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因惡口罵人,她五百世中轉為母狗

  百業經連載1-一隻母狗

  惡口罵僧 累世轉狗

  晉美彭措法王傳講

  索達吉堪布 譯

  一時,佛在舍衛城(rajagadha)【古稱奢婆提城,位於靈鷲山附近】。城中有施主(pindadayaka),財富圓滿多聞天子 (vaisravana),崇奉外道宗派,娶妻後過著幸福美滿生活。不久,其妻生下一子,膚色金黃,頭如寶傘,鼻形妙高,具種種相好施主孩子舉行了隆重的誕生儀式,取了適合種姓名字,以牛奶、酸奶及酥油等各種食品喂養,孩子如海中蓮花般迅速成長起來。

  到他蹣跚學步之時,施主為他買了聰明活潑的小母狗(soni)。這隻狗不喜外道,喜歡內道,每次見到外道信徒總是發狠狂吠,撲上去撕咬他們的衣服,看見內道比丘(samana bhikkhu)時卻高興地搖尾、轉繞、舔腳,如是等等,行為十分恭敬

  我等大師釋迦世尊(bhagava)及十方三世諸佛(buddha),均具有二種智慧、四無畏 (catasso appaman nayo)、七菩提支 (saptabodhyanga)、八解脫 、九等持和十力等無量功德(punna)。

  如來的獅吼聲傳遍三界,並以大悲心恆時觀照一切眾生:哪些眾生興盛,哪些眾生衰亡;哪些眾生具損害性,哪些眾生善根性;哪些眾生墮惡趣,哪些眾生從中得解脫;哪些眾生具七聖財 (sapsadhana),如此等等都了如指掌。

  即便是波浪離開大海,佛陀眾生大悲剎那也不會離開。如來時刻觀察眾生的種種因緣,聖者羅漢 (arahan)也是如此。

  當時,世尊十大弟子之一的聖者舍利子 (sariputta),以聲聞慧眼(savaka catu)觀察世間,發現度化施主因緣成熟。一日晨,尊者(thera)身披袈裟(kasaya)、手持缽盂(patra)到舍衛城去化緣(pindapata)。臨近施主家時,那隻母狗遠遠相迎,跑來舔蹭尊者的雙足,且不停地搖動尾巴,然後右繞三匝,顯得非常恭敬施主見之,心下感嘆:此狗雖為旁生卻能如此恭敬比丘,看來很有善根,這位比丘也肯定是位大德;一個旁生尚能如此,自己作為人更應恭敬承侍。

  於是他親自迎請舍利子到家應供,尊者默許。施主滿心歡喜地敷設高座,親手供養飲食,尊者如理受食畢,准備洗缽,施主便請求傳法。舍利子神通觀察他的根基(indriya)、意樂及隨眠煩惱(kilesa),傳授了相應的佛法

  因聞法不可思議加持力,施主智慧金剛摧毀了二十種薩迦耶見 (sakaya-dithi),獲證預流果 (sotapanna phala)。施主生起極大的歡喜心廣行布施,求施者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然其財源卻如井水般令眾生取之不竭。他經常請舍利子應供,同時也為母狗求法,它亦能以恭敬心來聽受尊者所傳相應之法。

  施主感念自己能得聖果源於母狗恩德:若不是它去迎接尊者,自己就沒有供養尊者機會,更不可能得到聖者的果位。從此,他更加善待這隻母狗

  一日,母狗生病,施主尊者前來誦經加持舍利子尊者即為之傳講「諸行皆無常(sabbe sankhara aniccam)、諸行皆痛苦(sabbe sankhara dukk-ham)、諸法無我(sabbe dhamma anatta)、涅槃即寂滅(nibbana nirodha hoti)」之法。

  尊者說:「如若對我歡喜心(miccha ditthi),即使是墮入旁生界(tiracchana dhatu)的眾生也能從中解脫。」說完就離去了

  不久,母狗去世,施主前去請問尊者如何處理,尊者說:「將母狗屍體置一靜處。雖然它的肉體會腐爛,但骨架以後會有很大的用處。」施主聽後便按照尊者的吩咐將母狗屍體在一個非常寂靜地方

  母狗死後轉生為施主之女,相貌端莊、眉毛黝黑、鼻形妙高、頭如傘蓋、雙臂修長、身色金黃,具有各種相好施主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誕生儀式,取了適合種姓名字,以牛奶、酸奶、酥油等喂養。孩子亦如海中蓮花般成長起來。

