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願法師:善導大師開示念佛行者需生迴向發願心(二)

  【觀經疏三心釋】善導大師開示念佛行者需生迴向願心(二)

  第二節 就他力的角度,釋迴向願心

  底下一段,是善導大師就他力的角度,來解釋迴向願心意義

  【又,迴向發願願生者,必須決定真實心中迴向願,作得生想。】

  「又」就是另一個意義,因為前面就自力的角度解釋,後面就他力的角度解釋,所以疏文善導大師用了一個「又」字。

  「迴向發願願生者,必須決定真實心中迴向願」,這段文,因為從他力角度來解釋迴向願心,比較不容易明白。「必須」這兩個字,就是阿彌陀佛以本願招喚念佛人。必須迴向極樂世界,就是佛希望我們往生他所建立的凈土世界。阿彌陀佛的心,是希望凡夫眾生離苦得樂,轉凡成聖。阿彌陀佛的心,就跟父母心一樣。在座的在家菩薩,不論你當父親或當母親,你一定非常盼望你的孩子過得非常幸福美滿快樂,對不對?這是父母心。這一愛心是與生俱來,是天倫至性。孩子如果生活所困苦,你當父母的,一定非常的擔心:這個孩子生活這么苦,經濟不好,我應該想辦法解決他的困難父母心就是如此的為孩子設想,對孩子的付出可說無微不至。

  佛陀心如父母心,世尊在因地捨身捨命,割肉喂鷹,捨身喂虎,舍頭目髓腦,布施供養眾生。在《法華經》,在《六度集經》,在《撰集百緣經》,在《本生經》,在一切諸經,世尊講他過去世因地捨身捨命的公案,非常之多。世尊過去曾經在地獄受苦受難,為了幫助地獄另一個受苦的眾生能夠出離,承擔他的罪業。世尊發了一念菩提心,跟地獄的鬼卒講:我願意代他受苦,他的所有罪業我來承擔。你看世尊在因地,還是菩薩修行的時候,就這么慈悲成就果地的佛陀,不論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消災延壽葯師佛,每一位諸佛如來都是大慈大悲

  《觀經》第九觀真身觀,世尊講阿彌陀佛的佛心有一段令我們讀了之後非常感動的經文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佛的心是大慈大悲對於眾生攝受,是沒有任何條件的,所以阿彌陀發願,要以本願名號救度十方眾生會不會要求念佛眾生,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念到沒有妄想、沒有執著、沒有煩惱,才加以救度?不會!絕對不會。師父經常講,我是一個凡夫僧,我如果有凈土世界,你念我的佛號南無信願如來」,要求生我的凈土世界,你念一句、念二句、念三句,你稱念我的佛號當下,有妄想、有執著、有煩惱我一樣救你。我現在凡夫我就有這樣的心,阿彌陀佛是聖人,怎麼可能用名號讓我們念的沒有妄念、沒有煩惱才救度我們?絕對不會!

  但是許多念佛人,都是在機的立場思惟怎麼樣修行才能往生,很少在法這一方面思惟彌陀是如何慈悲的救度。所以我經常講,修學凈土法門,一定要從機與法兩方面同時進行,一定要注重信與行,同時也注重凈土與聖道,這樣修學念佛法門就不會有任何的盲點,這也才是正確的修學態度。解行並進,機法並重,信行兼顧,這就能夠把凈土法門修好。

  發願,是阿彌陀發願要救度眾生。阿彌陀發願要救度眾生是在彌陀佛的真實心中造作,所以發願修行成就無為無漏、萬行萬善的名號功德,就是要迴向十方眾生。所以阿彌陀佛以真實心,迴向名號功德給十方眾生,十方眾生要如何得受?就是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是你我都可以做得到,所以延壽大師在禪凈四料簡講:

  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

  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凈土法門是萬修萬人去的法門那就表示每一個人念佛都能往生,才叫萬修萬人去。延壽大師相傳是阿彌陀佛示現,一位了不起中國凈宗祖師,他所開示的話,當然值得我們奉行。

  一、信本願專念佛,當下往生決定

  那麼阿彌陀要把名號功德迴向給你你要如何接受?我就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阿彌陀佛來接引我,我就讓阿彌陀佛接引。就是這么簡單,所以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得到。如果念佛念到沒有妄想、沒有執著、沒有煩惱才能夠蒙受阿彌陀佛救度,往生極樂世界,那在十方眾生當中,極少數人能做到,你我大部份的人就做不到。如果念佛念到沒有妄想、沒有執著、沒有煩惱,才能往生極樂世界,請問你能不能往生?你能做到嗎?你能不能我不知道,但師父不能,我做不到,我老實承擔。我就是會打妄想凡夫啊!我如果不會打妄想我還凡夫嗎?

