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照法師:大乘禪法的修證路線

大乘禪法的修證路線 

講演/釋達照 整理/董飛

[編者按:2010年10月16日下午1時至5時半,達照法師將在復旦大學逸夫樓演講《天台禪法》。現將本刊第二期發表的達照法師演講稿、專訪和相關鏈接置頂。並將編者十多年前為《大乘止觀法門》、《摩訶止觀》、《法華文句》、《法華玄義》、《永嘉禪宗集》等書所撰提要重新校對上傳,以供參考。]

達照法師是嫡傳天台教觀第 46代,近年熱心弘揚永嘉禪,從事天台凈土禪宗、密法的修學和研究。2008年11月21日,達照法師應邀來複旦大學作《大乘禪法的修證路線》講演。  

如來禪和祖師

在我們談的大乘禪法包括「如來禪」和「祖師禪」兩種。「如來禪」是指生命內在反省的整個修行方法,主要依據是佛說一切經典。南北朝時期菩提達摩來到中國開創了禪宗以後,傳的是「直指人心、明心見性」的「祖師禪」。以前「如來禪」和「祖師禪」都要依據經典,直到六祖慧能,特別強調直指人心。到六祖不再傳衣缽,變成師徒之間的印證。禪堂里甚至不允許大家讀經,認為教理思想會堵塞開悟之門。由此漢傳祖師禪變得更為玄妙,逐漸成為我漢傳佛教的主流。其實兩者都是一樣的。只是針對不同的根基設立了不同的方便和下手處。

六祖大師之前,特別是如來禪,都要用經文來印證,四祖還是用《楞伽經》印心,五祖六祖就用了金剛經》來印心。大家讀《金剛經》可能有這樣感覺:前十六分講了發心,十六分之後須菩提又重新提這個問題,讀起來有重複之感。這里到底是不是重複多餘的呢?不是。其實是兩條不同的修證路線。

金剛經》里的兩條修證路線   

我們在具體談這兩條修證路線的時候,先談談修證之前的準備工作。這些前期工作包括對佛法有一正確的認識,包括養成好的道德、有慈悲心、不傷身邊眾生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發心這是所有大乘禪法修行前期都需具備的準備工作。具體來講就是對三寶有絕對的信心,發「出離心」和「菩提心」。所謂「出離心」就是因認識到人生有種種痛苦而生出希望消滅這種痛苦的決心;「菩提心則是把我們自身中好的東西、善的東西發揮出來,發揮到極限。不但消滅自身痛苦,還要幫助其他人也消滅痛苦,希望身邊眾生都同我一解脫痛苦,這個就是「菩提心」。有了出離心菩提心之後,我們的修行就有動力。那麼發心之後我們如何用功呢?我們先來看第一種修證路線。 

第一條路線:證體起用

除了直指人心、言下開悟法門之外,其他一切法門走的都是證體起用的道路。這條路線可以分成以下幾個步驟:

1、空掉我們的物質世界

金剛經》里講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四字的解釋是:「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這里有一個重要的字,就是「無」。大家感覺我們的世界人生是「有」,佛法把這種「有」歸納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六識」,以及對應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合起來就是我們的物質世界

我們感覺這個世界,首先是感覺時間和空間的存在,然後有其他物質的存在、我們思維的存在。時空的存在和物質思維的存在取決於我們內在的分別心,這個分別心是我們的「無明」引起的。從直觀的角度看,世界就是我眼睛所看的,耳朵所聽聞的,身體所接觸的等等,六根接觸六塵形成種種的事物就是我們的物質世界。我們所有努力都是以自身的六根去追逐六塵,因為我們以為可以從六塵中獲得自己所需之物,比如說想從外界獲得「自我」,卻產生煩惱。這種痛苦的產生是由於根塵的「勾結」,自我和外在世界產生勾結,於是有「塵勞掛礙」。所以,心一旦被外物所牽,就會勞累;不被所牽,就馬上消除了勞累。六塵不幹擾我,就沒有什麼可以干擾我了。

2、空掉我們的心念

物質世界以外,我們還有精神世界這是六塵中比較難把握的「法塵」。「法塵」一方麵包我能想到的東西,如車、房等,即「色法」;另一方面是「心法」,指腦袋中的概念也就是構成我們精神世界東西。比如快樂痛苦、悲傷等。其實你在物質世界找不到一個叫做「快樂」的東西。它怎麼來的呢?你必須有一標準其他的感覺和這個標準相比較,你才能體驗到快樂。所以世界上的所有概念,就是概念概念的比較。你快樂的基點是建立在自身之外的概念上的,這個概念叫「法塵」。腦子裡一旦落入了這個概念,我們的痛苦就難以自拔了。一切精神物質世界是「六根」、「六塵」、「六識」的總和:「十八界」。我們的痛苦來源於此。

