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錫大師念佛三昧寶王論新白話版6

  諸佛解脫心行中求門第十七

  問:念佛名叫真無念,往生名叫真無生,確實是了。《維摩經》說:「諸佛解脫,應當如何求?應當在一眾生心行中求。」既然說在一切心行中求,為什麼不向自心求,而向外求佛呢?

  答:你認為念佛三昧無上妙禪,不是在心行中求的,不對啊。為你說明吧。那心的行持,有種三境界啊。一是行善境。就是念佛三昧,是善中的善,是天中的天。二是行不善境。就是貪瞋痴等,諸惡境界三是行無記境。就是那心不住留境界善惡攀緣。如果論到理性,這個理性遍布前三個境界。至於順乎理性,只留善境了。經上說:「所謂執取我是垢,不執取我是凈了。」意思是說不了知法的性體沒有慳貪,違背法性而不布施,縱然布施也會布施相,不能不執,不是垢是什麼?如果能了知隨順法性,行檀波羅蜜(布施),沒有慳貪和布施相。善順這個道理,不是凈是什麼?不善境與無記境,背離法性,不能與善並行啊。所以勝天王問佛:「為什麼菩薩通達波羅蜜?」佛告訴天王:「菩薩摩訶薩,學般若波羅蜜(智慧),行禪波羅蜜(禪定),應當觀察這個心,行在什麼境界,或善,或不善,還是無記境界?如果行善境,就精勤修習。譬如蓮華上,不能停留水滴,一點不善的法,不能暫時住留。」根據佛的金口,難道有不善境、無記境卻不排除的嗎?這樣就是順理善心,行在善境中,熾熱地念佛解脫在心行中了。如果認為念佛的心行不是解脫,那不善境、無記境二種心行難道就是嗎?如果這是解脫,迷惑了就滯留無量劫,醒悟了那修證就易如反掌。修習禪法的明鏡,總之在這里了。如來世間大雄,考察那種種的禪定,把念佛三昧作為禪法中的王,其餘三昧都是相待相對的,都是凡夫的定罷了。然而寶王三昧(念佛三昧),不執著尊相,不執著卑相,邪相,正相,生死相,涅槃相,煩惱相,菩提相,靜相,亂相,成正覺相,度眾生相,坐道場相,無所得相。這等等的相,都不執著。猶如夢醒,空蕩盪沒有來去。所以《大品般若經》說:「無去無來是佛。」既然如此,那中道尚且要除去,又怎麼能執著兩邊呢?如《諸法無行經》的偈語說:

  譬如人,於夢中。得佛道,度眾生。此無道,無眾生佛法性,亦復然。坐道場無所得。若不得,則不有。明無明,同一相。知如是,為世尊眾生性,即菩提菩提性,即眾生菩薩眾,亦不二。知如是,為世尊

  三業供養真實表敬門第十八

  問:念佛三昧的觀門,已經聽到奇唱了。身口意三業的供養,佛在世和滅度後,供獻的福報哪個多呢?

  答:論到供養法界海眾的,在六度萬行中,能清凈三業,都名叫供養啊。何況隨意思維真境卻不是供養嗎?《理趣經》說:「觀一切法,或常或無常都不可得。」對於所有如來,廣設供養,不也是明確的嗎?又如來在世,庄嚴供養表達至誠,都說是華雲香海,遍布無量國土,還嫌太少。菩薩大士們所以進入禪觀,觀想須彌山作為燈炷,大海作為油盞,尚且不能展現殷勤的敬仰。所以焚燒金色的手臂,獻給凈明的佛塔,金身燃起的火焰光明洞照十方,那麼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榜樣了。而今天的人,只是推說「心中有佛」,或指著遠處的華樹作為供養,這樣違背奉獻的禮儀,為什麼傲慢這樣深重啊?你問佛在世和滅度後,供獻的福報哪個多?試著為你說明吧。且說孝子丁蘭刻木頭人像當父母供奉,冷暖如父母在生一樣,美名光照青史,人們到今天還稱他為真孝子啊。若是如來在世,如金山輝煌,庄嚴相好赫然分明,誰看見了,不發起道意?獻華表達誠懇,不也容易嗎?自從世尊大雄隱晦形跡滅度了,如月亮隱藏在重山中。不能敬奉真儀容,只留傳貝葉經文,面對佛的形像,發起無上心意,能獻一華,這樣的意志這樣的信心,實在可以嘉勉。有這樣的行持,不也太難嗎?《涅槃經》說:「乃至獻一華,則生不動國。」那麼一香一華,一燈一樂,以及飲食,盡心樂意奉獻三世諸佛的,就是往生凈土的妙因,成聖的元始。怎麼能輕易從事,而不遵守呢?如果離棄了這種修行,而聽信那無稽之談。所謂獻心華,點心燈,焚心香,禮心佛,而要求得正覺的,又與那猴子撈月,望梅止渴有什麼不同呢?以及讓人穿心衣,吃心飯,那就困擾不已。至於六度萬行,怎麼能用空見的心排斥呢?談心說空的話,那過失如此,不可不慎重啊。在真言門中,瑜伽觀行,也是要有事門來表達相的,不是一向推諉給心的。常常庄嚴供養香華,六時不廢止啊。

  無相獻華信毀交報門第十九

  問:華是事相啊,理在哪裡呢?信受與毀謗,互相的果報在哪裡呢?

