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法師:安士全書 第18集

  《安士全書》。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大家上午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經本,《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卷上,第四十二頁,新的本子第四十二頁,我們從第一行看起:

  【廣行陰騭。上格蒼穹。】

  我們昨天跟大家學習到這一句,這個發明我們再簡單重複的講一遍

  【上文未嘗虐民五句。皆帝君所行之陰騭也。不勝枚舉。故以廣行二字概之。】

  『上文』就是這句以上的經文,從「未嘗虐民酷吏」這個五句,都是文昌帝君他所實行的陰騭。這個陰騭,方方面面的事情很多,『不勝枚舉』,所以以『廣行』兩個字來概括。在經文裡面舉出幾個例子,來概括所有的善事好事,用「廣行」兩個字這兩個字就是概括的意思,除了舉出了例子以外,方方面面,凡是好事善事都是陰騭,都應該去做,所以叫廣行。

  【陰騭。洪範蔡注訓默定。而於此句不切合。似當作陰德解。】

  我們上一次學習也講過了,『陰騭』這兩個字,在『洪範』蔡元定的註解尚書洪範蔡元定的註解註解「陰騭」兩個字是『訓默定』。周安士居士在這里給我們說明,這一句註解在這地方不適合,應該『似當作陰德解』。「似」就是似乎,應當做陰德這個意思來解釋比較適合這兩個字,如果「訓默定」,不適合此地這個意思。我們看到整篇《文昌帝君陰騭文》,的確周安士居士這個說法是比較適合我們這篇經文講的,作陰德來解釋比較適合。

  陰德就是天報之。好事分陽善、陰德,在《了凡四訓》也講得很清楚,「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陽善就是做好事大家都知道,社會大眾都知道。有人做好事,他希望新聞媒體給他報導,登報紙、登雜誌,電視廣播來給他宣傳,讓社會大眾知道某某人做了什麼好事,這樣就叫陽善,做好事大家都知道叫陽善。陽善享世名,享受世間名利、名望,社會大眾大家知道某某人做了什麼好事大家都認識他,都知道他,對他都很尊敬、很贊嘆,享受世間的名望、名利陰德天報之,陰德是做好事沒人知道,甚至還被冤枉、還被污衊。社會大眾大家不知道,不知道某某人做了什麼好事,但是他默默的在做。默默的在做,社會大眾不知道,不認識他,當然也不會去尊敬他,也不會去贊嘆他,甚至還瞧不起他。但是在《了凡四訓》裡面給我們講,陰德天報之,陰德果報比陽善殊勝人間不知道他在修善,但是天知道,天地鬼神看得非常清楚。所以往往這個陰德,積陰德的人,他的子孫發達很多很多代,這個果報那比陽善殊勝很多很多,很多倍。陽善享一世的名望,但陰德庇蔭後代子子孫孫,甚至有幾十代的。在我中國曆朝歷代,積陰德給後代子孫的很多,很多這樣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孔老夫子,但是孔子在世的時候,真的認識他的人不多,很多國家也不重用他,到了後來人家才知道。所以他的子孫興旺了七十幾代,七、八十代,到現在已經第八十代的嫡孫都出來了再來就是范仲淹、曾文正,這些都是陰德的,很多。

  所以陰德天報之,陰德果報殊勝,比陽善殊勝,因此古人都勸人廣積陰德,積陰德子孫,不要留錢財子孫要做好事,這個是正確的。因此這里講的廣行陰騭,也就是廣行陰德,做好事不要讓人知道,也不要刻意讓人給我報導,刻意要讓人家知道我做了什麼好事。如果刻意讓人知道了,這個屬於陽善,會享受世名。但是古人告訴我們積陰德是最殊勝的,因為雖然陽善享受世名,名大招忌,樹大招風,名聲如果大了,嫉妒障礙來了,所以還是積陰德好。下面講:

  【蒼穹天也。】

  『蒼穹』我們俗話講蒼天。

  【蒼言其色。穹言其高。】

  蒼天,『蒼言其色』就是它的顏色,『穹』是講它的高度。

  【若據日天子身衣宮殿而言。則所謂蒼者。當是青琉璃色。】

  此地給我們講,若根據『日天子』,日夜的日,「日天子」,日天子這個日,我們現在知道是太陽太陽也有人住,只是我們看不到。所以在《葯師經》裡面也講到日光菩薩月光菩薩,有菩薩地方當然也有天人。日天子身體穿的衣服,以及他住的宮殿都是『青琉璃色』,這稱為蒼,青琉璃色的,這講它的色彩。

  【據忉利天之形量言。則所謂穹者。實去地八萬四千由旬。】

  根據忉利天的形量言,他的形狀、他的體量,這個量也就是他的高度,『則所謂穹者,實去地八萬四千由旬』。穹,如果根據這個形狀、高度來講,忉利天在佛經講是欲界六層天的第二層天。欲界有六層天,第一層就是四王天,第二層就是忉利天,第三夜摩天,第四兜率天,第五化樂天,第六他化自在天,這個六層天是在欲界,欲界的天人。欲界的天人,四王天跟忉利天,稱為地居天,就是這兩層天的天人,他們居住都是在面上,沒有離開地面。根據佛經講,四王天的天人,他們住的地方就在須彌山的半山腰;忉利天的天人,他居住在須彌山的山頂。須彌山我們一般人看不到,過去有人說是喜馬拉雅山,喜馬拉雅山現在也有人登山登到峰頂去了,那個聖母峰都有人攀登成功了,這個不是佛經講的須彌山。佛經講的須彌山,我們一般的人人道我們看不到。不要說須彌山頂,就四王天的半山腰我們都看不到,不是在我們地球上的這些山。我們地球是在須彌山的周圍,根據此地講的,忉利天人住的地方,這個穹,「實去地八萬四千由旬」,就是距離我們地球這個高度有八萬四千由旬。一由旬,以我們中國古代計算這個里程是四十里,四十里比現在的公里小,但是也相當遠了,一由旬;八萬四千由旬再乘以四十,那這個高度,的確我們是看不到。這個是講穹。忉利天以上,夜摩天到六欲天,到色界天的天人以上都叫空居天,這些天人他不是住在地面,住在虛空當中,叫空居天。忉利天還在地面,所以去地八萬四千由旬。這一段是周安士居士給我註解蒼穹這兩個字的意思,蒼指顏色,穹指它的高度,我們一般講蒼天。那麼這是天空。

  上格蒼穹,我們人在人間,我們住在這地球上,廣行陰騭,做陰德好事,做很多,必定能感得上天來庇佑,格就是感格。在我頭上就是蒼天,蒼穹,我們能夠感動上天來保佑我們,多做好事,必定能感動上天來保佑我們。昨天我們就是學習到這一段。下面就給我們舉出兩個公案

  【下附征事二則。】

  『二則』就是兩個公案。舉出具體的事例,事就是實際做的事情,實際上的例子,具體的例子舉出兩個,「二則」就是兩個第一個是:

  【清河善政。】

  『清河是一個地名,一個地區。『善政』,「政」是政治,「善」就是善良政治,稱為善政,反過來就是惡政,造惡業的。下面就給我們說明文昌帝君清河這個地方,他怎麼去辦這個善的政治,他具體怎麼做。我們看下面這個文:

  【帝君曰。予既離惡道。受形於趙國。為張禹之子。名勛。長為清河令。寬明自任。人不忍欺。待吏如僚友。視民如家人。】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個『帝君』就是指文昌帝君在我中國漢地,有很多文昌帝君的廟宇,很多省分有,在四川、山西、山東這些地方都有,在上海城隍廟裡面也有文昌帝君在台灣供文昌帝君的廟也很多,有一些廟裡面都附帶有供奉文昌帝君。拜文昌帝君的人也非常多,特別每到考試,高中聯考、大學聯考。在台灣,我曾經到台北市萬華區龍山寺上香,這個寺廟也是三教都有,主要供奉觀世音菩薩大殿後面也供奉關公、華佗、媽祖文昌帝君,這些我們中國傳統道教神明都有供奉。文昌帝君這個桌子上面,每到聯考,有一次我去看,都堆滿了准考證,都影印的。家長為了兒女能考上好的學校就把他那個准考證影印,放在文昌帝君那個神桌前面,放在那個桌上,求文昌帝君保佑他的子女能考上好的學校大家都知道,古時候文昌帝君管科舉的,要到京城考試,能不能考得上,這個事情他在掌管的。沿襲到現在,大家知道文昌帝君是管考試的,所以才有很多家長子女的准考證影印,放在文昌帝君那個神桌上,求文昌帝君來保佑。

