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五戒十善

  諸位同學,今天是我們第二次的專題研究,這個負責的同學學員長跟我要一個題目,上一次我們談到戒律,所以今天就以五戒十善為我們研究的講題。

  學佛,自古以來,在經論里、在祖師語錄裡面都給我們說明了,這是世出世間第一等福德的事,換句話說,什麼樣的人是有福的人?在佛法裡面講,唯有學佛才是真正有福的人。這個意思並不是說學佛有福了,那麼我們現在學佛了,我們都有福了?這個話不盡然,為什麼?我們看到學佛的在家出家四眾當中,沒有福的好像還滿多的,這個原因在什麼地方?我們要明了,原因是在沒有學佛這是我們首先要將病源給找出來,然後我們才有對治的方法

  所謂學佛的人有福,就是學佛的人一定要依照戒律去修。而戒律便是修福,你能夠照戒律去修,當然這就是一個有福之人,這個道理是在此地。不過我們凡夫無始劫以來迷惑顛倒,縱然前生是個大修行人,現在你又乘願再來了,這是極恭維的說法,你乘願再來。你來到人間之後,又免不了有隔陰之迷。可以說你從出生那一天一直到現在,你還沒有開悟,你依舊是迷惑顛倒,這在佛法里稱之為隔陰之迷,凡是沒有見性菩薩都免不了,何況現在這個時代,可以說對修行人是極不利的一個時代

  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就很感嘆的說,這個世間五濁惡世五濁惡世就是修行障礙,何況到現在已經是濁到不能再濁了,我們在這個時期聞法修持真是談何容易!換句話說,生在這個時期福報就少,從哪個地方來看?可以從戒學上看。我們常常看到的,不但是在同修,尤其你們大專學生,甚至於出家人當中也有戒律看輕了。經論偶爾還翻一翻,欣賞欣賞它的理論,說得好聽一點,不過是拿著佛經做為消遣而已,在一切消遣活動當中比較高尚一點。而對於戒律則漠不關心,縱然看到、聽到,也點點頭,可是怎麼樣?決定不會照它去做,在現代人說法,所謂我們潛意識裡面根本就沒有這個東西的存在。

  換句話說,我學人當年開始學佛也犯這個毛病這就是沒有善根,沒有福德。總以為自己很聰明戒律不過是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他們一群人的生活規範,在時間上來說,我們差距有三千年之久;地域上來說,那是古代的印度今日台灣。因此,理論我們可以欣賞、可以談談,至於生活方式,又何必去守古老印度風俗?這種說法乍聽起來滿有道理,確實這些東西是不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也許有人說根本就不應該去學習。凡是有這個觀念、有這種思想,說實在話,你就是沒有福你就是沒有善根。沒有善根,沒有福德,別說大乘佛法你沒分,連小乘佛法你也不上,所以佛法是以大福德基礎。因此佛在這個教育綱領裡面給我們指出來,戒行是定慧根基。如果我們沒有戒行,定不能成就,慧就更談不上

  學佛無非是想開智慧智慧一定是從定中發現,這才是真實智慧,決不是在經論、在古人註疏裡面你能夠學到的。你縱然是讀遍了千經萬論,讀遍了古德的語錄你也開不了智慧,讀誦的功效也不過是增長你的世智辯聰而已。世智辯聰,稍稍懂得佛法的人都知道,八難之一,遭了難,為什麼?經上給我說得很明白,叫做增長無明也就是增長迷惑。無明增長焉有不造罪業之理?製造罪業,你還能免得了三途苦報嗎?這就是說明學佛最後的結果是往生到三惡道里去了,諸位想想,你的福報在哪裡?因此真正學佛的人必須要捨棄自己的觀念,要承認自己的觀念錯誤的,接受佛陀的指示,接受佛陀的教育,我們循著他的指導,循著這個方針來自求多福。佛陀好處是叫我們自覺,是叫我們自悟,自己去覺悟,他永遠只輔導我們,協助我們,他從來沒有強迫我們過,沒有牽著我鼻子走,這是菩薩了不起地方,值得我們尊敬地方

  首先就將我們凡夫與佛的關係給我做一個肯定而具體的說明,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換句話說,真正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與十方諸佛平等的,無論在智慧上、在品德上、在能力上,沒有一絲毫的差別。這個理論基礎是指我們人人皆有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才是我們自己本來面目才是真正的自己,千經萬論就是發明這個道理。修學佛也就是想證實這樁事情,證明真如本性就是真正的自己,證明我們自己有無智慧有無量的德能、有無量的神通,所以學佛無非是求證而已。

