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橋旦曾堪布:師父,你也會有煩惱嗎?煩惱了怎麼辦?

  作者:太橋旦曾堪布

  煩惱了怎麼辦?

  有人問我:「上師你也會有煩惱嗎?你煩惱的時候,怎麼辦呢?」

  我回答說:煩惱每個人都有,多多少少都有,但不要讓煩惱發展,不能讓煩惱產生更多的煩惱

  煩惱每個人都有,我們一定是因為一個事情才會煩惱。如果我們為這個事情煩惱,能幫助我們解決這個事情嗎?不但沒有幫助,而且因為我們有煩惱,所以不能智慧、淡定、清醒解決問題。我們可以考慮怎麼處理這個事情、怎麼徹底解決這個事情,但是不能為了這個事情煩惱

  還有,對過去的事情我們不要太在乎。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了就像昨晚的夢一樣,對今天來說已經不存在了。對將來事情我們沒有必要太多地擔憂。我們想像中擔憂的事情將來不一定會出現。我們活得要實在。

  當我起煩惱的時候,對我幫助最大的是什麼?就是思維無常當我們知道一切都無常,我們還有時間煩惱嗎?人生是多麼地短暫,生命是如此地無常

  真正靜下心來思維的時候,我們實際上並沒有這么多的原因來起煩惱,我們可以簡簡單單、輕輕鬆松地過日子。但是我們想要的太多,有時候我們人比動物愚痴。很多動物從生到死之間,只要沒有東西吃喝,會想盡一切辦法得到吃的喝的,但是一旦得到,它會滿足,會很安心地睡覺。但是我們人不是這樣,小時候像動物一樣,吃飽了就睡覺,玩好了就休息。但是人慢慢成長的過程中,不該看的都看到了,不該聽的都聽到了,不該知道的都知道了,心變得復雜了,不像小時候那樣,煩惱就隨之而來。所以我們的心一定要保持一個特別知足狀態。比如說,住在高樓大廈、五星級酒店也可以,或者住在能夠擋風遮雨的小屋裡也可以,不管在哪裡,心都保持隨遇而安的狀態

  因為人生太短暫、太短暫了。有時,我們需要清醒一下,真誠地問自己:「如果我今晚就去世,該怎麼辦?」環顧一下我們追逐的事物,我們糾結的事情,還有意義嗎?我們可以常常這樣想一下。我們為金錢煩惱,為感情煩惱,為名利煩惱,我們起煩惱最多的是這些。但是當你知道金錢無常、情人無常名利無常,你還會煩惱嗎?比如說,如果你真正知道金錢無常的,你貪執錢財煩惱還會有嗎?還是會多多少少減少的。你為情人而煩惱,情人也是無常的,即使永遠跟著你,永遠和你在一起,過著幸福美滿日子也可能瞬間就衰老,最後離你而去。然後名利也是一樣。從這個角度講,真的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這里的「一切有為法」,包括一切財產親人、自己最珍愛的身體在這世間,我們付出最多的三件事情就是錢財親人自己的身體。但是很不幸的是,這三個如夢幻泡影,沒有什麼實質的東西都是浮雲,但是我們不知道,所以就為這三個起煩惱。一切的財產親人,包括我們自己的身體都是無常的。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富翁擁有大量錢財,最後這些錢財都不屬於他。哪有一富翁,哪有一企業家,死的時候把錢財帶走的?有些還沒有死亡的時候就破產了。這就無常的顯現。親人也是一樣的,包括自己的父母、先生、太太,去世之後,好像在自己家裡從來沒有出現一樣,連影子都不見了這就親人無常自己的身體也是無常的,現在的身體小時候不一樣,慢慢變老了,拿著自己年輕時候的照片看,誰都不相信這照片上是我。我們頭發也白了,臉上的皺紋也多了,牙齒也一個一個掉下來了眼睛也模糊看不見了,這說明我們的身體無常的。

  

  既然事情本身就是無常的,那我們有什麼值得為它煩惱呢?

  這是從無常的角度來講,然後進一步分析:一切財產親人、我們的身體,不僅僅是無常的,從來都沒有一個實質性的東西就像我們昨天做夢,夢里遇到過的財產親人自己的身體一樣。所以為什麼說如夢如幻。這不是說財產親人或者我們的身體,以前是很有價值東西,後來慢慢變成無常的,不是這樣的。財產親人身體本來就沒有存在,所以是如夢如幻。事物真相就是這樣,那麼我們還有什麼理由為它起煩惱?

  煩惱本身也是無常的。我們先不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是一個很高的境界煩惱無常的,心是剎那剎那地變化。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好消息。比如說,我們的財產無常親人無常身體無常對我們來說是不幸的,但是痛苦無常煩惱無常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幸運。所以無常是很公平、公正的。不是說好的事情對我們顯現是無常的,不好事情對我們永遠是存在的。這就像把一大東西,包括珠寶垃圾,全部扔到火里,火把這堆東西燒得一干二凈。火是很公平的、公正的,火不會說,因為這個是好的東西,所以我燒掉,不好東西我不燒掉,火沒有這個分別。不管你往火裡面放什麼,它會全部燒掉。同樣的,無常就像火一樣,對一切萬事萬物來說,在每一個事情平等發生,最終會消失。所以,這些事情本身都是無常都是浮雲,我們根本不值得為這些事情煩惱

  但是不為這些事情煩惱是一個慢慢的過程,不可能我這說了之後,你我馬上就沒有煩惱佛法裡面說,我們通過三個階段來達到至高無上境界第一個是了解的階段,也叫聞思的階段,多看多學多思維。然後把書本上學到的東西慢慢思維,通過思維學到的東西僅僅是屬於書本上的,一般是自己的感受、自己的體驗,這是第二個階段——覺受的階段。然後把自己體驗到的東西,反反複復思維,最後它把你引發開悟這是最後覺悟階段。所以覺悟階段,首先是自己內心當中產生對佛法的一種體證、體驗,這個體驗由聞思、多看多學多聽,才慢慢在我內心下一個覺受、體證、體驗。雖然體證、體驗不純粹是書本上的,不純粹是一個概念,但也不是達到一個境界,而是證悟和概念之間的一個階段,中間的一個橋梁。

  有些初學者讀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之後,看到高樓大廈、車水馬龍,告訴自己這都虛幻的。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怎麼能說是虛幻呢?如果你知道這些都是虛幻的,為什麼不知道煩惱虛幻呢?如果你真的知道一切都虛幻的,那你沒煩惱。所以不能這樣想,這樣思維下去,容易走火入魔

  真正的成就者,因為他心裡沒有煩惱,所以把一切高樓大廈、山河大地、整個宇宙都視為虛幻,因為他真的知道一切都虛幻的,所以他心裡沒有煩惱活得自在這就正確的。但是你知道這些是虛幻的,反而有煩惱這是不對的,你有煩惱,因為你沒有真正地知道一切都虛幻的,只是想像的、概念之中的,不等於你真的知道這是虛幻的。

  對初學者來說,不能過多地思維空性。當虔誠心菩提心的修持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空性會油然而生。如果不具備誠心菩提心、無常觀、出離心的前提,這時思維出來的空性不是佛教正確空性,很可怕

  學佛要腳踏實地地學。學佛學佛的規範,學習的時候要系統修行的時候要有次第,不能是空中樓閣

  太橋旦曾堪布開示錄,歡迎大家轉載與分享。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