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真堪布:《現觀庄嚴論》講記十五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現觀庄嚴智度竅訣論》。

  卯二、廣說:

  一地聖者菩薩見地、修治共有十個。一地是極喜地,即初次親見諸法的究竟實相,因此心生起極大的歡喜心,所以叫極喜地。關於地道的修治,有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是以超出的功德來安立的,有人則認為每一地都有自己的所斷,是從所斷的角度來安立的。麥彭仁波切認為這些觀點實際並不矛盾,修智以覺悟智慧斷除它的所斷的角度來安立,與超出的功德也有關係,與屬於自己的所斷也有關係。所以兩種觀點可以圓融

  意樂饒益事 有情平等

  能舍近善友 求正法所緣

  初地(一地)的十種修治包括:

  (一)不摻雜貪圖自利的聲緣發心之增上意樂;

  聲聞緣覺指小乘行人小乘行人學佛是為了自我解脫,對大乘菩薩來說,這是一個很嚴重的過患。要進入大乘道,必須要斷除這種心理,不摻雜聲聞緣覺的發心菩薩肯定不會為了自我解脫修行。作為凡夫,即使發了菩提心,有時候也存有這樣的雜念,要斷除、不摻雜這種發心,增上意樂。

  (二)在饒益自他事業方面,以一切種智之因——大乘法而加以攝持;

  大乘佛法是一切種智之因,是成佛之因。成佛才可以二利圓滿——自利圓滿,同時他利圓滿。所以從饒益自他利益的角度陳述。二利很重要,我們當初發心的時候是有二利的,最後成佛的時候也是二利圓滿

  我們修持密宗的一些儀軌時,裡面經常有二利的修法。比如說,生起本尊觀想的時候,是先觀種子字做二利,最後也是通過咒輪發光做二利。二利圓滿饒益自他的,要成佛的。成佛之因是大乘佛法,所以加以攝持大乘佛法

  (三)以四無量心來修持對一切有情平等心;

  其實,在資糧道的時候就有平等心,在其他的時候也有,但是這個時候比較超出,以四無量心來修持對一切有情平等心。我們知道發菩提心很重要,發菩提心首先要學四無量心。四無量心真正修到位就是平等之心,因為悲無量心、慈無量心、舍無量心、喜無量心的對境均是無量無邊所有眾生不分高低貴賤,也不分人與非人,所以一地菩薩以四無量心來修持對一切有情平等心。

  (四)以三輪無分別而施捨自己所有的一切;

  能施捨所有的一切,即受用、善根其他的生命。而且施捨時,以三輪體空的角度來攝持。

  是不是菩薩所有的一切都要進行施捨?不一定,但是內心要有這樣的境界,一切都能施捨。施捨時以三輪體空的角度攝持,也就是要有覺悟智慧這是很重要的。否則,即使再做善事,再行持善法,有再多的上供下施的行為,都不可能獲得究竟的解脫

  在覺悟狀態中做,以智慧做,才不會害己害他。現在有些人也做很多善事,適時地上供下施,結果卻給自他帶來了煩惱這就是害己害他。是不是因果規律顛倒了?是不是善無善報?不是。因果規律不會顛倒,是自己所做如法,因為沒有智慧、不覺悟。所以三輪體空是很重要的。

  (五)以愉悅之情親近、依止將自己安置於一切種智的善知識;

  以何種心態依止善知識?愉悅之情即有具足信心。有具足信心,再去依止善知識。首先要觀察,你所依止的善知識要具備這樣的能力,把你安置於一切種智——佛果,他可以讓你成佛。先觀察,找到了這樣的具德善知識之後,要信心百倍地依止他。現在有很多顛倒的現象,即先依止再觀察,最後舍棄。這非常不如法。要杜絕這樣的行為,應該先觀察、再依止。依止後,一定要修習他的意行。

  (六)因精勤探求三乘所屬之正法所緣,而不墮於聲緣之地;

