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清法師:怎樣讓眾生離開

  現在我一心向佛,請問師父有什麼方法,能讓我身上眾生趕快離開,也能學佛?

  這個分好幾個步驟來講,身患重病的,醫院不治的,一心向佛的,你所問的是有什麼辦法讓你身上眾生趕快離開或者是學佛,或者離開學佛,最好是離開學佛,是這個意思吧,這個很慈悲你看眾生,那懇定是又影響身體啦,用我們的眼光來看呢,應該是冤親債主,最好是讓他離開,也能學佛,這個是我們沒有離開這個慈悲心啊,沒有失去這個慈悲心。

  我現在反問一句,不要說看不見的眾生,就說我們看到的你的親戚鄰居,能不能都學佛呢,就是你的親戚鄰居的,親戚鄰居朋友同學之類的親朋好友是不是都在學佛我是舉了個例子,不是個例,不是說某一個人他的親戚朋友都在學佛。是我們能不能有辦法讓某一個人他的身邊,他所認識的人學佛很難啊,很難!我們一心向佛,向極樂世界去,他度的親戚朋友學佛。是的,這是我們的一種美好心願。但是,這個夢想圓滿,可是呢,現實呢很骨感!現實和我們的想法往往他有很大的距離我所的是我們很難讓我們所認識的人都能學佛這是一個現狀,就是佛學的現狀。佛學的一種現實情況,一種現狀。

  應該說不管我們身上眾生也好,還是我們身邊親戚朋友也好,能否學佛,全在於他的福報因緣。這個人能不能學佛,全在他的福報因緣。我們看不到的眾生能不能學佛也在他的福報因緣,得有福報。也就是說,他得有那種善根,還得有緣激發他,才能夠成就學佛的這種果。如果說他沒有善根,你用盡一切辦法都不信,這種情況也有現實情況也有,所以說當我們讓我們身上眾生也能學佛的時候,這隻是一種美好祈願

  怎麼樣才能讓他離開,或者怎樣才能讓他學佛?我覺的我們做好自己,做好自己感化他們,這是一種最好的方法。還有一方法是,我們一切的修行迴向給他們。其它的可能就沒有很好辦法啦,如果是人的話,可能我們在一些有緣的方便的情況下,給他們做一些講解。感化開示讓他們同樣懂一些道理,慢慢的也可能就學佛啦。所以這是一種美好祈願。至於他能不能學佛,只能是看這一因緣會不會具足啦,這是一個問題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說身上眾生離開,你這個病和身上眾生是不是有直接的關係或者是不是真正的你身上的這種眾生給你帶來的這種重病,這也不見得。

  根據佛經裡面講,一切的果報顯示都是因緣,當然有眾生也是因緣之一,有的身上並沒的所謂的我們說的眾生,照常也會處於一種病態,所以對於這種現象,我們一定正確理解。

  棄開一切向佛,努力精進修持,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為什麼根據佛教經典上講人生苦短,並不是說醫院不治我們的重病啦,才知道生命短促痛苦。實際上按佛教的原理來講,人生下來以後就一步一步邁向墳墓啦,這就人生苦短的意思,正是因為人生苦短不能自主。

  所以佛陀經典上講,要珍惜自己這個身體,而且珍惜我們的生命,用短暫的時間,盡量的就是把無謂的事放下精進佛道。所以現在呢,你知道有病啦,一心向佛啦,這是個事情,至於其它的問題,我覺得也沒有過多的必要去考慮。

  精進念佛迴向功德,而且我們在迴向的時候,有一種方案,這種方案就是我們叫他大迴向和小迴向迴向的意思是什麼?把某一種東西轉向到某一種目的,這個能知道嗎?這個佛教當中的迴向,是把修行功德指向修行目的,把修行功德指向修行目的迴向的前提是要有功德迴向的前提是要懂得修行。把修行功德指向修行目的,你修行的目的是為了什麼,為了了脫為了成就這就是一種迴向

  所以佛教當中的這個迴向,一般處於正常的修行儀軌的最後,正常修行儀軌一般情況,他分這么幾條,幾種內容

  第一個是前行,前行和準備工作有相似之處,這個準備工作又分為物品的準備,物品的準備和心態的準備,任何的修行都要通過發心來引發,任何的修行先對心態做一個調整,所以物品的準備和心態的準備,他都是。包括發願啊什麼的,都是前行的內容,這個物品呢包括設佛堂啊,供養佛象啊等等,打掃衛生啊這些,心態的準備就是端正心態,端正你的身口意等等,包括發願懺悔這一些。

  前行完了正行正行就是,你修行的你那個法門當中的主要內容,按你那個儀軌上座下去進行;

  第三是後行,後行呢往往帶著迴向,就相當於說,我們這一做法,通過修行生了功德,我們也知道,你的目的是什麼,就把功德指向你的目的這就迴向

  迴向文,我們經典上常常用到的有幾種,我說一個大迴向啊,「願以此功德庄嚴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這是一種這是佛經文;

  還有一種是「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眾生,皆共成佛道」。這也是原經文;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是吧,那個迴向也是原經文,所以我們在念迴向文的時候,實際也是在讀誦某個經典的偈頌,偈語,偈頌,這個念偈(ji)也念個偈(jie),在這念個偈(ji)偈頌的意思就象我們說的那個誓詞一樣。

  古代印度的偈頌有很多,有的是偶數句的,有的是單數句的,在這不再講啦,就是我們講的象一首詩一樣,這叫偈頌。在誦偈頌的時候,就相當於誦經典他是產生功德的,面且在誦偈頌的時候,我們根據偈頌所展開的這個內容,我們的心和誦偈頌上展開的內容,融為一處,就是把修行功德,指向修行目的這就迴向。實際上大迴向,無非是讓我們了脫,發菩提心,使一切眾生都能成佛,無非是這些內容,無論迴向文的文字是怎麼樣編排的他是那一段經文,大概就是這樣的,讓一切眾生都能成佛,一切眾生最後都能離苦得樂這是迴向

  我們在修行過程當中一定要學會,加上小迴向,大迴向完了以後再加一種美好祈願美好祈願也是迴向的意思,就是我想得到什麼美好願望,讓佛菩薩加持,盡快滿願,所以說剛才根據我們這個居士提的這個問題呢,無論你做了任何善事念佛或誦了經以後,大迴向完了以後要有個小迴向,這個小迴向就是,把一切功德迴向給你眾生,然後祈願菩薩加持,你的病盡快得以好轉,恢復健康,各個方面,或者是祈願你和眾生和你啊,一切法界的有緣眾生都能最後成佛,這樣的話呢,我們就可以把我們的痛苦轉化為道用啦,人都是有痛苦的,痛苦有不一樣,情況不同,是這樣,這個問題就是這樣回答的。

  更多請搜「仁清法師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