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往生見聞錄(一、二冊合集)完整版

【前言】:記得十餘年前,末學剛剛接觸佛法,偶爾得到此書,在昏暗的陋室中,一口氣讀了半本,那種法喜充滿的感覺,至今未曾忘懷,後來多次搬家,這兩本書都當做至寶隨身跟隨。往生傳末學看過很多,但是能讓我法喜充滿,至今仍難以忘懷的,真的還是這兩本並不厚的小冊子

兩天我心血來潮,從書架中把它請出來再次的閱讀,那往生者的一個個故事尤其是那些苦難之人勇猛精進修持行願給了我許多感動力量加持,實在是應了那句名言榜樣力量高於一切」。阿彌陀佛

現代往生見聞錄(第一集)

往生比丘:

1、清居比丘預知時至安詳往生

清居比丘,不知是什麼地方人,在法華庵蓮清老和尚處剃度,後來常住在大儀鎮東頭覓心庵(俗呼陀子庵)。因為沒有香火,靠賣些葯材、木梳等為生。1938年冬天,一日晚間在打坐念佛,見有二個童子前來跟他說:「你趕快回到師父庵里去,準備往生。」清居師沒有理睬他們。

第二天晚,二童子又來催,並說:「再不回去來不及了。」次日早晨他就雇來一輛手推獨輪車,將行李什物運到法華庵,將情況告訴師父。那時法華庵正在打佛七,他將一隻銀掛表送給師父,剩餘的一些錢供養常住,又買些糕餅水果之類的食物與庵中念佛人結緣。

到晚上九點多,他師父人去看他見他趺坐在卧具上,象是很安詳樣子雙目下垂,靜靜地在念佛師父又叫佛七中人前去和他念佛念到十一點鐘左右。天竺比丘尼果圓師提燈照看他的動靜,清居師那時已經往生了,十歲的小沙彌尼真慧師,站在清居師旁邊助念,她親見清居比丘往生時一點也沒痛苦和不安的樣子,是很自然地在念佛聲中解脫的。她和清居師很熟悉,知道他每天誦完《金剛經》後,就一直念阿彌陀佛。象這樣預知時至安詳往生的,真正是凈土法門殊勝處。       釋真慈記於靈谷寺

2、一乘和尚從容辭眾跏趺化去

一乘和尚年六十餘歲,住在陝西省南關大興善寺鍾樓。公元一九四0年二月二十八日,向全寺人告假雲:「我將於三月初一日入涅槃。」又到西安市方兆樣、溫起凡居士家中告假,說明往生日期。至月初一日,身體如常。早飯後,一乘前行,眾人隨後,到鼓樓上面,對大眾說:「死在上面,還得往下抬,不方便。」自動下樓,不要人扶,到下面之後,跏趺而坐,儼然化去。                                    靈岩山寺法因記

3、定賢老和尚自知時至趺坐念佛   弘一律主鑒定

法名惟泉,號定賢,諱禮喝。晉江桐林黃氏子,母陳氏。於咸豐庚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晝夢白衣女人入室,因而誕公。斯時異香滿室,知所舉子非凡。童年不喜茹葷類,蓋善根深厚使然。未冠,嚴父見背,哀慟異常。為奉慈母甘旨計,偕堂兄業商台灣,未幾,聞母卧病,急回承奉湯葯。侍母左右,朝夕弗解衣。迨母棄世,矢志為持血盆齋;結茆守墓三載。鄉人感其志誠,均以孝子稱焉。其時家唯姊一,公為籌備出閣。塵勞事了,自念身世非堅,學道是務。爰與佛化和尚等十七人,同遁於漳之龍池岩。綿歷數載,共參出世大法。其時悉皆居士身也。至光緒八年,南安雪峰護法紳董等,聞佛化和尚道風。禮請重興斯寺,公時同往,因獲覲參公老和尚。喜宿緣有在,隨即落髮,禮之為師光緒十八年冬,稟具戒於漳之南山寺,佛乘和尚座下。後與會泉轉道二老,結伴往浙之天童寺,叩參八指頭陀。屢承開示,漸得輕安。繼見白光,因憶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白光遂滅。自知所現,系定中善境,未嘗輕示於人。後遍禮普陀五台九華諸聖道場畢。爰返閩,鋪雲果和尚重興承天寺。光緒二十四年,南安一片寺檀護。聞公德望,請任彼寺住持。進山已,遵百丈大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遺訓。躬自墾荒種茗,經三載之勞力,寺宇輪煥一新。公靜居一室,以虔誦法華為日課。1937年。聞中日戰端已啟。悲愍生靈塗炭,逐日加誦梵典,普為迴向,冀解眾難。每月二十六開元念佛期,諸乞丐列廊廂時,即將其歷存缽資盡施之。人有奇病,求代誦經獲愈者,指難勝屈。1938年,後聞太平戰事爆發。各國備戰,益增悲天愍人之概。自謂已過耋年,雖住世間。於國於教,無所裨補。輒作厭棄之想,且常發願,冀乘願再來,續興開元,繼前賢未竟之事業。故於十一月八日始,決定摒食。至十五日,以寺眾之多方奉勸。續進米湯二次,則弗許再進。迨二十四日早,自謂此日是我來時,亦是我去時。告高徒了智法師:「余入寂已,決不許訃聞諸知友。但須將余向所分存單資,交常住辦一頓好齋飯,與寺眾結緣,為最後之供養足矣。」至申刻,自知時至,趺從念佛,鼻息已絕。口續微動作念佛狀,半小時方止。寺眾助念至夜半,睹其道顏光采如生,恍同禪定。翌日凈身,體軟若棉。進龕時,容光仍然如故,觀者咸嘆希有。公示生於咸豐庚申年,垂寂於公元一九四一年。世壽八二有二,僧臘六十,戒臘五十。公之一生密行,潛德懿行,難以枚舉。    豐德拜記

4、悟心和尚吩咐後事安祥生西

    海雲禪寺,在江蘇吳江之西門外。清末時,寺宇荒蕪,僅余破屋一二間,聊遮風雨而已。中供地藏菩薩聖像,備極莊嚴,頗與南京清涼地藏聖像相類似。民國元年,悟心和尚來吳,地方人士,即請住持該寺。並無寺田。師十方募化,具大願力,陸續興修,改建山門,修造彌勒閣。去年建築大殿,工程浩大,居然已觀厥成。並裝塑佛像三尊,尚未開光,而師忽於九月十五日示寂。且師一生苦行,多年心力,完全莊嚴道場。另募齋糧,以備日用,而自奉極其儉樸。道貌和藹,人喜親近臨終之前數日,自知時至,函召世成法師,恰巧由蘇趕到。略談數言,吩咐後事,即安詳生西。及至入缸。身軟頂熱,特現生西瑞像。公議如此高僧,待茶毗後,應將靈骨建塔寺旁,永留地方人士瞻禮供養,以作福田。更祈大師乘願再來,普度眾生,尤為切盼。師湖南衡州籍,世壽七十有六。典臣近年家居,知師維護海雲,勞苦功高。及臨終感斯瑞應,可謂求仁得仁,功不虛棄。故特記之,以期遠近緇素,聞風興起雲爾。              1934年  楊典臣記

5、能修師臨終頂禮西方跏趺化去

大師,字守念,海州人,俗姓金。其家三世奉佛。師六歲,父即逝世,自小,即隨寡母茹素。十九歲,寡母棄養,家貧,親族無人憫恤,及伏母柩痛哭一番,遂草草營葬,日伏母墳哭泣而已。

宿慕雲台山,海天洞,隆超長老之德,遂投求出家,長老問:「出什麼家,」師不能答,且自晨跪求至午。長老憫其誠,遂與之剃發為沙彌。師侍長老,居洞九年,未曾有些微怨色,長老奇之。