  常發出離心 愛樂見佛身

  開闡正法教 諦語為第十

  大乘行人修行的對境包括三乘——聲聞、緣覺、菩薩。所以,他的修行不會落入聲聞之地,因為不僅是聲聞緣覺,還具備大乘,涵蓋三乘所屬的所有正法大乘道包含了小乘功德境界

  (七)時常發起不喜在家的佛教出離心

  出離心,主要講的是知足少欲的心態不貪世間的利養,時時刻刻都能有這樣的出離心

  (八)渴望成就佛身並樂於見到佛陀

  特別想見到佛身,渴望成就佛身,並樂意見到佛陀,這種作意是很重要的。我們現在也修本尊,但是作意不夠強大,不是連綿不斷。一小時內只有幾分鍾心裡憶念一下,如此收效甚微。第一,作意要連綿不斷;第二內心要特彆強大。若能做到,一般來說,剛開始晚上夢里能見到,尤其是夢里有一些對境、危害,就能見到佛陀本尊。再繼續修行就可以親自見到本尊,所以作意很重要

  (九)開闡初善、中善、後善之正法;就是宣講初善、中善、後善。

  (十)如同誓言般不欺他眾的諦實語,被承許為是第十種修治。

  每一句話都像立下的誓言一樣,特別真實,說諦實語。

  我們應當令上述這一切修治在自相續生起

  但不執著都是如幻如夢般的。跟凡夫有天壤之別,已經是聖地了。

  卯三、(攝義):

  彼性不可得 當知名修治

  因為在勝義中,彼等十種修治自性可得,所以我們應當了知,這便是所謂的初地修治。

  這都是後得位的時候生起的定解,與根本慧定有關係。入根本慧定是遠離能取所取沒有任何分別念,但以後得位生起的定解可以衡量,入根本慧定的時候,這些比較超出、明了,不能說明顯。

  以上講的是一地,接下來是二地之修治。

  寅二、(二地之修治):

  戒報恩安忍 極喜及大悲

  承事敬師聞 第八勤施等

  二地叫離垢地。垢即染污之意。離垢地即離染污地。二地的八種修治包括:

  (一)遠離惡戒(不破戒)與自利作意垢染,這里垢染指的是破戒的行為、自利意念這都屬於垢染。遠離這些垢染,並嚴格護持攝律儀戒、攝善法戒以及饒益有情戒三戒。大乘三種戒,在這時比較超出。

  (二)回報他眾之恩德;

  回報他眾之恩德這是知恩報恩。不要說菩薩,做人也要知恩報恩。有恩必報!麥彭仁波切在《二規教言論》里講,有一點點恩德也要記下來,在有能力的時候,要一百倍、兩百倍地去報恩。這是做人的原則。二地菩薩在這方面比較超出,更有定解。

  (三)安忍他眾之怨害,並斷棄損害眾生之心;

  有人無緣無故怨害自己,也不可存害人之心。不但不能存這種心,還要感恩對方。這是一個大乘行人,一個智者應該做的,因為對他來說都是修行的助緣。如果你是大乘行人,發菩提心的人就不能記恨。有些學佛人還記恨同修道友這種人還不如不學佛。不要說記恨同修道友都不能記恨一切眾生。哪怕他無緣無故傷害你,也要感恩對方,不可以舍棄眾生,也不可以心存害心。這才是一個學佛人應具的心理,也是大乘菩薩大乘行人心態

  (四)對將眾生安置於三乘極其歡喜並無有後悔之意;

  主要是能饒益眾生,使眾生安置於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就心生歡喜。自己受了再大的委屈沒有任何回報,也不後悔饒益眾生,使眾生能進入三乘,獲得法益,這是目的。達到了這個目的就ok了,自己不求回報,無有後悔之意。有的人後悔,他人上去了,好像自己下來了一樣。其實不會的,個人的命運是個人的,個人的福報是個人的,誰也無法代替、改變。所以,幫助他人就利益自己,利益他人也是圓滿自己。但是,我們一般凡夫無明愚痴不懂真理,心裡總是有一些煩惱

  (五)對所有有情深懷大悲與慈憫之心;

  對所有的眾生,不是僅僅對窮人、弱勢群體。僅僅對弱勢群體里的眾生生悲心,這不是大乘行人心理。對大乘行人來說,眾生都是平等的,都同樣可憐,都是悲憫的對境。因為無論是富貴的還是貧窮的,無論是健康還是殘疾的,都無明,都愚痴顛倒。菩薩從這里受到啟發,看到的是這個問題對他來說眾生平等的,對所有的眾生都有悲心。

  (六)對值得尊敬的親教師等等,以放下我慢的態度恭敬承事;

  對具有恩德的人,比如小乘里的親教師和阿闍梨,有兩種親教師、六種阿闍梨,這些都是知識,跟大乘里講的善知識一樣,都是值得尊敬的人,所以自己要放下傲慢態度恭敬承事,不能有傲慢之心。有的也付出,但是我執我見重,一到關鍵的時候還是自以為是,這樣還是不太好。