  覺與迷的關鍵在什麼地方?這是首先要掌握到的。覺迷關鍵就在錯認了身心世界,不知道現前的身心世界真相為何。如果徹底明了了,佛法裡面常講的解脫自在你就可以證得了。經論上實在給我說得非常的明白,非常的清楚,可惜我們看不懂,我們也聽不懂這是什麼緣故?這種緣故就是我習慣運用意識來面對現實這是絕大的錯誤而不能用六根的根性來面對現實。經論裡面對於這個道理說得最多,說得最有體系,最清楚的無過於《楞嚴經》。所以虛雲老和尚勸導我們,在末法修行對於教理的研究只要守一部《楞嚴經》就夠了。並不是說明《楞嚴經》可以包括整個佛教,這不能這麼講。《楞嚴經》在整個佛法位置究竟能佔多少分量?這個問題我過去請教過李炳南老師,他給我說一部《楞嚴經》最低限度可以包括整個佛法十分之三,諸位想想,這個分量就很可觀。十分佛法裡面,《楞嚴經》裡面有三分,這就相當之重。以《楞嚴》的基礎,再去看一切經論,可以說是輕而易舉,由此可知這部經的價值

  而虛雲老和尚給我的是要把這部背誦同學們,你們願不願意?實在說起來,這部經並不算很長,只有六萬多字,有沒有人肯下決心去背誦楞嚴經》?能背得很熟,可以以後面的經文解釋前面的經文,以前面經文解釋後面經文,古人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無師可以自通。這樣說起來,自古以來讀《楞嚴經》的大有人在,有幾個人通?通了的人確實不少,沒有通的人大概還要佔大多數。我們得要問了,那些為什麼沒讀通?給諸位說,沒有讀通的是沒有福報也就是說沒有戒律基礎。《楞嚴》很重視戒律四種清凈明誨就是講的根本戒。由此可知,如果沒有戒行的基礎,讀遍千經萬論還是不能開悟道理簡單,不能持戒貪心去不掉,瞋恨心拔不了,痴慢心不能破除,你有三毒煩惱障礙自性清凈心,你的三毒煩惱阻礙你本性智慧,同時三毒煩惱還能障礙你的德能。換句話說,清凈法身,三德密藏,都被貪痴煩惱障蔽了。

  戒律功能就是破除三毒煩惱的,我們要是不能夠持戒,換句話說,煩惱是天天在增長,止都止不住,那經中的義趣你怎麼會得到?縱然十方諸佛給你講,你也得不到。剛才講了,你所得的是世智辯聰,真智慧不能現前。真智慧要現前,必須要煩惱斷盡,唯有心地清凈智慧才能增長。換句話說,煩惱去一分,智慧就增長一分;煩惱增長一分,智慧就減少一分,就是這麼個道理

  我們再講到戒律戒律是佛菩薩行為的規範。說實在話,在佛菩薩不上規範,人家一舉一動就是這個樣子。我們把它記錄下來,稱之為規矩、模範,那是我們凡夫眼光當中看的。所謂小乘戒律,在家同修五戒十善,這些是我們的私生活,佛菩薩的私生活就是如此。心裏面有,叫做德,某人有德,有德性。德是什麼?心裏面有戒,這叫德。表現於外面,表現在事相當中,這是善行,也叫做功,所以功德是這麼一個講法。並不是說寺廟裡面你出一點錢、出一點力,這就叫功德那是假的,功德是要自己修的。內心裏面沒有戒定慧就是沒有德,事相當中不能夠表達戒定慧那就沒有功,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曉得怎樣成就你的功德