  稍長,舍利子讓她去聽法,由於正值豆蔻年華,性情嬌縱,她不肯前去聞法。舍利子就把靜處母狗的骨架放在她的面前,令她憶起了前世(purima-attabhava)的因緣

  【譯者〖索達吉堪布〗:確實,現在的年輕人尤其是城市姑娘們,應該把前世的骨架放在她們面前,或以前世的某種因緣,使她們也能回憶前世該多好啊!】

  女孩內心無比憂愁,思維尊者於己有極大恩德:自己是依靠在舍利子尊者前聞法的加持,才得以脫離旁生界,幸獲人身。因此,她滿懷感激之情,立刻於尊者前聞法。

  舍利子觀察她的根基、界、意樂、精進(viriya)及隨眠煩惱,傳予相應的法門,她以智慧金剛摧毀了二十種薩迦耶見,證得預流果位。得果後,她對舍利子尊者恭敬頂禮:「我今已得聖者果位(ariya phala),願意在釋迦牟尼佛(sakyamuni buddha)的教法出家(nikkhamamana),持梵凈行。」

  【師言〖法王如意寶〗:這里是先得聖果後現出家相,按道理是應先皈依受戒後得果。過去的一些公案是這種程序,而此處不然。】

  尊者說:「出家可以,但必須徵得你父母的同意。」得到父母允許後,舍利子把她帶到眾生主母(maha prajapradi)前落發出家,披上袈裟,受具足戒。眾生主母為她傳了相應的佛法。她精進修學,最終斷盡三界(tisso dhatuyo)煩惱,獲證羅漢果位,【譯者:這樣很好,原來是母狗,後來變成女人,開始不願學法,後來學法終於證得羅漢果位。】現前黃金牛糞等同、虛空與手掌無別的境界,具足種種神變,受到天(deva)、人(manusa)的贊嘆和恭敬

  想到往昔做狗時舍利子為己傳法,今為人時尊者又為己傳法,因而對舍利子深懷感恩之情,【師言:小乘羅漢是如此對上師念恩報恩,那麼大乘密宗弟子更應該銘謝上師大恩。但是現在末法時代眾生,上師無論怎樣攝受弟子並傳殊勝密法,念恩報恩者又有幾人?這也許是末法的一個標誌。】

  經常頂禮尊者並說:「尊者,是您把我從旁生界中救出來的,對我恩重如山;而今又將我從輪迴(samsara)中救度出來,使我得果。」

  舍利子身旁的比丘們常聽她說這類感激之言便問尊者:「為什麼這位比丘尼 (bhikkhuni)天天說『非常感謝您,您使我從旁生界得到解脫?』」

  尊者反問他們:「你們還記得施主家的那隻母狗嗎?」

  「記得!那隻母狗對我很好。」

  尊者說:「這位比丘尼就是它的轉世。它在我傳法之時數數生起歡喜心,死後轉生為施主女兒。因她回憶起前世,所以經常說感激我的話。」

  眾比丘聽後,對因果生起極大信心,又前去啟問佛陀:「世尊,此比丘尼以何業感轉成狗身?後以何業感轉為人身?又以何因緣佛陀舍利子生極大歡喜心,並在您的教法出家,獲證羅漢果位?請佛陀明示。」

  世尊告諸比丘:「這是前世業力今世因緣所致。所謂前世業力是:早在賢劫人壽萬歲時,如來(tathagata)、正等覺(samma sambud-dha)、人天導師(satta deva manusanam)迦葉佛 (kassapa buddha)出世。

  印度鹿野苑(isipatane miga-daye)一施主家有位相貌庄嚴女孩,長大後對迦葉生起無比的信心,並在其教法出家。她精通三學、具足梵行(brahmacari)、清凈戒律(sila)等等有諸多殊勝功德,故成為傳法上師,得到各種飲食、衣葯等許多供養

  她暗自思忖:我一個人享受這么多供養,沒有很大的意義,應當發心將這些財物供養僧眾(bhikkhu sangha)。後來,她將每次所得財物供養僧尼二眾,以維持他們的生活

  有一次,她遇到急事請求僧眾幫忙,但大家都說:『我們誦經很忙,總不能舍離善法去幫你吧。』這位比丘尼頓時生起大嗔恨心口出不遜:『我平時對你們以財供養,事事關照,可我遇到急事,你們誰都不肯幫忙,一點良心也沒有,像母狗一樣。』

