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超法師:開示「十個波羅蜜」

uploads/content/2022/june/5d267af6ec0f682be9fcf765fa9af765.jp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廣超法師華語講解, 果逸居士筆錄

  南傳佛教菩薩要修十波羅蜜。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十個波羅蜜:

  一)布施波羅蜜:梵音檀那。

  布施有三:

  ①財施:以己財物施與他人,令其安樂

  ②法施:以佛法眾生演說,令其開悟

  ③無畏施:慈心不殺,令無怖畏。

  一般人布施為求福報;小乘人是為了解脫生死;菩薩布施是為了要令眾生得到利益,另一方面是希望得到大福報將來才能以無量無邊的財富布施眾生更能利益眾生

  一般人布施時,執著「我」在布施,「他」接受布施,以及布施之「物」,所謂三輪不空所得功德就不能成為清凈無漏。因為執著布施的善業,而在善道中輪轉不已,不能解脫;菩薩沒有上述的執著布施時三輪體空,不著相,才能令其解脫到沒生死彼岸,稱為布施波羅蜜。

  因初地以上的菩薩,體悟真理,了達我、法空不可得,一切都不執著,支解其肢節,猶如斬春風,根本無所謂,所以能布施生命中的一切,如:手足、頭目、髓腦等,甚至於連妻子兒女都能布施

  二)持戒波羅蜜:

  梵音屍羅。不應該做的絕對不做,應該做的努力去做這就是佛說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持戒有三:

  ①攝律儀戒:持佛戒律,具眾威儀

  ②攝善法戒:身、口、意所作善法,皆悉攝持。

  ③饒益有情戒:以無緣慈濟眾生,拔苦與樂,平等利益

  有些凡夫持戒的目的是怕墮落,有些是為了能生天道;小乘則為解脫生死;菩薩除了為戒除貪、嗔、痴業習,不墮惡道而持戒外,主要是為了利益眾生持戒,所以菩薩戒里的饒益有情戒很不容易受持:一切對眾生有益的事,菩薩都要做,若不做就是犯戒。菩薩具持眾戒而無所執著,所以稱為持戒波羅蜜。

  三)出離心波羅蜜:

  菩薩因觀察這三界如幻如化都是苦報,所以念念都想要出離,一心想修解脫道,以解脫生死。但菩薩發誓要利益眾生,雖修了生脫死的解脫道,但不證涅槃這就是菩薩出離心很多人以為修解脫道是出世間,修菩薩則是世間。其實菩薩的心是遠離世間的,以出離的心生活在這世間,所以說菩薩是以出世間心來世間

  四)智慧波羅蜜:

  梵語般若菩薩為了度化眾生,所以要學習一切佛法世間法。為了解脫生死菩薩要遍學一切解脫智慧觀行。菩薩不只觀察這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苦、空、無我,更要覺悟一切法本來就是不生不滅本來就是涅槃相,沒有所謂的涅槃可出可入,所以雖在三界六道中度化眾生,心卻不執著生死,不執著涅槃,與執著要入涅槃的二乘人不一樣,這就是菩薩智慧佛法里特別尊重智慧,因為只有智慧才能徹底除去一切苦。經上說:「五度如盲,般若為導」,並以種種功德稱揚讚歎。有些人不知佛經讚歎智慧的用意,於是以為只要有般若,其餘的波羅就可以要了這是錯誤的。智慧領導者,它需要與布施持戒忍辱等行為配合起來,使所修所行的不致發生錯誤,這才是佛法智慧的真義。

  五)精進波羅蜜:

  梵語毗梨耶。勤勞不懶惰就是精進世間人要完成學業很努力讀書;為了要發達很努力工作賺錢,就是世間人的精進菩薩應該觀察到眾生生死輪回中受各種苦楚,要努力做種種利益眾生事業,給予眾生種種利樂,精進度化眾生懈怠。如果菩薩有一念的精進心想要解脫生死,證入涅槃這就是菩薩的墮落與懈怠。所以菩薩要在度化眾生事業精進,不能在個人的證入涅槃解脫精進。當然,菩薩最終也要證入涅槃的。

  六)忍辱波羅蜜:

  梵語羼提。菩薩忍受一切諸惡,於諸眾生其心平等,無有動搖,稱為忍辱波羅蜜。

  忍辱有三:

  耐怨害忍(生忍):若遇怨憎毒害,安然忍耐,沒有報復的心。

  安受苦忍(法忍):若遇水火刀杖,貧病寒熱,眾苦所逼,恬然忍受。

  諦察法忍(無生法忍):諦審諸法,本來不生不滅安然接受,沒有抗拒、不信,就是忍。

  菩薩覺悟到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滅,一切只是因緣幻化都不真實,如遇到怨憎毒害,心中就不執著有人加害於自己,或我在受苦;他並沒有執著有一個人在忍辱,因為菩薩已悟到無我。另一方面菩薩的本願是要度化一切眾生,現在眾生在鬧苦惱,理應去度化,怎麼對他起嗔心呢!因為不起嗔心,自然就能夠忍。凡夫的忍是起了嗔心後再來忍;菩薩是有正定正念、正知現前,生起智慧使他不起嗔心,不了解的人為他在忍。可是菩薩卻說:我的忍辱不叫忍辱,不是有所謂的忍辱,只不過是個名稱叫忍辱波羅蜜罷了。如《金剛經》說:「忍辱波羅蜜即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

  如《金剛經》中記載:佛做忍辱人時,被歌利王支解身體,他都沒有生起一念嗔心,還發願成佛第一個要度化的人是支解他的歌利王--僑陳如的前身。既然沒有嗔心,試問有什麼需要「忍」?而凡夫則是在忍。根據經典的教導,初發心菩薩應如是學習忍辱觀想毒害我的人可能是前世父母對我有恩,則應該忍;或觀想自己的兒子,做出一些傻事,也應該忍等等。

  七)真心波羅蜜:

  菩薩道的修道人內心必須純真不假,沒有虛妄的心。有時凡夫講話不算數,菩薩則言出必行,甚至於犧牲性命也要完成他所承諾的事,這就是所謂菩薩真心,絕對沒有虛假的。

  八)決心波羅蜜:

  修菩薩道的修道人必須有堅固菩提心,不畏千艱萬難都要成佛,任何天魔外道都不能改變他的決心。甚至於有人向他說佛是魔,他都不會相信,深信修菩薩成佛是絕不會虛假的,這就是菩薩的決心。

  九)慈心波羅蜜:

  給眾生樂叫做慈,菩薩道的修道人要有慈悲心才會精進地修菩薩道,度化眾生

  十)舍心波羅蜜:

  舍是平等的意思。眾生對我們好,我們就會感到快樂對他有好感;眾生對我不好就會生起厭惡心,認為此人不可度化而遠離他,這是凡夫俗子的正常心理菩薩就不是這樣,他對好人壞人都保持平等心,即是所謂的舍心。不執著眾生罪惡深重令人討厭;某眾生心地善良喜歡,所以菩薩能在三界六道一切處度化有緣的眾生

  北傳大乘佛教所講的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復由智慧波羅蜜開出:

  (一)方便波羅蜜:梵語漚和俱舍羅。菩薩利用各種善巧方法拔濟眾生苦惱;隨順眾生所樂,以種種方便,現身說法以教化他們。

  (二)願波羅蜜:梵語尼坻。願即是誓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盡未來際,成就行願。菩薩成就一切眾生供養一切諸佛,盡未來劫,證如來智。

  (三)力波羅蜜:梵語末羅。行滿功成,萬境無動,善辦眾事。菩薩具深心力,無有雜染,乃至具加持力,令信解領受。

  這力波羅蜜指的是菩薩父母所生身,力量超越一般人。根據經典的記載,釋迦牟尼成道的那一生,一出世就能自行七步,而且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佛的肉身力量勝過幾百隻大象;

  一箭能射穿七個鐵皮做成的鼓,力量勝過天人;這是佛的力波羅蜜的力量。除此之外,還有佛的神通力,一切世間的天龍鬼神都不能比擬。

  (四)智波羅蜜:梵語若那。修菩薩道的修道人,要懂得一切世間的工巧、技術、醫術等,不只學問要淵博,還要知道過去、未來;世間因果來去眾生宿命等,這叫做智波羅蜜。

  此方便、願、力、智四波羅蜜,合六波羅蜜,共成十波羅蜜。具有這十個波羅蜜的菩薩,叫不退菩薩。初發心菩薩只能偶爾選修一種波羅蜜,甚至於一生中只修一種波羅蜜。

  講完小乘大乘的十波羅蜜,它們之中的禪定智慧波羅蜜有些不同。小乘的十波羅蜜中沒有「禪定波羅蜜」,這是因為南傳佛教依據釋迦牟尼佛的過去世本生因緣來看,好像佛陀不修禪定的。不過,菩薩是必須修禪定的。

  禪定波羅蜜:梵語禪那。漢譯為靜慮、定、三昧和智生;即精神安定與集中的境界。古人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這就是說,由於禪定力量,可以控制自己的內心。有了禪定才會生起智慧,依佛法說,沒有禪定生起智慧是狂慧,很容易自我意識。由禪定生起智慧才是真實,因為在定中觀察的東西才是正確;散亂的心觀察的東西正確,所以說修禪定確是體驗真理發生智慧必須的特殊訓練。同時,有了禪定就能發起六神通,這才能廣利眾生,所以菩薩要修禪定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