1920年,三十四歲,長老命師往寶華山,受具足戒。臨行,矚日:「一句彌陀,切不可忘掉,自利利他,要緊要緊,」戒期圓滿,朝九華山,禮地藏菩薩,翌年春,(三十五歲)至浙,住育王寺,拜舍利三年,賭舍利金光有佛珠大,是夜,夢觀音菩薩,授大悲陀羅尼一卷。自此日持大悲咒八十遍,念佛五萬為定課。

1924年,(三十八歲),發心普陀,禮觀世音菩薩,築茅蓬,居二年,不安。遂去而往金山。住金山三年,有盧西堂者,與師相契。時師擬北上,西堂請約待彼往生後再去,師頷之,是秋八月(民二十年)盧西堂,無疾端坐念佛而逝。時止師一人侍旁助念。九月,師北上,經揚州,居高旻寺過年。

1932年春,師一路化齋九日,至淮安湖心寺住焉。住有三月,常住重其道心,請為堂主,師不受。遂討藏經樓住,閱藏經四年

    1937年春,(五十一歲),曹甸王洪舉居士等,辦念佛堂於塔兒頭定善寺,請師為堂主。車轎邵鶴天居士等,亦敬慕師德,求昄依,師不許。惟以念佛放生,施濟貧窮等語勸導之。邵居士等,益加尊敬。乃以稻田三十畝,布施本鎮放生庵,助辦念佛堂,亦請師為堂主,師笑頷之。定善寺距放生二十餘里,師常往來其間,領導二處緇素念佛,不辭勞苦。

1939年,(五十三歲)寶應、淮安二郡失守,人民多半遷徙,念佛堂隨亦終止。乃受曹甸西、崔家堡緇素之請,住持地藏寺。乃將原有之十王會,更生會,仙爹,仙奶等,不經名目,悉數摒除。且訂立寺規,朝暮二殿,六枝香佛,為日課,專領緇素行道。寺無恆產,緇素百數十人之道糧,全由施主自動供養數年不缺,師德所感,可謂盛矣。

1943年秋,寶應萬緣庵念佛堂虔誠禮請。是有昌田師者,師最契重。臨行告之曰,吾當於十月初六日西去。萬緣庵,雖強吾行,不久當歸。汝可使人將王居士送吾那口缸抬來,好預備著。言畢而去。未兩月,於十月初二日,果自寶應歸,即微感不快。日進薄粥半小碗,面西而卧,念佛不輟。如是三日,至初六日上午九點鍾,自起沐浴。時昌田師及金慧燈居士,與一小沙彌侍旁,擬前扶之。師擺手,浴竟、搭衣展具,向西頂禮三拜。繼而跏趺端坐,朗誦大悲咒七遍而逝。且師自寶應歸來時,昌田師,見其毫無病狀,問其何知即當西歸。師雲,吾偶爾入定,見大悲觀音,放無數船,中一大船,來迎接我。每船皆懸梵字大悲咒,悉放光明,故知往生時至又問何時,生何品位。答雲,據菩薩所示,當在初六辰時,下品上生,昌師現悲戀狀。師雲,諸佛出世,猶示涅槃,來必有去,理固然也。有緣道友,普勸生西,方為正見雲雲。師生於光緒十三年,圓寂於一九四三年,享年五十七歲。          勝蓮記                                                       

 6、睡覺師臨終棄禪取凈念佛而逝

師名睡覺,紹興人。喜談禪,善技擊。知文字,精唱念。故其每至一叢林,多請為首領職事。後住西湖靈隱、紹慶二寺亦然。惟賦性高傲,目空一切。兼以身負多藝,到處尊為上賓,驕慢狂妄愈甚。人稍違逆,則咒罵不休,甚至拳打腳踢,清眾多畏之。雖喜談禪,無非看到幾則公案,拾人涕唾。狂妄如此,當然未曾用功,何由明了已躬下事。但其機鋒轉語頗熟,炫賣人前,聞者多疑其已破本參,莫敢與抗。民國七、八年間,移住玉泉寺。因病篤,呻吟病榻,苦不堪言,住持圓法和尚開示曰:睡某,汝平日喜談禪,至今毫無把握,何如棄禪取凈,較穩當乎。況目下千鈞一髮,重要關頭,一息不來,升沈立判,可不慎歟。睡師聞之,瞿然曰:如此,速請助念者來。外加四師,專誦地藏經半部。和尚曰:或一部,或二部,何誦半部。答曰:半部足矣,勿需多也。諸師至時,乃分兩班。一於室內念佛,一於室外誦經。及念時,佛聲微急,睡師乃向助念者曰:鍾、木魚請稍緩,急則余不能隨。侍地藏經將誦至半部,果於大眾念佛聲中,安然而逝矣。聖水寺宏旵大師,因識其人,目擊其事,為予敘及。茲特記之,敬告以禪自負者。雖然,仍由睡師宿根深厚,諒其前生禮誦精勤,感得今生唱念如法,技藝高人一等。雖修凈行,惜於信願往生,不加註意,以致未得了脫。所幸宿種今熟,故得圓公開示,一提便醒,驀直西行,得大解脫,。足徵佛法不可思議念佛求生西方,尤為不可思議也。                                                一九五年二月 修侖

    7、吃子和尚告假西行異香滿殿

福建崇安縣,天仙庵。有一師,乃浙江衢州人。以發言蹇難,雖說一字,必須重複數遍。始得吐出,故人皆呼為吃(音結)子。且資質愚魯,一無所知。雖不為惡,亦不知修善,可稱守分庸僧。後以嘔血過劇,得一新出家者,勸其一心念佛。師以素無知識,更不知何為凈土法門,因問如何念法。其人遂為略述凈土大意,並教稱念之法。師聞之,欣然信從。初不易上口,習久漸漸純熟,晝夜稱念不絕。雖卧病中,從不少懈。未幾,病即霍然痊癒,益信念不可思議。遂將一句佛號,視若命根,綿綿密密,未嘗間斷。如是,不到三載,即能預知時至。一日搭衣持具,先往各殿禮佛,後向方丈告假。和尚不知其故,未加理會,亦未問其為何事。待至翌晨,大眾過堂食粥,獨不見師。和尚因問,並即令人呼喚,遍尋不得。及至大殿,忽見一人,巍巍端坐,若入定然。視之,即師也。捫之鼻端,呼吸早絕,始知久已坐化矣。爾時異香滿殿,仍然未散。眾方悟其先日告假之由,莫不嘆為希有。此二十年前事也。茲聞聖水寺,宏旵大師敘及,爰濡筆記之。竊念凈土法門,真不可思議。如此愚魯之輩,一無所知,欲其修習其他法門,竟不知如何著手,安能望其有何成就。唯有教以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俾其晝夜持念,即得生前頓除惡疾,臨終安然坐化,直往西方。由此超凡入聖,直至圓滿無上菩提。較之通宗通教,而不修凈土法門者,所得利益,高超百千萬倍,願藐視念佛法門者,深思之。            一九五年二月   修侖