  實在講,文昌帝君的人很多,認識文昌帝君的人不多,因為沒有人在介紹講解《文昌帝君陰騭文》。因此這個廟很多,但是認識文昌帝君的人不多,原因就是沒有人講《文昌帝君陰騭文》,大家也沒有去聽,自己也沒去找這個資料,自然認識的人就不多了。如果不讀《文昌帝君陰騭文》,特別清朝周安士居士給我們做這么詳細的註解,引用三教經典註解這篇文章,實在講,我們真的不認識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對我們的教導我們一無所知,不知道。只是想求他保佑,不知道他教我們怎麼存心,怎麼來做好事,這個完全不知道,完全不懂不懂,只是去拜去求,那真的就如《了凡四訓》講的,「求之有道,得之有命」。你命中有自然能得到;你命中沒有,你怎麼求也求不到,因為「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人都有命運的。

  我們命中沒有,能不能求得到?佛在經典給我們講的很清楚,肯定求得到。求作佛都能求得到,求了生死都能求得到,那何況世間人天福報?人天福報佛法來講是小小福報,有漏的福報,怎麼會求不到?關鍵明理,要懂得方法。如理如法來修學,必定有求必應;如果不如理不如法那就是《了凡四訓》講的「求之有道,得之有命」。你縱然想盡辦法要去求,還是看你中有沒有,命中沒有,你怎麼求也求不來。如果懂得佛法,斷惡修善,積功累德,真的有求必應,這個才是正確的。如果不如理不如法,命中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如果如理如法,命中沒有,也能求得到。所以袁了凡先生給我們做出一個榜樣,一個例子給我們現身說法。所以我們要文昌帝君保佑,的確是要來學習《文昌帝君陰騭文》。

  這里講『帝君曰:予既離惡道』,這句話我們前面,《陰騭文》前面我們也學習過了文昌帝君曾經墮到三惡道,就是墮到畜生道當龍。這個公案在歷史史卷上有記載。漢朝時候,呂後(劉邦的皇後)害了文昌帝君母親。他的母親是劉邦的侍姬,呂後看到劉邦對他這個姬妾這么寵愛,她嫉妒,把她害死,害得很慘,劉邦死了之後被她所害。他的母親四肢被砍掉,被整得不成人形,所以他看到這個他就要報仇。後來死了之後,他就發了個願,要去變一條龍,把城裡面,呂後他們這些害他母親的人,統統把他淹死。果然他死了之後就當龍了,雨下得很大,把整個城的人都淹死了。淹死了之後,冤家對頭只有幾個,但是無辜的人被淹死的非常之多,那些人跟他無冤無仇,連累到無辜的人。所以後來被玉皇大帝處罰,當一條罪龍,受罪的龍,那個龍全身長蟲,時時刻刻被這些蟲咬,痛苦不堪。所以這個龍種類也很多,有福報很大的龍王,幾乎跟天人一樣大的福報,也有福報比較小的,也有罪龍,受罪的龍,就像地獄一樣的。他因為犯了這個罪過,受這個果報,後來遇到釋迦牟尼佛,他才得到解脫,就離開惡道了。所以「帝君曰:予既離惡道」,他說他離開惡道了,離開惡道就是遇到佛之後,小字有註解