  她罵僧眾母狗』極不應理,造了很大的惡業(akusala karma)。

  【師言:因果方面的報應,應從中了解。本來這次講《百業經》,希望聽法人越多越好,但人就是這樣剛強難化。聽法的人很少,許多堪布活佛也因種種原因外出,堪布活佛也好,大德高僧也好,如果沒聽此《百業經》,將來可能在取捨因果方面會有些差錯。不管什麼人,若沒聽此經,以後做事因果自負,希望各位認真地聽。今後特別注意,不應用如「母狗」等惡名來責罵別人。平時講話必須有禮貌,經常觀察自己的語言,不要造惡業。】

  僧人們問她:『你是什麼人?我們又是什麼人?』比丘尼生氣地說:『你們是出家人,我也出家人。』僧人們告訴她:『雖然都是出家人,但我們當中有已得果位的聖者,你畢竟是個凡夫,這樣惡口(pisuna navaca)罵人造嚴重罪業,將使你在輪迴中感受痛苦(dukkha)。所以,你應該以猛烈的悔心來懺悔(khamapana)。』

  這位比丘尼覺得言之有理,便在後半生中更加精進地行持凈戒,常求懺悔,臨終發願(aditthana):願我一生中持戒供養功德使我能生生世世投身富貴之家,相貌庄嚴,並於釋迦牟尼佛出世時出家羅漢果!同時又發願:願我惡口謾罵僧眾的業果不要成熟!【師言:有些業你不成熟,但很快成熟。】

  盡管她臨終時如是發願,但以此惡業仍於五百世中轉為母狗,爾後余願也如實成熟這是前世業力今生因緣(maitreya buddha)是因她為母狗時對舍利子生起歡喜心和信心,以此轉為人身,得證聖果。」

  【師言:在迦葉佛教法下出家持戒的人,在釋迦佛時能證得果位;在釋迦佛教法下受居士戒以上的人,在彌勒佛教法下能證得果位。如果其中破了戒,在賢劫千佛中任一佛的教法中能得解脫。我們在釋迦佛教法下若不破戒定能在彌勒佛教法證得果位。若破了戒,在餘九百九十五尊佛的教法下得證果位。】

  【譯者:這些觀點是榮敦班智達《辨法法性論釋》中的教證,所以我們大家應該注意因果,另一方面至少也要居士戒。要特別注意我們對僧眾態度,作為堪布管家有時會對僧眾說些不入耳的話或不好聽比喻,但若自己有很大的懺悔心作懺悔,是否能懺悔清凈很難說!不過上師說過念四十萬金剛薩埵心咒能懺凈,自己也有點安慰。以上的這個公案對大家啟發不小,應從因果取捨方面注意。】

  注釋:

  多聞天子:四天王中北方天王,佛教中為護法並恆施福之神。《法華義疏》雲:「恆護如來道場而聞法,故名多聞天子。」

  四無畏:一切智無所畏,漏盡無所畏,說障道無所畏,說盡苦道無所畏。

  七菩提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念覺支,定覺支,行舍覺支。

  八解脫:又名八背舍,違背三界煩惱而舍離其縛纏之八種禪定

  九等持:四禪、四無色及滅受想定(亦名滅盡定)。

  十力:知覺處非處智力;知三世業根智力;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知諸禪定及八解脫、三三昧智力;知種種解智力;知種種界智力;知智一切至所道智力;知天眼無礙智力;知宿命無漏智力;知永斷習氣智力

  七聖財:信財、戒財、慚財、愧財、聞財、施財、定慧財。

  羅漢:小乘極悟之位名。一譯為殺賊,殺煩惱賊之意;二譯為應供,即當受人天供養之意;三譯為不生,即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報之意。

  舍利子: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意譯為秋鷺子,被譽為「智慧第一」。

  薩迦耶見:譯曰身見,為五見之一。執著五蘊假合之體,思為有真實之我,起我與我所之見。

  預流果:又稱初果,指斷盡三界之見惑,預入聖道法流,以第十六至八無漏聖道(或聖者)之階位。

  比丘尼:意譯乞士女。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女性

  迦葉佛:於現世界人壽萬歲時出世而成正覺,為釋迦佛以前之佛,即過去七佛中之第六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