8、周明師臨終起坐剃頭更衣安詳西逝

周明大師,江北靖江縣人,俗姓王。九歲,即來奉賢南橋北街二嚴凈寺出家,禮體和老和尚剃染,時民國四年乙丑歲也。靈根宿縣,秉性慈祥。道貌和藹,人喜親近。提倡凈宗,啟誘群迷。善男信女,蒙其澤者,不可數計。慧潤宿業深重,無緣早謁大師。在民國十二年,釋尊成道日,於二嚴寺內,嘗蒙耳提面命。去年四月二十三日,在錢府超度蓮友晉祥君時之法語,及七月十三日,歡和蓮社之開示,訓迪殷殷,遺音在耳。十月十三日,白雲庵起建佛七,敦請大師領眾。時法體已覺違和,進或咯血,理宜休養。奈大師度生心切,視色身虛幻,仍偕同心亮大師,來講彌陀經七晝夜。以致操勞過度,返寺後,咯血益劇。繼則大腸發炎,泄瀉頻仍,淹留至十二月二十五日圓寂。嗚呼,大師西歸蓮邦,原屬慶幸之事。獨惜吾等苦惱眾生,失此良導,思之終難抑其痛。大師於往生前三日(十二月二十二日)自知期近,故預囑剃頭,及準備一切等等。半點鍾前,起坐自由。更衣後,即吉祥睡。於念佛聲中,安詳西逝。雖病困許久,迨至臨欲命終,神志清楚,正念分明。景象如此,按之經論,生凈無疑。今年二月十四日,乃大師七七紀念日,十五日舉行茶毗,是日適為釋尊涅槃日,慧潤亦參加典禮。先於十四日到寺,靈前誦念。下午六時,劉集龕前,誦化上供,由新福大師說法,啟龕至寺東廣場上。十五日上午四時,由體和老和尚說法舉火。香氣氤氳,絕無腥味,白煙裊裊,不絕如縷。悲壯念佛之聲,震若雷鳴。此情此景,非大師道德所感歟。

一九五年三月,後學陸慧潤,謹按見聞實情,紀述如此。           陸慧潤

9、寬宗法師先贊佛而逝

寬宗法師,杭縣人。曾任中學教員,悟世無常,於虎跑出家一九五年天台國清寺為僧值,旋任副講。一九三八年六月,感疾。至十月,看知不起,一意西方,囑人助念。忽張目曰:「佛來矣。」唱贊佛偈而逝。                        弘化月刊                                                                            

10、妙睿小師聞蓮花香而去

妙睿師,蕭山人。俗姓湯。年十五,剃染。十六受具。旋入金山江天寺,依仁山法師參學。一九五年四月感疾,師勸之一意西方。請佛像供於病室。至十三日,氣漸弱,師為助念,忽曰:「蓮花香啊!」安詳而逝。仁師來函述之,並雲:「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記之以警世也。    一九六年  弘化月刊

11、亮普西堂持誦佛號安詳西逝

亮普大師法名如理,湖北漢川馬氏子。曾服務於軍伍,感世相無常,遂有出塵之志。披剃後,受具於漢口古德寺。時民國三年,,師年三十有三也。旋赴普陀參學,皈心凈土。繼聞靈岩道風,乃於民二十年四月入寺專修。印公與妙真方丈,深契重之。師生死心切,嘗住普同塔院,作往生想。日坐往生龕中,持引馨,一心念佛。既而任職西堂。提倡一行壇,專修一行三昧。本寺冬日之精進七,亦由師與性真大師,蓮因大師等,請求妙真方丈,悉心規劃,按時舉行。平日願切西方,惟佛是念,惟凈土是求。與人談說,一切事物,均以西方之七寶莊嚴相比。於娑婆深生厭離,所行供養隨緣布施衣缽蕭然,不蓄長物。常修不凈觀,亦勸人修。師體質素健,今年一九六年四月間,忽患胃病。飲食少進,進後即嘔。而念佛精進異常。至六月二十三日,病甚,即取衣單,送庫房作價,打齋供眾。念佛堂中,特推比丘數人,為之助念。至七月初,病良已,精神亦旺。十二日,常住照例治圓職齋,師亦進少許。入晚,與各同願談笑自若。十三日早粥回堂時,各同願復往助念。師舌似僵硬,而念佛依然綿密。忽問和尚在寺否?助念者曰:和尚蘇州。師身後事,當如法料理也。師笑曰:好。聲甚宏亮。言畢仍隨念。助念者飲以印公所持之大悲水,舌隨軟。持誦佛號,益為綿密。八時五十分,師大聲念佛,至九時,即安詳西逝。是日適為大勢菩薩聖誕。師在病中,曾謂性真大師曰:「我當菩薩聖誕往生。」斯蓋菩薩垂慈,亦師至誠所感也。溯師生於清光緒八年二月廿一日,普賢菩薩聖誕。以普賢之大願,修勢至之妙行。自可現前當來,決定見佛矣。師示寂前日,殘暑酷熱。而示寂日,特別涼爽。封龕時,火傘高張。而送龕入塔院時,忽有薄雲,庇蔭全山。其為師之願力使然,抑菩薩悲心,以勉學人精進利乎。蓋真修實踐功不唐捐。諸佛神力,隨緣示現爾。贊曰:道貌高古,肅整威儀。信願懇切,嚴凈毗尼。言則質直,心實大悲。勖勉同願,西方為期限。所以親近者,莫不佩其言教,仰其芳規。萬緣放下正念不移。倏離五濁,即預蓮池。惟願不離安養,曲垂宏慈。回入娑婆,指示修持。俾眾生同了生死,庶學人免泣歧途。            靈岩侍者                                                                     

12、恆智和尚莊嚴佛像預知時至

法名印常,安徽合肥人。性忠實,耐勤苦。民國八年,在普陀山,三聖堂剃度。十三年,行腳至靈岩,行苦行,種菜供眾。十八年到報國寺,管理庫房,兼種園田,刻苦修持。如是者八年,住持因其年老,令其退修養老,專以念佛發願生西。但仍不廢苦行對於園田,幫同照顧。自到靈岩以及報國,二十餘年之苦行,上敬下愛,實屬難能。惟其一生積蓄,有銀圓四十,日必摸玩。往生前數月,同參性真法師語之曰:汝一生苦行,恐終為此累,何不捨去?山上興修彌勒樓閣,即以此銀,為彌勒慈尊裝金,功德不可思議。師聞言之下,毅然舍充莊嚴佛像功德。從善之勇,蓋從信心之篤而來。遂得高預蓮品,盡舍娑婆垢習矣。師往生之日,恰為彌勒聖誕。常濟謹將目擊情形,條記於後,以勉來者。

一、預知時至。師年老體羸,飲食起居,由余照料。臨去前一日,告余曰:「我要去了,請你為準備準備。」余漫應之。囑其安心念佛,求生西方。

二、臨終安詳,師平時不能打坐。將去之前,忽起身趺坐。余為之扶正,背後用小幾靠依之。師謂余曰:「此夏布帳子,給你還可用幾年。」問有無其他掛念。答曰:「無」。余托湯福慶居士報告家師。時值殿上上大供,諸師無暇。乃請蔣凈信居士持引磬來行者寮房。至座前慰勉雲:「老師傅!你要聞磬聲,念佛放下一切,求生西方!」助念約半小時,師安詳去。後吳煦齋居士又來,大殿供佛已訖,諸大德齊來助念。隨即由性真法師分配,三班輪流。此夕通宵念佛

