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濤法師:發菩提心的必備條件

  整個大乘佛教的基本,就是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才符合修菩薩道的根本。大家翻開第一頁,有一文殊菩薩的贊頌,這首贊頌有個典故:在大乘佛教盛行的時候,那爛陀大學曾經有好幾萬個學僧,每次要講課之前都要念一些禮贊語,那時候有一大智長者說:我們乾脆一個人寫一首文殊菩薩的贊頌,看哪一個人寫得最圓滿,從今以後,要講經說法之前就念這個贊頌,五百個大成就者回去之後便各自思索,時間到了之後交過來,看哪一個人寫得最好,這時候發生一件不可思議事情,五百個人所寫的都一樣,一字不差,這個文殊贊的特別就在這個地方,所以每次我們也都要文殊咒,希望文殊菩薩加持讓我生起大悲心,得到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大智慧,也幫助大家去除煩惱習氣。有些人說:「對啦,我知道自己脾氣壞」,他知道脾氣壞,但拿不出辦法,毫無作為,十年前,十年後,沒有兩樣。做個菩薩,不能有不好習性習性不好,別人不你說法,生命浪費了。

  大乘經典,從《華嚴經》到最後的《法華經》,幾乎每一部經都有咒,記得剛出家的時候,被要求研讀《楞嚴經》,一看,好深啊,翻到楞嚴咒,老師告訴我們,跳過去吧,因為老師也不會背,什麼意思也不知道,算了,你不念,我也不念,一直傳承下來。但老和尚告訴我們,整部《楞嚴經》的精髓就在楞嚴咒,《心經》的精髓就在心咒,你不背下來,怎麼可能懂?食譜看完,炒完了菜,自己從來沒吃過,從來不知道味道怎麼樣,咒就是那個味道你沒辦法表達的,經與咒,兩樣缺一不可。

  為了使大家有能力深入經藏,善解如來真實義,以下我們談一談如何安住菩提心,如何降伏煩惱習氣,畢竟我們都還是凡夫,免不了有煩惱。每次信徒邀我去開會,我都不想去,不開會沒事,開了以後翻臉,這個提意見,那個反對,氣氛非常僵硬,以後不講話了,為什麼?因為你不是菩薩心性柔軟,又沒有統領大眾智慧,不適合開會。所以各位發了菩提心必須提醒自己,從今以後不再做任何傷害人的事情,除了心性柔和以外也要有能力接受更大痛苦,一般人不容易,吃東西要挑,太熱太冷他不要。出家人至少要接受十種的苦,把心安就像一大師,他只關心身上蟲子能不能安穩?從來不關心自己的肉體痛不痛,菩薩必須有這種遇苦能忍的德行這是菩提心的必備條件

  再來,要慈悲淳厚。對人慈悲內心厚道,學習為別人著想。自己雖然不熱,也要想想別人熱不熱;自己不飢渴要想想別人是飢渴這叫作「淳厚」。再來要「深心平等」,「深」代表平等對待一切眾生,不是你對我好,我才對你好;如果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我們出家人有時候也犯這毛病,這個人紅包大一點,多跟他兩句;那個人不包紅包,我不認識菩薩不應該這樣,必須平等對待一切人,不起分別心。比如你現在做人家的婆婆,對待女兒媳婦要完全平等,甚至對待媳婦要好過女兒,免得媳婦沒有安全感再來要「信樂大乘」,這個「樂」講的是願力,發願成佛,求佛智慧而為成佛,各位要追求佛的一切智智,才能真實利益眾生

  天親菩薩又說,有四種發心追求無上菩提。第一、想到諸佛菩薩的偉大能力,自己見賢思齊,也想追求成佛就像地藏本願經》的那一位長者子,他看見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這麼庄嚴心中十分仰慕,於是也發起成佛菩提心。第二、觀身過患,這個身體怎麼侍候都不能免去種種苦,由於有這一點認識,才知道一切眾生也很苦,我拿刀子割自己都割不下去,怎麼能為了吃眾生肉,而宰殺動物呢?佛教徒吃素,其實和宗教沒有關係只在於有沒有慈悲去想眾生的苦。第三、慈愍眾生故發菩提心。各位要經常看看畜生道的苦,它們終其一生必須活在弱肉強食的陰影中,隨時有生命的危險。而我們又幫不了眾生,所以發願一定要成佛,才能真正利益眾生。第四、有一種人比較歡喜追求成就感,最高的成就是什麼?成佛。為了追求殊勝果報而發起菩提心,這也是發菩提心的方法

