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因法師:學佛一定要清貧嗎?

  外出朝山,行走於東北鄉間小道上。一老農肩挑重擔,迎面而來。他好奇地問道:「請問小師父你是佛教還是道教?」「佛教,你呢?」老農認真答道:「我既不信佛教,也不信道教,就信『睡教(覺)』。」說著,他又繼續干他的農活。而我卻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是啊!這位老農為了養家糊口,披星戴月,東奔西忙,他缺少的正是食物睡眠。因此,他認為睡覺為人一大樂事信仰「睡教(覺)」也就自然了。

  目前世界上很多人仍處在貧困線下,溫飽問題尚未解決,仍在為生活而奔波,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考慮精神生活!

  佛陀為了尋求解脫人類痛苦之道六年苦修,骨瘦如柴,身體極為虛弱,猶不得要領,終於意識到極端的苦行無助於人們對真理的認識。最後他接受了牧女供養的乳糜,重新恢復了體力,於菩提樹下靜坐四十九天,成正等正覺。這充分說明,即使如佛陀這樣大雄大的人,尚且也要藉助於物質條件而後才能集中精力走入精神世界,最終圓證佛果,更何況我們這些普通人呢?

  佛陀成道後,四處游化教導眾生。一次佛陀弟子們應供歸來,途中遇一極度飢餓之人,十分痛苦弟子們請佛陀此人說法,以減輕他的痛苦,但佛陀並未替此人說法,反而說:「比丘們啊,此人此時最需要的是一碗飯,而不佛法。拿一碗飯來吧。」等此人吃飽飯後,佛陀給他講法,引導他如何獲得財富思想上的寧靜

  在《增支部》中的《鴦覺經》中,佛陀把人分成三種

  1、盲人:這種人不知如何使自己擁有的財富增長,不知如何獲得新的財富,他們也無法區分道德上的好壞。

  2、獨眼人:他只有一金錢眼,而無道德之慧眼。這種人只知道如何使自己擁有的財富增長和創造新財富;但不知道如何培養好的道德品質

  3、雙眼者:他既有金錢眼,又有道德之慧眼。他既能使他已有的財富增長,並獲得新財富,又能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此經美妙之處正在於它對只有一金錢之眼的人進行了生動的描繪。僅有道德之慧眼,而無金錢的人並未被單獨列為一類人,因為滿足最基本的物質需求比單純的道德更有實際價值這就佛教中所謂「法輪未轉,先轉食輪」的道理

  為了進一步論述這個道理,在《中部》的《巴陀伽摩經》中,佛陀又把人類的最基本的渴望分為四種

  1、願我的財富通過正當的途徑一天天地增加。換而言之,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富有。財富是人們最渴望得到的東西

  2、當一個人富有後,他所渴望的是美名遠揚。他如此祝願:願我的美名傳遍四方,特別是要在我的親朋好友師長中流傳。

  3、當一個人既富有,又有名聲,他祈求健康長壽。他如此祝願:願我健康長壽

  4、當一個人富有、美名遠揚又健康長壽,他自然希望死後幸福。他如此祝願:願我死後生天享福。

  通過佛陀開示,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獲得財富人類的第一需求。所以佛教人生存所必要的物質條件放到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

  也許有人會問,孔子弟子顏回能「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但我們也必須承認,顏回這樣的人千古少有,能和他比肩者自古能有幾人?

  同時,貧窮者也並非永遠貧窮。如果有的人貧窮又無信心,他們可能永遠沒有機會獲得解脫。雖然貧窮,但具有布施心腸,又有信心,那麼他們終將會從黑暗走向光明,最後得到解脫

  所以,佛教並不主張越貧窮越光榮,也不反對擁有財富。正如孔子孟子倡導的那樣:人民必須富庶,佛教也鼓勵人們通過正確方式富有起來。

  在《阿彌陀經》中,西方極樂世界為「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這也許是世界上最富麗堂皇的國土!阿彌陀佛本身就是: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

  所以人們一見到阿彌陀佛便生恭敬心,如果一個人因缺少營養而面黃肌瘦,人們一見到你怎能生起恭敬心、歡喜心呢?

  在葯師佛十二大願中,第一是自他光明熾盛之願、第三是使眾生飽滿所欲而無乏少之願、第十是使眾生解脫惡王劫賊等橫難之願,第十一是使饑渴眾生得上食之願、第十二是使貧乏無衣者得妙衣之願,所以在十二大願中,就有七個是關於物質方面的。在早晚課誦中,我們每天念誦消災吉祥神咒、功德寶山神咒如意寶輪王陀羅尼等咒都是祝願國土庄嚴、人民豐衣足食。所以佛教不但不主張人們貧窮,恰恰相反,佛教特別重視庄嚴國土,這樣才能利樂有情

  布施是利樂有情的一種手段,它為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首,又在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中居第一位,可見布施是多麼重要。然而當一個人擁有一定的財產時,他才更有機會布施。否則空有布施之心,卻無布施之力,心有餘而力不足啊!更何況在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無論做什麼事,若缺少資金,則困難重重。汽車沒有油就不能開動,同樣,即使我們都非常熱心佛教事業,但若無必要的資金,則寸步難行,也只能是搖頭嘆息,無可奈何!

  也許有人又提問:為什麼佛教又要講四大皆空、捨棄一切、離俗出家呢?其實這一也不矛盾這只是同一個問題兩個方面,是空和不空的辨證統一。

  禪宗在講修行時,常常強調空,說世間名利皆如過眼之煙雲,我們的身體為四大、或五蘊和合而成,是緣生法,無自性,因而是空的,以此來破除我執放下一切,在修行的道路上勇猛精進,以期早證佛果。以上這些都是從心上講的。

  然而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我們必須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生活。了生死不等於讓你生活,恰恰相反,我們應在了生死中學會生活。試想一想,不會生活的人怎能生死?連人尚且做不好怎能成佛作祖?!所以我們必須學會生活,使自己有一個強壯的身體這是修行的根本。沒有一個好的身體,我們就不可能專心致志地修行。為了借假修真,有一健康身體,必要的物質條件還是相當重要的。

  事實上,有情眾生根本就離不開物質生活。因此《俱舍論》講:「經說世尊自悟一法,正覺正說,謂諸有情,一切無非由食而住。」《增一阿含經》亦雲:「一切眾生皆依食住,有食則存,無食則亡。」所有這一切都說明佛教中還有不空的一面。

  如果我們為了強調空的一面,而否定了不空的一面,那麼,這種空是偏空、頑空,未能真正理解空之真諦。其結果必然會使人們誤以為佛教主貧窮,終將導致極端——苦行。反之,如果我們片面強調不空的一面,拚命地去積聚財富這只能導致另一極端——縱慾主義。佛陀早就明確指出,苦行和縱慾是兩個極端,對正常的修持是十分有害的,我們應該拋棄。正確修行方法中道——八正道。因此,我們必須正確地理解空與不空之間的辨證關係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