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法師:安士全書 第15集

  《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卷上》。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上午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看影印的,大家手上拿影印的《安士全書》,請大家翻到「濟人之急」。「濟人之急」,再翻過來一頁,旁邊的頁碼是三十四、三十五。我們昨天跟大家學習到「濟人之急」,前面是「救人之難」。難是災難,急是緊急的事情,難跟急不一樣,那個情況不一樣。難是遭遇到災難,急就是生活衣食住行的缺乏非常緊急,昨天有跟大家講到,今天可能有才來的同修,我們再大概念一念「濟人之急」。

  「急與難不同,難以遭遇言,急以財帛言。世人以財為命」,這跟我們解釋急、難它的情況不同,難是遭遇到災難,急就是在物質、在財物方面的缺乏,緊急的需要。「世人以財為命」,我們世間人以財物生命,我們生存能夠活命以這個財為主,「於資生也,莫急於衣食」。下面就給我們再分析,這個財比較詳細的分類,我們每天為了三餐,為了吃、為了穿,我們一般講衣食,這個是很急的。我們一天沒有衣食,這個日子就過不了、就很難過,當然這個是很急需要,缺乏衣食,當然我們要去救濟。「於疾病也,莫急於醫藥」,人一生病,最急的是什麼?要看醫生要有醫藥,趕快把疾病治好,這個是很急的。「有子女者,則以婚嫁為急」,俗話講「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有兒女的人兒女大成人了,做父母的人總是會為兒女操心婚姻大事,要找個對象。「遇死亡者,則以喪葬為急」,人有生老病死,人死了喪葬是很緊急要處理的。人死,所謂入土為安,所以喪葬就很急需要了。「必隨力隨勢周之,斯之謂濟。」我們遇到了,有人有緊急的需要,以上列出來的這幾個項目,我們有因緣遇到了,我們必定要隨自己的力量,隨自己的財勢來周濟、來幫助他。

  下面是講孔子,「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又曰: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誠明乎此,則急雖在人,不敢視為人之急,而直視為己之急矣。夫至同於己之急,此生生世世所以不急也。」這是孔子講的話。我們有力量,遇到人家有需要,我們要幫助;我們有財物,遇到大家有需要,不可以自己藏起來不給大家,天下為公,一定要為公眾,不能只有為自己。這是孔子他講的,這些都是真理

  下面舉「陳幾亭曰:諺稱富人財主,言能主持財帛也。家業雖不可廢,然須約己周人。今之多財者,皆役於財者也。能惜能用,方為財主;但惜不用,不過財奴。」陳幾亭先生講,諺語稱富人財主富人是有的人,叫財主。為什麼叫財主?因為他能夠主持財帛,就是財物他能主持、他能分配,他有權力主持分配。有錢人,「家業雖不可廢」,當然家業不可以廢棄掉,「然須約己周人」,但是也要約束自己,自己不能太浪費,自己節省一些可以周濟,就是幫助周邊的人,周邊需要的人。「今之多財者,皆役於財者也。能惜能用,方為財主」,你能夠愛惜財物,需要幫助人的時候,能夠把它派上用場,這樣才是財主。所以財主是這個意思。不是說只有自己愛惜自己的財物,但是該用的時候不用,「但惜不用,不過財奴」,變守財奴。

  講到這裡,我今天早上也聽了老師講的《群書治要360》,在馬來西亞講的,講到一段跟我們這裡有相關的,我簡單的跟大家分享一下。他在第十八集裡面也講到小林老師他是一個企業家,現在幫助很多人(以前不是這樣的),自從學習傳統文化之後,可以說對社會做了很好的一個示範,幫助了很多人,也幫助很多人回頭。當然第一個先幫助自己回頭,自己做個榜樣。所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能幫助人。另外又講到台灣一個賣菜的,這是一位女士,她的姓名叫陳樹菊,耳東陳,樹木的樹,菊花的菊,她當選《時代雜志》年度最具百大影響力的人物,她也當選《富比世雜志》亞洲慈善英雄人物榜,得了兩個世界性的大獎。她從事什麼行業?她是賣菜的,賣菜就是擺菜攤。賣菜我母親以前賣過,我去幫忙賣過,所以我很了解,賺的都不是什麼大錢。她賣菜十三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整個家庭的重擔就落在她身上