  當然,一切的用心,一切的觀照,都是從知識得來的,所以親近知識學佛的第一要務。很多人看了電視之後打電話給我師父!噶瑪巴法王怎麼長得那麼像佛啊?各位,我哪一天親自帶你去見他,你會以為真的見到佛了,你看電視已經有感受了,何況看見本人,從他的眼神、聲音你會感受到他內心慈悲很多人說:我們是學顯教的,為什麼要學西藏佛教?各位如果有這種觀念,表示你的民族意識太強烈了!哪裡有佛的教法,我們往哪裡去,要觀察眾生平等佛性,不要只看見民族不同,那心胸太狹窄了。何況我們所學的顯教已經慢慢變成佛學研究,出家人都只研究學問,慢慢像日本佛教一樣,學生教授之間沒有信仰關係,不能表達內心虔誠。我曾經有一年到緬甸去拜人家的腳丫子,各位不要笑,一般人的腳丫是臭的,緬甸有一位阿羅漢,他的腳是香的,每個人搶著去頂禮他的腳,當作是佛的腳那樣禮拜。另外還有一位阿羅漢,他的高明在哪裡?我們帶東西給他吃,只要他吃過的再拿給我們吃,都變成甘露味。這些大修行者,各位親近過之後才有所體會,對三寶信心從此不會退轉。

  另外要注意有七件事情必定障礙學佛,必須小心防範。第一,上面講親近知識,另一方面也要遠離惡知識什麼叫知識?飽讀經書,有學問之人,但惡知識也讀了很多書,只是沒有正見,沒有悲心。惡知識告訴你,不要作施食,鬼會來你家哦,那是出家人做的,不是在人做的。惡知識告訴你,不要放生,破壞生態啊!他想盡辦法阻撓你做利益眾生事情,他叫你不要追求勝法,只叫你做些世間的雜行。

  第二、離於女色。所謂離於女色也是離於男色,色慾修行上的一大障礙。曾經有法師找過我,說他想來電視台講經說法我說好啊,結果他每次帶個比丘尼替他開車,替他張羅瑣碎的事情,我向這位法師說,不要做不好的示範,你應該去度男眾,男歸男,女歸女,女生有女生的生活模式,男女相處久了會有感情執著對你,對她,都不好!所以各位要注意,一個女人如果跟其他女人合不來,只跟男人得來你要小心;一個師父如果身邊都沒有男眾,都是女眾,連侍者也是女眾,你也要小心,這個人還有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心態,他也不能叫善知識

  第三、離於惡覺。什麼叫惡覺?執著自己的身相,生起貪愛染著。各位從小到大,天天照鏡子,天天愛漂亮,這也不好,所以說「自觀形容,貪惜愛重,染著守護」。許多人每天照顧自己,頭發經常變形,眼鏡經常換,衣服天天換。我不能說他壞,而是關心自己超過關心別人,太愛自己叫自戀狂,自戀狂怎麼可能愛別人?

  第四、離於瞋恚、憍慢、嫉忌。喜歡斗,愛生氣,講是非嫉妒心,這些都會敗壞菩提心。在密乘的教法中,當師父要把空性的大菩提法傳給弟子的時候,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所以才叫密法。就是說,如果他觀察你還嫉妒心、分別心,絕不能傳給你大手英大圓滿。噶舉派的教法,稱為黃金珠鬘,黃金珠鬘是一個串一個,老師找到真正發心學生,一直傳下這個教法,千百年來不間斷。

  第五、離於放逸、憍慢、懈擔你要菩提心,必須改掉這些不好習性--放逸憍慢懈怠,做了一點善事,以為自己做了什麼功德,看不起別人。

  第六、離於外道書論,有些人經典時間少,看雜志、看報紙時間多,那些叫外道書論、世俗文頌,那一些文章不見得對道業有利益,必須記得,只要「非佛所說」,不要讚歎,不要讀誦。

  第七、不親近邪見惡見,不讓自己有不正見。菩薩如果不能遠離這些,難免在學佛的路上發生障礙,所以佛說:「不見更有餘法,深障佛道」,沒看見還有其他的情況障礙成佛之道這麼嚴重的,就是指前面這七種情況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