三、往生色相轉勝。翌日上午十時,諸同參為其沐浴更衣,入龕安殮,面色轉勝生前。     

                                         一九四七年四月   常濟記

13、遂如法福德緣滿辭眾生西

南主耆德遂如大師。俗姓王,廣東遂溪人。童年出家,聰穎絕倫;1931年前,參方於天童,金山,高旻諸名剎,住金山高旻禪堂多年,出堂後,居職高旻客堂,德譽卓著。及回粵,卓錫於香海嶼山,屏息諸緣,一心策進。居無何,香海善信慕其德行,每逢講經打七等法會,必敦請師,師為隨順緣故,亦多方予以成就,每為覺澄海仁諸老法師講經任翻譯,眾所贊嘆,罕有其匹。師宗教兼通,一生著力於凈土,以念佛歸宿持戒布施放生福德因緣,為助行。迨港事變,隨緣南歸,雷州半島佛化之興,所稱「南天佛地」者,多賴師教化之功。不幸化緣已盡,於一九六年涼秋,示寂於湛江市清涼寺。以其行願,念念回歸極樂,故能預知時至,合掌對眾問訊,惟以一句彌陀是囑,別無掛礙,便溘然長逝!大師除遺下破舊衣物外,毫無積蓄,由海仁法師率眾,暨吳克就居士等三百餘人,依佛制處理身後事。眾等同感師德不忍大師大事湮沒,爰錄其梗概,以為念佛人,及與大師關係者告雲爾。       一九四七年八月     素中

14、真達老和尚合掌念佛安詳舍報

真達老和尚,諱惟通,號體范,一號逸人,皖之歙縣胡氏子。弱冠出家普陀三聖堂。披剃後銳意精進,在彌陀閉關三次,前後計九年。與印光大師最相契。時印公在法雨寺專修凈土,真公在滬創興太平寺,猶時往親炙。蘇州靈岩山寺在前清末葉,頗冷落,以住持不善,由當地士紳請真公接管,由明煦大師代理。值因緣成熟,請戒塵慈舟二法師先後住持由其徒明本為監院,嗣明本生西,即由妙真大師監院,一切開支,大半為真公補助。所以靈岩之中興,一由印公之擘劃指導,一由妙真大師之慘淡經營,而水源木本,實由真公之難舍能舍也。印公在滬駐錫太平寺,刊印凈土經典,真公盡量資助,曾親手重輯西方公據正副二冊及方編劬勞集四冊。雖處塵器雜沓之滬上,而一心淡定精進,行持猶在關中也。又助辦徽州胡氏小學,監獄感化會,以及施衣施藥,濟寒恤貧。凡一切有利於人之事,莫不盡力提倡。一九四二年春,赴靈岩掩關,遠近風聞,爭來瞻拜。一九五年冬由徒孫性空迎之下山,駐錫太平寺。妙真和尚及諸護法,數請返靈岩山,一瑣事羈未果。至九月十九觀音聖誕後,胃納漸減,精神日萎,延中西醫診治,亦鮮奏效。乃於十月初五日起,由緇素弟子為之助念,異常喜悅。當晚八時更為悅愉,雙手合掌,諸弟子詢問是否見佛,頻頻點首。初六日晨九時許,在大眾念佛聲中,安詳舍報。初七日九時,為之沐浴,頭頂猶溫,四肢柔軟,瑞相宛然,當為上品往生。下午三時由圓瑛老法師說法封缸,世壽七十有八,僧臘六十一。        一九四八年八月 傳智記

15、常揚和尚行持精嚴知時生西

常揚法師,四川人。十六歲在四川簡陽縣龍譯(現屬成都市)石經出家,曾任該寺書記。師中等身材,常習禪定生活儉樸,行持精嚴,頭頂後腦均有光澤,常勸人多多念佛

解放後石經寺作他用,師常在文殊院及近慈寺兩處掛單。1984年上半年某天,當時師住文殊院鼓樓內,早晨起食堂排隊買稀飯時,對食堂僧人說:「我只吃這一就不吃了。」並將剩餘的菜飯票全數交還食堂,端一碗稀飯回房去,稀飯放在桌上,上床吉祥而逝,世壽81歲。裝龕後,面貌如生,前來瞻仰頂禮四眾弟子接連不斷。在新都寶光寺火化,獲得舍利一盤。

今年十月,三台縣大佛寺常福法師筆者談:1984年自己還未出家,經常到文殊院禮佛。當時他眼力很壞,甚至連阿彌陀佛像前那付大楹聯:「長伸手,接裟婆客相隨同路:久立地,等世間人打夥偕行。」都瞧不清楚。常法師為朗誦,又詳加解釋,並勸應該多念佛。經過他老人家一番加持第二天,我的視力就恢復正常,至今保持良好。                   1980年10月張妙首謹記於文殊

16、達華師臨終趺坐:「新境界來了。」

莆田梅峰寺比丘釋達華,祖籍仙游榜頭,俗姓林名夙治,兄弟三人,雁行第二。父母務農,自幼家貧,牧牛撿糞,及長勤事農桑,為人誠實忠厚。年十九被抓壯丁,多次逃跑未遂,在伍達八年之久,音訊杳然。家人總以為不在人間,而其隨軍浪跡大江南北,有一年盛夏,瘟疫流行,一月之內部隊死亡數百人,青壯屍體,狼籍成堆,目不忍睹。人命無常,一生短暫,時師心惻隱,悲慨不已。

 一日,師偶然外出,回營駐地,見一老太婆在道旁傷心痛哭。師問:「何故如此傷心?」老婦答曰:「兒病在床,命在垂危,變賣家產的一銀元,葯鋪取葯,發現假銀,不能當用。急又無處求借,痛不欲生。」師深生憐憫,實時取出軍餉一元與她稅換。老太喜出望外,千恩萬謝而去。師把假銀元放入胸前口袋內,欣然回營。

    幾日後夜戰發生,兩軍對陣,槍林彈雨,傷芒慘重。師嚴陣以對,突覺當胸猛地一震,自知中彈,一命休矣。坐地片刻,精神清醒,用手拭摸全身沒有血跡,慶幸餘生。天明戰鬥結束,換衣時發現當胸口袋,中彈開花,再一摸,一塊假元已被子彈擊碎了。師猛然驚駭,若非這塊「護心鏡」早作他鄉冤魂了!慈心一點,感應如是。於是,師更覺人生如夢,遂生離塵之心,終於離伍回家。時父已去世,母子相見抱頭大哭,真是悲喜交集,如在夢中。從此母子相依為命,躬耕奉孝,以享天倫之樂。光陰消逝,又過四載。可憐天下慈母心,家雖窘困,仍節衣縮食,托媒納媳。師心堅不娶,忍痛舍母到莆田梅峰寺禮宗壽法師座下,時師已三十一歲矣。師為人老實,寡言語,行頭陀。未久虛雲和尚在鼓山湧泉寺傳戒,稟承師命前往圓具。

 從鼓山回莆田常住梅峰寺,歷任田頭多年,起早摸黑,重活臟活帶頭實干,寒暑四季,從無間斷。後又兼任出納,一絲不苟:為大眾所稱道。一有空閑或下雨天,誦經打坐,早晚課誦,大眾安歇,師仍禮佛懺悔不斷。文革期間,有人追其師宗壽吃葷還俗養豬,其師矣志不從,每日三餐也混在大眾間蒸罐,實際只是空罐往來,佯吃三餐,實是絕食。七天後即卧床不起,安詳往生,堅志可嘉。師悲痛交集,料理師父一切後事,極盡弟子之責,見者無不感嘆。時師身亦在劫,有人迫他用繩索拉倒佛像,如若不為,停發口糧。師受威脅不懼,勒逼不縱。人雲:「堅貞決裂,師徒相承。」贊嘆不已。

