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錫大師念佛三昧寶王論新白話版1

  唐紫閣山草堂沙門飛錫撰

  念佛三昧寶王論自序

  有高度信心客人,到我的禪室來,近前禮問,言辭很清新飄逸。問我:「修心的人,有關成道捷徑法華三昧,有關常不輕菩薩的行持。念佛三昧,有關般舟的宗旨都是無上深妙的禪法,願聽您詳細的解說。」我回答:「我隱居在九峰山,與世俗遠離。皇帝安排 要我從紫閣山草堂寺,到千福法華勝場住持,已有三十年了。深求奧妙,沒有如先生這樣來問的啊。你要達到無生龍門,有大鵬展翅南飛的願望,而我不敏捷啊(謙詞),就嘗試論述一下。現今大略分為二十門,說明這個旨意吧。

  念佛三昧寶王論卷上

  念未來佛速成三昧門第一(速成念阿彌陀佛,一行三昧)

  那心分為二啊,是因為種種的妄想生起妄想雖然是虛幻,迷惑的人還是要執著。頑固執著不能舍,聖人因此憂慮。玄韻雖然演暢卻沒有說,法身雖然空性卻是有相。相不能明了,說不能圓解,究竟一味的主旨,斷絕了言路,怎麼使人知道歸向哪裡呢?三昧宗旨,是要使初學的知道不二法門,在語言和沉默中。不只是凈名居士的閉口,文殊菩薩的興贊而已了。為什麼呢?那帝釋的寶網沒有張開,千顆寶珠怎麼能見到?宏綱忽然舉起,萬目一齊大開洗浴大海,就已經用過百川水。念佛名號,必定成就三昧。一句話概括,就在這裡了。也猶如清珠進入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想投入亂心,亂心不能不佛。契合以後,心與佛雙雙亡失。雙亡是定啊,雙照是慧啊,就是定慧均等,那什麼心不是佛,什麼佛不是心?心佛既然如此,那萬境萬緣無非都是三昧了啊。而世上的人,多是念過去釋迦如來的月面,想現在阿彌陀佛的海目。如拔除毒箭了,如登上快樂宮了,我也以為是至極的教化了,卻沒有聽說念未來諸佛日光芒的,為什麼呢?因為不懂如來眾生的粗鄙,說諸佛微妙,於是把眾生區隔在諸佛之外,所以聽不到了,誰肯念呢?《凈名經》中,有聞瞻卜香(檀香)不聞其他香的,有花沾身不沾身的,這是小乘大乘啊。抑小就茫然放下缽(須菩提),揚大就都入不二法門(眾菩薩)。《法華經》解決了聲聞法的問題,是經中之王,那一切香都是瞻卜香,大小都不沾身的道理就明白了。如果不是這等人,就以為諸佛是至尊啊,眾生是至卑啊,高下分出來了,種種邪妄興起了,敬與傲有對立了,一真法界去了。那麼如此一來,必然把萬眾當作草芥,分別計較天下,我慢如幢柱高高立起,自以為在高山雲層,目送飛鴻遠去,心游青天霄漢,就不可屈尊了啊。於是阻礙了《維摩經》中「見一切都恭敬供養中最勝的」的文字了。又不信《楞伽經》說:「如來自性本來清凈,轉化為三十二相在一眾生心中就如無價寶珠,被污垢臟衣包裹。」哪裡知道城中最下賤乞丐人,與難勝如來,是平等沒有不同的。如果圓念三世佛,普觀十方世尊,就合乎《理趣般若經》中「一切有情眾生都是如來藏,因為普賢菩薩自體遍在」的文字了。貧女懷胎王子,米在糠谷里的道理就如照鏡子一清二楚了。怎麼可以受到八慢的指責呢?人們都是欺侮未來的玉毫(佛),不敢欺侮過去現在的金色(佛)。卻不知生起罪業的源頭都在未來佛上,不在過去現在佛上啊。如果沒有眾生,哪裡有未來佛呢?如果知道母親因為兒子變為尊貴,米因為糠谷能夠保全,有符合《法華經》常不輕菩薩的心,那念佛三昧不求而成了。

  問:《法華經》是法啊,念佛是佛啊。怎麼能以法為佛,以佛為法,相互混亂呢?