  以前十三歲孩子家庭經濟困難母親生病也沒治病父母都不在、過世了,十三歲就要負擔家庭責任,後來她的人生體會,她體會到沒有錢給親人治病,後來親人去世了,當然這就是讓她人生感到非常遺憾的。遺憾,她並不是怨天尤人,怪老天爺、怪別人,她是把這個遺憾變成她的動力。什麼動力?遇到特別有困難的人她就會儘力在經濟上去幫助他。自己賺的錢,人家有需要了她就儘力去幫助他。她這樣捐錢累積很長的時間,一個賣菜的,她捐錢捐給別人,竟然捐了一千多萬台幣。所以她的慈善心是盡心竭力,自己毫無保留,完全是奉獻,沒有絲毫為自己。她有句話很有哲理,她說「錢在不需要人手上,只是數字而已」,我們聽聽很有道理。這個人他財富很多,錢很多,存在銀行,他也不拿出來幫助社會大眾,存在銀行,銀行存摺記載的就是一個數字。我們想想,的確是這樣沒有錯,錢在他手上,他也不會用也不知道怎麼用;或者知道,他也不肯用,不肯幫助人,人家有緊急需要,他也不會拿出來幫助需要的人,錢在他手上,當然就是一個數字。這樣的人,就是剛才這裡講的,「但惜不用,不過財奴」,只知道愛惜自己的財物,守護自己的財物,該用的時候不用,該幫助人的時候不幫助人,不過是一個守財奴。

  所以陳樹菊女士她講,這個錢在不需要人手上,它只是一個數字而已,他沒有發揮它的價值,沒有發揮這個錢的價值。可是這個錢在非常危急人手上,他就很需要,它就產生很大的價值了。好像這個人生病沒錢看醫生,你幫助他,它在他身上發生很大的作用了,它的價值在這裡。所以過去我們凈老和尚也常常給我們開示他說有錢是福報你這一生擁有很大的財富,是你過去生修來的,這一生得的福報。那福報現前、得到了,這些錢在你手上了,你怎麼用?有很多人很有錢,他不會用。所以我們凈老和尚給我們講,有錢是福報,用錢是智慧你要智慧去用你的錢用在對的地方用在需要的地方,特別要去幫助需要的人,這個就大學問,這個要學習了。我們才有眼光知道,我們現在有錢,現前社會上最需要的是什麼?最缺乏的是什麼?把它在這上面,這些錢就發揮不可思議價值了。這個也是我們凈老和尚一生,他示現給我們看的,他也給我們看,做一個榜樣給我們看,這些方面都是我們要學習的。所以陳樹菊這位女士,她也聽我們凈老和尚的經,如果大家有興趣,在網路上點陳樹菊跟凈空老和尚,它的資料就會出來。這方面剛好跟我們今天講的這段有相關,提出來跟大家分享。

  下面周安士居士又引用佛經經文:「《優婆塞戒經》雲:若以衣施,得上妙色;若以食施,得無上力」。引用《優婆塞戒經》的經文,我們用衣服布施給需要的人,我們將來會得上妙色,我們身心會很庄嚴,當然你的衣服都不會缺乏了。「若以食施,得無上力」,力是身體體力布施飲食我們現在講打齋,布施飲食會得到無上力,這個身體體力最好的,無上是最好。「若以燈施,得凈妙眼」,布施燈具照明,會得到清凈妙眼。「若以乘施,身受安樂」,乘就是車子,車乘,供養別人交通工具,你的身會受到安樂。「若以舍施,所須無乏」,舍就是房子,有人沒房子住,你布施房舍給他安住,將來你的果報,你所需要的就不會有缺乏了,你生活上所需不會缺乏,特別是住的方面。