  【遇佛之後。】

  因為他遇到釋迦牟尼佛,佛給他講經說法,他明白了,放下了,懺悔了,後來就得度了,離開惡道。離開惡道之後,『受形於趙國』,「受形」就是去投胎了,形狀又恢復人形,又到人道來了。『趙國』是現在河北省邢台這個地方古時候是趙國。投胎到趙國來,『為張禹之子』,這個張禹是東漢人。在我國漢朝分西漢、東漢,因為建都的地方不一樣,東漢、西漢這個當中是因為王莽篡漢,前面屬於西漢,後期屬於東漢。根據資料記載,張禹(大禹的禹)是東漢中期的大臣,也是一個好官。投胎做「張禹之子」,做他的兒子,投胎到張禹的家裡來了。『名勛』,這個「勛」是功勛的勛,勛章這個勛,他的名一個字,叫勛,張禹之子,他叫張勳。離開惡道,他投胎到趙國,做張禹的兒子名字叫張勳。

  『長為清河令』,「長」就是長大之後,他也做官了。古時候考中進士,朝廷會分配他到地方上去當官,一開始大部分是當縣令。「清河」是現在河北省邢台清河縣,古時候清河是一個縣,「令」就是縣令古時候縣令,管這個縣的一個主要負責人,現在叫縣長他是清河縣的縣長。他當這個縣令,『寬明自任』,「寬明」,寬是寬厚,明是清明,他管理這個縣,以寬明來要求自己,「自任」就是要求自己。『人不忍欺』,凡是人,不管什麼人,上面的人、下面的人,他都不忍心去欺負人的,不會仗勢欺人;當了縣長就作威作福,他不會這樣,不忍心去欺負人。不但不忍心欺負人,『待吏如僚友』,「待」是對待。這個吏,在古代大小官員就叫吏,官吏官吏有大有小,職務比他小的、比他低的,就好像現在一個小公務員,在縣政府裡面當一個科長,或者什麼局長,這個屬於吏,他下面辦事的官吏。他的職位當然比較高,他是縣長在這一縣他最大,縣長下面辦事的這些局長、處長、科長,都是屬於他的下吏,他下面辦事的官吏他對待這些下屬、這些官吏,他並沒有說我職位比你們高,你們比我低,顯得自己高高在上,沒有,他對待這些下屬的官吏「如僚友」,僚就是同僚,友是朋友,好像都是平輩的,很親密的。同僚就是同事,好像我們彼此是同事都是朋友他是用這種心來對待他的下屬,並沒有看他自己高,他們就低,他的心是平等的,對待這些下屬官吏如同自己的同僚朋友一樣。

  『視民如家人』,看這個地方的人就像自己家人一樣,一家人,那真正是當這個地方上的父母官,愛民如子。所以「視民如家人」,看待這些人民就如同自己一家人一樣,他是用這種心態來看待人民的,這個就是好官。在我中國傳統文化來講,在這地方上做官,你就是這個地方上的父母官。為什麼叫父母官?就是你當縣長,當一個縣令,管這個縣,住在這個縣的人民就是你的子女,就是你的家人你是他們的父母,用父母這種心來看待人民。我們都知道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沒有不愛護自己兒女的,就是用做父母這種心態來看人民,來照顧人民,來為人民服務,就像自己子女一樣。所以父母官好!現在民國成立就學西洋的,當官叫公僕,這個過去我們凈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講過,說公僕哪有父母好?這個世間對我最好的、最關心的、最愛護的就是父母天下父母親沒有不愛子女的。僕人對主人就不一定了,有的僕人對主人他很忠心的,但是僕人對主人不忠的那就很多了。僕人對主人,他的心態父母子女心態就完全不一樣,所以還是以父母心態來對待人民,愛民如子,這個是最好的。如果用公僕,自己是一個僕人,那些人民是自己的主人,那現在有幾個公務員把人民看做自己的主人?沒有!所以不如用父母官這個名稱來得圓滿

  視民如家人,我們從這個地方就可以知道,文昌帝君他當清河縣令,他用什麼心態來治理這個地方。現在也有很多企業家學習中華傳統文化,他這個企業,這個公司、這個團體,把公司上上下下這些員工,包括員工家屬,都把他看做自己人,這樣來照顧。在蘇州固鍀電子公司吳念博居士他就是這樣的一個做法,把公司員工,包括員工家屬,都看做自己家人,以照顧家人這樣的方式來照顧這些員工家屬。當官的人如果也是用這樣的心態來治理這個地區,以這種心態來看待人民,這個地方沒有治不好的,肯定會治得非常好。這個才是繼承中華優良傳統文化的教育,現在我們凈老和尚提倡也是提倡這個。這里講到視民如家人