既然認識到人生痛苦,那麼我們人生主要的努力方向在哪裡?我們每個人的舉動,不論是研究科學宗教,都是為了離苦得樂。因對痛苦快樂的認識不同,產生了不同的學科。一般會在某一個具體的塵上下功夫。比如音樂求「聲塵」,從聲音入手。廚師追求「味塵」,從味覺入手。哲學家就通過思辨來解決思想問題,也就是「法塵」。而佛教解脫則是要從意根、法塵入手。我們的思想是怎麼產生的?因為我們有意根緣法塵,產生意識。佛經里說:「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心本來是沒有生滅的。因為有了境,所以才有了心。人會有妄想是因為外在事物人不可能想像出一個東西:沒有形狀,沒有概念也就是說心裡有了概念,才能有認識。但這個概念怎麼來的呢?比如昨天我覺得很快樂,但是昨天已經過去了,所以現在只留下了一個昨天概念我們現在想到昨天開心,到底是誰在想?這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凡夫狀態是六根一直追逐六塵,一切痛苦的根源在於外界的六塵。所以,佛教第一步的修行要將外界的塵舍棄掉,也就是把物質世界「空掉」。然後觀察自己的思想,如果我做到了,看看效果怎麼樣?前五塵容易舍棄:不貪「色聲香味觸」。但是法塵很難捨棄,也就是我們的心念很難「空掉」。特別是知識分子對於思想很敏感。剛剛告訴說要舍棄思想,他們大腦中就形成了一個「舍棄思想」的思想。因此禪宗祖師就給一棒子。法塵也是我們的妄想大乘八宗都要求我們不打妄想。舍棄六塵後,我們內心會呈現什麼狀況呢?讓外塵與六根的勾結打開,讓自己的心結打開,舍棄自己的種種心念

3、舍棄「明明白白」的意根

我們現在物質世界精神世界的塵都舍棄掉、空掉了之後,還有一個會產生意識的意根。因此意識方面很難完全舍棄。既然不能完全舍棄妄想那就少想一點。我們於是就念佛念佛時很少去想其他的事情,心專註一處。很少有人一邊念阿彌陀佛,一邊思想: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的意思,阿彌陀你在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如何如何庄嚴清凈……其實我們對阿彌陀佛沒有具體的認識,這是一個概念密宗持六字真言,在持誦的時候不需要大家知道什麼意思,也是這個道理。這樣就暫時擱置了六塵,舍棄了我們的物質世界精神世界

擱置之後就會有受用。比如:我們在不想任何問題的時候,眾生平等的。這個時候大家肯定不會再去想你是領導我是下屬,你有錢,我沒錢。因為這個時候一切思想都舍棄掉了這個時候我很清凈,以為我思想不動了,我的「真我」就展現出來了。以前感覺受苦的「我」很真實。但當你把這個念頭舍棄後,把六塵放下後,這個時候的「我」無論何時都不會受苦,都很清凈。於是有人以為到了這里就已經是找到真理了,就用「空性」、「大解脫」來形容這個境界。其實這是錯誤的,首先「清凈」也是一個概念,而且還是會有一個「我」在里頭。愚痴的人把這個意根當作是本來面目了。這清凈的「我」其實還是一個可以分別東西的心,它才是造成我們之前所有痛苦的最終禍魁。

雖然這里不是真正的解脫,卻真正是我們要解脫的入手處。這好比是一隻蒼蠅見了紙窗外的光,就不停地去撞,撞破了就可以直接看見光了。就是因為有這么一個「無明」,有這么一個明明白白的「知」在這里,才使得我們產生分別和痛苦。因為這個「知」會動搖,會生起種種分別、念頭,所以十二因緣說「無明緣行」。有了知,有了知的內容,心物二元對立就開始了。我們心開始被外物所牽絆,開始「塵勞」,痛苦也就開始了。這些的根源就是這里的「無明」。道教說「無」是混沌是對的。因為一旦混沌一開,判分為陰陽,產生了「心物二元」,「能所對立」。所以「無極」相當於我們的「無明」。是不是懂得參禪,就要看你能不能看到自己的無明」。

我們前面舍棄了物質世界,空掉了自己的心念,最後剩下的就是這個明明白白的意根,這個明明白白的意根我執也要扔掉!你看看能不能扔掉?這個明明白白再扔掉一下,那你證得的就是本體了!