  放下傲慢,即去掉目中無人的態度,這里最主要指我見。如果在上師師父面前,還放不下我見,對上師師父說是恭敬的。應放下傲慢態度恭敬承事上師恭敬不是裝出來的,而是自然而然的。不僅在表面上做,而是心裡有恭敬,頭自然就低下了,腰自然就彎下了,不是特意的。特意做是沒有意義的,這叫造作。這對你師父上師來說更不恭敬,因為你的心和行為不一致。還不如直接點,愛怎樣就怎樣。

  要有恭敬心、慚愧心,對師父上師有敬仰之心。如果你能看到師父上師功德,敬仰之心自然就有了。能發現自己的缺點自然就有慚愧心了。這兩點加起來就有恭敬心咯。有了恭敬心,頭自然就低下了,腰也自然就彎下來了這是恭敬承事。

  (七)因恭敬上師知識,而聽聞佛法並隨學行持;

  我們經常跟大家講,應當以恭敬聽聞佛法,而且隨學行持。如果有了恭敬心,就成為法器了。否則就不法器。所以上師知識給你講的再多再殊勝你也不可能獲得利益。不是法器就不可能裝到容器里。

  (八)第八種修治,以欣悅之心而精勤修習布施等六波羅蜜多。

  精進也指心態這是很重要的。我們經常講發心,心真正發出來了,無論做什麼都不會有厭煩之心平時做一些事情時,若心甘情願地做,即使這個工作再累、再臟,也感覺不到。修持波羅蜜多也是如此,要有欣悅之心,有信心

  這都般若航船,把我們送到彼岸彼岸即擁有永恆的快樂,究竟的智慧。如我們特別嚮往一個地方有一條船,能把我們帶到那個地方這是很樂意、很歡喜的一件事。用這種心態去做,就感覺不到累與厭煩了。

  現在有些人發心,也做義工,但心裡總煩惱。因為沒有明白這個道理。其實我也是這樣的人,不會顧慮別人。以前我也跟大家這樣講,發心做事不是為別人做的,而是為自己做的,都是給自己積資凈障的方法誰在積累資糧?自己在積累資糧。凈除誰的罪障?凈除自己的罪障。所以都是給自己做的。

  如果認為是為了上師僧眾、某某人做,還是有問題,還不清凈,其實都是為自己做的。對真正明理的人,這些都是難得的機會。一個人想改變命運,要懂得珍惜機緣,心甘情願地付出,命運才能改變。設身處地,僅在嘴上說,在表面上做沒有用,意義不大。

  寅三、三地之修治:

  多聞無厭足 無染行法施

  嚴凈成佛剎 不厭倦眷屬

  及有慚有愧 五種無著性

  三地叫發光地,即以正法光明普照自他,有五種修治。

  (一)在十方諸佛前勤求多聞而無有厭足;

  這時候已經有神通了。在十方諸佛前勤奮地求法聽聞種種法門,時時刻刻都在這樣,心裡無有厭倦、知足求法能有知足、厭倦之心有的人聽聞一兩年、三四年就厭倦了,學了一些經典、論典就滿足了:我已經學了很多,可以了。這種心態是有問題的。一個真正的智者、修行人,不會有厭倦之時,不會有知足之時,只要有聽聞佛法機緣福報都會珍惜的,直至成佛成佛以後為了眾生也會永遠地聽聞佛法

  (二)以對利養等無有染著之心而行持法布施,並且對大菩提之果位也不存耽執之企盼。

  不求世間的利養。有人不會希求世間的利養,有的認為自己沒有資格,有的是在大家面前裝「無貪人」,這樣也不很好。這里講對利養無有染著之心,對世間利養沒有貪圖與欲求。他行持法布施,不是為了利養。有的人雖然不為名,但是為利;有的人雖然不為利,但是為名;有的既為名也為利。這些心態都是如法的。

  大乘菩薩行持法布施都是不求回報的,對利養不會有任何的貪求心。還有人是菩提果位有耽著、期盼。也有很多學佛人有這樣的心態我要盡快往生,盡快成佛。但是真正的大乘行人,對菩提也不會有期盼,心裡不會有任何耽著。不僅對世間的利養沒有耽著,對出世間的究竟菩提也沒有耽著。以這種心態行持法布施