  【吏有失謬者。正定之。】

  這個『吏』就是他下面辦事的這些官吏。「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不可能都沒有過失過失你做長官的人義務責任給他導正。他的下屬官吏辦事,做人處事有過失、有錯誤,『謬』就是錯誤,他幫助他們導正。下面講:

  【弛慢者。勉勵之。】

  下屬各種情況都有,有的是屬於『弛慢』,「弛」就是放鬆,「慢」是怠慢,就是辦事不積極,很懶散,辦事不認真,很怠慢,放鬆怠慢,辦事不認真。對待這樣的下屬,『勉勵之』,「勉」是勸勉,勸他不能夠這樣,這樣對不起人民,也對不起自己;「勵」是鼓勵,鼓勵他要振作起來,辦事要認真負責,要積極,不能不負責任懈怠散漫。遇到這樣的官吏,他的下屬,他就勉勵他。人總是有良心的,上面的主管來勉勵,自己總是要振作起來。所以「弛慢者,勉勵之」,就勉勵他們。

  【鹵莽者。教誨之。】

  『鹵莽』,有的人他辦事也很有衝勁,也很積極,但是很鹵莽,粗心大意,往往得罪人。在《無量壽經》講「魯扈抵突,不識人情,無義無禮」,就是鹵莽。鹵莽的人就容易跟人家起衝突講話有時候也是比較沖,可能在辦一些事情都會衝突,起口角。這個過去我們在公家機關也常常看到,有一些辦事的公務員心情不好,很鹵莽,講話也很沖。有一些人的確他有辦事能力,但是鹵莽,他事情可能就辦不好。比較沖動粗心大意,雖然很認真做,但是事情不好。遇到這樣鹵莽的下屬就『教誨之』,「教」是教導,跟他道理,「誨」是訓誨。教有身教,就做給他看;誨這個是言字旁,一個每天的每,誨這個字就是用言語來勸。誨這個字,每天的每,主要說誨勉勸導,常常勸,不厭其煩的常常給他提醒。人不可能跟他勸一次他就改過來,這樣的人有,不是沒有,但是不多。在古聖先賢,我們看到只有孔老夫子的得意弟子顏回,他不貳過,勸一次他就改過來了其他的人恐怕就要兩次、三次,甚至很多很多次,他才能改過來。所以這個教誨,誨人不倦,教化眾生是長時間的,像我們凈老和尚講經說法就是教誨,講了六十年了,還不斷的講,不斷的勸,不厭其煩的重複的勸。這是教誨之,所以要長遠心,也要有耐心,也要寬容之心,遇到鹵莽的人就是教誨他。下面這一類是:

  【詭詐者。詰難之。】

  人,各式各樣的人都有小時候聽我父親講,「一樣米養百樣人」,就是米是一樣的,一種米,但是養的人是一百樣的,一百種不一樣的。米是一樣的,但人不一樣,養的人每一個人都不一樣。這個百是一個形容,當然不止說一百個,一百個人有一百個樣子,一千個人有一千個樣子一萬個人有一萬樣子,各個不一樣,這里給他歸類大概就是這幾類。這一類的,上面是講鹵莽的、懈怠的,有錯誤的,這里是講這個心很『詭詐』的,我們一般人講心機很重的,常常暗地去傷害人,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詐」就有欺騙在裡面,「詭」就是吊詭,他的心機叵測,很會用心機,很會用詐騙、欺詐這些手段來騙人。遇到這樣的人文昌帝君就『詰難之』。他講這個話不實在、欺騙,他就會給他責問,責問當中也就教導他,讓他心服口服。你使用這些詭詐,我並不是不知道。責問,「詰」就是責問,你用什麼話來欺騙,就根據你講的話來責問你,讓你知難而退,以後不敢再做詭詐的事情,做詭詐的事情瞞不過上面的人自然他就收斂了。所以遇到這樣的人就詰難之。

