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庸醫公案,佛為了說明這種道理,舉出一個譬喻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譬如良醫智慧聰達,明練方葯,善治眾病。其人多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數,以有事緣,遠至余國。」

  「譬如良醫智慧聰達,明練方葯,善治眾病」:佛為了說明這種道理,又舉出一個譬喻,譬喻什麼呢?譬喻有個最好的醫生他能善治諸病。糊塗人不能做醫生,一定要很聰明的人,才能做醫生;要不然,就會把人給治死,所以做醫生是不容易的。那麼這個醫生聰明智慧,他明白怎樣處理葯方,知道用什麼葯可以治什麼病,一切的病,他都可以治。

  「其人多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數」:這個醫生有很多小孩子有多少呢?或者有十個兒子,或者有二十兒子,乃至一百個兒子。「十」就表示十地菩薩。「二十」就表示聲聞、緣覺這二乘。「百數」就表示十法界也就表示十如是;這個十法界,變成百數了。

  「以有事緣,遠至余國」:這個最好的醫生,因為有特別的緣故、有特別的事,他到其他的國家去;或者給人治病、或者去旅行,所以遠至余國。

  「諸子於後,飲他毒藥,葯發悶亂,宛轉於地。」

  這一些個小孩子還很年幼,都沒有長大,因為家裡有很多的藥品,這些小孩子就把毒藥當作糖水吃了喝了。喝下後就中毒了,毒藥一發作,就悶亂,心裡發狂了、發顛了,就在地上打滾;宛轉,就是在地上滾來滾去的。

  「是時,其父還來歸家,諸子飲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遙見其父,皆大歡喜,拜跪問訊,善安隱歸,我等愚痴,誤服毒藥,願見救療,更賜壽命。」

  「是時,其父還來歸家」:這時候,他們的父親也就是這位最好的醫生,在其他國里辦完事,回到家裡

  「諸子飲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這所有的小孩子都飲了毒了,或者毒得糊塗了;毒得什麼也不知道了這叫「失本心」。或者還有多少明白的。

  「遙見其父,皆大歡喜」:很遠就看見父親來了,這小孩子都很歡喜

  「拜跪問訊,善安隱歸」:歡迎父親來了,有的給父親叩頭,有的打問訊。說,唉!父親您可平安來了!我們都很幸運的,還能看見父親!

  這一些個沒有失心的小孩子說了,「我等愚痴,誤服毒藥,願見救療,更賜壽命」:我們太愚痴了,我們也不知道這毒藥這么厲害!還以為是糖水或者是什麼蘋果水、橘子水,或者可口可樂之類的──歡喜喝酒的,就以為這是酒;我們拿過來就喝,殊不知,竟然是毒藥。請父親給我們救療,治一治這個病,好令我們活命長壽

  這個良醫是誰呢?佛就譬如良醫。這些小孩子是誰呢?就是一切眾生

  在這世界,佛未到我們這兒來,或者已經到這個世界來,又入涅槃其他的世界去;這時候,因為我們沒有真正智慧,所以就亂吃東西眾生以食為天,所謂「食色性也」;小孩子一生出就會吃奶,什麼也不懂,你給他東西他就吃,又吃拳頭,又吃手指頭。總而言之,有什麼吃什麼,這是他本性;我們眾生也都像小孩子歡喜吃,這一吃,就吃了毒藥了。

  什麼叫毒藥?旁門外道、那個邪道,講的道理不徹底、不究竟,這都等於毒藥一樣。這個毒藥他吃了,若知道是毒藥,還有一辦法可以救的;就怕他吃得太多了,根本就不知道是毒藥了!他以為這回可得到長生不老丹了,吃這個東西,這大約永遠都不會死了!可生天堂了!到了天國樂園了!為什麼他吃毒都不知道呢?就因為他迷得太深了,毒得太深了!這種毒入到骨髓裡頭去了,所以就要失心;失心,就是不明白真理了。不失的,有人給他一講,他還可以懂,還可以明白真理了。