  (三)以能作清凈剎土之因的積累資糧,來嚴凈具備能依所依之佛剎;

  清凈剎土是自己要修的,修心地,心凈則土凈。所以要積累資糧——積累能實現清凈剎土的資糧。

  能依所依是外器與內情的意思,都是清凈的佛剎土,即修清凈佛剎土之意。前面講過,自己的清凈剎土是自己在因地時要修的,修成了以後,示現清凈剎土。清凈剎土主要針對自己而言是清凈的。比如釋迦牟尼佛的剎土是娑婆世界對他人來說是清凈的,但是對釋迦牟尼佛自己來說是清凈的。

  (四)即使對方以怨報德,在利益他眾方面也能做到不厭倦諸眷屬;

  (五)以觀待自身的有慚,以及觀待他眾的有愧,而不具聲緣之作意(聲聞和緣覺的心態)。

  此處主要講的是慚愧,有時候可以分開解釋。觀待自身有慚,即對不起自己,比如:我是佛弟子我是上師弟子,我已經皈依了、受戒了,不應該犯這些錯誤,心裡感到不安和羞愧,這叫慚。

  觀待他眾有愧,即對不起他人,如觀待上師、佛、同修,未能盡到責任,而感到羞愧,怕佛、上師批評自己,同修道友看不起自己,這叫愧。

  有慚愧心是很重要的。真正有慚愧心者還是有智慧的,因為有智慧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覺察到自己的過患。否則是很難發現的。現在很多人都很傲慢,根本沒有覺察到自己的過患,也根本無法發現自己的問題和不足。

  對上述五法無有耽著的本性,便是三地的五種修治。

  寅四、(四地之修治):

  住林少欲足 杜多正律儀

  在四地——以與菩提同分的智慧來燃燒二障之焰慧地,其十種修治包括:

  (一)住於距離村落一聞距之外的外寂靜,以及遠離自私作意的內寂靜之密林或者寂靜處。

  外寂靜指遠離喧鬧,離城市、村落差不多有一公里的距離。對菩薩來說不一定要這樣做,但從境界上講是這樣的。

  內寂靜主要是指沒有自私自利的作意,菩薩能有自我解脫想法。雖然依止外寂靜很重要,但更主要的是依止內寂靜,這個很重要

  (二)即使利養粗劣菲薄,也不會感到不愉快,或者哪怕沒有得到利養,也抱持慾望鮮少、淡然處之的態度

  菩薩無論傳法還是做其他利益眾生之事,雖然利養方面特別粗劣菲薄,但不會有絲毫的不愉快,也不會有任何的煩惱,對菩薩來說有沒有利養都一樣,始終抱持慾望鮮少、淡然處之的態度

  有的人看到信眾對自己特別恭敬供養也多,心裡就特別高興;如果信眾不是很恭敬也沒太多供養就不樂意了。這是不可以的。現在這情況很普遍,尤其是漢地,見到龍頭、大功德主,就鞍前馬後地伺候,對其他沒有供養的普通的居士,不理不睬、見死不救。作為大乘行人不能這樣。

  (三)縱然面對上乘豐厚的利養,也不會不知滿足。或者稍有所得,便心滿意足,或者對自利菩提興味寡淡,縱使獲得一切種智,也無有耽執的知足

  世人都是這樣,越有覺得越窮。此處也講,有多大福報就享受多大福報福報來了也沒有必要特意拒絕,沒有也不要因此而煩惱都是緣來緣去,緣聚緣散。好比一位智者小孩游戲一樣,來了來了走了走了;有了就有了,沒了沒了,絲毫不會執著我覺得這是大乘行人應該具有的心態。不用刻意去逃避、拒絕,也不能特意去追求,要知足,此處也講了即心滿足。

  (四)從共同角度而言,即為行持乞食等十二頭陀功德真實律儀。

  一般小乘家人,比如以前的修行人衣食住行都是簡單的。雖然不是必須要這樣做,但他們已經達到這樣的境界,一點都不苦了,乞討也不煩惱;沒地方住,睡在大樹下心情也很愉快;衣服垃圾堆里撿回來,破的地方補一補就穿上了,沒有好壞之分。但是世人看他們,就覺得太苦了。尤其漢地,一聽說孩子出家父母就擔心的不得了。為什麼這么擔心?就怕孩子受苦。

