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心裡不愉快是煩惱,生歡喜心也是煩惱

初學的時候是禁止,你外面境界愈少接觸愈好。從前的修行人不接觸社會,住在山林之中,世間一切人事都不過問,心容易清凈。眼不見、耳不聽,心清凈這是初學的。重不重要?重要,因為初學的目的是在求根本智,所以很重要。我們看這一代的修行人,無論出家、在家不容易成就原因在哪裡?我們沒有這個階段的訓練。我們今天修學,一開始修學就接觸大眾、就博學多聞,這個事情難!所以往往不管你一生怎麼勤苦用功,你都不成就。這個原因就是我們沒有受過基本訓練,沒有在根本智上用過功夫,難在這個地方這是我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跟同修們提起的,希望大家要注意。因為沒有根本智,決定沒有後得智,博學多聞是後得智。

華嚴經是個榜樣你要問善財童子的是什麼?他修的就是反聞聞自性他就是修的這個東西。他的根本智是在文殊菩薩會下建立的,善財童子文殊會下,就像我們一般從前初出家叢林寺院裡面修學是一樣的。在那個地方畢業了,所謂畢業就是得到根本智,然後才離開道場、離開老師社會上去參學。五十三參就是現實社會你要問那些善知識在哪裡?那個善知識代表各行各業、男女老少,像我們現在一到晚接觸的就是五十三參。善財童子接觸大眾的時候,他開智慧,他成佛功德圓滿;我們接觸這些大眾,天天生煩惱。接觸大眾心裡不愉快是煩惱,生歡喜心也是煩惱,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喜怒哀樂愛惡欲都是煩惱

參學那叫大修心,修什麼?叫歷事煉心,在境界里煉平等心,實際上就是佛在《金剛經》裡面講的兩句話,去煉「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是修這個。佛在《金剛經》上只有八個字兩句,「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華嚴經》裡面,《四十華嚴》前面三卷半是本會,就是文殊師利菩薩會,從三卷半往後一直到經的第四十卷完了,就是五十三參,你看看那麼長的經文,學什麼東西?就是學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我們要拿《金剛經》這兩句話,好像做一個文章的題目;《四十華嚴》這四十捲去掉三卷半,還有三十六卷半那就文章那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註解。那兩句你要不懂你去念《四十華嚴》去,就是那兩句話的註解。理論方法都明白,我們日常生活就是修行,日常生活就是五十三參,這是佛法的理論方法跟我們實際的生活融成一個,那就是此地講的「妙妙聞心」。根本智是本覺,反聞的聞是始覺,始本不二,善財童子就是修這個,觀世音菩薩也是修這個。

可是話再說回來,特別跟大家強調,沒有根本智,我講得再清楚、你聽得再明白,也是沒用、也是枉然。不是我在此地好像看輕了諸位,不是的,你們自己好好的想想,在日常生活當中從早到晚待人接物,你心裡生不生煩惱?生煩惱就不行。你為什麼會生煩惱?因為你沒有根本智,很簡單的一句話如果你有根本智,你二六時中待人接物不生煩惱,生智慧就像善財童子一樣生智慧。那是因為他有根本智,所以人家不生煩惱智慧增長,智慧天天增長、時時增長,他怎麼不快樂?我們自己修學檢討檢討,一天到晚都在煩惱,生煩惱的是什麼?我們不是長智慧,我們長的是邪見、長的是無明,天天增長無明、增長邪見,這怎麼得了!這些是事實,我們讀經不能不曉得。

根本智的培養,在我們今天來講,就好像念書一樣,我們的機緣已經過去了,這在佛法里等於是小學、初中,我們現在年齡都過去了。所以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要補習,一方面你在此地修學,聽講大乘法;一方面你還要去惡補,去補你的根本智。根本智怎麼補法?給諸位說,根本智就是修定,定是根本智的體,照就是根本智的用,你不修定怎麼行?什麼叫定?定就是不動心。佛門里常講「八風吹不動」,給諸位說,八風吹不動那是小定,不是大定那是入門,還未登堂入室。而我們今天小小的風一吹,就大大的動起來,那有什麼用處?六根在境界上,眼睛看得清清楚楚,這是照;耳朵聽得清清楚楚,這也是覺照,可是不能有分別,更不能有執著。一有分別、一有執著,定沒有了、慧也沒有;了了分明,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定慧具足不分別、不執著是定,了了分明是慧,你要是能夠常常保持這個境界,就是定慧等學。你要是能保持得住,永遠不能叫它失掉,這是我們常講的,一個修行人的自受用;他受用的時候,別人來教你問題、來問你,隨問隨答,這是從你定慧里變現出心心為他受用。我這個話講了很多遍。變現出的心心所可不是自受用,自受用那就壞了,是他受用;自受用永遠是清凈這是自受用。他受用,就像楞嚴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以無量的善巧方便應機說法那是他受用。自己永遠住在一法界,這才叫做妙妙,耳是妙妙聞、眼是妙妙見、舌是妙妙嘗、鼻是妙妙嗅,無有一法不妙。

摘自   楞嚴經  (第一二o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120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