  「又雲:若給妻子奴婢衣食,有憐憫歡喜心,未來得無量福德」。這個經裡面又給我們講,你給妻子奴婢就是傭人,你請的人給他們衣服給他們飲食,用什麼心?用憐憫歡喜心。憐憫就是憐憫他很缺乏,我們現在講的同情心,他很需要,我們發慈悲心布施給他布施的時候心生歡喜,不是心不甘情不願勉強給的,是歡喜心來布施,這樣未來得無量福德,這個福當中有德行,叫福德。如果福當中沒有德行,叫福報,或者我們一般人講的福氣福氣,過去我們凈老和尚講,有福要受氣,所以叫福氣。所以福德好!講福德,這個福報當中它有德在,為什麼?因為他布施歡喜心。有些人他也布施,他也會得福,但是他不是用歡喜憐憫心去布施,可能他還用一種瞧不起人的心在布施,歧視的心在布施。當然他布施是有因果也會福報,但是沒有德,福當中沒有德。所以這裡是講無量福德

  「若見田倉中有鼠雀犯穀米,生憐憫歡喜心,亦得福無量。」這個田當中、倉庫當中有老鼠麻雀,犯穀米就是來偷吃、來吃。我們一般看了就很生氣要把麻雀趕走;老鼠給我們吃這些穀米,給我們吃東西,我們會很生氣把它抓起來。現在一般人,沒有學佛的人,抓起來就處死,把它死刑了。它為了覓食,實在講它也沒有死罪,它也是為了生活,它肚子餓才出來找東西吃。如果家裡穀米或者我們的飯菜被吃了,被老鼠吃了麻雀吃了,我們能夠生憐憫歡喜心,憐憫什麼?它墮在畜生道已經很可憐了,又沒得吃,就供養它吧!它也未來佛。這樣生歡喜心,亦得福無量,也得到無量的福德。可見得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得福得禍關鍵就是我們心的念頭是善念還是惡念。我們學了佛之後,讀了佛經,看到佛這樣教導我們,我們就要改變心態,以後老鼠家裡來偷吃東西,要生歡喜心,就不要去老鼠給它吃。以前我們不知道,以前從小在家跟我父親,我父親也沒學佛,都用老鼠籠抓到就活活把它燒死,不然就是用老鼠給它吃,毒死,這個都是造殺業。現在學了佛,知道了,過去都錯了,我們要改過來。所以現在老鼠來吃,我們要生歡喜心,這樣亦得福無量,因為它需要。所以佛法布施眾生都是平等布施,只要眾生有需要,都很歡喜布施,這樣就得福無量。

  下面這個昨天講過,我們再重新講一遍,可能昨天有些同修不能來,今天才來的,我們再重復講一遍昨天聽過的同修也可以溫故知新。「貧富富貧。帝君曰:蜀帝初立,適歲大荒,而巴西尤甚」。帝君是指文昌帝君昨天跟大家講了,如果我們不讀《文昌帝君陰騭文》,不讀《安士全書》,《安士全書》第一卷就是註解文昌帝君陰騭文》的,周安士居士引用三教經典註解這篇文章,我們沒有讀這個書,我們看到文昌帝君,我們不認識他。這裡文昌帝君自己講,「蜀帝初立」,蜀是四川,四川這個地區歷代在那裡做君主的都稱為帝,初立就是剛剛開始。那個時候「適歲大荒」,就是鬧大飢荒,就是沒得吃。「而巴西尤甚」,四川跟重慶當中的一個郡叫巴西,不是現在中南美洲那邊的巴西,巴西這個地方尤甚。