  現在的出家人哪像以前啊?不但不用行十二種頭陀,住的、吃的、穿的還很好,跟世間人差不多。還有什麼可擔心的,但是沒有辦法,可能是養成的習慣有些人可能是受社會的影響。不過現在好多了,跟我剛到漢地的時候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能慢慢地明白了一些道理,有了一些改變,但還是不行。

  不舍諸學處 訶厭諸欲樂

  寂滅舍眾物 不沒無顧戀

  (五)從不共角度而言,包括不畏懼深寂離戲之法,空性的意思。縱遇命難也不棄舍戒律等諸學處並不執著於相。

  受持戒律,不執著於相。我經常給大家講,佛法里講的戒律是活的,不是死的。受持戒律,若是著相了,戒律就不清凈,而且是一種束縛,不會自在持戒不能著相,而是以智慧攝持,所以它應該是自在的,不是痛苦的。

  (六)在觀察到諸欲樂的過患之後,對其加以呵斥並深生厭離。

  對諸欲樂的過患,其實和物質沒有關係。正如帝洛巴上師弟子那若巴講的:「孩兒啊,顯現不會束縛你,內心執著才會束縛你。」慾望是怎麼產生的?是從無明中產生的,是種不知足狀態,是痛苦來源使人不得自在。所以我們要斷除慾望貪心等。

  (七)將所調諸眾安置於相應的涅槃寂滅之果;

  將所調化的諸眾生,安置於相應的涅槃寂滅之果。相應的指有的人想獲得阿羅漢、獨覺佛的果位,有的人成佛,因為眾生的希求、根基不一樣。

  (八)因不執於身等諸相,而施捨所擁有的一切物品;

  主要是心裡不執著於身及其他一切諸相,放下一切相,而施捨所擁有的一切物品。心裡不執著就可以,不執著就是放下

  (九)在修持善法方面,內心既不畏縮昏沉,同時也無有耽執;

  (十)於一切事物都無有著相之顧戀。

  共十個,都是四地的修持

  寅五、(五地之修治):

  五地[極難勝地]——堪能勝任成熟眾生以及自心不為煩惱所轉兩種難行之地,其十種修治包括:

  兩種難行之地:一個是讓眾生相續成熟;一是自心不被煩惱所轉。現在有人也會說「幫助他人同時保護自己」之類的話。意思是利益他人的同時,自己不煩惱,跟此處說的意思一樣。讓眾生相續成熟,是利益他人;自己內心不為煩惱所轉,即不生煩惱

  真正能把握這種適度是很難的。很多人利益他人的同時,內心煩惱——貪嗔痴、傲慢、嫉妒等不斷生起,被煩惱所轉。真正的大乘行人饒益眾生的同時,內心不會為煩惱所轉,即不會生貪心有的人利益他人的同時會有貪心目的等;有的人生起嗔恨心,認為眾生難度。那是當然了,何種眾生都有,有恩將仇報的、剛強難化的……很多不如法的。有的人面對這樣的眾生,哪怕不是沖自己,心裡也會生嗔恨。

  親識及慳家 樂猥雜而住

  自贊及毀他 十不善業道

  (一)不因貪圖利養而出家不與家人過分親密熟識;

  有一種是身出家之後,不應該再跟在家人過分親密熟識。還有一種是心出家以後,不能再追求世間的利養。現在很多出家人,即使出家了,還放不下世間的某些關係,經常打電話聯系,有的甚至跑到山下去約會,這種人不好說在酒桌上說了些什麼、做了些什麼,甚至可能還和那些世間人一起喝酒、吃肉等。有的人說什麼:「不是要隨順眾生嗎?」是要隨順眾生,但是也不能沒有底線。

  (二)舍棄因羨慕他人財物而留戀在家施主的行為;

  知道某某居士家裡條件好、錢多,心裡總掛念著他,想方設法跟他建立關係。出家人真有這樣的人,對菩薩來說這都是所斷。

  (三)對於人群雜亂繁多之城市的外放逸,以及聲緣作意的內放逸等等,能夠放棄樂住彼等的心念;

  這個跟前面講的比較相似,此處講的是放逸。在城市自然就放逸了。現在有些居士還能抽出時間跟我們共修,比如七天法會,能一直堅持跟著修,這是非常好的。在放逸的地方,真要收攝身心放下心來修行很難的。而我們這里是真正的寂靜處,有這么好的學佛修行條件,不要說晚上,連白天都很少有人打擾。在自己的屋裡看書、打坐,沒有人干擾、影響。這么好的機緣非常難得,但是有些出家人,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過去了