宗教政策落實後,師仍回到寺中,然則寺廟已破落不堪,面目全非。愛國僑僧全力支持全面修復,師力任重苦工作,午休時間亦不放棄修持,或拜佛、或念佛,盡管多麼疲勞亦在大殿打座,從未怠懈。八四年師年六十五歲,勞苦如常,有人勸他休息,少乾重活,師一如往常。七月初旬示微疾,人勸就醫,師曰:「生老病死人命無常,壽當有定,不須醫也。」七月莆田,氣候炎熱,卧寮房地磚上達二十餘日,飲食遂減,每日照常念佛二十三日早,師見居士林慶信在旁雲:備水為我沐浴,林居士即時伺候照辦。師浴後雲:「感謝打水沐浴,全身輕松,精神舒暢。還請眾師為我助念。」中午,齋堂板響,諸師應供。有人問師用飯否?師雲:「不用。」午後,眾乃集中助念。四點,師從地上自起跏趺而坐雲:「舊的境界去了,新的境界來了。」眾知師已多日沒有進餐,恐其無力支持,欲來扶持,以防歪倒,師卻儼然端坐。稍頃不聞鼻息,時在場的妙虛師細觀之,謂眾人曰:「達華師已往生矣!」在場者還有達祥師、永信居士等,眾近前看時,師果然圓寂矣。安詳坐化,灑脫如是,深為贊嘆。眾等續為助念八小時,師面色如生,更衣入龕,渾身柔軟如常。綜師一生為人忠直,剛正不阿;念佛拜佛修持精進臨終瑞相,誠為後學楷模。因將師之高風亮節,公之於眾,嘉勵後來。       

隱名  記

17、祥開師臨終頂現白光異香滿室

法師俗姓崔,名世洲。1913年農歷五月十三日出生於江蘇省東台縣富安鎮。家庭貧苦,幼時父母先後去世。師了知生死無常,故於十一歲出家,十六歲持午,二十歲到南京華山具足戒,並在寺內苦行修學。1940年回家鄉富安創辦佛堂,講經說法,化度眾生,深受當地佛教恭敬崇仰。抗戰期間當地有大流氓王成榮、董立山、丁少山欺壓人民,無惡不作。師以佛法教育感化使他們改惡從善,歸依佛教,均得善終。1953年師在上海小南門桑園街刻苦清修……,十年動亂,受盡磨折,師發菩提心,願代眾生受苦,處逆緣中一心正念,安忍不動,在清凈院小茅蓬中仍堅持苦修。

師精研法華經,頗有心得。一心專修凈土隨息念佛法門,二六時中,精進用功。常於定中,蒙佛加被。師常以印光法師文鈔、嘉言錄中嚴持齋戒,信願念佛,求生凈土及戒殺放生,敦倫盡分,勤行諸善等教導弟子。在師言傳身教慈悲攝受下,上海南市、閘北、張廟、中山北路等地善男信女皈依三寶,信願念佛者頗多。

師於1987年農歷九月十九日,對弟子張秀英說:「即日起不接待來客,閉關(在虯江路136弄)念佛七日,七日後你們即知分曉。從第一日開始,師除了喝水外,不吃任何東西。一心默念佛名。第四日,師對侍從弟子說:「臨終前助念三要記得否?一定要按照臨終助念三要心念佛。」第七日,凌晨三點對弟子說:「往生後放家中三天,再送火化,切勿哭泣,一心念佛。」到上午十點三刻,師要弟子將他扶起,面向西方,結跏趺坐……,一剎那間,弟子們見到師目定神凝,頂現白光,數位弟子一齊下跪念佛,頃刻間檀香滿室,前後弄堂的人也都聞到異香,師於念佛聲中安詳往生,時為1987年農歷九月二十五日弟子遵師囑念佛三天。

在追悼會時,祥開法師遺容如生,身穿舊僧服,手腳等全身各部分都非常柔軟安詳地仰卧在禮堂里,道友弟子等二百多人向師頂禮告別。遺體單獨火化,當日即領得雪白一色的骨灰,火化人員對大家說:「從未見過這樣白的骨灰佛法真有道理。」道友們從骨灰中撿得舍利子近三十顆,有白色、淡黃、淺綠等色

祥開法師一生用功,信願真切,老實念佛往生瑞相及預知時至,足證凈業成就,蓮生上品,其他瑞應尚多不詳述。其弟子中多有二十四小時念佛精進用功者。              弟子薛仁興等記

18、離欲老和尚端坐示寂異香滿室

今年四月十七日早上五點鍾(農歷三月十五日)當今一代高僧,年滿一百零六歲的離欲老和尚在四川樂至縣報國寺圓寂。

和尚臨終之前非常清醒從容交待善後事項,端坐示寂。當時異香滿室,老和尚面貌如生,肢體柔軟

和尚一生不求功名利祿,在偏僻的山鄉埋頭修行生活簡朴,自耕自食,道風嚴峻。老和尚有一套精湛的醫術,為當地人們醫好不少疑難病症,很有傳奇色彩。      一九九二年九期《法音》嚴永奎

19、銀空和尚乞食勸化安詳往生

浙江餘杭縣超山青蓮寺的苦行僧銀空和尚,敬佛虔誠,曾燃一中指供佛。過去寺內無香火,他去四鄉化食度日,化得錢給小孩們,叫小孩大聲佛號。因此青蓮寺附近小孩都會念佛。有時還把錢救濟困難之人

銀空和尚1977年往生臨終不用人助念,身無病苦念佛不息。待大眾晚課下殿時,他老人家已安詳去了。三天後頭頂尚溫。其德相現尚供在青蓮祖師堂上。              杭州天竺念道記九二年十月

比丘尼

1、善慧師念佛聲中趺坐生西

尼善慧,俗姓王,河北沙市人。童真入道,於沙市十方庵,依定徹師披剃,法名妙成。民國十九年,受具足戒於沙市章華寺,即發心參學,親近知識,遍游三江各地。二十六年,同師兄靈明入康學法,依止貢噶上師大雪山等處。或行,或住,經三年半辛勤。終以體力不支,回到雅安,聞予建鶴林寺,開辦愛道堂,即來求依止,藉以休養身體,後經醫師診斷,患肺萎病有年,百葯罔效,於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七日晨,見其病亟,即派三十六人,分作三班助念,佛聲無間,經兩天一夜,即得佛力加被,神智清明,預知時至,忽起趺坐,歡喜問答自由,似無病狀,隨眾念佛。至二十八日酉刻,目視助念凈侶,合掌一笑,辭眾而逝。時年三十。大眾目睹其往生,如是解脫自在,莫不悲欣交集,嘆為稀有。且往生考證頗多,逝後十二小時通身冷盡,頭頂溫暖。安坐至三日更衣,手尚合掌,全身柔軟。三月初二日荼毗,火煙直上,色具五彩,直指西歸。當時參觀者數千人,悉皆感嘆不已。今將生西事略,記實以告有緣。普願同人,深信凈土法門,為普度眾生、最為不可思議之特別法門永明大師雲: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實為千古不易之至論也。                                 楚禪                                                     

2、蓮德師異香樂聲中端坐生西

師鎮海白鋒人,母家樂,自幼慕清修。十八而嫁,未幾,即與夫離,剃染於鄞東獅子庵,燃一指供佛。習禪定,自入定至出定,互七日之久,人疑其病。後則數數見之。中歲辟穀,間日食果蔬之類,不盈一器。而步履逾常人,能負重行遠。或問之故曰:「吾不耕不織,賴檀施為生活。彼人舍其食以食我,於心有戚戚焉。且食為苦因,設能去食,舉世何由紛爭。故強制以為之,繼乃成為習慣亦不自知其所以然也,終身未嘗募化,施以錢米亦受。與人言,似無深意,然至誠足以感人。某年育王寺天王殿災,師奔赴,痛哭如喪考妣,悲金身之焚眾生蒙難也。今年八十有一,初下痢,即曰:吾往生之期已近,有來視疾者,語以苦海茫茫,須仗佛力。閏四月初四晚八時,急起沐浴,趺坐稱佛號。少頃,有異香滿室,隱隱聞鼓樂聲,則端坐逝矣。先是清翰林院侍讀王公太夫人,篤奉佛法,與師最契,幾同家人母子,故侍讀公於師之道行,多所記載,備著推崇。是篇,蓋依據小師善根來柬,而摘取侍讀公所著之槐窗雜錄,益以余所親炙者,自信一字之虛構雲。            林德溥