  【爭財賄者。】

  下面的這些官吏也會爭,特別爭這個財物。『賄』是賄賂,下面辦事的人也會收受賄賂。人家拜託他辦事,來賄賂他,希望他幫幫忙,這個自古以來到現在都有,到現在還是有。賄賂,譬如說一個單位同事,彼此也會相爭,爭取這個賄賂。在我們現在政府部門講,哪一個部門油水最好,都很多人去送賄賂給他,請他幫幫忙,或者檢查工程不要太嚴格,這個當中就有賄賂。有賄賂,這個位子很多人要去爭的,為什麼?爭取到這個位子,他的收入就多了,因為很多人來賄賂他,要請他幫忙。大家也會去爭,爭這個財,爭那個位子主要是為了財,為了錢財,但是這個錢財不義之財,收受賄賂是不義之財文昌帝君遇到下屬有這種情況,「爭財賄者」,爭取財物,接受賄賂這樣的人

  【以義平之。】

  『義』就是義理,用義理來平息他這個貪念,來平息他貪贓枉法這種錯誤做法,這個義理當中也就有因果了。一部《文昌帝君陰騭文》講的內容跟《太上感應篇》一樣,它是屬於因果教育,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在《太上感應篇》講,「取非義之財者,譬如漏脯救飢,鴆酒止渴,非不暫飽,死亦及之」,就是取這個不義之財,賄賂是不義之財不義之財得來你不但不能享受到,就好比你口渴了,你去喝那個鴆酒。這個鴆就是鴆鳥,據說這個鳥的羽毛很毒,如果那個酒被這個鳥的羽毛沾到,那個酒就有毒,就是鴆酒,人喝了馬上就死了你想解渴你去喝那個鴆酒,喝那個有毒的酒,不但不能解渴喝了馬上死。漏脯救飢,那個有毒的肉、壞掉的肉,肚子餓了要吃那個肉,吃了就中毒,食物中毒而死文昌帝君就用因果義理來平息這種爭財收賄賂的錯誤做法。因為你得到錢財要做什麼?自己享受。但是你取這個非義之財,不但不能享受,恐怕福報就折損掉了;原來想佔便宜,現在反而吃大虧。這個《感應篇》講的很清楚,你從不正當地方取得的錢財就有一些意外的事情你這錢財消耗掉。不是打官司,不然就家人生病,或者自己生病,或者意外的事情,或者你去投資做生意虧得光光的,有些人,比較不務正業的去賭博,輸光光的,或者盜賊來偷、來搶,或者被騙,就有一個意外的事情給你消耗掉,那你不但得不到好處,反而有損害。如果明白這個事實真相,誰願意去干這種傻事?肯定不會了。會乾的人一定他不知道,他才會去干這個傻事,想得到好處,不但好處得不到,反而得到壞處。所以「以義平之」,用這個義理來平息他這些貪念,平息這些爭端,不然沒有用義理來平息,這個爭端是沒完沒了的。

  【爭禮法者。以情諭之。】

  這個禮我們一般講常禮,在《禮記》、《曲禮》、《周禮》。『法』是法律國家的刑法。儒家在古代以禮治天下,如果人人懂得禮,天下太平了,不用法律了,用禮來治。所以孔老夫子也講,在《論語·為政》篇講,「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政,道就是一個方法方式,政就是政治,道之以政就是辦政治。訂了很多法律,人民如果犯法了、違法了,齊之以刑,齊就是依這個法律標準給他判刑,齊之以刑。這樣來治理人民,人民是什麼樣?民免而無恥,人民他沒有羞恥心他不敢犯法,他只是怕被抓到、被處罰,如果一有機會他還是會做違法的事情我們現在的話講,鑽法律漏洞他還是會做違法的事情,人民他沒有羞恥心。為什麼沒有羞恥心?他不知道做這個事情是不對的,是錯的。他只是怕那個刑罰而已,他良心不會發現的。在佛法講,他沒有慚愧心的,被抓到了,他認為是自己倒霉才被抓到,很多人不是這樣幹嗎?干這些不如法事情,他運氣好,沒被抓到。辦政治,只是用法律來約束人民,人民他沒有羞恥心,有機會他還是會犯法。如果「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道之以德就是跟他道德這是倫理道德的教育,這個就是教他,教化人民。如果他違反倫理道德,你用禮來規范他。禮是尊重人權的,把人當人看的,用法是不把人當人看的。現在西方國家不都講人權嗎?用法就沒有人權了,用禮他就有人權,尊重人。就是你犯錯了你現在失禮了,給你提醒,你自己就感到慚愧,趕快改過來。用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他有羞恥心,自己會約束自己。