  「有富農羅密」,有一很有財富農人叫羅密,四維羅。「積谷五千餘斛,閉而不糶」。他家裡的穀米累積很多,五千餘斛,一斛是十斗。大家都沒得吃了他家米糧存了一大堆,也不給人家,也不布施給人,這個心實在是很不好,眼睜睜的看到很人餓死,他就不拿出來。「而義士許容,竭產賑貧,力不能繼」。另外一個很有道義的人士,姓許名容,叫許容,他是竭產,把他自己家裡財產統統拿出來賑濟貧窮,幫助沒有吃的人,但是力量有限,力不能繼,鬧飢荒的人太多了,他的能力有限,但是他這個心卻是無限的。「終夜炷香,祈天請佑」,整個晚上燒香,祈求上天來保佑這個地方,讓這個地方解除飢荒。「邑神來和孫以告」,這個邑就是現在講的都市、縣市,有管這個縣市的神叫來和孫向文昌帝君報告這樁事情有一個人叫許容,很有善心他自己家產統統用光,去幫助這個地區鬧飢荒沒得吃的人,但是力量有限,祈求上天來庇佑這個地方,解除這個地方飢荒之苦;另外羅密他家穀米囤放很多,都不拿出來,這個也向文昌帝君報告了。

  「予奏上帝」,文昌帝君再向玉皇上帝報告這個事情。「有旨」,上帝就下諭旨下來了。「取羅之穀雨之」,上帝就下旨給文昌帝君,羅密他家谷放那麼多,把他家穀米統統拿出來撒在飢荒的地方讓大家吃。「予乃敕諭風神,發羅之屋」,予就是文昌帝君他就命令風神,好像龍捲風這樣,把羅密他家裡的穀米統統卷出來,好像龍捲風這樣卷出來,「谷隨風旋,自空而下,各以色聚,邑中人皆飽」。卷出來,從空中撒到地面,讓飢荒的地區,每個地區都有米了,這個城市的人大家都飯吃,可以吃飽了。「羅之所蓄,一日而盡」,羅密他所藏的這些穀米,一天就被風都吹光光,也都沒有了,吹到巴西這個地區,讓他大家都飯吃。「邑人感許之惠,往往酬還」,邑人就是這個都市的人,都非常感恩許容的恩惠,大家都去答謝他。「幸羅之災」,羅密慳吝不肯布施,遇到這個災難,大家都很慶幸他有這個報應,「從而稱快」。「蜀帝以容為邑佐」,後來四川的君主,他就請許容做縣邑輔佐,輔佐縣長的官,也就是當官了。「密聞之,自經」,羅密聽到這些事情他自己上吊自殺了。以上是講這則公案。下面這是周安士居士按照上面講的這些道理公案,再給我們做個說明。

  按【所謂遊戲神通也。雨谷事。雖因帝君啟奏。然此種玩弄。天帝往往為之。姑錄盧至長者一事。以備參閱。】

  以上我們聽起來好像講故事、神話,實際上確實有這個事情。在佛法『所謂遊戲神通也』,那是神通了。『雨谷事』,這個地方,雨不念雨,念玉,雨是個動詞,上面水下來,雨是個名詞。『雖因帝君啟奏』,因為這個事情,雖然是文昌帝君上帝啟奏的,請示上帝上帝就命令文昌帝君把羅密他家的穀米統統給他拿出來。『然此種玩弄』,這個玩弄,『天帝往往為之』,天上玉皇上帝常常做這些事情。這不只在中國有,在古印度也有,這個記載在佛經。『姑錄盧至長者一事,以備參閱』。這個就是周安士居士在找佛經的資料,文昌帝君是在中國的,下面舉出佛經的資料,那是印度的,那不是在中國上帝都一樣的,在我們這地球上,地方不一樣,中國有,印度也有,所以下面就舉出這個公案

  按【天竺國。有盧至長者。巨富而吝。妻子奴婢。備受其苦。一日遇佳節。密取四文買酒食。至冢間啖之。而盧素不嗜酒。既醉。發為高歌。其歌曰。吾今慶節會。暢飲大歡樂。過於毗沙門。亦勝天帝釋。】

