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修學的方法

  修學的方法

  【修學的方法

  中國北大有位同學問我修學的方法。世出世間學問,只有一個塬則,就是專精。我在講席中常勸大家,修學的方法要在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在學校裡,或者在實際生活環境中,我們所接觸的面非常廣,影響也非常深。畢竟文化是多元的,世法如是,佛法也不例外。但是世法與佛法性質不同,譬如世間學術,學法律目的,是將來選擇作法官、作律師;學醫科,將來醫生學校的科系很多,可以自由選擇,做為你一生的事業,而學佛法將來選擇作佛、作菩薩。因此,佛法的教學內容世間就有很大的差異,但其修學塬則還是相同,就是要專精。

  世間法裡,一門好了,另一門未必懂,所謂「隔行如隔山」。但佛法一門通達,一切法門通達,不但出世間通達世間法也通達世間法的修學就像棵樹,各門學科如同樹的枝葉,此葉非彼葉,此枝非彼枝,彼此不能相入,所以學這一門不能通達一門。而佛法修學的是根本,就像找到一棵大樹的根本一樣,所有的枝葉都是從本生出來的。只要找到根本,透徹了解根本,這棵樹所有的枝葉,你就通達了。

  根本是什麼?大乘法常講「一念自性」,就是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心性是根本。這是宇宙的起源,萬事萬物生起源頭,也是所有一生命的根本。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真心本性中,本來具足無量的智慧,所以他能解、能大徹大悟;也具足萬德萬能,萬德萬能表現出來,就是生起宇宙萬有生命現象這是自性的德能,自性就是根本。

  修學佛法就是求明心見性禪宗如是,任何宗派法門亦如是。禪宗講「明心見性」,教下講「大開圓解」,密宗講「叄密相應」,凈土宗講「一心不亂」。雖然各個宗派講的名詞不同,但是意思相同,實際上都是說一件事。正因為如此,所以唯有一門才能深入。

  深是找到根本,比如一棵大樹,先有樹根,再有大枝,大枝生小枝,小枝生葉。因此,我們緣著樹梢,就能找到小枝,尋著小枝找到大枝,尋著大枝就找到樹根樹根就是根本,這就是「一門深入」。如果還沒找到出生的枝幹,又去找別的樹梢,就永遠找不到根本。

  但是,佛何以要說那麼多法門?佛說的無量法門指的就是枝葉。因為佛了解眾生是多元文化的集合體,而且任何一法都是無量因緣所生眾生的根性不同,一個法門不能度無量眾生,所以佛就說無量法門度無量眾生這是佛的慈悲

  我們懂得這個道理要在無量法門中,選擇適合自己的興趣、自己的程度自己的生活環境、自己根性的法門來修學,無需要改變生活習慣生活環境工作環境,這樣修學就格外容易與方便了。佛不會給眾生麻煩只會眾生帶來善巧方便。

  凈宗是我們的主修,其他法門可以聽,也可以看,懂不懂沒有關係。如果發心講經說法,其他法門的常識要懂得,應該要涉獵,但是仍以凈宗為主。在學校讀書的同學將來發心從事弘法利生的工作佛法是主要課程也要一門深入。

  但學校裡的課程不能荒廢,最低限度都要及格,不必與人競爭一名、第二名,那個沒有意義,只要年年升級,四年後拿到畢業文憑就可以了。在四年的學程中,儒家的典籍以《四書》為主,佛門典籍以《無量壽經》為主。《無量壽經》要背熟,《四書》如果不能背誦也要得很熟,不要求多,多了會產生障礙。只要將這兩種念熟,不必求深解,熟透了自然就了解,古人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你慢慢就會覺悟。記住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的學業一定能圓滿成功。

  【修學的環境

  世尊當年教人修學適合自己根性的法門,因為世尊能力觀機,他知道一個人從無量劫一直到今天,其生活、修學的歷程。所以,世尊給他方法就很適合他,他只要依照佛的方法修學,很快就會開悟、證果,就能有成就。好比大夫看病一樣,大夫對你病源很清楚,用葯就非常準確,所謂「藥到病除」。

  佛滅度後,佛的這些學生能力雖沒有佛那麼圓滿,但是在正法、像法時期,有許多都是有修有證,總算是有能力能為眾生指路。可是現在情況就不同了,《楞嚴經》雲:「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什麼是邪師?就是冒牌的佛弟子。現代假冒的佛法太多了,在這情形下,我們怎麼辦?釋迦牟尼佛有先見之明,為我們指出一個大塬則、大方向,《大集經》雲:「正法時期戒律成就;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末法時期凈土成就。」我們生在末法時期,就遵守釋迦牟尼佛的教誨,選擇凈土這條道路。

  雖然修學凈土凈土現在也有假冒的,這是最近一、二十才有現象。為什麼?魔王外道看到這么多人熱心修凈土,也假借凈土的名義來欺騙眾生,誤導眾生。雖然他們也念阿彌陀佛,卻別有用意,我們應該有所警惕。如何才不會走錯路?第一、決定要依凈土「五經一論」來修學,第二、決定要遵守祖師大德的引導。凈宗第十叄代祖師印光大師是近代的高僧他是我們遵循的好榜樣。我們遵守大師的指示,依照凈土經論來修學,就不會出差錯。

  【修學的條件

  修學的條件,第一、是親近知識;第二、有好的同參道友平常在一起切磋琢磨;第叄、有好的修學環境。《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要「親近明師」,《華嚴經》講要「親近善友」,善友就是老師、善知識。什麼是善知識?善知識必定有師承。這對我們選擇老師親近知識非常重要,影響我們一生的修學,與將來成就。早年我在台灣,朱鏡宙老居士為我介紹李炳南老師,李老師印光大師學生,我們與印祖一脈相承,所以師承沒問題。

  但現在社會上,也有人說自己是印光大師學生,甚至說是印光大師的傳人。我們就要仔細觀察,他的起心動念、所作所為,像不像印光大師印光大師雖然不在了,但留有一套《文鈔》,我們以此做標準去比對,才不至於受騙。他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經典祖師所說的相應,就可以跟他學;如果不相應,我們對他敬而遠之」。「敬」是尊敬,「遠」是不跟他學,不是與他距離很遠

  佛家講「緣」,現代人講「條件」,就是修學的緣具足了,修學的條件好了。這叄種緣是非希有難逢,決不是每個人一生中都遇得到,經上講百千劫難遭遇」,彭際清居士講「無量劫來,希有難逢」,這都真實話。我們現在因緣具足條件不缺,關鍵就是自己要懂得抓住這個機會,認真努力修學,這一生中決定成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