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橋旦曾堪布:「自利」和「利他」,根本不矛盾!

  佛法認為,生命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個是純粹利己的,這就是我們凡夫階段;還有一個是既利己又利他的,是菩薩階段;最後一個,是純粹利他的,是佛的階段

  凡夫所思所想都是為了利己;菩薩已經能夠利他,但還有一些利己的事情沒有完全放下;而佛陀則是全然利他,哪怕呼出的一口氣都會利益到很多的眾生對於佛陀來說,僅僅是呼吸這樣一個簡單動作都無不在利益眾生,更何況其他。

  而對於我們凡夫來說,畢竟處在一個純粹利己的階段,所以只能是造作地去利他,刻意地發願利他。凡夫天生就是利己的,我們的自私與生俱來,不需要受教育,自然而然就會對自己好。

  凡夫利益自己,這是很正常的事,所以佛法並沒有一來就要求我們舍己利人。很多大德、很多偉大的修行人都說:我不要求你們利益他人,但卻要求你們不傷害他人。

  通過接受佛法的教育,比如看了《修心七要》,學習了《修心八頌》以後,我們會慢慢建立這樣的觀念:他人也像自己一樣地追求快樂,也像自己一樣地不願意遭受痛苦,所以我們在利益自己的同時,做任何事都應該站在別人角度進行思維

  本來自己很想做的一件事情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之後,我們也許就不做了;又或者某件事情已經在做的過程中了,但發現它影響到了別人,打擾到了別人,甚至是傷害到了別人,我們於是不再繼續。這就是我們修行的一種進步。

  但是現在很多人是反過來的,還沒有做到停止傷害他人,心裡就想利益他人,嘴上也說著我要利益他人。

  我們常常認為自己已經利益很多人,解決了很多人的問題,但實際上,我們的很多快樂幸福卻都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所以為什麼大德們要求我們說,你不利益他人,但是必須要停止傷害他人,就是因為我們的這些所思所想、所作所為,他們看得很清楚。

  真正的利他一定是利己的,或者說利益自己也是為了更好地利益他人。

  利益自己和利益他人的一個界限在哪裡呢?

  就是行為上利益自己,但心裡要發願利益他人。

  行為上是不得不利益自己,因為我們還處在凡夫階段嘛。如果是佛,他不利益自己沒事,菩薩利益自己也沒事,因為佛菩薩已經完全脫離了業煩惱障礙,初地菩薩之上就不會再受這個五蘊色身的影響,已經脫離了生老病死的這些事情,所以不照顧身體也沒關係

  但是我們凡夫不一樣,我們即使心裡很想利益他人,但如果行為上不利益自己的話是不行的,這個五蘊和合的血肉之軀是必須得好好照顧的。你愛自己也好,不愛自己也好,都得照顧它啊。

  以前生活比較艱難的時候,有些父母因為很愛孩子就把自己碗裡面的肉都給孩子吃,時間久了,他的這個血肉之軀就因營養不良而虛弱,自然就不能好好地照顧孩子了。

  再比如有些人兒女生病父母生病的時候,特別體恤他們,好好照顧他們吃藥、休養,但自己生病的時候卻不當回事不去醫院,也不好好吃藥,認為忍著就沒事了。

  如果你總是這樣不愛自己的身體,同樣身體也就不愛你,就可能罹患各種疾病這就等於你不是在利他了。因為當你生病的時候,不僅不能服務他人,還會給他人增添很多麻煩

  所以說,我們在行為上不得不利益自己,同時內心則要發願我要照顧好自己,這樣才能更好的利益他人。

  有這樣的心願,那麼利益自己也就是利益他人了。打個比方,我們對待自己的身體要像對待車子一樣:可以不愛它,但該維修就要好好維修,該加油就要加油,車子外觀需要裝飾漂亮地方就裝飾一下。

  總之,我們可以把身體當成一個生存的工具來對待,需要吃早餐的時候就吃;需要營養的時候就給它營養;需要睡覺的時候就睡覺;需要治療的時候就治療。

  如果連自己都沒有照顧好,卻想著利益他人,這個順序就搞反了,是吧。你對他人有愛心很好,但同時也要清楚自己的身體是有一個局限的,對它的使用不能超過它的能力

  我們在生活上不能過於極端,佛教主張保持中道。過於不愛惜自己,也不是一種智慧生活方式

  就像車子一樣,它能承載多少,加的油能跑多遠,輪胎需不需要換,剎車、油門需不需要檢查,這些你都要考慮。不能說輪胎爆了還接著開,油沒有了還要用空檔,這不行吧?