  作為一個修行人,早上應該有個發心晚上應該有個總結迴向,但是都沒有這樣做!早上直接起床就走了晚上一躺就睡著了也不知道一天當中做了些什麼,是行持善法多還是造惡業多,修行方面是否有突破,也沒有觀察過,也不做總結。發心是新的開始,即有一個好的開頭,迴向是總結。

  若是內心放逸,是聲緣作意——聲聞和緣覺的發心,是求自我解脫大乘不可以有的。

  (四)不贊頌自己的功德;

  講菩薩戒的時候講過,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贊嘆自己是犯戒的,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誹謗他人也是犯戒的,而且犯的是菩薩的根本戒。比如某某道友師父,跟自己可能是競爭對手,如果自己不爭取,施主就會把這個東西供養給其他師父了,然後就去誹謗對方。即為了利養,贊嘆自己,誹謗他人。對於一個菩薩來說這是犯根本戒的。平時也不能為了自己的利養而誹謗他人。但如果不是為了自己的利養,不會犯根本戒。

  (五)杜絕以言說過失方式詆毀他眾;

  此處是講為了利養誹謗他人,對於菩薩來說這也是所斷。

  (六)以「殺生等十不善業道既然可以阻礙投生善趣,那麼對解脫障礙就更不用說」的智慧來觀察,而了知十不善業的過失

  十不善業阻礙投生善趣。如果犯十不善業,一般的情況都要墮落三惡趣——或地獄、或餓鬼、或旁生。阻礙投生善趣,障礙解脫成佛就更不用說了

  驕慢與顛倒 惡慧忍煩惱

  遠離此十事 證得第五地

  (七)遠離因自恃多聞持戒等等而驕舉輕慢,並且不尊重他人的做法

  現在很多學佛人里也有這種情況聽聞了、學修了很多經典、論典,知識很淵博,導致非常傲慢;有的人雖然不是廣聞博學,知識也不淵博,但是持戒特別嚴格,表面上看清凈這種人也容易傲慢。因為覺得自己受持得特別好,戒律特別清凈,其他人都不如自己。

  一般沒有智慧的人看別人時,只能看到別人的過患,看不到別人的優點。看到對方的過患時,覺得都不如自己,傲慢心就生起了。以上兩種人都特別容易傲慢

  世間人也一樣,有的人仁義道德方面有點功德,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說這個人、說那個人。其實這種人也不一定有真正的功德

  學佛人中持戒比較清凈、嚴格的人,認為別人都不如自己;知識淵博的人,覺得自己懂得很多、很明白,其實並沒有真正明白。我以前在喇榮時,認為有很多人不上自己,所以很傲慢。到其他寺院根本看不起人,覺得這個寺院有什麼佛法的人,因為他們都沒有系統學過,所以什麼也不懂。現在回想起來,其實那個時候我什麼也沒明白,什麼也不懂。知識淵博的人都容易傲慢傲慢的人會有真正的功德

  這都是不尊重他人的做法。其實每一個眾生都有存在的意義,不可能沒有一點優點,只是我們看不到、忽略了。這都是自尋煩惱、自找痛苦,結果只能是六道輪迴、出脫無期。

  (八)無有善惡取捨的顛倒或實執顛倒。

  (九)無有邪見等惡慧。

  聰明不等於智慧。但是耍聰明的人,最後耍的是自己,把自己耍沒了。有一句俗語說:「聰明反被聰明誤。」這叫惡慧。如果沒有對治內心煩惱、分別念,即使懂得再多、再聰明,再精通佛理,也是惡慧。

  (十)無有閑散並隨順於諸等煩惱的放縱。

  不會隨順煩惱,不會有散亂的時候。普通凡夫都是隨順煩惱的。煩惱的根是我執我執就是無明,我們都是隨順無明的,肯定不會有好的結果,肯定會墮落。

  修行人隨順智慧。以智慧去看人看事,就沒有錯。怎麼以智慧去看人看事呢?要把人和事都看透,這叫隨順智慧,這樣就成為了大智者。看透了叫智慧,再不會心隨境動,這樣就成了一個大自在者。

  以上所述,即為十種過患。如果能遵守遠離此等的十事,就能真正證得第五地菩薩的果位。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諦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迴向發願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上師仁波切宣講於2018年6月17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