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仁波切:我們為什麼把禪定叫「平等、放下」?

  掌控情緒

  我們為什麼把禪定叫「平等放下」?

  簡單來講,就是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這種管理必須要做嚴格的訓練才可以達到。口頭講講很簡單,實際做起來並不容易。怎麼把情緒分段落呢?要學會一些方式方法佛教認為,人的所有動念是透過身體的脈搏跳動,隨著氣在身體里流動,使思想產生波動。所以有一個著名的講法身體直,脈就直;脈直,氣就直,氣直心就直。所以講禪修,很多人就會教導你要先學會打坐

  打坐的坐姿非常重要。佛教的禪修坐姿就是毗廬遮那佛七支坐法,也叫「金剛跏趺坐」,這是所有諸佛法相之一。

  第一,左右兩個腳要打盤腳,如果雙腳可以雙盤就盤上,無法雙盤的話,單盤也可以。不是每個人都一定要盤坐,沒有辦法盤腿的,用一般的坐姿端坐,也沒關係

  第二,腰背要挺直。平常我們坐著的時候,背部習慣稍微彎著,現在則將脊椎骨一塊一塊疊起,腰背伸直,就像元寶一個個疊起來一樣。這時,可以試著在座位上放置坐墊身體坐在坐墊上,背部就能自然挺直。

  第三,頭部稍微往下傾一點點,下巴往內縮。在下巴與胸部、喉嚨中間要有兩個手指的寬度,這是比較標準的。也就是說,當我們的背很直時,頭要稍微往下低一點,這樣看起來才會變成直線;如果往後仰,就不是一條直線了。

  第四,手的位置也很重要,上下對稱。這代表平等,要平等看待。雙手要結等持印。就是雙掌相疊,右手掌在左手掌上,左右拇指相扣,放在雙腿根部及小腹前。兩肩和兩臂要自然放鬆垂下。

  第五,舌頭一定要頂住上齶上牙齒的齒根,預防口水流出來,這樣對健康有幫助。

  第六,在嘴唇中間留個火柴一樣的細縫,方便吐氣納氣。

  第七,我們眼睛是沿著鼻尖往下的地上看。我們看到很多佛像都是瞄著鼻子的前方,所以就有半睜眼半閉眼的感覺打坐就是這種樣子

  有了這些姿態,人的氣就變得很順了。一般我們彎腰駝背的時候,呼吸大概就只到肺部;當我們身體拉直,呼吸就會丹田了。我們的氣很順,雜念自然而然就沉澱下來了有些人很喜歡在這個時候聽音樂,把注意力轉移到音樂上,讓雜亂的情緒融入音樂里,用音樂趕走我們當下的胡思亂想,在感受音樂過程中快樂代替悲傷。

  佛教並不提倡把思想轉移到音樂上面的打坐方法,因為把思想轉移到音樂上面,它還並不是真正的禪定。讓思想進入冥想的狀態,是現代瑜伽做法。在進入禪定狀態中,沒有聽音樂機會也不太可能。

  修習禪定可以讓我們練習脫離執著當我們決定放下散亂之源,漸漸學會修復情緒、凈化內心時,我們也會慢慢地發現世間名聞利養、喜怒哀樂等能波及我們情緒因素,已經在逐漸失去它們原本的力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