  答:不亂啊。本來是一門,哪裡有混亂?芝術草葯,與位列仙班的人,昔日各在天涯,都沒有仙的名號被人服用後,羽化成仙,所以葯有了仙藥的名號,人有了仙人的稱號,人葯不同啊,仙是同一啊。如果沒有聖人,誰與道在一起?法沒有佛來悟,怎麼能自己悟?法沒有佛不能自悟,念佛三昧生起了。佛沒有法不能明心,法華三昧生起了。一仙兩個稱呼,都得到了仙名。念佛法華,同樣名叫佛慧。佛慧既然相同,那常不輕法與般舟法是無上深妙禪門在這裡悟到了。從來沒有不同啊,又哪裡有混亂呢?

  嬖女群盜皆不可輕門第二

  問:一切眾生,就是未來諸佛,聽明白了。娼妓盜賊,是最惡的,怎麼能在念佛的嘉賓中求尊敬呢?

  答:如佛所說,有二種情況一是對待門,二是決了門。

  一對待門,是說女子的虛偽,如來的至真。那麼佛可以尊崇,女子可以厭離。厭離有二種,(一)是訶欲,(二)是放心。

  (一)說訶欲。如《菩薩色慾經》說,女人色情,是世間枷鎖凡夫貪戀,不能自拔。女人色情,是世間的重患,凡夫受困,至死不免。女人色情,是世間的衰禍,凡夫遭遇,沒有厄難不來。修行人既然能舍棄,如果再顧念,就是從牢獄中出來,還想再入。瘋狂止住,又想再瘋。疾病痊癒,又想再病。智者憐愍他們,知道他們狂亂而顛倒,離死不遠了。凡夫女人色情,甘心作奴僕。終身賓士,為女人色情辛苦。雖然又有鐵板千刀,鋒芒交加,也甘心承受,不以為是禍患。狂人樂意顛狂,不過如此啊。修行人如果能舍棄不理,就是破枷脫鎖,厭惡狂病,遠離衰禍,既安穩吉祥,有出牢獄,永無患難。女人的相,那言語如蜜,那心地如毒。譬如平靜的水面,有蛟龍在下面。金山寶窟,有獅子在裡面。應當知道這個利害不可以接近啊。家庭不和,是婦人的緣由。毀宗敗族,是婦人罪過。實在是陰賊,滅人的智慧。又如圍困獵物,少有能逃出的。譬如高高的羅網,群鳥落入,不能飛起。又如密密的漁網,眾魚投入,就是剖腸挖肚。也如暗坑,盲人掉進去,更如飛蛾撲火。所以智者知道遠離,不受其害,厭惡臟臭,不被這樣的東西迷惑啊。

  《大寶積經》中,佛為優陀延王說這個偈是:

  鋒刃刀山,毒箭諸苦。女人能集,眾多苦事。假以香華,而為嚴好。愚人於此,妄起貪求。如海疲鳥,迷於彼岸。死必當墮,阿鼻地獄。現見眾苦,皆來集身。善友乖離,天宮永失。寧投鐵獄,馳走刀山,眠卧炎爐,不親女色

  如鳥為求食,不知避網羅。貪愛於女人,被害亦如是。譬如水中魚,游泳網者前。便為他所執,豈非自傷損。女若捕魚人,諂誑猶如網。男子同於魚,被網亦如是。

  (二)說放心。如《大寶積經》說,文殊師利告訴善住天子說,如果人能一心,專一精誠守護,那貪慾心發起,就應當覺知,設法消除,使心恢復寂靜。什麼是消除,應當這樣想:這是空,這是不凈。求這欲心的生處滅處,從哪裡來?去向哪裡?其中誰染?誰是受染的?誰是染法?這樣觀照時,不見能染,不見所染,不見有染的事。因為不見,就沒有取,因為不取,就沒有舍,因為不舍,就沒有愛。不舍不愛,普是離欲寂靜涅槃啊。如果又放任心回入到塵勞生死里,而又不會有貪嗔痴等煩惱過患,就是放心。以上說明第一對待門完。