那麼我們怎麼把我們這個明明白白的「知」舍棄掉呢?小乘有種說法叫「時解脫」,也就是要等待時機,等待因緣成熟就可以解脫。這里就要看前期的準備有沒有到位,有沒有徹底放棄六塵的決心,否則不可能進一步走下去。比如蒼蠅已經找到了這個窗口,只要撞出去了解脫了,但是蒼蠅這時候擔心「萬一我撞死了怎麼辦」?於是沒有決心。凡夫想,一切都是空的,那麼我的價值在哪裡?害怕了,於是不敢繼續前進了。其實這是我們沒有看到世界的全部面貌,只是看到了「無明」下面的情況,而沒有對無明之上的世界有一正確的認識,因此會猶豫。所以前面提到的準備工作:發「出離心」就在這里起作用了。有了這個「出離心」,就可以使你下決心撞破窗戶紙,突破樊籠走向光明。這時等到我們所有的準備和功夫都齊備了,等待的時機成熟了,突然解脫,稱作「桶底脫落」。另外一種解脫叫做「不時解脫」,不需要等待時機。只要「功夫成片」了,就可以順理成章地過去了。時解脫和不時解脫是最常見的解脫方式

那麼什麼叫功夫成片」呢?我們講「參話頭」,話頭就是「話的前頭」。我這句話一旦說出來,一定會有概念。怎麼去參呢?看自己念頭還沒生起前的樣子你想講,但是還沒有講出來。前念已過,後念未生。後念不是不生,而是盯住生起之前的樣子有一比喻叫做「如貓捕鼠」。貓在洞口等老鼠出來,又擔心老鼠一出來就跑掉了,於是非緊張地弓著背,抓著地,死死盯住洞口。功夫成片,就是找到這種念頭沒有生起前的感覺。當你沒妄想感覺找到了,念頭生起了就讓它過去。我只是注意沒有念頭樣子,這個功夫成片了。這有一過程

修行過程中漢傳佛教天台華嚴唯識、三論等宗派禪宗不一樣,需要教理來幫助。禪宗更為直接,從根上下手,用意識去消除意根。但是意根是產生意識的,這好像是兒子要去父親的根,非常困難。如果意識把意根去了意識還在,說明意根還在,因為意根生意識。因此這兩者一定要同歸於盡才行也就是搬石頭的同時也要把自己給搬掉。

我們要證得的這個體從來沒有動搖,也不明白。為什麼說不明白呢?它不是我們妄想、意根的那種明白。但實際上它是有明白的。但是它的明白已經不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明白。所以從第二步到第三步,機緣成熟的人在三言兩語之下,馬上就透過去了,確實能夠把這個明明白白扔掉,乾乾凈凈的意根舍棄掉。如果說你沒有這個根基,可能在意識當中又創造一個見解出來。所以在唐朝以前,中國禪宗就直接讓你把這個東西扔掉,很簡單。那麼扔掉之後,就是證體了。

4、證體起用,回到六根六塵六識的世界生起無邊的妙用

小乘佛法就是這樣的道路:一念相應慧。把以我為中心所建立的一切法,全部舍棄掉。解脫道,證得體就是涅槃。觀察諸行無常、破除法執和我執,一旦破除了法我二執,紙窗就已經破開了。但是證體以後小乘佛法就不用了

我們知道涅槃兩種:「有住涅槃」和「無住涅槃」。其中「有住涅槃」又分「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小乘沒有大乘佛法基礎涅槃後身體還在這里這叫做「有餘涅槃」。另外一種是這一期的生命舍棄以後,因為涅槃世界裡沒有痛苦,就直接安住在涅槃世界了。這叫「無餘涅槃」,又稱為「灰身滅智」。這些都叫做「有住涅槃」。

大乘佛法涅槃叫做「無住涅槃」。大乘佛法修證不是住在涅槃中,因此還需要願力。這種願力從何而來呢?前面說到出離心是為了出離,而「菩提心是為了天下眾生謀福利。我現在痛苦,我感覺身邊眾生也很痛苦,因此我解脫了以後就有願力要眾生解脫。這個願力來自「菩提心」,當你證體後就發揮作用了。因此願力一定要大。你必須有這樣的心態,那麼你證體以後,你知道了這條道路,第一個就會想到趕緊去救出那些我要的人。你如果一開始沒有這個願力,那麼你涅槃以後,用你的眼光去看世界就是本來清凈,哪裡有什麼苦?大家都是做夢而已,就不會去解救別人。大乘佛法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這樣。所以前面的準備工作很重要