  所以阿彌陀佛要救度的主要對象凡夫,怎麼可能要求凡夫念佛念到沒有妄想才加以救度?如果念佛一定要做到沒有妄想才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這是往生的必要條件,法藏菩薩一定會在四十八願講清楚說明白,因為事關我們的往生大事,法藏菩薩五劫的思惟,不可能不會講清楚說明白。可是,四十八願每一願,你讀個一百遍,法藏菩薩有沒有發願說「你念我的名號,要念到沒有妄想,我才救你」?沒有!

  所以道理了解了,你就知道,原來我們凡夫一念的信受,稱念名號的當下,往生決定。不是已經往生了,已經往生就是你人已經不在娑婆人間了,已經到了西方極樂,不是!是往生一事已經決定了,雖然人在娑婆世間,但是你已經是西方極樂人了,這是印光大師所說的「身雖在娑婆,心已登極樂」。往生極樂世界也不是我們這個色身去的,是心意識去的,所以當然現在就可以決定。

  「又迴向發願願生者,必須決定真實心中迴向願,作得生想」,當我信受阿彌陀佛的本願,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當下我往生決定,「即得往生,住不退轉」。所以內心產生願生西方極樂之心,這樣就是迴向願心

  阿彌陀佛的慈悲讓我生起往生心,所以生起往生心是感受到阿彌陀佛的慈悲。如果我們知道阿彌陀發願修行成就極樂世界依正庄嚴,捨身捨命,我們知道了內心一定非常感動而一心念佛,不要讓彌陀佛為我所付出的心血白費。諸位抬起頭來,看前面阿彌陀庄嚴的接引相。阿彌陀佛垂手接引,苦等你我已經等十大劫了。十大是非常漫長的時間,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阿彌陀佛才繼續等著我們,等著要接引我們。如果你我通通都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要不要再等我們?不用。所以我們看到阿彌陀佛那麼慈悲,等著要接引我們,已經等了十大劫了,我們知道了內心會不會很感動?會!

  我們如果知道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感動了,一定會生起念佛心,南無彌陀佛、南無彌陀佛、南無彌陀佛……不要讓彌陀佛再繼續等我了,我一定要往生極樂世界,願生心一定生起。這樣,阿彌陀佛接引我們到極樂世界的發願心就得到滿足。

  我們在香港土瓜灣成立念佛會,花了不少錢,用了不少心力。我們所有心力財物,點點滴滴,無非是希望有緣的三寶弟子,回到念佛堂念佛解脫生死成就道業。所以當有人進到念佛堂,聽經聞法,念佛共修,甚至打佛七,天天精進念佛,所有出錢出力成就佛道場的善心人士,他的善心、他的心血,就得到應有的成果了,就有意義了,因為大家的一份真心,就是為了成就許多人法身慧命,念佛成佛

  一樣的道理,阿彌陀成就極樂世界,是很希望十方的念佛人回歸,過著幸福美滿快樂生活。所以阿彌陀佛要救度念佛人,一定是沒有條件的。如果設立了很高的條件,那麼十方眾生能夠往生人就極少數。如果念佛念到沒有妄想、沒有執著,一定要進入禪定、證悟三昧,所謂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那十方眾生能做到這樣的人,只有善導大師、只有法然上人、只有懷感大師、只有印光大師,這些了不起祖師可以做得到,你我可以做得到嗎?很難!那這樣,佛有什麼慈悲可言?當然沒有!

  我們凡夫要廣利眾生,都沒有條件了。我有沒有把念佛會訂立一個很高的標準:要到我們念佛會來念佛共修的人要來參加我們佛七念佛的人,第一,一定要受三皈五戒;第二,一定要識字有學問;第三,一定要持齋茹素;第四,一定要每天做早晚功課;第五,全家都要皈依三寶的佛化家庭。我如果訂了這么多的條件,那能進到我們念佛會來念佛共修的就沒幾個了。你們有學問學問,我會不會計較?不會。你們修行功夫不好,我會不會在意?不會。你們有吃素沒吃素、有受戒受戒,我都不會分別。我只希望你進到念佛堂里來,好好聞法念佛,通通往生極樂世界成就佛道,廣度眾生。任何一個道場都是這樣,不是只有我們本願山香港念佛會。哪一個寺院道場住持不是希望,所有眾生都能夠到他的道場去修學佛法,會不會設立很多的條件,要求很嚴格?絕對不會。

  阿彌陀極樂世界,在阿彌陀佛的心中,他巴不得十方每個眾生通通回來,往生成佛。這時候就要給阿彌陀佛贊嘆(掌聲)。這時候的贊嘆,阿彌陀佛心就想:「哎!這些孩子終於懂得我的心。」當你懂得阿彌陀佛的佛心你就跟阿彌陀心心相應。

  所以不管從自力或從他力,我們知道,所有一切的造作,不管身口意、不管世出世善根都是迴向願生彼國。「彼國」就是極樂世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