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尊湛現:放生應該用什麼心態來做?

  阿彌陀佛,諸位同學,大家好。

  近期,我們要組織一個放生活動。關於放生大家要知道,何為放生?

uploads/content/2022/june/c189e1d6c1785c88c567695a982f76d1.jpg" width="690" height="383" />

  就是藉助這外在放生,這個條件來進行,培養自己的內心慈悲之生。

  既然如此,在放生過程中,要用讓一切的眾生安樂這個心來進行造作,把放生功德迴向給盡虛空、遍法界所有的眾生,願大家一切吉祥如意,早日發心皈依三寶,發菩提心,證無上道。

uploads/content/2022/june/1c9d522ce60de8367d92ce9ae710f6ae.jpg" width="690" height="382" />

  這樣的發心,你們所得功德是無量無邊,不需要再畫蛇添足,把功德迴向兒子孫子丈夫妻子等等,沒有必要。

  另外,放生髮心的目的是為了家人吉祥兒子孫子吉祥等等這種狹小的心量,自私自利的心量,即使所得功德也不會大的。

  啥時候能改變,斷除自私自利的心呢。這種的心即使做了,也起不了什麼太大作用

uploads/content/2022/june/91c82048efa4771c4be759042e85313e.jpg" width="690" height="383" />

  大家要知道無論做任何的事項,不在於多與少,關鍵在於發心,真正的功德無量是無所求,無所得,這是菩薩行,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吉祥這是真正的功德無量。

  所以說功德不求自得,如果有所求,這個所得的性質變成了有量。

uploads/content/2022/june/2117bce34173ada988eadb1fdcd0107d.jpg" width="690" height="383" />

  雖然是有因有果,但是心若是有所求,屬於福德,不屬於功德。有所求也可以,我希望眾親不要用自私自利的心求好嗎?

  這種狹小的發心所得到的果報也是螢火之光,所以說發心很重要發心的心量越大越好。發多大的心,就會有相應的果報

uploads/content/2022/june/7766be72f5587828102b6c13d036181f.jpg" width="690" height="383" />

  關於,什麼是福德功德的區分。福德是有為法,功德屬於無為法。

  當年禪宗初祖達摩祖師,來到我們東土(中國),梁武帝就接見了祖師,向祖師問到,說:朕(皇帝)建造塔廟,十里一寺,五里一庵,供養僧人無數,你說我有何功德呀?

  祖師回答說,無功無德。當時皇帝心裡很不愉快。為什麼這樣說呢?

uploads/content/2022/june/7d4353d38be6f3ecf20cd183663e9b39.jpg" width="690" height="383" />

  就是說明在發心過程中,看我們用的是什麼心態方式是有所求的心,還是無所求的心。

  如果是有所求,這個性質就變成了福德,有量,有限的。如果無所求的心,這個所得是無量無邊,不可稱不可量。

  這個功德是指內心境界而不是說影像的獲取。影像是指塵世間的所有的一切萬事萬物

uploads/content/2022/june/1b29fca360a725f1aecec460721c1eaf.jpg" width="690" height="383" />

  其實大家要明了,我們發心做任何事情不求自得,只要發心,無論是善,還是惡,只要一發心造作,果報自然就會形成的,不需要故意再單獨考慮果報如何,如影隨形。

  俗話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只要努力做,果報自然現。

 uploads/content/2022/june/518ef7f1c231bf82055a557787407fd2.jpg" width="690" height="383" />

  發心布施功德也要具足智慧,否則會適得其反。

  比如,用情執的心;情執,是分別心,是狹小的心,歪曲的心,自私自利的心,無明的心。這是父母妻子丈夫兒孫,這個是我的朋友,等等,感情用事。這是錯誤的。

  用聖義菩提心:就是慈悲心,是智慧的心,平等的心,覺悟的心,清凈的心,成就的心。所以說這個發心非常重要。

uploads/content/2022/june/efca24ce6e2675365b2460b5b59d3db6.jpg" width="690" height="383" />

  所以說大家發心功德,不光是為了培養福報,貪圖影像,最主要的是為了修行,了脫六道生死輪回,回歸於本來的自我

  好了,阿彌陀佛,釋桑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