沒有這個慈悲心,沒有看到大家都有這個無差別的「體」,往往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覺得自己是在幫助別人。有時候我們去孤兒院看那些孤兒,覺得很可憐,然後自己幫助他們的時候覺得自己很高尚。但實際上,你沒有看到他們和佛陀有一樣的清凈本體。所以只有佛教才能說出一切眾生都可以成佛的話來,其他宗教都是不可能的。佛知道眾生都一樣,都有六根六塵。只要放下六根六塵,就有一個清清楚楚的「我」,拿掉這個「我」,就完全解脫了。因此菩薩要「悲智雙運」,因為有智慧才不住生死;因為有慈悲,所以不住涅槃。「應無所住」就是這個過程

不住本體怎麼辦呢?證體之後整個生命動力是他所發的大願。這個和凡夫不同,凡夫動力慾望。而菩薩是希望別人解脫他自己證體後還會回過頭來起用。證體後就是「預流」,從此生命只有升華沒有墮落,因為自我的本質問題已經解決了,然後就是利用現實世界,去度眾生。怎麼去度呢,要藉助這個世界相關的共同平台,廣學一切知識,用無數方便和眾生溝通。你的生命又展開了更廣闊的天空。

這時「無明」這個意根也不壞事了。唯識宗講「轉八識成四智」,意根轉換了,就變成了平等性智」,看到一切眾生都是完全平等,分別一切法,沒有一切相,因此也叫靈知不昧。在意根上還有意識意識轉化為「妙觀察智」,讓你能通曉世俗凡夫所有的分別和理論體系,清楚是在什麼層次上說的,證體後回過頭來看一切都是清清楚楚。最後,前面的前五也可以起用,轉化為「成所作智」,幫助你成就一切智慧。所以真正成就後其實無一法可舍。大乘佛法說「體相用」,菩薩證體,所起的一切相和用都回歸體,菩薩可以把所有知識的前因後果都了知。證體之後不是說就不生了,心不生了,那不就成了枯木禪了嗎?所以《金剛經》才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還是要生起來,其背後所有的動力就是「利益眾生」。因此,為什麼說蒼蠅在撞窗戶時「萬一撞出去撞死了」的擔心是錯誤的,道理在這里

第二條路線:從相見性

在我們來看看第二條路線「從相見性」。這要從《金剛經》第二部分開始。

十六分之後,須菩提問:「世尊,善男子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又把這個問題重新提了一遍,其實這是另一條修證路線:「從相見性」。

就是我們的六根塵識等一切相。在相上如何見到性呢?我們注意,這里的「體」和「性」,有時容易混。「體」是「真如本體,如如不動真實不虛」。而「性」跟「體」有所區別,它是指證體之後自然有的一種能力,就是在根塵識上生起的一種性能。「體」和「性」不一不異。大乘禪法直指見性,就是讓人在相上就見性。「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是為上根利機者所開設。

諸位先要看到相。然後相的後面是什麼呢?體有沒有相呢?剛才我們不是講到證體了嗎?體是沒有相的。你在相上再看到一個沒有相的東西,體相不二,這時候你見到的就是佛性。這是從見性。譬如有人問何謂佛,有人豎起一根指頭。一個指頭是一個相,但佛不是這個相,因此從否定入手,從相上見到非相的佛性

我們最後回顧這兩種修證方法如來禪和祖師禪。這兩者頓悟後都要漸修。六祖大師徹悟後在獵人隊里還呆了十五年。這十五年裡也是在修行。沒有悟後不修行的。只有這樣,一切法才能變成妙用。曾經說一個法師開悟了,別人讓他說開悟感覺他說這個講不出來。別人一定讓他講,他就說:原來師姑是女人這就是在相上說,舉手投足穿衣吃飯都是般若真如。但是前提是需要道德基準養得好,不然不能說這些。如果心有未安,還是老老實實從第一條路線開始。

小結

中國傳統道教思想里,孔孟講究養成道德,有一種眾生而捨身取義、殺生成仁的情操,有時候考慮天下而忘記了自身,這樣的人很容易就可以接受佛教無我」的思想。同時儒家仁愛學說中,包含有一種菩薩的悲心,也可以與佛教融通起來。老莊告訴你無為虛空,告訴你超越現實不被物所羈絆,這也與佛教超越的出世精神很相似。中國人的傳統思想里已經有了這樣的思想基礎,就更容易理解大乘佛法。因此中國有一些人沒有接觸過佛法,通過對儒道教的了解,也可以培養出頓悟佛法根基。這也是為什麼會有兩條修證路線的原因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