  如何修學功德?剛才說過,佛的心、佛的行為記錄下來就是戒學。對我凡夫來講,我們凡夫在心裏面沒有德,與那個德恰恰相反,我們心裏面充滿貪瞋痴、貢高我慢,對於聖教疑慮不能深信,這叫根本煩惱。我們學戒,這個作用在教育上來講確實有不可思議的功效。我們學佛菩薩要心裡內在與外表同時並進,才能有成就。內裡面我們要修定慧,外面我們要學戒律,表裡一如,這樣才能夠收到效果才能夠迅速的得到真正的智慧功德。由此可知,戒學也就是叫我們要勉強的去學佛菩薩生活,人家的生活可以說是正常的,我們現在變成不正常。不正常要改為正常,當然初學的時候也有點難受,這個習慣突然改過來好像很不自然,為什麼不自然?心沒有變過來。心裏面貪瞋痴果然拔除了,你的一舉一動就自然戒律,一點都不難,就很自然。這樣以戒律幫助定慧,以定慧幫助戒律,這樣相輔相成才能夠達到圓滿究竟的佛果,這才叫做真正的學佛而不是一般泛泛的所謂佛學佛學,我剛才講,不過是拿這個東西來做個消遣而已,沒有什麼太大好處。諸位明了這點意思了,就曉得戒律對我們的修持是多麼重要!

  而戒律偏重在福德上,雖然偏重在福德,我們還是要修定修慧,為什麼?如果單修戒律而捨棄了定慧果報圓滿、不究竟,那就是經上常給我們講的人天有漏的福報來生人天兩道當中享福去了,而人天福報最容易迷惑人。福一享多了,就享得更迷惑顛倒,這是經上常講的三世怨。第一生持戒得很嚴,修得很不錯,但是沒有定慧。第二生到人天享大富大貴,富貴人家造業就比平常人家造得多。福享完了,因為享福的時候他又不知道繼續再造福,他不守戒了,盡造一些罪業,罪業造多了,到第三世就到三途去報到,苦不堪言,可見得修福不要忘了修慧。

  所以佛跟我們說「諸惡莫作」,這一就是我們自己私生活的準繩;「眾善奉行」,這一句是我們處眾的原則。與大眾相處,我們要守著這個原則:「眾善奉行」。最重要的是末後一句:「自凈其意」。斷惡修善,我們目標都要放在自凈其意上,這就是佛法。如果我們目標放在自凈其意放在人天種種的享受那就錯了,不是得不到,得到的,人天一切享受都可以得的到,但是你的意地不清凈,招得來生不如意這是重要的綱領,也可以說十方一切諸佛菩薩千經萬論也不過就是闡述這三句話而已。這三句話不但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的綱領,也是十方一切諸佛都超不出這個範圍,這三句話看起來很平常,仔細研究,你才知道這三句話博大精深,真正不可思議,沒有邊際,沒有止境。

  說到這個地方,我們看看戒律,我們願不願意遵守?戒律所說的是我們本性、性德表現於事相,並不是外在也不釋迦牟尼佛定的,也不是古印度他們的生活規範,不是的,是我們自性清凈心裏面本有的功德你要懂得這個道理,你才會認真的去學習,才會戒律來輔助你的定慧成就自己智慧光明

  我們讀《了凡四訓》,《了凡四訓》的重點是在戒律是在培福。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它著重在這一點,但是我們看印光老法師的序文就把自凈其意道理補進去了。有這篇序放在這部書的前面,就把《了凡四訓》變成出世間法門,而且是出世間的基本法門,我們要想學佛就得這個地方做起點,從這裡去做如果你要輕視了它,那還是剛才說的,你沒福報。怎麼說我們輕視《了凡四訓》就沒有福報?我們舉個比喻佛教大乘經典好比是大學課程大學教科書,好不好?當然好。你不讀這些東西,你學位拿不到,它可以幫助你拿到學位。小乘佛法就好比是中學的教科書,《了凡四訓》好比是幼稚園的教科書。我們要問一問,我們是什麼程度?我們念幼稚園程度還沒有,自以為,這個大學教科書很好你很珍惜它,幼稚園教科書看不起。好了,叫一個三歲小孩捧著大學教科書,他有什麼用處?他要拿到幼稚園的教科書,他有用處,大學教科書給他是毫無用處。所以諸位要明白,今日之下,你們學大乘經典是空中樓閣,你們能得到什麼?念了一輩子大乘經,依然造作罪業,所造的罪業比平常人還要來得重,果報要來得慘,不學佛的人很不容易墮地獄學佛的人很容易地獄,這個道理太顯然了。換句話說,我們沒有小學、中學的基礎,一下就想大學,自以為是天才兒童,真正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諸位要想腳踏實地老實來修學,我們應當遵從祖師的教訓,從《了凡四訓》、從《感應篇》做起,從五戒十善實實在在的去修行五戒十善是綱領,《了凡四訓》跟《感應篇》可以說是細目,不要把它看作那是道教東西,我們為什麼要照它那個去學?它是五戒十善的細目,何況這些書的註解幾乎完全用經論的道理來解釋,以經論的道理來解釋,它不是佛經是什麼?所以佛在四依法裡面明明的開導我們要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你要是明了四依法的意思,你就會再執著,不會再分別了。

