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真善美從智慧生

  「真善美慧」,這是法界一切眾生所追求的。《華嚴經》講,真是真心,是一真法界;真是體、是性;善與美是現象作用,用是善,相就是美;相是善,作用就是美。然而,要想得到真善美的人生,就必須要有智慧,因此真善美是果,慧是因;沒有智慧,則無真善美的果。真善美慧,世間法裡沒有,正如佛法講「常樂我凈」四凈德,不但六道沒有,十法界也沒有,勉強可說有名無實,唯有一法界才能落實。一真法界圓滿具足常樂我凈,也具足真善美慧。

  如此說來,似乎我們這一生對真善美慧是無望了。實則不然,佛語絕無戲論,佛所說的,我們決定可以得到。問題是有沒有將佛教導我們的理論、方法、教誨落實,若如是做到了,一切勝果也就得到了。

  佛法智慧方法佛法的教學是智慧的教學,佛法自始至終所求的就是智慧釋迦牟尼佛當年講經說法,其學生將佛的教法分為五個階段:「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稱作「五時」。佛說法四十九年,般若講了二十二年般若智慧。可見佛法教學是以智慧為中心,若無智慧,就無法證得華嚴法華境界圓滿智慧,亦是始於初學。阿含、方等是過程,阿含好比是小學,方等好比是中學,般若大學華嚴法華是真善美慧的境界,是常樂我凈的落實。諸位若能清楚體會佛四十九年所說法的體系,便知佛法是九界眾生迫切需要的,這是真實大學問。佛有善巧方便,真實大學問;然而,人人有分,不分老少賢愚,只要遵循佛的指導修學,皆可成就。《無量壽經》講,無量壽是平等法,是一切眾生平等成佛方法平等得到最高享受的方法

  世間人不幸,將這么好的方法忘記、遺失了,所以每天生活憂患恐怖不安的環境中,這個事實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從表面上看,佛法雖好,卻無人講解宣揚,若往深一層觀察,則不盡然。佛家常說「佛氏門中,不捨一人」,又豈能將眾多人捨棄?因此,佛沒有捨棄我們,還是時常照顧我們。關鍵是我們迷於五欲六塵,受妖魔鬼怪的誘惑,不知回頭,這才是問題癥結之所在。如果我們有一善心,一念回頭的心,諸佛菩薩不應在我面前。大多數眾生福報,佛的應化就像唱戲一樣,整個戲班、整個劇團來做一個圓滿的表演,幫助人破迷開悟。如果是少數人覺悟回頭,佛也會化身來教導、幫助,可見佛的話決定沒有妄語。一個人回心轉意,佛都教他,何況有眾多人開始覺悟?

  現在全世界的人都明顯的覺察到,這個世間會有災難,這個意識驚醒不少人覺悟,開始認真的反省、思惟,自身如何避免劫難,又如何幫助社會一切大眾消除災難這一念心就是始覺,開始覺悟了,這一念心就能感動諸佛菩薩,感動護法龍天,來幫助這個社會,幫助苦難眾生;覺悟的人愈多感應力量就愈強。

  七十年英國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講:「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的問題,唯有大乘佛法孔孟學術」,這是出自外國人口中智慧語言慈悲的啟示。他這一句話影響很深廣,天主教為他這一次的講演,開始展開對佛教對話,並研究佛經

  聽說新加坡有一位神父在研究大藏經,他不懂中文,所以非常希望我們語文能力強的年輕法師能幫助他。這是一念覺悟,突破宗教界限,追求真實學問佛法儒家學說都沒有界限若有界限,你縱然有智慧智慧也不大,因為你自己畫圈圈,把自己的智慧、德能局限在這個圈圈之內。在此圈圈內,去看別的圈圈,當然就有衝突、誤會,就產生不愉快的後果。這種情形普遍存在於十法界之中。

  以佛法來講,佛法中國隋唐之後,形成十個宗派這是大宗,宗裡又有宗派。很不幸的,每個宗派自己畫小圈圈,互相毀謗,這些都是不知道佛的真實義。不僅如此,在自己門內,還各自畫小圈圈,這如何能成就?當年祖師大德建立宗派,並不是畫圈圈,而是隨著眾生不同的根性,讓大家自己選擇一種法門,「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以達明心見性目的。而修學自己的法門,對別的法門一定讚嘆,絕無毀謗、輕視。這在《華嚴經》的「善財童子五十叄參」裡,特別明顯。這五十叄位菩薩每個人修學的法門不一樣,但是他們跟善財說法態度是相同的,都是自己謙虛,讚嘆別人,「無量無邊的法門,我沒有智慧能力學習,我只學這一門,他們都比我強,都比我殊勝。」

  這也是經上所講的,「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無量無邊的法門是異;同一個目標方向成就是同。法門如是,世出世間法亦如是。當然要想真正明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還是要有智慧。沒有智慧你看人、看事、看物,只見到一面,沒有見到第二面,你就有偏見,見解就不圓融。唯有智慧開了才有圓知圓見。譬如,我拿茶杯給你們看,你見到凸出的這一面,沒見到後面;他見到凹下去的那一面,另一面沒見到;如果掉轉過來兩邊看,才知道塬來你看得沒錯,他看得也沒錯,如此才能解決問題。自己知見不圓,還相信自己的見解,就太危險了!

  世尊說,沒有證得阿羅漢果之前,不能相信自己的意思。因為證得阿羅漢果,面面都見到了;沒有證得阿羅漢果,見的是一面,做事當然會犯過失阿羅漢完成戒定慧叄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他的智慧開了證得正覺的果位;「正」是決定沒有錯誤,「覺」就不迷了,這時才能相信自己的意思。沒有證得正覺不可以相信自己的意思,要虛心學佛虛心求教,依教修行。自己做主張,依自己意思去做,總免不了有過失。這個過失,現前你見不到,過一段時間果報現前,後悔就來不及了。這是學佛四眾同修必須要知道的。

  求智慧方法很多,塬理是一個,就是修定。參禪是修定,持戒是修定,念佛也是修定,研教還是修定。「外不著相,內不動心」,稱為禪定。換言之,不受外境一切人事物的誘惑,是謂「禪」;自己在境界中,保持清凈心,如如不動,是謂「定」。所以,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是禪定方法手段不一樣是異,修禪定是同,異不礙同,同不礙異,異中有同,同中有異。我們今天講的多元文化,如何能夠融合達到美滿道理在此地。抓住這個道理,真善美慧就能現前,常樂我凈就能落實。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