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橋旦曾堪布:令自己的心更加充滿慈悲與智慧,這樣才能幸福快樂

  死亡就在前方等著我們,隨時隨地都可能把我們帶走。無數次生死,我們經歷了無邊的痛苦、無盡的悲哀,至今仍舊兩手空空,沒有獲得解脫。希望這次不要再錯失良機,我們要祈請祖師大德關照、加持我們,賜予我們力量和勇氣,讓我們成就具有意義人生,獲得覺悟解脫,也令一切眾生獲得解脫和永久的安樂

  放下和放棄是兩碼事。放棄並不等於斷除對此生的貪執,大家往往把放下誤解為放棄,落入到極端之中。現在很多修行人太極端了,往往心裡「放下」的程度不高,但表面上卻做出一副放棄一切的姿態,這是不好現象

  什麼是放下?放下不是放棄。我們懂得了放下此生貪著的道理,照樣可以和家人相處,照樣可以去工作、去賺錢,但不同的是——我們的內心不再貪著這些事,和親人相處時不會再斤斤計較,失去親人也不過分痛苦,對工作上的得失不再那麼糾結,對任何事情都能坦然面對,不再為世間八法所左右。

  三界六道中的所有眾生都是平等的,都具備同一個願望——離苦得樂。然而無明的緣故眾生的所為與願求總是背道而馳。任何一個眾生都想得到快樂,但遭遇的卻無不是苦、無不是業。求樂無法如願以償的原因是從無始輪迴以來,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沒有一致,自相續佛法沒有相應。

  當我們看到眾生快樂且沒有痛苦時,我們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獲得這快樂,並且這快樂能夠長久,甚至永恆;希望他們不僅僅具備這快樂,還具備產生這快樂的因。這種心態就叫作「慈無量心」。

  佛陀在很多經典中都說過:所有法教中,觀修無常最為殊勝

  如果體會了無常,最初——我們會自願地進入佛法;

  如果體會了無常,中間——在修行過程中

  我們絕不會懈怠懶惰;

  如果體會了無常,最後——也會迅速成就

  在修行的初、中、後期,體會死無常都會對我們有極大的督促作用

  我們追求快樂,為什麼他人不需要快樂?我們不願意遭受痛苦,為什麼他人要去遭受痛苦?我們為了滿足自己一時的口腹之慾而去傷害一個生命,將它們活生生地殺掉,這是非常不公平的。事實上,我們現在是人,它們是無辜的生命,但誰又能保證我們將永遠是人呢?

  在無始輪迴中,我們的內心充滿了無明、分別念、妄想以及顛倒的思想,由此產生很多負面情緒,所以,我們很少能發現自身行為、思想語言上的不足。這些因素直接將我們束縛於輪迴之中,一世比一世更泥足深陷,一世比一世更流轉漂泊,陷入無盡苦海而無法自拔。

  我們在生活中快樂幸福與否,不取決於外在環境或是其它的物質,而是取決於我們內在的心靈。我們保持怎樣的心態才是關鍵

  人們生存的暫時目標大多是希望獲得幸福,而幸福並不僅是豐衣足食、結婚生子,或是獲得名聞利養,享受榮華富貴幸福的前提是擁有健康身體快樂精神

  恐怕世間有一人會喜歡痛苦每個人都被痛苦折磨過、煎熬過。所以,我們作為追求解脫者,更需要認清:輪迴的本質其實就是痛苦。只有體會了痛苦的感受、明白了痛苦的過患,才會也才能去努力停止痛苦

  我們要不斷完善自己,讓心越來越清凈消極想法少一些,積極的想法多一些,讓自己越來越簡單自然,令自己的心更加充滿慈悲智慧,這樣才能幸福快樂,與本性相應,並獲得圓滿成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