3、妙如師刺血寫經含笑生西

比丘尼妙如上人江蘇揚州人。十三歲,於本城內益壽庵出家。年十九,至寶華山受具戒。次回揚,住靈隱寺,學習規儀。旋以因緣,移錫來杭,住糧道山之龍華庵,凡十八年。最後住持杭城慶春門街之卧觀音庵,時上人年四十九矣。梵行精嚴、誓願堅固,創建大士殿。每日禮大悲懺一部,誦地藏經金剛經法華經弘傳序一篇,數十年如一日。余時專心持咒念佛。曾刺血寫妙法蓮華經一部,並燃指供佛。平素放生、施涼茶、痧葯、棺木等諸善事奉行不倦。一九四二年,八月初六日起,患痢疾不愈。十一月二十五日疾重;十二月十四日,善友視疾,勸其念佛求生西方。至十九日,親見西方三聖,囑助念者佛聲勿斷。二十二日午時,於念佛中西逝,世壽六十有三。面色如生,笑容可掬。觀其親見佛臨、囑人助念,貽所謂臨終能作得主者。證以平日精修,往生必矣。余曾參與助念,惟於上人生西之日,適因大雪未往。然其一生懿行,不可不述,遂為之記,以證功不虛棄、果無浪得耳。              慕蓮

4、願行師異香濃郁念佛往生

先師願行比丘尼,浙江臨海縣人,俗名胡瑞卿,年二十,畢業於高等女子師范學校,一直在浙東寧波各地任教職,律身謹嚴,教導有方,門牆桃李,一時稱盛,約在一九四七年開始,先師我一同任教於慈溪凈圓寺所屬的佛教慈東老幼院,以後四十年來,幾乎是形影不離,相依為命的。

先師約在四十歲時,在慈溪白雲庵出家,師事常德老師太。嗣於寧波觀宗寺受具足戒。五十年代中,慈東老幼院停辦以後,邀請至舍間(鎮海覺渡鄉王家村)同修凈業。就以我任教的工資,兩人相依過著淡泊的佛教生活先師朝夕熏修,隨緣利生,數十年如一日。

先師於今年正月十九日因略受風寒患感冒,坐床念佛天後,康復如常。以後,且覺體力、視力、氣色更勝常時。每天禮誦、做菜、接待、說法、一切如常,且談笑風生,倍覺精神,二月初三日下午,囑我燒水,揩身洗足,換上新的衣褲和襪子。還幫我洗晾衣服,講故事園地經行晚課禮誦,夜九時就寢。初四日晨,便溺暢通後,吃一碗糯米粥,稍覺乏力,下午二時半許坐床上念佛,旋囑焚香,念至二時半許,聲漸低下,正想扶她安睡,突然聞到一股濃郁異香,此時,王煥傑、王厚訓等人也在,都聞到這股從未聞到過的異香。她合掌的雙手垂下了,面現笑容,才知她已安詳地含笑往生了。其時是農歷二月初四日下午二時四十分。三四小時後,全身冷透,獨頂門依然烘熱。遺體二十小時請到靈堂。三天後,與遺體告別,蟹浦、覺渡、十七房等三個鄉鎮的學生們前來送別者百人,大家看到先師顏容不變、含笑、慈祥現菩薩相,比生前莊嚴,大家信服地認為瑞相昭著,成就凈業往生凈土信而有徵了!鄉鄰們因此發心,而皈依佛教者甚眾。

遵照先師遺囑:身後一切從簡,不報喪、不作任何排場,所有遺物全部施送寺院僧尼使用。在我們整理她的遺物時,還發現她寫好未發的告別她的俗家至親的遺書,加以初三下午的澡洗更衣,其預知時至也信矣!

先師終年八十歲,僧臘四十七年,以上所記全是事實,因她平時不喜談俗事,所以對她的俗家情況不詳。                  一九八七年丁卯春   鎮海王如育敬記

5、福慧師定中往生級樂世界

台灣省苑裡大興善寺有一福慧比丘尼,俗姓陳,受中等教育,結婚後生一男一女,不幸年輕時喪夫,感觸人生無常,苦多樂少。遂毅然出家。剃度後,用功苦修,過午不食,長坐不卧(晚上坐著稍息),止語(不說話),三十年如一日。這種精進精神,令人肅然起敬。

福慧比丘尼以專持大悲咒為日課,所念大悲水頗有奇效,病者虔誠求飲者,百病皆愈,令人驚嘆佛力不可思議

師初出家幾年不食五穀,只吃水果及自誦之大悲水,維持身體。喜坐,常有入定現象,一連幾天不動不起,同參道友屢見,亦不以為奇。

1985年農歷正月上旬,福慧比丘尼又入定了。經過十天還未出定.同道高聲念佛,令其出定,不料這位比丘尼已在定中往生遺體火化後,獲得五色舍利千餘粒。四眾得信後,爭來瞻仰舍利,深嘆師生前苦行,功不唐捐,也有人說,如不火化,也許還會出定呢?師僧臘三十,世壽五十六歲。眾皆謂現代傑出之僧寶雲。

萬佛城世界宗教研究所資料室

6、寬贊師預知時知認真往生

寬贊丘尼,江西南昌市人,是虛雲老和尚弟子我是1982年認識她的。當時她是瑤田禪寺的香燈師,辦事認真,一絲不苟,生來性格直爽,不管是誰有了錯誤或不合律儀之處,往往大聲斥責毫不留情。平時樂於助人,態度和靄,待人熱情。信眾供養她的東西,不論多少她總交與常往供眾,從不獨自享受。積了錢就放焰口、拜大悲懺、普佛超度眾生,或朝山進香。在七十多歲時,還不畏艱苦朝五台山峨嵋山等四大名山

近八十歲時,體力漸衰,動作遲緩,每天不到三點鍾起床,莊嚴佛殿,她還要撞鍾擊鼓。如此辛勞,卻寒暑無間,病健如一,即使在病痛也不要別人代替,一直盡職盡責,堅守本份。後衰老到背不能伸,起路蹣跚時,才辭去香燈職,但仍按時上殿,參加早晚課誦。我記得在有一次上殿時,她穿了海青,站在前排,我在她後面,見她頭低垂了,背彎了,遠遠望去,直像一塊黑圓角的石碑我心酸了,眼淚流下來了,但更多的是崇敬與感動,每當我自己生病懈怠心時,就想起了她——那塊精進不息的石碑形象

1989年春,她八十歲了,開始生病,到秋天浮腫,有血尿,送到周田醫院治療,我去看她,見病歷上並沒有什麼危難病症,勸她安心治療。她說:「年紀老了,得走了大家都忙,何必要麻煩人(當時小師果明在醫院照顧她)。再說一時不行死在醫院,臨終如法,一生所修全功盡棄.」就堅決要求出院.出院後大約三個月病苦,以後逐漸緩解.臘月初五,她對住在隔壁房間的法參師說:「請你幫我剪一下指甲。」瑤田寺農禪並重,自食其力的寺廟,其中老年多,大家都十分忙。法參師說:「我現在時間」。她說:」結個緣吧!我也只有兩三天。」到臘月初八的早晨,她還吃了一碗臘八粥,上午,她要照顧她的小比丘尼為她剃頭,洗澡,並且說:「今天晚上我要走了。」