  真正照顧好自己,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你可以不愛自己,但是一定要打理好著裝;你可以不愛自己,但是一定要梳理好頭發;你可以不愛自己,但是該剪指甲的時候還是要剪,需要塗指甲油的時候也要塗,讓人看到後感覺你的手指漂亮,這也是一種利他。如果自己的手指甲長了、髒了都不管,別人看到後就覺得「哦,這個人是不是不會照顧自己呀」。

  還有些人在生活中昨天甚至前幾天的剩菜還留著今天吃,吃完飯餐桌也不收拾,碗筷幾天都沒有洗,頭發也是好幾天沒有梳理,等等。

  修行人如果這樣,不但沒有利益到他人,而且還會招致他人的輕蔑或歧視。這時,你說的話就不有什麼力量,因為別人會覺得:「這個人連自己都照顧不好,那他說的話對我有什麼用呢?」

  相反,如果自我管理得很好,不論有錢沒錢都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哪怕是放一個杯子、看一本書,都讓人家一看就留下好的印象。別人看到你這樣有規律生活發現自己的生活太亂了,於是想要向你學習,這時,你就自然而然利益了他人。

  現在這個時代,外表的影響力很大,一個學佛的人有多慈悲,別人看不出來;內在有什麼樣的境界,別人也看不出來;但是你有什麼樣的外表和氣質,卻是人人都會關注的。

  如果你的氣質特別好,大家就會讚歎:「哇!你看學佛之後氣質更好了,佛真有加持力!」這也是一種慢慢讓他學佛的善巧方便,只要對那些物質沒有特別的執著就行了。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為了利益他人而要利益自己」,或者我們不用「利益自己」這個詞,改成「為了利益他人而要照顧好自己」。

  你我現在處於完全是利益自己的一個生命階段,我們不能模仿菩薩,更不能模彷彿。

  不要今天皈依了,明天就炫耀自己是學佛人,馬上好像一切都執著了,穿得破破爛爛,吃別人吃剩的,這不是什麼好的進展,這是快要發瘋了。

  學佛是一條很漫長的路,剛開始的時候,黃金可以戴,天珠、瑪瑙、珊瑚,等等這些都可以戴;隨著修行的進步,10年、20年、30年以後,你一件件地放下這些東西;最後,在去世之前,什麼都不執著了,身上什麼都沒有了,這才是學佛的一個正確過程

  相反,如果一開始就好什麼都不執著了,結果學佛越久越放不下那就麻煩了。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學佛必須要循序漸進。

  修持菩提心也是這樣,我們不要認為沒有做到利益他人就不符合菩提心的修持,甚至就是違背了菩提心,不是這樣的。

  修菩提剛開始的是什麼?是要修造作的菩提心,能夠刻意地去幫助他人,就已經很不錯了

  重要的是觀念上的轉變,我們雖然做不到「自輕他重」的菩提心,也做不到「自他交換」,但是我們可以努力做到「自他平等」,或者至少建立起「自他平等」的觀念,比如剛才我坐在這個地方舒服,所以我讓你們也上來舒服地坐在這兒,這就自他平等

  而最後的自輕他重離我們還比較遠,我們可以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但是不要想一開始就做到。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學佛修行就是要腳踏實地、循序漸進。

  就像鳥的成長一樣,雖然飛翔是它最終的夢想,但還在蛋殼裡面的時候,就急著想飛是不對的;即使從蛋殼裡出來了,但翅膀上的羽毛還沒有完全長好,這時就想起飛也是不對的。等到真正成熟了,長大了,翅膀硬了的時候,自然就可以飛了。

  我們凡夫階段就像小鳥還在蛋殼裡面一樣,而自輕他重就像是真正的飛翔,對我們來說為時尚早。

  佛法有很多層次、很多境界。如果不分次第,這個也學那個也學,卻對自己的真實狀況不加觀察,那就很容易好高騖遠、誤入歧途。

  比如關於自利利他的這個問題,我們一定要清楚,自己目前還處在一個純粹利己的生命階段,所以首先應該做好自己的事情,遵循世間做人的常識來照顧好自己,遵循佛法的教育來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利益他人的事情力所能及地去做就可以了。

  與此同時,在內心也要造作地發願有朝一日自己有能力做到完全地利益他人!這樣,自利利他就不矛盾,而是一致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