  我們很冷靜細心的去觀察海內外的佛教同仁們,絕大多數幾十年的光陰空過了,而沒有收獲,不但說在福慧上談不上,連個命運都扭轉不過來,換句話說,比袁了凡都比不上,這真是慚愧到了極處。比不上菩薩還情有可原,連袁了凡都比不上,這數十年寒暑真正叫空過,太可惜了。所以印光大師一再的提倡《感應篇》、《安士全書》與《了凡四訓》,他一生當中這三部書合起來大概印過一千萬冊以上,我所曉得的,每一種他都印過三百萬冊以上,這不是針對我毛病而說的嗎?假如我們真正是多善根福德,他一定不再印這些東西他會給我大乘經論,換句話說,人家知道我們程度給我們的教科書,我們依教奉行是真得利益千萬不要再為聰明所誤,換句話說,不要再以為自己是聰明人。你要做到像《金剛經》裡面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你才可以相信你自己的意思。四相沒有破,我們所有的知見都是錯誤。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們要是不聽佛菩薩的話,不聽祖師勸告,我們要吃大虧。

  講到五戒戒條只有五條,看起來很簡單有什麼希奇。諸位要記住,從凡夫地,我們初學,也就好比念書,今天送你上學,送你上幼稚園小班,第一課就教你這個,一直到你成為等覺菩薩教你這個,這就不可思議了。初學的人五戒,等覺菩薩還學五戒,由此可知,五戒不可以輕忽。你要是小看了它,你就想一想為什麼等覺菩薩要學五戒?要把話說穿了,大家就很容易明了,等覺菩薩要不要福報?要福報,要福報就得五戒你不五戒就沒有福。我相信每位同修對於這個福報不會滿足的,愈多愈好。所以等覺菩薩對於福報也不滿足,他也是多多益善,所以愈不肯捨棄。十善五戒的展開。

  等覺菩薩那個五戒是怎麼講法的?當然跟我們解釋不一樣,名稱是一樣,內容不一樣,範圍也不一樣。這就是說從戒相、戒行、戒法都不一樣,一個階段、一個階段都不相同,到哪個階段有哪個階段講法,有哪個階段做法。太高的,太玄的,我們不需要知道,知道了而成障礙。我們只需要我們眼前所應該知道、所應該要學習的,這就夠了。

  五戒第一條是不殺生。真正是幼稚園課程,沒有給你說吃肉,只是說殺生,換句話說,還可以吃肉這就幼稚園課程第一課,你能受持。到不吃肉那個境界又高一層,凡是有生命都不可以殺,不但不可以殺,而且還不可以傷害,這是培養慈悲心。諸位要知道菩提心裏面所包的:直心、深心、大悲心,五戒十善就是培養菩提心。換句話說,沒有戒律就沒有菩提心,這是一定的道理戒律好比是土壤、水分、肥料,菩提心好比是種子。沒有土壤、水分、肥料,你縱然有種子,它也不能生長,這是一定的道理。由此可知戒律的重要。不但是講的佛菩薩這些聖人,也是我們人天立足的根本,沒有戒律你就沒有立足處。

  至於初學的同修你就可以照這樣去學。肉食吃成習慣,一下斷,斷不了,斷不了沒關係,慢慢來。佛教給我們,教我們吃三凈肉,什麼叫三凈肉?三凈肉是不得已而開的,很勉強的。是你沒有見到殺,沒有看到殺,沒有聽到殺的聲音,第三個不為我殺,不是為我殺的。現在市場上那些賣的,你也都可以買來吃,為什麼?你也沒有看到殺,也沒有聽到叫的聲音,它又不是專門為你殺的。不過我勸諸位最好還是不要吃肉,為什麼?肉食衛生這是千真萬確的話。