中午未吃飯,睡在床上並無痛苦。下午五點鍾,她要求大家來助念,囑咐要帶引磬、小木魚,象平時一樣嚴肅認真,在念:蓮池海會佛菩薩,贊佛偈,迴向時,她都把手從被子里伸出來合掌。大家念完不到七點鍾,都回去吃飯。由於她沒有痛苦,精神很好,大腦清醒,加之早上吃一大碗臘八粥,小師們根本不相信她會走,吃飯時還互相議論說:「寬贊師真有意思,她說今天走,時間未到,你想走也走不了。」正這時,住在寬贊師對面的寬英師氣吁吁的跑來說:「快去呀!寬贊師要走了。」(原來大家走後不久,寬贊師大聲叫對面的老比丘寬英說:「師兄師兄,快叫他們來念佛開路,我要走了。」)大家隨寬英師去時,她已不能講話了,然而兩眼睜得很大,法參師用手去摸,也摸不下來,等念佛十多分鍾後,雙眼自動下垂,臉上顯出微笑.第二天為她換衣服,戴上風帽,端坐龕內,臉色紅潤,微帶笑容,比平時莊嚴多。

     臘月五日火化,真是因緣好,真如寺大和尚一誠法師,帶領二位法師,路過徭田,十四日晚在徭田寺掛單,第二天為寬贊師舉火,說法,大和尚說,預知時至,算得往生。大家說,寬贊師平日肯結緣,所以死後有這巧的因緣。火化三天後,華光師去撿骨灰,骨灰送入真如寺的海會塔,華光師告訴我,贊師的頭骨有粉紅,翠綠,金黃三種顏色.

我只是照實記下來,未加上一點自己的看法,在五.六年來和寬贊的接觸中,她留給我印象是:(一)忍苦耐勞,盡職盡責;(二)其心正直,勇猛精進;(三)不圖私利,關心他人。       

                                            永修姚念周謹記

    7、現在尼聖——通願上人詳歸安養

    通願尼師上人,俗姓翟,名堯臣.1913年古歷九月初六日生於黑龍江省雙城縣。其父翟文選,清末舉人,官任鹽運使,張作霖時為奉天省(今遼寧省)省長。張學良時,輔其政事.其母李淑華,從事教育,晚年出家,八十三歲圓寂天五台山,師於:

    193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女子理學經濟系。

    1938年至39年去北京聽慈舟老和尚講《華嚴經》。

    1940年在北京依慈舟老和尚披剃出家。同年於廣濟寺受具足戒。後依止開慧尼師。

    1941年至1955年在通教寺參學講經。

    1953年至1961年隨侍開慧尼師和其母移居五台山,駐錫小矛蓬等寺庵。

    1962年等到住持五郎廟。「文革」期間移居南山寺。

    1985年遷居圭峰寺。

    1986年在遼寧丹東西精舍結夏安居。為在家二眾傳授一堂菩薩戒。秋季移錫終南山大圓寺。

    1987年遷居清涼精舍

    1988年在乾縣吉祥精舍成立如法弘戒道場

1990年秋,再禮峨嵋山。與隆蓮尼師上人相會。

1991年3月6日於太原崇善寺祥歸贍養。世壽七十八歲。僧臘五十有一

願公上人生前曾任中國佛協常務理事山西省佛協常務理事,副會長,五台山佛協付會長,五台縣四、五、六屆政協委員。

    願公上人的一生,以弘揚華嚴為先導,以嚴凈毗尼為根本,以培育尼僧為己任,以專修凈土為指歸。

    願公上人出家後精研華嚴,在五台三十餘年講誦華嚴從不間斷。弘揚戒律,嚴凈毗尼,言傳身教,潛移默化者甚眾。為重振僧綱,不顧身染重病,南北跋涉,二次傳授二部僧戒。結夏安居其講解《四分比丘尼戒相標記》時,海內外學僧四方雲集,對無緣參加者以錄音滿其願。

    願公上人開示信眾皆以持戒念佛,求生極樂為極唱,每言:「一心念佛,此是出苦正因。若能生西,一切事辦,否則,無始業因,果熟難逃!生死輪回,可懼可懼!」其悲心深切如是。

    1991年春節過後,上人示疾,自知世緣將盡,遂矚常隨弟子,一切備辦,萬緣放下。三月六日(農歷正月二十日)於崇善寺自行沐浴更衣,環視常隨弟子,示意告別,然後閉目正卧,一心念佛;弟子眾等圍繞其側,為師助念。是日二十一時四十分在念佛聲中安詳西歸。

自此七七日內,二六時中,四眾弟子在靈堂禮念不絕,有長跪向前泣不成聲者,有古稀之年長拜不休者,有孩童大聲唱念者,有重病堅持晝夜禮念者,雖古城春寒,助念者卻晝夜不息,精神倍增,其感人也如此。

願公上人生前,因肝腹水,腹部隆起,然十四日裝龕時,腹部正常,腹水不見蹤跡,被褥也未染污,誠奇事也。三月十四日裝龕運往五台山廣濟茅蓬化身窟,山上降雪,道曲路滑,送靈人在車上覺車身被迎面下山貨車相撞,驚惶中下車,見兩車相距只寸許,此非佛力、上人默佑而何!

荼毗時見到火中蓮花時現,有人拍了照。骨灰中獲舍利無數。(七千餘粒),舍利花五顏六色,見者皆嘆為稀有骨灰遵囑分為三份:一份撒五台山大道上,一份送蘇州靈岩山寺,一份供於本山。上人一期緣盡,定當乘願再來廣度有緣。     一心居士

居士

1、岳運生居士面帶笑容室浮異香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但由迷悖自性,以致輪回生死,無有了期。如來欲令復彼本性隨順機宜,說種種法。然欲仗自修持力,於現生中做到真窮惑盡,以出輪回了生死者,末世實難多見。唯修凈土法門,無論上中下根,老幼男女,但具真信切願,以至誠心,念佛名號,求生西方。兼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待至臨終,即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則萬不漏一。以仗佛慈力,獲此巨益。如乘輪船渡海,非自已本事能然也。以故歷代菩薩祖師知識,悉皆極力提倡此法,以其是了生死捷徑成佛道之要法也。

岳運生居士者,步雲之父也。事親至孝,樂善好義,天性忠厚,無所適莫。步雲於數年來,頗於佛法,生正信心,吃素念佛,唯誠唯謹。因勸其父母,同皆吃素念佛,求生西方,並以淺顯易解之凈土書,為之解說,令其常看。其父遂知自心本具佛性,但以惑業障蔽不得受用,幸有此仗佛慈力法門,俾我等善根劣機眾生,於現生中,即得橫超三界,高預九蓮,何幸如之。從茲心久憶念,冀獲所懷。至今年七月初,略示微疾,初八日早起念佛畢,囑步雲速備衣棺,吾將去矣。待衣棺備齊,乃沐浴著衣而卧,步雲誡其家人,切匆哭泣,令失正念,同聲念佛,以助往生。又勸其父,隨聲心念,其口微動,久之遂止,蓋已去矣。又復念三小時,方始哭泣。而其父面帶笑容,室浮異香。三日大殮,相貌如生,其為往生,可決斷矣,步雲日與家人,靈前念佛,以冀蓮品增高,無生速證,籍報劬勞之恩,以盡人子之分。            常慚愧僧釋印光記

2、沙健庵居士預囑後事正念分明

沙健庵,名元炳,江蘇如皋人。其品行操持,文章道義,皆足以為末世楷。其事學重躬行,不尚詞章,其志務盡分,不慕榮寵。以故登太史第後,家居奉親,冀盡子職,不去仕途。初未知佛為何如人,經具何如義,循襲乎韓程朱之說,謂佛法為聖道害,而於國於民,皆無所益也。待辛亥國變後,悶極無聊,常存超出此世界想。試取佛經讀之,見其義理精微奧妙,圓融超脫,始知佛為大聖人,其教有不可思議之事。若出幽谷,得賭天日,不禁喜極而悲,惜數十年拘墟之陋。從茲潛心研究,受持續誦,以冀親證本有佛性,不致常為六道輪回中人。