  此地『爭禮法者』,禮法也有人在爭,爭這個就非禮了,不是禮了,禮它是讓,它怎麼會爭?我們一般講禮讓禮讓,爭肯定他不懂禮,只是用禮這個形式來跟人家計較,或者用法律來跟人家爭。他的下屬,辦事的人也有這樣的人,爭禮法的。這個禮實在講,過去李炳南居士講過,一部《四庫全書》講的就是人情世故,世故人情什麼叫禮?禮就是要懂得世故人情,那個才叫禮;不懂世故人情,用那個禮到處要求人,不要求自己,那非禮了。所以文昌帝君遇到這樣的下屬,爭禮法的人,『以情諭之』。「情」是什麼?人情世故,跟他人情世故。別人對我們失禮,我們要反過來想想,我有沒有對人失禮,首先都是先反省自己,不要先去怪別人,這個才是聖賢教我們的。「諭」就是曉諭,讓他明白,明白這個禮法它是人情世故的,你要給他開導、給他說明,讓他明白什麼叫禮、什麼叫法。所以「爭禮法者,以情諭之」。

  【為賊者。使償其貲。】

  地方的人民,做賊的、做小偷的,這個自古以來也都有。當賊抓到了,你要賠人家,償還,你要還錢,你偷人家多少你要還,讓他知道那是錯的,不能去當賊,去當小偷、當強盜文昌帝君看到這個地方上有人做賊,就是要讓他還錢財,偷多少你要還多少。這也是個教化,就是你還錢了,那就不治你的罪;你不還錢,那就要被判刑,這個的確是非寬厚的一種政策。現在不管,你抓到就是關起來,或者先打一頓再說,這個就是沒有給他反省改過的機會。就是要他還錢,如果你還不起錢,你錢給人家用光了,你要做工去償還。下面講:

  【傷人者。使庭拜其敵。】

  『傷人』就是跟人家打架,去打人、去傷害人的。這個被官府知道了就叫他,你要登庭去拜罪,你傷到誰了。『敵』就是他敵人,敵人就跟他打架的對方,跟他敵對的那一方。你把人家打傷了,你要去登門謝罪,還要去賠償。把人家的傷醫好,還要去向人家懺悔認錯,官府就不給你處罰,你就去認錯、去賠償。這講傷人,打傷人的。

  【初情可憫者。猶宥之。本心可恕者。猶出之。】

  『初情』就是初犯,這種情況可以憐憫的。『猶宥』,「宥」就是寬恕,就是寬恕他。他是初犯,第一次犯,他的情況是有他可以憐憫之處就會去寬恕他,不給他判罪,寬恕他,猶宥之。這個是粗淺的。『本心可恕者,猶出之』,「本心」就是看他本來這種動機心態,他這個犯錯還是可以寬恕他的,譬如說他也知道自己錯了,也認錯了懺悔改過,這個就可以寬恕,「猶出之」,出之就不給他判刑、判罪。

  【必詞窮心盡。而後付之於法。若夫失出之罰。容惡之謗。予所不辭。】

  文昌帝君實在非常慈悲,這些下面辦事的下屬,以及這個地方的人民有犯錯,盡量就是去教育他,讓他改過遷善,盡量不動刑罰。這個就是符合《論語》講的,「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人民就有羞恥心了,慢慢他良心也會發現知道自己不對,就符合這個。如果用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所以帝君在治理,為政,辦政治,他主要,我們看得很明顯,用聖賢倫理道德因果教育來教化人民。動用到刑罰那是很不得已,『詞窮心盡,而後付之於法』,這個人真的是辦法了,講也不聽,該講的話已經跟他講完了,用心也都用盡了他還是不回頭,還是犯錯,這個時候才「付之於法」,才用法律來治他的罪,你看文昌帝君這種存心是多麼的仁慈,多麼的愛民如子,不得已,沒辦法了。