  我想每位同修都希望長生不老,都希望年年十八,多好!你要能夠不食一切眾生肉,可以能夠保持你的青春。說實在話,學佛要是真正如法,真正到家了,確實能保持。不能保持,除了有特別的因素之外,多數未盡如法,不能完全如法。要完全如法了,諸位二十學佛,你到八十歲看起來還是二十歲的樣子這是真正的如法。真正如法身心兩方面都相應,外表差不多像個樣子,裡面不相應不行,裡面相應外表不相應也不行。這是說到我們學佛真正受用處,真實利益。我學人二十六學佛,我沒有能保持現在還是二十六歲,這就是未盡如法。怎麼說未盡如法?不懂得。那個時候我要是懂得這個道理,現在確實我還可以保持二十六歲的樣子,不是保持不住。我相信這個道理我也相信確實能夠做得到,佛法決定不欺人。五戒里頭有不妄語,怎麼可以欺騙人?所以肉食縱然不能戒除,要減少,要向戒除這個道路上精進

  飲食一道,實在講是沒有功夫人才需要飲食,有功夫人不需要飲食不需要飲食,人還能活嗎?能活,活得比我們有飲食的人還好,道理在哪裡?人身體是一部機器機器要活動,活動當然需要消耗熱量,飲食無非是補充熱量而已。那麼它消耗在什麼地方?給諸位說,百分之九十以上消耗妄念上,所以得到定的人他就有什麼消耗,沒有消耗當然就無需要補充。

  我們在經典上看阿羅漢一個禮拜吃一餐飯,辟支佛兩個禮拜吃一餐飯,而且都吃得很少。我們一個禮拜吃一餐飯、吃一碗行不行?不行,為什麼?妄念太多消耗太大,不能源源補充你就受不了。所以佛規定出家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出家人一天只吃一頓,給諸位說,那不是勉強的。現在的出家人一天吃一頓行不行?不行,為什麼?沒有定。除了三餐之外,還要吃宵夜、吃點心。色界天人,初禪以上,財色名食睡都不要了,為什麼?定成就了,所以定功真正成就了,統統不要了。既然色界天人都不要了阿羅漢還要一個禮拜吃一頓,阿羅漢還比不上色界天嗎?不是的。阿羅漢的吃飯,示現的,那是一種教學的方式,並不是他真正的需要,我們要懂這個道理,換句話說,他那個吃一餐是給我眾生應酬而已。

  說到應酬你要應酬就不能度眾生,所以縱然是自己在生活當中日中一食、齋戒清凈,有些道友晚上宴會請你去吃飯,你要給他說「我持午的,過午不食我不能去,對不起你」,當然其中也有知道的,對你尊敬,還有大多數不知道的,「你這個和尚擺臭架子,我這麼好的菜請你你還看不中眼,你還不來!」惹來的謗法、謗僧,造無量的罪業,你這菩薩心嗎?你這是行菩薩道嗎?你叫人家造口業,造口業要墮地獄你就是叫人家墮地獄,你這就不是菩薩。真正是菩薩,人家晚上請你吃飯,歡歡喜喜立刻就去了,這破了齋了?不叫破齋,依然齋戒清凈這叫什麼?叫眾生生歡喜心。他生歡喜心,你跟他講的話他就相信,你才能度得了他,所以那是眾生的方便,是一種交際應酬而已,你懂得這個道理。往往有一些死在戒律裡面、死在字里行間,還自以為戒律清凈,實際上不曉得害了多少人,造了無邊的罪業,還以為自己清凈這是佛法難解之處、難行之處,真正通達了,你才曉得戒律是八面玲瓏的,決不是死的。所以每一條戒都有開緣的,開的時候也叫持戒,並不是叫犯戒。所以戒律要認真的學習,這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不能夠輕易的看過。在這些個例子裡面,我們不能夠多舉,只舉出這一條來說。

  剛才講了,飲食熱量的消耗,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消耗妄念上,換句話說,如果你在自凈其意上真用功夫,你心愈清凈,你需要量愈少,所以飲食一道與我妄念多寡成正比,與勞心勞力沒有什麼多大的相關,總在妄念上。諸位明了這個道理你就曉得過去這些修行人,無論是在出家,他的宗旨就是要減少妄念,所以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無事沒有妄念心地清凈