  『天竺國』就是古印度,古代印度叫「天竺國」。天竺有一個『盧至長者』,「長者」就是在社會很有地位。而且很有錢,『巨富』,不是只有富,「巨富」,超級有錢的。錢那麼多,但是盧至長者非常的慳吝,自己捨不得用,也不給人用。所以他家裡的妻子奴婢,他那麼有錢,但是在他家什麼都沒有,『備受其苦』,很慳吝都不布施給人用,我們現在都不肯跟別人分享的,連自己家人都沒有,慳吝到這樣的程度有一天遇到一個佳節、一個節慶,『密取四文』,四文錢很少,就像我們現在塊錢一樣。他就買了『酒食』,四塊錢能買什麼樣的酒?買什麼樣的食物?當然是很有限的。他自己也捨不得用,買了四文酒食,『至冢間啖之』,就是到墳墓那邊吃、喝酒。遇到這個佳節,你看他還這麼慳吝,捨不得多買一些跟家人分享,跟他下面的傭人分享,自己拿了四文錢,那也很少很少,買了酒食他就跑到墳墓去吃、去喝酒。盧至長者他不能喝酒,喝一點點就醉了,醉了,他就『發為高歌』,就唱歌了,喝一點就醉了,他就唱起歌來了。『其歌曰,吾今慶節會,暢飲大歡樂』,他說今天慶祝佳節盛會,我「暢飲」!他四文錢買酒買食,他能怎麼樣暢飲?只是他不能喝酒,喝一點他就醉了,他說是暢飲。而且他在墳墓那邊吃、那邊喝,還說「大歡樂」,他是大歡樂。他暢飲大歡樂,『過於毗沙門』,他說超過毗沙門天王。「毗沙門」就是北方天王,我們法會第一天都要祈請四大天王。北方天王叫毗沙門,就四王天,在六欲天的第一層就是四王天,宮殿須彌山的當中半山腰。須彌山頂是忉利天,帝釋天。盧至長者又唱歌了,『亦勝天帝釋』,不但超過四王天,還勝過「天帝釋」,比忉利天主還要殊勝。他講這個,我們聽起來也很不可思議。他唱這個歌,帝釋天的天主聽到了。

  按【帝釋聞之。笑曰。】

  就是笑話他。

  按【此人所啖。不過四文。】

  他說你吃的不過四文錢,四文的小錢。

  按【乃謂其樂過我。】

  他還說他的快樂超過我。上帝要去捉弄他:

  按【我當設法惱之。】

  我要讓他煩惱

  按【即化為盧至。到其家曰。】

  帝釋天他有神通上帝、帝釋天他就變成盧至長者,變得跟他一模一樣,連他們家人也分不出來。到他家,『到其家曰』:

  按【吾昔薄待汝等。只因有慳吝鬼相隨耳。幸今出遊。脫離此鬼。今日各隨汝欲。可恣意取。於是悉開庫藏賜之。】

  上帝變成盧至的樣子,到他家來了。盧至他跑到墳墓去吃酒,醉醺醺的,醉在墳墓那邊。帝釋聽到他說,他快樂超過我,他就變一個人到他家去了他不在,就到他家去。到他家對他家人,下面的傭人家人妻子兒女講,『吾昔薄待汝等』,他說我過去對待你們太刻薄了,非常虐待你們。什麼原因我過去會虐待你們,對你們很刻薄?『只因有慳吝鬼相隨耳』,他說有個慳吝鬼跟著我,所以才會這樣,對你們很刻薄,很虐待你們,有東西不給你們用。『幸今出遊,脫離此鬼』,他說幸運,今天慳吝鬼出去外面玩,不在家,「脫離此鬼」,慳吝鬼離開了。『今日各隨汝欲』,你們要什麼就拿什麼,『可恣意取』,你們大家喜歡什麼就拿什麼。『於是悉開庫藏賜之』,就把倉庫打開,讓他妻子兒女家人看他們要什麼就拿什麼。當然他們家人、他的傭人都很高興。

