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仁波切:加持的真正含義在於正確感悟禍非禍、福非福

  作為凡夫俗子的我們,對於事物認知與理解,總會因為煩惱習氣的左右,而以根深蒂固的二元分別心念去評定和判斷,六根所感知的一切對境,不是好的就是壞的,不是喜歡的那肯定就是排斥的,一切的顯現在我們的意識里,就是類似於「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思維判斷模式。這裡的我,特指我們「引以為豪」並為之樂此不疲的「我執」。對於這個五蘊所合和而成的「假我」,也同樣在我煩惱習氣不斷,二元分別之念不盡的認知里,就是如此的重要,如此的堅不可摧,又是如此的只能看順「我」者的好,而不能容逆「我」者的所謂不好在這思維作用下,我們所能認知的禍與福,也要對我們的「我」是如何的順與逆的。很多時候,大家祈求諸佛菩薩們給予無限慈悲加持的起心動念里,也會是這種凡夫心的作用這就是一種顛倒妄想 ,因為在我們二元分別念作用下的認知里,好與不好界限分明,求福避禍,有時候也是屬於一種偏執

  其實,諸佛菩薩對我們的祈願為之滿願是真實無虛的。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一個問題,在凡夫心的認知里,禍就是禍,福就是福。但是我們往往又忽略了一個真理那就是「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道理。在佛菩薩們的境界里,一切的加持都是為了讓眾生能看清輪迴真相,以及真正能通過加持,而認清我們的自心,並通過切實的修行而斬斷煩惱習氣的束縛與捆綁。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那麼一個人是怎樣獲得加持的,根本看不清楚,也說不明白。有時候,最大的加持,看似不如我們所願,但卻會讓我們真正找到內心的覺醒之路就好像,我們不少弟子,本來不虔誠,突然生個病,感覺要大禍臨頭,或者生意快要失敗,家庭要破裂了等等,那個時候,突然他們的誠心生起來,比平常人的虔誠心都要高出很多……這就是無上的加持啊!

  世人能夠接觸佛法機緣本來就很少,我們現在聞思修佛法,是很不容易的。在密續里提到,佛陀曾經為了尋找佛法,過刀山,跨火海,即使失去自己的生命,也無所畏懼。有些人以為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可以同時圓滿,認為在世間事業成功、享有名望的同時,可以在舒適安樂修法成就,但這是不可能的事。自古以來,大成就者們都是長期精進修持,才獲得證悟的。我們偉大的祖師釋迦牟尼佛,也是放下世俗榮華富貴,歷經苦行精進求法悟道的,他也沒有世間法、出世間法同時成就方法有些人想先追求世間成就,或得到廣大供養後,才決定去閉關修行。這些人不期待閉關會不會成就,因為在閉關之前就已經著魔了。

  當然,現代工商社會的人,尤其是在居士,要完全放下家庭工作,遺世獨修,不太可能。但如果能將佛法的心要精義透徹理解,按部就班長期堅持實修,就已經是難能可貴了。自己能力所及的,就努力行持;目前還做不到的,可以發願,祈禱在將來實現。這樣就算不一定即生成就也能來世累積資糧。

  學佛修行動機認知很重要,根本的目的在於修正我們這顆顛倒妄想,二元分別之念所熏染的妄心,是要清凈我們自心的貪嗔痴。法的定義,就是「能對治煩惱」,正法將心從不善的方向扭轉過來,就像以葯治病。如果無法對治煩惱,即使念誦再多的經咒,聽聞修持再多的教法都不具足「法」的真義。所以,我們應常常反觀自心,看佛法是否融入自心,是否對治了內在的煩惱若不修心,貪嗔痴慢疑等越來越粗重,就脫離了佛陀的教誨,不是在修行了。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所理解的加持,和真正意義加持還是相去甚遠的,佛法在於修心,修正了我們二元分別的內心也就不是顛倒妄想心念意識了,那麼,加持所在的真正含義也沒有什麼福禍之分了,這就是禍非禍,福非福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