  所以佛菩薩給我們,入眾度生,就是教化眾生都要隨緣不可以攀緣,為什麼?攀緣妄念多,隨緣沒有妄念譬如說這個講座,大家請我來講,我就來講,我沒有妄念。如果我自己想盡方法來找,我要來專講大專講座,這個妄念就多了。人家不讓我講,我馬上就走路,絕不留戀,沒有妄念隨緣。如果還老念著這個地方,想盡方法來保持,妄念增加了。這是這一例子,一切法當中都要如是。

  隨喜功德,恆順眾生,減少你的妄念才能夠達到自凈其意才能夠成就道業、成就福德成就智慧。《華嚴經》,普賢菩薩代表毗盧遮那如來,就是這樣教導我們的。可見得我們念《行願品》,《行願品》雖然常常念,境界現前,十大願王早就忘得干乾淨凈,這有什麼用處?十大願王念念在心裏面,念念相續不忘失,這叫德;遇到事情能夠照這樣做這叫功,這叫功德無量。雖然念了,心裡沒有底子,念過去就忘了,事情境界現前又無所適從,不知道怎麼好,既無功,也無德,功德雙亡。換成五戒也一樣,也是那個道理。所以大家著重在清凈心上,道不在別的地方,在清凈心。

  度眾生也不必著急,那麼多眾生這麼苦怎麼辦?說老實話,諸佛菩薩比你的悲心深重得多,他都不著急,你著什麼急?因緣沒有成熟他不能接受,所以佛門廣大不度無緣之人什麼叫無緣?不是說他與佛無緣,而是他現在業障深重而不能接受,這就叫無緣。一個、二個也很自在,不必集合很多人這個地方講經,這樣一來反而不自在。現在大家找我到這兒來講,我就自在了,要不然我今天三、二個好友,志同道合的,我們在一塊兒談談經、研研教,遊山玩水,走到哪裡談到哪裡,這多麼自在!老遠跑到這個講堂又不能活動,站在這裡像個木頭,真不自在自在才是享受,佛法裡面叫解脫,真解脫身心自在

  諸位明了這個道理講到飲食之道,不要勉強的學持午,不要裝面子,為什麼?存心裝面子又加重一層罪過了他不是在自凈其意。持午,為什麼?我不持午,人家看到我道行不高,不尊敬我,不供養我,那麼他持午的目的在哪裡?叫人尊敬他,叫人供養他,這個持午叫造罪業。他不佛法他不知道用佛法這個招牌來造罪業;學了佛法,拿佛法的招牌來造罪業,自己要墮落,害得供養他的那些人也墮落,為什麼?供養的人,心不平等,「某人有道有德,我要供養他。那個不守戒律,算了,我們不要供養他,不要去理他」,真叫以盲引盲,到最後統統是墮落。所以不必要裝,要認真勉勵去學習。這是講到殺生這一條,引申的一點意思。在生活上我們要趨向於自然,絕對不可以貪圖名聞利養。這些是牢籠、是繩索,無始以來我們就上了這個當,吃了它的虧,現在應當要覺悟,跳出這個牢籠,掙斷這個繩索,舍掉名聞利養。

  第二條不偷盜。不偷盜,經文本義叫做「不與取」。主人沒有同意,你拿過來了,這就叫偷盜。偷盜的罪業很重,實在是盜心取得的,也是招得不如意。縱然你所偷得來的、盜得來的,說個老實話,還是你命里頭所有的,你命里頭沒有,你想偷也偷不來。既然是命中所有的,我又何必去偷盜?不偷盜也能得到。這個道理很深,我們受時間限制,沒有辦法給諸位說明白,希望同學們在戒經裡面,在古人註解裡面多多的研究,多多的探討。將五戒的學理,理論的依據,戒體、戒相、戒法、戒行,樣樣都搞清楚,然後才曉得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應該怎樣做,才像一個名副其實的佛弟子。如果我們的心,我們的行為,根本就不是佛所教的那麼一回事情,換句話說,你已經造了罪業,造什麼罪業?你冒充佛弟子,在外面招搖撞騙,這就不得了!這個罪過大了。所以要做就做真的,決不要做冒牌的,要積功累德,不要造罪業。

  今天這堂課,雖然五戒十善的條文沒有細說,可以說我們將五戒十善道理意義,做了一個簡要的說明,希望這個說明能夠提起諸位同學對於五戒十善的重視,對於五戒十善認真的修學,那麼這堂課也就沒有白上。好,我們下課。

  五戒十善(共一集)1984/3/24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檔名:16-001-0001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