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願法師:善導大師設四重問難,以守護念佛人的信心(一)

  【觀經疏三心釋】善導大師設四重問難,以守護念佛人的信心(一)

  所以在《觀經》三心的第二心深心,善導大師講完了七信,又設了四重問難,每一重問難都是為了守護念佛人的信心。諸位菩薩!不妨透過善導大師《四帖疏》的疏文反問自己:如果有人這樣問難我,我會不會被考倒?我會不會從此就不念佛了?

  一、凡夫來妨 唯增長成就往生信心

  【問曰凡夫智淺,惑障處深,若逢解行不同人,多引經論,來相妨難,證雲「一切罪障凡夫,不得往生」者,雲何對治彼難,成就信心,決定直進,不生退怯也?

  答曰若有人多引經論,證雲不生者,行者即報雲:仁者雖將經論來證道不生,如我意者,決定不受汝破。何以故?然我亦不不信彼諸經論,盡皆仰信。然佛說彼經時,處別、時別、對機別、利益別。又說彼經時,即非說《觀經》《彌陀經》等時。然佛說教備機,時亦不同,彼即通說人、天、菩薩之解行;今說《觀經》定散二善,唯為韋提及佛滅後五濁五苦等一切凡夫,證言得生。為此因緣,我今一心依此佛教,決定奉行。縱使汝等百千萬億道不生者,唯增長成就往生信心也。】

  這一段文,就是四重問難的第一重問難。

  善導大師為什麼要設這四重問難呢?因為前面七信,引了凈土三經的大意,說明罪惡生死凡夫,乘佛願力,得以往生西方極樂報土。可是有通論執著自力經論,不許凡夫念佛得生報土,所以當時許多出家在家大德,生出許多疑惑,退失往生報土成就菩提大利。所以善導大師設立四重問難的解釋,就是要使大家相信凈土三經佛所說的話,信心堅固成就機法二種深信。

  善導大師的用意非常的悲心,祖師希望我們明信佛智,仰賴佛願,稱念佛名,往生報土,成就菩提。大家公認善導大師阿彌陀佛所示現的一位了不起祖師,所以善導大師所說的,當然值得我們信受。

  一、破疑生信 念佛生報土

  首先來看「問曰」的大意凡夫智慧淺薄,迷惑業障非常的深,如果遇到解行不同的人,引用許多經論,來反對念佛往生報土,跟我念佛行者講,一切罪障凡夫念佛不可能往生凈土,那麼要如何對治他的問難、成就念佛信心、決定直進阿彌陀佛清凈報土不生退怯呢?問的意思就是這樣。

  確實我們凡夫智慧淺薄,業障很深,所以阿彌陀佛成佛已來已經十劫了,我們還在人道當中當人。請問大家:這世間苦不苦?很苦。這世間既然很苦,你為什麼還要來當人?業力牽引而來,我們非常無奈。再請問大家,你好好的想一想,世出世間什麼樣的力量大過你的業力?對!阿彌陀佛的願力。你自己修行功德力能夠大過你無始劫以來的業力嗎?如果能,那表示你這一生,極為虔誠修行了不起師父一定跟你贊嘆。但是不能呢?將來有一天死神降臨了,請問你用什麼力量跟死神搏鬥?

  我們這一生,經歷生老病死每個人或多或少有痛苦,只是個人的痛苦不一樣,古德告訴我們,「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但有有一點是一樣的,我們都是凡夫智慧淺薄,業障深重師父在教界二十年了,從來沒有聽人家講過「我業障很輕」,我所聽到的都是「我業障很重」。那麼業障重怎麼辦?念佛,對!你的業障多重,阿彌陀佛救度的願力就有多大。所以,放心,把我們的身心交付給阿彌陀佛,仰靠阿彌陀佛的願力,自然就能往生極樂世界

  雖然我們的業力很大,但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更大。在臨命終,能夠親眼目睹到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菩薩現前,我們通通靠著佛的力量,消除一切的障礙,肯定是正念往生阿彌陀佛帶著觀世音菩薩大勢菩薩以及清凈大海菩薩,來接引你一個人,你還怕佛菩薩救度不了你嗎?師父常講半開玩笑的話,用抬的都把你抬到極樂世界了,還不往生?

  佛菩薩大神通、大智慧、大道力,要救度我們凡夫眾生,輕輕易易,簡簡單單,只要我們一心歸命阿彌陀佛,將我們身心交付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您叫我念佛我就念佛,您叫我往生我就往生,您叫我回歸我就回歸,阿彌陀佛!弟子什麼都聽您的。」你這樣一心歸命阿彌陀佛,你的凡心就跟佛心相契相應。你要不要聽阿彌陀佛的話?阿彌陀佛叫你念佛你要不要念佛?阿彌陀佛叫你拜佛你要不要拜佛?阿彌陀佛叫你聽經,你要不要聽經?阿彌陀佛你吃素,你要要吃素?阿彌陀佛叫你斷惡,你要不要斷惡?阿彌陀佛叫你修善,你要不要修善?阿彌陀佛叫你守戒,你要不要守戒?阿彌陀佛叫你打佛七,你要不要打佛七?你什麼都聽阿彌陀佛的,你就阿彌陀佛的人了,你不再是閻羅王的人你要阿彌陀佛的人還是要當閻羅王的人?當阿彌陀佛的人。所以一心歸命阿彌陀佛,不要擔心自己智慧淺薄、業障很深。