  答:華就是理啊。所謂「色即是空」啊。信受的果報,如《悲華經》說:「昔日有王子,名叫無所畏。手持蓮華,上供寶藏佛。佛說:『你因為蓮華印在虛空,現今給你名號虛空印,當來成佛,你的世界名叫蓮華佛號蓮華尊,就是你啊。』」國土以及佛,都是因為昔日供獻蓮華而成名號的,要使眾生明白行因感果的意義啊。怎麼可以破阻獻華的布施,而要另外遵從別的無相呢?毀謗的果報,如《大方廣總持經》說,昔日有一比丘,名叫凈命,住持正見,用華供養佛。又一比丘,名叫法行,住持邪見打坐到四禪定,常說空宗般若最優勝。誹謗凈命法師說:「凈命得到的華,不拿供養,而是自己受用。」因為這一句話,在六萬世中,常常沒有舌根,直到成佛,還居住五濁惡世。他是什麼人呢?就是釋迦牟尼啊。佛說:「少見聞的人在我法中作另一種解說的,命終之後,墮入地獄,多過百千劫。如果用惡眼看發菩提心的人就得無眼的果報。用惡口誹謗發菩提心的人就得無舌的果報。」如果只修一個般若波羅蜜法能得菩薩道的,如往昔迦屍迦王,行菩薩道時,舍棄他愛惜的身體,頭眼腦髓。當時這個大王,難道沒有智慧嗎?那麼可知六波羅蜜,都應當修。「執一非余,是為魔業」(《華嚴經》語,意思是執著一種否定其它,就是魔業),怎麼能舍棄獻華的布施,而用惡取空(頑空),妄自代替那般若的真無相呢?無舌的果報,是自取其咎。如來所以引用自己昔日的錯,是要使眾生不再重蹈前車的覆轍罷了。一枝華是如此,一切土木形像,書籍經典,剃髮的僧尼住持三寶,戒定慧學,無論是福田,還是非福田的,都可以恭敬一切都進入真實三業供養法界海中,有什麼不可以,而要忽略呢?《法華經》的偈語說:

  若人於塔廟,寶像及畫像。以華香幡蓋,敬心而供養。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萬善同歸皆成三昧門第二十

  問:那布施燈的長明,就生到日月宮。布施華香幡蓋,與燈沒差異都是生天的福報啊。卻說都已成佛道了,為什麼回報的那麼深呢?

  答:如帝王出行,上萬的車乘上千的官員,隨從的士卒出來,都帶有御字。冒犯了天子的儀仗,死在當前。如果帝王返回宮中,士卒解散,回到鄉間,這時還在聲稱帝王出行帶著御字,也是死在當前。可是士卒相同,而生死有不同了,因為緣起的不同,才有這樣的寵辱啊。前面說的華蓋香燈,不遇到《法華經》王的儀仗,其實也是果報天宮。如今遇到三昧寶王,猶如隨從,甚至獻一枝華,都已成佛道這就是「佛種從緣起」,理所當然罷了。也猶如群鳥飛向須彌山,都是同一色,百川朝向大海,沒有別的名字。所以《大寶積經》中,文殊普門會,會集天龍八部地獄畜生色聲香等,一切萬法,都是三昧了。也猶如毫毛能容納大海芥子能容納須彌山,哪裡是毫毛芥子的神奇呢?實在是神奇的東西本來如此罷了。那麼可知解猶如眼睛,行就像腳,解正就是行正,解邪就是行邪,魔佛的淺深,全在於解了。所以《涅槃經》說:「對於戒遲緩的,不名叫緩。對於乘遲緩的,才名叫緩。」所謂乘就是慧解的稱謂啊。一行既然如此,萬行也都是如此。所謂法華三昧,就是念佛三昧啊。所以如來說這三昧是勝定,是三昧寶王,是光明藏,是除罪寶珠,是去邪見明燈,是迷路的導航,王子的金印,貧夫的寶藏,空三昧,聖三昧陀羅尼,真思惟,最勝觀,如意珠,佛性,法性,僧性,無盡藏,勝方便,大慧光明,消惡觀法三昧等等。所以知道教理行果,八萬四千的法門都是念佛三昧別名啊。既然如此,那麼獻一華,就是敬奉三世塵剎,念一佛,就是通達未來世雄。如大地作為標靶,哪有放箭卻射不中的呢?不然的話,那就是《思益經》中「畏空舍空行空索空」的譏誚罷了。

  客人說:醫生離去留下藥物,商人出行寄來金銀先賢寶藏,不是那樣合適的人不可傳授。弟子學道愚昧懵懂,所以偷窺三昧的門徑,尚且期望無生,總是希望真實的演說。如王的奧旨,法的寶印。動寂雙雙覺照,理事圓融無礙。舉心動都是真,任意觸及就增長。稱念南無佛號都能成就佛道,散華還是彈指,盡情超越菩提。經王所在而自然尊貴,眼有金鈚(治眼工具)而恢復失明。二十義理門,從沒有聽聞過,欣喜的是雪洗減輕眾生的罪愆,能優遊眾寶莊嚴凈土,多麼幸運啊。願不變這個身,獲得醍醐灌頂的妙記,悟到當來的諸佛就是現在的眾生了。於是頂禮寶塔,面對蓮華僧,與我普觀十方世尊,圓念三世佛,長跪合掌,而說偈頌:

  一心憶念過去佛,亦憶未來世尊。現在一切人中雄,亦學於其所說法。無有一佛在過去,亦無現世及當來。唯此清凈微妙禪,彼不可言證能說。

  舊跋

  比丘正知,先前見到雲棲蓮池大師凈土代言,有唐朝的《寶王論》,列在「名存書不存」中,心裡很敬慕嚮往。三十歲時,萬融師得到這個古本贈送我,真是喜出望外,就在姑蘇慧慶寺刻印。丙戌年,重新在祖堂幽棲寺刻印。但願法界有情眾生,同生極樂世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