  按【又告曰。】

  又告訴他們家人,還有僕人

  按【此鬼。貌甚類我。少頃必來。當驅出之。】

  他說這個慳吝長得跟我是一樣的,等一下他又會再來來了之後,你們要把他趕出去。『當驅出之』,就是把他趕出去,不要讓他回來,回來你們又要受苦了。

  按【若放其入。吾復慳吝。】

  他說如果放那個鬼再回來,我又會變成很慳吝,又要對你們很刻薄、虐待你們。

  按【家人唯唯。】

  家人聽了當然就依教奉行,不敢違背,知道等一下那個慳吝鬼來,我們一定把他趕出去,不讓他進來。

  按【俄而盧至醒歸。】

  盧至到墳墓去喝酒,喝醉了,在那邊睡覺;醒過來,回家了

  按【遂被守門者驅逐。】

  富有的人家外面都有守門的人,守衛。這個守衛,因為忉利天的天主上帝變成盧至,已經交待他們,長得跟他一樣的,那個就是慳吝鬼,不能讓他回來,要把他趕出去。所以這個守門的人就把他趕出去,不讓他進來。

  按【急呼妻子。】

  盧至心就急了,趕快喊他的妻子

  按【妻子亦各執杖驅出。】

  他的妻子子女『亦各執杖驅出』,他的太太、他的兒子拿著棍棒把他趕出去了

  按【盧至駭甚。】

  盧至很驚訝,怎麼會變成這樣?

  按【哀愬親友。】

  他去告訴他的親戚朋友他說我回家怎麼都被我們家人趕出來了?

  按【親友送之歸舍。】

  親友把他送回家。回家,他的太太、他的兒子皆言:

  按【妻子皆言。此是慳吝鬼。】

  他們都說這個是『慳吝鬼』,他不是盧至,是「慳吝鬼」。

  按【奈何信之。】

  他是慳吝鬼,你怎麼可以相信他?

  按【親友家中盧至。固自在也。】

  親友到盧至家,看到他們家裡有個盧至在裡面,他在裡面很自在。帝釋,上帝變的盧至,看到盧至長者回來,他也出來罵。

  按【亦出罵曰。】

  也出來罵。

  按【汝誠慳吝鬼。】

  他說你真的就是慳吝鬼,一點都不假,你就是那個慳吝鬼,就是那個鬼。

  按【盧至有口難辯。】

  盧至有口無法去辯別,他家裡那個盧至長得跟他一樣,他也辦法

  按【遂借絹一端。將獻之王。】

  他不能回家,就去向親友『借絹』,「絹」就是絲織品的布,獻給國王

  按【而訴其冤。】

  獻給國王他就去訴冤,去告這個冤情。

  按【閽人不納。】

  『閽』就是守門人,不接受,不讓他進去見國王

  按【盧至大呼曰。吾欲進貢。吾欲進貢。】

  他說我是要來進貢,要來送禮的。

  按【王呼之來前。】

  國王就說好,要進貢就讓他進來。

  按【盧至將獻絹。兩腋忽自夾緊。】

  盧至要把絹布獻給國王,忽然這兩個腋下,兩手腋下忽然夾得很緊,就拿不出來。

  按【乃盡平生力拔之。】

  盡他平生的力量,好不容易把絹布從他的兩腋下面拔出來。

  按【方能出諸肘間。】

  拔出來要獻給國王

  按【帝釋忽令此絹。化成束草。】

  帝釋,這個上帝神通,看到這個事情,又讓他那個絹布,絲織品,絹布化成一束草,變成草了。

  按【盧至大慚。】

  盧至他就生很大慚愧,怎麼變成草?