  「解行不同」,就是前面一行所說的「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這一些人。

  「別解、別行」,指的就是聖道門正知正見的人,雖然正知正見,但是因為聖道與凈土二門解行不同,所以叫別解別行。

  「異學、異見、異執」,指的就是聖道門不正不正的人,依他自己所修學的法門,來錯解念佛道理。如果我們遇到不是修學念佛法門的人跟我們講:「你沒開悟念佛怎麼能往生呢?」你會不會擔心?如果你聽到人家跟你講這么一句話,你的內心就慌了、怕了,那表示你對阿彌陀佛信仰不夠堅定,受到妨難,會讓人家考倒你。如果有人跟你講:「你凡夫業障沒有消除,念佛怎麼能往生?」你就開始緊張、擔心了,你對阿彌陀佛信心不夠。

  請問:你是要相信佛,還是要相信人?要相信佛!進入佛門我們就歸依三寶,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歸依阿彌陀佛,就是因為阿彌陀佛能夠以名號讓我稱念,救度我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我當然歸依佛。

  「多引經論」,經論非常多,聖道門的經論如《維摩詰經》《瓔珞經》《仁王經》《瑜伽師地論》《唯識學》等,這一些經論都不凡夫入報土。

  凡夫入報土,是善導大師的主張。也不是善導大師獨創。善導大師凈土思想,是傳承自道綽禪師;道綽禪師凈土思想,是傳承自曇鸞大師。在中國凈土祖師當中,這三位——曇鸞大師、道綽禪師、善導大師,主張本願他力教法。依靠佛的願力而念佛求生極樂世界這是曇鸞大師、道綽禪師、善導大師所主張的。這三位祖師非常了不起,尤其善導大師,是中國凈土大成者,善導大師開示,絕對可以值得我們信受,依教奉行。

  那麼《維摩詰經》《瓔珞經》《仁王經》《瑜伽師地論》《唯識學》,這一些聖道門的經論,不許凡夫入報土,就是這一些經論認為,凡夫還有煩惱妄想執著,還有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怎麼能念佛就跟阿彌陀佛的報土相應呢?因為這一自力的經論,主張要修到登地的菩薩才能見報佛。要修到登地的菩薩非常之難,要斷除見思惑、塵沙惑,然後分斷無明,把十住修圓滿、十行修圓滿、十迴向也修圓滿了,然後才登入初地。到了初地才能見報佛。三賢位的菩薩還不能見報佛,唯有十聖地菩薩才能見報佛,這是這些自力經論所主張的。

  所以聖道門的修學理論跟方法,與凈土門的修學理論跟方法,是不同的。中國凈土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在《文鈔》開示,通途法門就是聖道法門,特別法門就是凈土法門凈土法門,為什麼印光大師說特別法門呢?特別在哪裡?不斷煩惱菩提,靠的是佛的力量——他力。印光大師在《文鈔》常用的用語「慈力」,就是阿彌陀佛慈悲願力,也就是善導大師在《四帖疏》常講的「願力」、「佛力」或者「他力」,雖然名相不一樣,都是同一個意思。

  我們念佛靠著佛的力量——願力——往生凈土對於自力修行行者而言,或許他們一時難以接受,但是我們了解聖道與凈土的經論不同,我們選擇修學凈土法門,必須遵依凈土經論,這樣在修學行門和解門,才能夠相應——解行相應。

  在台灣師父曾經遇到這樣的三寶弟子,他每天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可是他不知道佛經有一本《無量壽經》,有《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他就知道。這是凈土三經。

  你每天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從來不曾去讀凈土三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那你對阿彌陀佛怎麼會了解?你對阿彌陀佛不了解,你怎麼會對阿彌陀佛信心?對阿彌陀佛沒有信心,只要遇到考驗、遇到問難、遇到妨礙,你就被考倒了,就不念佛了。

  請問諸位菩薩:你周遭的念佛人有沒有人退失道心?師父在教界二十年,看了不少人退失道心。「念佛沒有效啦!」不念了。「阿彌陀佛都沒有保佑,為什麼我每天念佛,我的婚姻也不圓滿事業也不發達,也經常生病孩子也不聽話。」這種只求世間順遂福樂之心,應該放下,求往生才相應阿彌陀佛願心。我們學佛修行,不論修學哪一個法門都是要慢慢練習放下,不要執修行的行儀,不要執修行功德相,包括我們信受阿彌陀佛的本願、稱念阿彌陀佛名號行者,也是一樣。你口業稱佛號,意業想東想西,人在念佛堂裡面,看起來很虔誠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心裡一直想家裡事情:「孩子來了,晚餐沒得吃,怎麼辦?」口裡念佛,心裡想著孩子你是相應阿彌陀佛還是相應你的孩子?相應你的孩子。如果當下命終,你會往生阿彌陀佛的佛前還是會投生到你的孩子面前?我看你是投生在你的孩子面前,繼續六道輪迴

  所以要慢慢的淡泊五欲,放下世間真心提起名號,一心願生極樂世界。當然我們現在還不到臨終,難免對世間的種種會有所掛念,凡夫嘛,難免。但是當你的心越嚮往極樂世界的時候,你就越傾向極樂世界。一棵樹如果它每天往西邊傾倒,不管從這一棵樹的哪個方向砍下去,都會倒向西方,這是一定的。你的心每天嚮往極樂世界,「我哪裡都不去,唯一要去的就是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你的心這樣堅定不移,自然引導你邁向極樂世界當你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現前來接引你了,因為你的心天天都盼著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知不知道?阿彌陀佛當然知道你那麼盼望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一定在你臨終現前來接引你,所以也是你的願心使得你跟阿彌陀佛佛心佛願相契相應。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你當然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任何人引用聖道的經論妨難的時候,你都不受他的影響。如果有人跟你講:「你是一個罪惡深重的人,你念佛不能往生。」你要不要受他的妨難?要不要受他的影響?要不要受他的障礙?不要!善導大師開示的話,我們好好的牢記在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