  二決了門。如果究竟脫離妄想,沒有污染如虛空一樣,那就是過去現在的佛啊,不是未來佛啊。你沒聽說過要求無價寶,必須下滄海,採集智慧寶,必須先在煩惱中求。五逆相就是解脫相,魔界真如就是佛界真如。如果聽到佛音就歡喜,聽到魔音就生氣,不入音聲法門,不住音聲實際,不能覺悟諸法等,就是南轅北轍的人啊,怎麼能與他論道呢?再說明一下。經上不是說了嗎,昔日有仙人名叫鹿蹄,因為地滑摔倒了,就用仙咒命令上天乾旱不許下雨,國家百姓困苦國王招募妓女,誘惑鹿蹄,騎著他的脖子進城。這時烏雲四起,大雨入注。那仙人雖然有駕御長風的神通,登凌太空的法術,也不能施展啊。那個仙人,就是釋迦佛的前世。那個妓女,就耶輸陀羅(釋迦佛的俗家妻子)的前世啊。法華會上,授記她未來成佛名號具足千萬光相如來。但是念佛的人,只是看妓女的玉容,想不到成佛的光相金色美好,而忘失了常不輕的宗旨啊,念佛三昧,怎麼能不出錯呢?又阿那律,昔日是盜賊的首領,入寺院偷盜佛像頭上寶珠。用箭挑亮佛燈,使清光不滅。所謂阿那律,就是無滅的意思,原由在這裡了。未來作佛,名號是普明如來都是一樣的道理啊。念佛的人,尚且不輕視群盜,何況那不偷盜的人呢?妓女盜賊未來兩佛,猶如明亮的太陽,哪裡擔心三昧不成呢?

  持戒破戒但生佛想門第三

  問:兩種疑難明白了。《梵網經》說:「如果有人受佛戒,就入諸佛位。」而出家人一類,佩有明月一般的戒,懸有瓔珞一般的珠。位在三寶尊貴,範圍是七眾。應當恭敬了。如果不是精持,行為顛倒,傲慢他有什麼過呢,攻擊他有什麼罪呢?希望為我解說。

  答:如來曾在《觀佛三昧海經》,為父王說法。昔日有四比丘,違犯戒律可恥,將沒有僧團依靠。忽然聽到空中有聲音說:「你們犯戒,以為沒有救了,不是了。空王如來,雖然涅槃形像尚在。你們可以入塔,觀一下寶像眉間的白毫。」比丘隨即流淚說:「佛像尚且如此,何況佛的真容呢?」全身投地,如大山崩倒。如今在四方,都修成正覺。那東方的阿閦佛,南方的寶相佛,西方的無量壽佛,北方的微妙聲佛,就是這四位破戒比丘啊。所以如來取名《觀佛三昧海經》,是大寶王戒品海,可以洗滌破戒的罪垢,在塵累中得到清凈啊。這四比丘,觀看寶像,都成為世間大雄。念佛的人,怎麼能對破戒僧人有困惑呢?所以《大集經》說,如果有王臣打罵出家持戒破戒的僧人,罪就等於使百億佛身出血。如果見到穿袈裟的,無論是持戒犯戒的,只是當成佛想。所謂當成佛想,就是念佛三昧啊。這是佛的金口,說明常不輕的深意啊。怎麼能隨意打罵,而不畏懼呢?經上說:「寧為心師,不師於心。」(要控制心,不隨心所欲)見慳貪人當作布施想,見破戒人當作持戒想。那麼不被六種波羅蜜的障礙約束,就完成了六度彼岸的觀門了。如果執著分別心,自取冥司的懲罰,不也悲哀嗎?如果能翻轉這見心,那念佛三昧,如河流暢通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