。恆須念誦,莫有懈怠……持誦之人具此七法,即滅諸罪,乃獲成就。」

  進一步而言,密法修持更是直接奠基於顯教的證德上。密乘儀軌的許多細節,如觀空、生起及收攝中圍,均有賴「性空緣起互彰顯」的定解,才足以如量觀修。正行時,通達諸法無我正見,同時自觀本尊,空慧與天身顯相於一心中和合無異(顯空無別),方可發揮密法的真正效能,俱時成辦法身及色身親因。

  以上所言,乃本於宗喀巴大師的著名主張「聖教無相違」。一切三藏經論教法,均應如此看待。輕蔑或毀謗聖教任何一支分,均為舍法或謗法,罪業極大,足致墮落地獄對於密乘行者,這更是蓮花三昧耶及十四根本墮之一。是故,認真的修行人,必須殷重修學一切顯密教法

  ※本文作者香港能仁書院佛學研究中心客座助理教授香港多個藏傳佛教道場之譯者、幹事、顧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