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仁波切:修行,也需要匠心,要有專一、專註的心

  匠,現在一般形容手藝非凡的人,靈巧、巧妙、熟練的專業人士。什麼是匠心?什麼是工匠精神 ?首先就要有專一、專注的心。

  像木匠祖師爺,魯班,應該算是古代的科學家。他上山砍柴,被野草割破了手指,在仔細觀察之後,發明了鋸子;還創造出曲尺(魯班尺)、刨子、墨斗、雲梯、石磨等等發明。所以時至今日,人們一提到工匠精神就會想到像魯班這樣尊重自己的工作,不斷鑽研的能工巧匠,頂級的專家。

  現代社會,要當科學家、專家,也得專注研究。比如,你學習某個專業,只要在這領域用心鑽研,都能變成專家。「專」,就是要專一、專心,單純、獨一、集中在一件事上。比如,做一個木匠,就是那幾樣,用刨刨木材,用鋸子鋸木材,用鑿子鑿木頭,打榫頭等等。這些看似簡單,但並非人人都能做好。只有做久了做多了,他手工做出來的木工才能與眾不同。老木匠做的傢具,跟機器做的完全不一樣,和學徒工做的也能一眼區分開來,看那些榫頭,榫卯結構的處理,只有能工巧匠才做得好。

  現在很多寺廟是仿唐式建築。為什麼要仿唐?去到日本奈良這些地方,唐式榫卯結構的建築,歷經上千年還保存得完好無損。匠心凝聚,他們做的是可以傳承的經典建築。現代人用鋼筋水泥蓋的這些房子,有些「嘩眾取寵」的感覺,很多是一個比一個奇怪,再過一兩百年,讓後人們幫忙去看看現在的這些怪建築,是不是都已經生鏽爛掉了?再看看一千多年前的木頭榫卯建築,依然還能維持下去,而且沒有用一根釘子。後人也會如今天的我們一般讚歎這些工匠,以及他們的匠心!這個時代,呼喚的是家中的專家,能將匠心注入專業的專才。

  我們常說,任何一個品牌,哪怕是經營吃的、喝的,哪怕是做供香的,一代代要有鑽研、有傳承,有所堅持。比如,一個家族,能夠幾代、幾十代堅持做供香,一定有一專注匠心現代人喜歡背lv的包,愛馬仕的包,這些品牌,也都只有一百多年歷史。前人創造了這些品牌,後人孜孜不倦在他的品牌精神及做工質量、服務等上面用心良苦,大部分還保有手工及定製的傳統,如果全用機器做出來一模一樣的,這些包哪有那麼貴?同時,在這過程中,所謂的品牌傳承人也會變成專家,因為他在這方面專注用心了。

  很多所謂的專家,人們剛開始看他們,都覺得他們是蠢材,還會奇怪他們為什麼一再地重復做那些事情。但只有孜孜不倦的用心做事,一遍遍去重復,才能提高與發展,才可以說是自己的靈魂在做事。哪怕他是一個畫畫的,哪怕他會某種樂器,只要用心,只要堅持,相比其他人而言,他就會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信心和堅持,也是工匠精神的重要部分。

  學佛也是一樣。小時候讀佛學院,我們這些所謂高智商的人,瞄一眼課本基本都覺得會了。但是,今天學的,後天可能就忘得差不多了。還有一師兄弟,師父今天教的明天忘,上午教的下午忘,但是他們孜孜不倦,忘了就馬上繼續學。過了四十多年後,當時的「蠢材」們,現在都變成三藏法師了;當時所謂的全才,漸漸變成了「土法師」。所謂的「土法師」,博士的「士」下面拉長一點,就變成「土」了。雖然會被稱為「大法師」,但跟他們坐在一起,會發現深度不夠,就像人工做的湖一樣,不似天然湖那樣深不可測。

  修行,真的沒有什麼特別的訣竅,從古到今就是重復。表面看起來,念經、持咒、大禮拜等等,好像有些無聊時間久了還會覺得枯燥。可你們覺得這個世界上,有什麼事情是不枯燥的嗎?你每天要洗臉刷牙,一樣枯燥,但是你還是會洗洗刷刷。男人每天想著要刮臉,女人一起來就想化妝打扮,要穿什麼衣服。這些每天都在重復,也很枯燥。做飯也枯燥,吃飯也枯燥,吃多了也煩,吃少了也煩,一天到晚想吃什麼更煩。這些很無聊,又枯燥,大家還是堅持著。

  大禮拜就那麼一個動作,對身體好,又可以消業,又不用花錢,但是你們覺得枯燥,就跑去健身,練瑜伽,打太極讓人按摩按得叫苦連天,還得給人家錢。我們有個弟子,算是太極拳的大師了,七十多歲。他對我說:「師父,我練了一輩子太極拳,覺得不究竟,我現在想好好做做大禮拜了。」當然,我們並不是說其他的健身方式不好,都挺好的,只是說你把這個時間拿來做大禮拜,哪怕是偶爾的,都會更好。

  修行,也需要匠心。要專一專注地去聞思修,要堅持,要有信心時間久了,你們自然會成為專家,學佛的專家。不僅在世俗方面會給你很多幫助,出世間你更會獲得究竟的解脫,最圓滿的福慧,最高級的大樂。偉大的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祖師爺,我們學佛也要學佛陀「為利眾生成佛這一最偉大的「匠心」,做如來家業的繼承者,繼承延續了2500多年的佛教名牌,所有的佛弟子都是無量寶藏的繼承人,要努力精進,不要入得寶山空手歸!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