  『若夫失出之罰,容惡之謗,予所不辭』,這個「失出」兩個字是古代漢詞語,在漢文裡面的一種言辭,言語,叫失出,過失的失,出去的出。這個失出,它的意思就是法律上,指犯重罪而科輕刑,或應科刑而不科刑。這個失出就是他犯了重罪,但是給他判的刑判輕刑,沒有給他判重刑,或者應該給他判刑而沒有給他判刑,這個叫失出。「失出之罰,容惡之謗,予所不辭」,包容這些惡人,當然也會有一些毀謗,文昌帝君講他也不會拒絕的,不辭,他不會拒絕的,他還是以倫理道德為他從政的一個原則。所以他真的是以仁政來治理這個地方,用仁政來治理這個地區,這個地區人民遇到這樣的好官,真的大家是有福報

  【為政五年。而雨暘以時。蝗疫不作。小民之禱。頌興焉。】

  『為政五年』就是他在那邊辦政治,在清河縣辦政治辦了五年。『而雨暘以時』,該下雨就下雨,該出太陽就出太陽。這個「暘」就是一個容易的易,再一個日,就是太陽在雲層忽隱忽現叫暘。我們常常看到天上有雲層遮住太陽,等一下雲層飛過去,太陽又出來了,等下下面一個雲又來了,又把太陽遮住了,我們看太陽就忽隱忽現,這叫暘,雨暘就是該下雨的時候就下雨。蝗蟲就是害蟲,吃農作物的,這蝗蟲就沒有了,瘟疫、傳染病也沒有了,這個地方的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所以『小民之禱』,「小民」就是人民,這些人民大家都過著安樂日子大家都在祈禱,在歌頌、贊頌太平盛世,這個風氣就興起來了。下面這段「按」,「按」這段是周安士居士根據文昌帝君這段,他來做一個評語:

  【漢世良吏多矣。有如帝君之視民如傷。慈祥惻怛者乎。乃考之史鑒。但見曲詆張禹。而後人之善政無聞。然則史鑒。果可盡信乎哉。】

  這段是周安士居士根據《文昌帝君陰騭文》這一段,他做一個分析、評斷,評論判斷。說『漢世良吏多矣』,漢朝這個時代漢高祖劉邦建立了漢朝,漢朝這個時代善良官吏很多,好官很多。《文昌帝君陰騭文》裡面講的張禹,就是文昌帝君父親,他這一這一世投胎到趙國(就河北邢台)做張禹的兒子。他的父親也是好官,漢朝好官也很多。有如同文昌帝君他這樣『視民如傷』,看待人民就像看待子女一樣,時時刻刻就是怕傷害到人民,存心『慈祥惻怛』,愛護人民,的確是非常難得的。有沒有像他這樣的好官?『乃考之史鑒』,「考」就是考據、考察,『史』是二十五史,『鑒』是通鑒、史鑒,史鑒它記載歷史的事情、歷史的人物。史鑒記載,『但見曲詆張禹』,就是對文昌帝君父親,史鑒裡面記載的都是扭曲、歪曲的,詆毀張禹,說他的壞話,而使後來的人對他們張家這種善政都不知道,『無聞』就是不知道。大家都不知道,因為受了史鑒錯誤記載的誤導,反而人家不知道了。『然則史鑒,果可盡信乎哉』,史鑒也不能完全相信,還是要去考據的,各種資料去考據,這是周安士居士給我們提出來這樣的一個評斷。真的是作史鑒,過去李炳南居士講,如果記載錯誤,或者無意的都有過;如果有意的,人家好的給他寫成壞的,那就造罪業了,這是地獄罪,打妄語,冤枉好人

  這個一段,兩則公案我們今天學習了一則,「清河善政」,下面「雪山大仙」這是第二則公案。我們今天時間也差不多到了,剩下一分多鍾,我們到這里是一個段落,我們就先學習到這一段,下面這個雪山大仙,我們下一次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摘自:安士全書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八集)  2018/10/26  澳洲凈宗學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