1923年癸亥,年周花甲,厭世之心益切,適諦閑法師蒞如講《彌陀經要解》,親預法筵。遂知凈土橫超法門,為等覺大聖,逆惡小凡,同於現在,仗佛慈力,出此裟婆,登彼極樂,隨已根性,而得證入之道。於是專修凈土,以期往生。次年催益榮來山歸依,與光言居士學問修持,因令持文鈔以相贈,次年陳正有以所作斥喪中食肉飲酒論見示,據引經史,明辨以晰,知居士學有根柢,志希聖賢,雖未相見,而彼此各皆心許為神交矣。去夏聞光至滬,即欲來見,以病不能出門未果,猶期異日來山請益,迄至將終前,與友談論,引為憾事。然既生西方,親炙彌陀,參隨海眾,未見一粥飯僧,又何所歉。至秋,左腋患癱,繼以咳血,入冬更甚,中西醫均無效,得毋以修持力,轉重報為輕報,後報為現報,以了宿業乎。至臘月十一日隨卧床不起,乃將生平著作,付門人項本源、黃文浚,略囑咐家事。頗悔從前改廣福寺為議會,遷移佛像,有贊成之過。命其子進,出三千金於東門廣慧庵改建佛殿,以贖前愆。又令家中眷屬,日夜輪班在床前念佛,以至臨終,亦復如是,不得預為洗濯換衣,及哭泣等,殮以布衣,勿用綢緞。喪中無論祀神待客,勿用酒肉,吾嘗作論斥世,汝等切勿隨順惡俗,陷我於罪。又令請僧助念,必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於床前設香案,供阿彌陀佛接引像,面對慈容,口念心憶,專精一致,概不提及餘事。二十四夜,病益殆,僧眾咸來助念,居士正念分明,聲默相隨。延至二十六日,雖不聞聲,口恆翕張。午後氣益促,家人僧眾念佛聲凄緊,至酉時,遂溘然而逝。頗有異香大眾念佛益烈,逾二時頂猶溫,直至天明,始停佛聲,為拭體著殮服、舉哀,其子能奉命無違,可謂真孝。

    噫!若居士者,可謂宿根深厚,見地高超,言行相應,內外一如。據數年來之修持,及平素之信願,臨終之景象,殆中品上生者乎。以孝養父母,行世仁慈具足信願,攝心凈念故也。然一得往生,當必地登不退,忍證無生,漸次修習,以致圓滿菩提而後已。又何歉憾乎哉。茲撮取其徒項本源,其子進,並吾徒崔益榮所述而記之,以期後之輯往生傳及隱士事跡者,有所本雲。               常慚愧僧釋印光記

3、趙尊仁居士誠辦善舉念佛坐逝

趙尊仁法名培庚,如皋馬壙人。年三十餘,素業商,其性情淳篤無偽,其作事果決率真。近數年來,得聞凈土法門,深生信心,日以念佛求生西方為事。置商業,專辦慈善公益事業,極其認真。由事倡辦濟生分會,及佛經流通處,凡有善舉,力能為者,無不為之。地方路燈,親自早收晚送,不以為勞。一方之人,皆服其誠,彼以誠感,人以誠應,凡所勸募,無不隨願圓成。1926年冬,身嬰篤疾,力疾提倡佛七,以祝世界太平。訂於臘月初二日起七,至初八日圓滿,請掘港西方寺范成師主七,其經濟皆善信所自送,入會念佛者四十餘人。

居士雖帶重病,其念佛精進,若無病者,至六日下午七點鍾,竟念佛坐逝。在會諸人,益加懇切念佛,助彼往生。過數小時,頂門猶溫,形色與生無異。於此見彌陀願力,眾生心力,兩皆不可思議。良以真如佛性眾生本具,特仗因緣啟發耳。如種子已布於地,一經時雨,隨即發生萌芽,彼世之人以本具佛性之力,日馳於貪瞋痴殺盜淫中。譬如以隨意雨寶之摩尼珠,置於圊廁,則無所受用矣。可不哀載!聞居士之風,能不愧死。            常慚愧僧釋印光記                                                                                                                     

4、丁炳文居士信願行切預知時至

丁炳文,四川榮縣人。住縣城西門,經營藥房業。過去那地方鴉片的人很多,他也染上了。後受族人影響,才發心學佛。由於過去吸煙的習慣每晚睡得很晚,所以他常在半夜洗臉漱口,至誠念佛後才睡覺。1934年5月,他告訴家屬說:「我某天要往生西方去了。」家屬為他隨便說說,並不介意。到期生病卧床,晚間叫家屬替他換新衣,抬至堂屋中坐,果然象要臨終樣子。他妻子這才驚訝地說:「二兒子在中學住宿讀書,夜半怎能趕回送終呢?希望你等待到明天吧!」他點頭答應。

第二天早晨託人去通知兒子回家,他坐在堂屋當中,兒子媳婦們跪在他面前他說:「你們應該分跪兩旁,不要跪中間,阻擋我的去路。」他們便分跪兩旁,同聲念佛。不多時就安詳而逝了。

丁炳文居士這個人,生前並沒有其他勝過別人的地方,只是能深信、切願、力行。他就是依靠信願行終於得到往生凈土了。佛經說,十惡之人臨終十念,都能下品往生,何況他幾年前持名不斷,怎會有不滿他的願呢?知道他往生情況,我們學佛的人都應當好好用功念佛了。

按:這是榮縣黃書雲先生所記。黃老居士是近代四川一位凈土大德,學識淵博,道德高尚,戒行精嚴。他創辦《榮縣佛學月刊》,建立佛學社,一時受其影響而學佛的人很多,丁炳方居士就是跟他學佛往生凈土的。                 菩薩戒優婆塞張妙首語譯  1989年10月於文殊

5、谷海濤居士預知生

谷海濤,榮縣人。原先學道教,近年聽他老師劉容舟的話,改學佛,專修凈業晝夜都定有功課,堅持念佛。幾個月前,他預言將於今年(1934年)農歷九月初六午後六點鍾往生。初秋時候,我和還在城南招鳳山趕建一間三面有牆的磚亭。這時,他回鄉間老家去,叫兒子谷醒華監工修造。一天,醒華夜夢父親對他說:「亭子修成後,命名生西亭,我快要往生了。」醒華醒後,心情緊張,準備回老家探望,在書桌抽屜里偶然發現父親預先留下的手書,寫的竟和夢中所說的一樣。

醒華急忙回家,他父親已去榮縣、宜賓的親友家告別,說自己將要到極樂世界了。到期,只患了點小病,打算到生西亭去。後經家屬勸阻,沒有去。到臨終時,他叫家屬念佛,送他往生他就含笑而去了。全身冰冷後,頂曖長達二十五小時。來吊喪的親友們,聽醒華詳述情況,一時全縣念佛人對往生西方都生大信心。   黃書雲記1934年冬

6、王阿狗居士囑咐家事今日生西

王慶茂居士告余曰,民國一九五年間,杭市清太路一商人,乳名王阿狗。年越六旬,以鹽為業,茹素念佛,三十餘年。一日,忽召集家人,環立而告曰,余於今日欲去。乃將家中事件,悉行交付清妥。復囑家人曰,於其死後,應遵佛教火化之。言畢,即一手執佛。一手持書,安然化去,面貌若生,遠近聞者,咸往頂禮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