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誠法師:用智慧來支配身語意

  人的生命,不僅有長度,還有厚度、深度,過好每一天

  我們遇人處事常常粗暴而片面,臉譜化的一分為二「好人壞人」,「朋友敵人」,正是這種對立思維方式讓我們產生了無數痛苦,若能以緣起的角度去觀待事物就能減輕許多煩惱。人的心平靜了,也才能有智慧去處理事情。

  我們對一個人的看法、意見,往往是根據他過去的某些言行而在心裡打下一個標簽,從此便帶著標簽看人。要多思維都是會改變的,盡量揭去心中的標簽。

  佛法告訴我們,人是色受想行識五蘊和合而生身體只是五分之一,人真正的生命於心識,快樂痛苦的根源也是在我內心,心若平靜、純凈、安定,才會有發自內心的深層的快樂;對人生看得越遠、越寬廣,內心才會清明堅定對於修行人來說,「成功」就是「成就慈悲智慧功德」 。

  智慧是分別事理、決斷疑念的能力智慧也有許多層次,懂得業果之理,知道自己行為的後果是什麼,是智慧;能夠多角度、有高度的看待事物,是智慧;能夠透過現象看到事情的本質,是智慧聞思修都是智慧方法

  用智慧來降伏煩惱就是「愛自己」,用慈悲來對待他人就是「愛眾生」,若反過來,用慈悲來對待自己,用智慧來降伏他人,那就錯了

  要懂得如何去「愛」,有智慧的「愛」,猶如慈母愛子,若無有智慧,可能成為溺愛禍患修行歸根究底是戰勝自己,外在只是引發內心煩惱的緣。外在一切都會隨著無常消逝,而自己的語意業卻會留下推動命運力量

  嚴以持身,行事平正,不動怒、不輕忽,智慧現前,不令惡欺。體會眾無明世間苦惱,心生出離與悲憫,不要自己也陷入煩惱混戰。

  今生的身語意造作,對於宿世種子而言是感果的緣,同時也是未來果報之因,因此是極為重要的。

  每個人都很苦,要體諒、理解他人,這樣就把對立心轉化為了同情心。好好走自己的路,做該做的事,先管好自己的身口意,解決自己的煩惱,再去幫助更多人。

  佛菩薩則不同,他們看透了世間無常痛苦真相,卻選擇了留在世間去幫助眾生;雖身在紅塵,心卻常安住於寧靜喜樂中,這就是悲智雙運的境界,「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佛弟子應該以佛菩薩榜樣精進修行

  修行為人處事,有些表現形式可能與世間相似乃至相同,但其發心卻是完全不同的。我們必須要了解、明白自己行為的意義這就是修行不修行的差別:是用智慧來支配身語意,還是煩惱無明在支配?看自己的動機

  諸苦所因貪欲生,若斷追求盡諸苦。是身能為諸苦本,勤修厭離趣菩提三界心如舍宅,煩惱宅主居其中。汝等應發菩提心,舍離凡夫三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