  按【王笑曰。吾不須絹。有冤。可速道之。】

  這個國王就笑了,也知道他平生就很慳吝說我不需要你的絹布,你有什麼冤情,趕快說出來。『可速道之』,趕快說出來。

  按【盧至含淚以訴。】

  盧至就含著眼淚告訴國王這些事情

  按【王敕兩盧至。及妻子。】

  國王就把他家那個盧至也找來,到國王面前兩個盧至長者。以及他的妻子,找來:

  按【同來訊對。】

  找到前面來問訊對質,看看哪一個才是真正的盧至。

  按【見其聲音相貌。無不相同。】

  都一樣,相貌一樣,聲音也一樣,長的樣子也完全一模一樣。

  按【令兩盧脫臂驗痣。莫辨。】

  他的臂上有個痣,脫下來兩個都有,無法分辨。

  按【又令兩盧至各坐一處。】

  又命令兩個盧至各坐一個地方

  按【密書生平至隱秘事。而字跡毫不可辨。】

  兩個人分開,然後問他平生很隱秘的事情,叫他們用寫字寫出來。寫的都一樣,連字跡也分辨不出來,國王也就辦法了。

  按【王嘆曰。凡夫肉眼。如此易惑。】

  他說我們是『凡夫肉眼』,分辨不出來,真的他沒辦法了。

  按【吾當往問釋迦如來。】

  說我們只好去請問釋迦牟尼佛,碰到這個事情,我們凡夫辦法

  按【於是載兩盧至。同至只洹。】

  國王就載著兩個盧至一同到只洹精舍,只樹給孤獨園,釋迦牟尼佛那裡。兩個盧至到了佛那邊:

  按【佛遂呼化盧至。】

  佛知道,佛知道哪個是真的盧至,哪個是變化的。釋迦牟尼佛就叫變化的盧至,就是玉皇上帝,就是帝釋天,佛叫他『化盧至』。

  按【帝釋於是忽復天帝形。】

  帝釋天主就恢復他原來天帝的原形,他的形貌。

  按【王見帝釋。投身下拜。】

  這個國王看到是上帝來了,他趕快下拜。

  按【因遣真盧至歸。】

  『遣』就是國王叫這個真的盧至,你趕快回家。

  按【盧至曰。吾即歸家。財物已散。】

  他說我回去有什麼用?我那個財物統統被打開了,統統布施光了。

  按【帝釋曰。汝肯布施。庫藏當無恙也。】

  帝釋天主給他講,如果從今以後你肯布施,不要再慳吝,不要連對待自己妻子家人都那麼慳吝,應該多多布施。不但布施自己家人,還要布施給外面需要的人,你的『庫藏當無恙』,你倉庫原來有的,不會損失的。

  按【盧至怒曰。吾但信佛不信帝釋。】

  盧至他很生氣他說我只信佛不相信帝釋。這個時候佛就勸他:

  按【世尊曰。汝但歸家。帝釋之言不謬。】

  世尊就給盧至長者開示他說你回家,帝釋,上帝講的沒有錯,他講的是真的,你要相信。

  按【盧至歸。視庫藏毫無所損。】

  回到家裡看到倉庫都沒有損失,果然帝釋天(上帝)講的是真的,沒錯。

  按【大喜過望。】

  非常歡喜。從那個時候,帝釋天跟他開玩笑,然後佛勸導,這個盧至後來:

  按【由是漸行惠施。】

  慢慢他就開始會去布施了。

  按【無復鄙吝之態。】

  後來他完全沒有慳吝這種情況了,整個心態完全改變過來。

  以上這是佛經公案,還有中國文昌帝君公案,周安士居士把它找出來做一個對照,就是說有錢不能慳吝,要布施給需要的人。所以陳樹菊女士講,錢在不需要人手上,它只是一個數字。這個很有哲理,真的,我們有錢遇到別人有緊急需要,我們應該要去幫助他,這才是正確的,這個就是濟人之急。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一段。明天我們就學習「憫人之孤」這一段。好,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摘自:安士全書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五集) 2018/6/9 日本東京天空劇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