  等這個最好的醫生從他國回來了──這是佛出世了,這譬如佛在其他的世界教化眾生完了之後,又到這個世界來教化眾生;一看!這一些個眾生都喝旁門外道的毒汁,被毒得太深了,不容易救治了。但是這一些個眾生之中,還算聰明的,見著佛就很歡喜,向佛叩頭頂禮、問訊,就說:「我們這一些個眾生愚痴了!請佛慈悲給我們一點葯,救療我們,把這個毒給解除去,令我們壽命再延長,不會毒死!」所以佛看眾生這么樣可憐,就用種種葯來解除眾生的毒。有歡喜服的,病就好了,這邪知邪見就沒有了;有的不歡喜吃這個葯,毒就不能解──不相信佛法的人,就等於不服這位最好的醫生給的葯一樣。

  現在講的是良醫良醫就是譬如佛。我們再講庸醫,庸醫就是殺人的,良醫救人的。什麼是庸醫呢?就是這一些個旁門外道佛教不是佛教道教不是道教儒教不是儒教婆羅門不是婆羅門;這些個九十六種外道這都譬喻庸醫。

  我再講「庸醫」的一個公案,大家聽一聽!

  有一次閻羅王吃東西吃得太多了,就生出來一種跑肚的毛病;跑肚,就是到廁所去,左一次,右一次,大便很多次的。閻羅王受不了,叫這個小鬼,說:「小鬼!你快快去給我請個醫生來!」那小鬼說:「啊!我不知道哪個醫生好啊?你要告訴我請哪一位醫生啊!」閻羅王說:「你到醫生的門口,看一看,哪一個醫生的門口鬼最少,你就請那個醫生來!鬼最少的那個醫生,當然就是好的,所以冤鬼才少!」這小鬼說:「這我知道了!」他就到街上去請醫生。所有醫生的診所,他都到遍了,每一個診所的門口,都有一千八百的鬼,不是三千、就是五千,再不就是三百、五百。後來到一個醫務所門口,一看,喔!這個最少!只有兩個鬼在那地方哭,說這個醫生用毒藥把他們害死了。這小鬼說:「啊!這個醫生最好的!把他請去給閻羅王治病去!」請來了閻羅王說:

  「醫生!你看我是什麼病?」

  「不用看什麼病,吃點葯就好了!」他說

  「你不看,怎麼就給葯吃呢?」閻羅王說。

  「我就是這么樣個法門嘛!你試試看,絕對沒有錯的!」

  「你做醫生做了好久啦?」閻羅王說。

  「我今天才開張,頭一天做醫生!」這個醫生說。

  「喔!你──」

  閻羅王就問這小鬼說:「他門口有沒有怨鬼呀?」

  小鬼說:「他門口只有兩個。」

  閻羅王說:「哦!你頭一天做醫生就有兩個怨鬼被你給治死了;你要是做久了,還得了!好了!現在你不用回去了!我這個病,你給我好了再回去;治不好,就留在這兒!」就把這個醫生給扣留起來,這個醫生也變成鬼了!這個醫生兩個治死的鬼,連他自己,就變成三個鬼。可見做醫生也不容易的!

  「父見子等苦惱如是,依諸經方,求好葯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搗篩和合,與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惱,無復眾患。其諸子中,不失心者,見此良葯,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盡除愈。」

  「父見子等,苦惱如是」:這位良醫見著自己這一小孩子都中毒了。苦惱如是:所以就非常地苦惱,發狂了這個樣子

  「依諸經方,求好葯草」:於是依照葯書上,藥性這種諸經的方法,找一點最好的、可以解毒的葯草。

  「色香美味,皆悉具足」:這個葯草的顏色非常好,味也不苦,也很美味、很甜的;看著也好看,滋味又甜,所以說色香美味具足

  「搗篩和合,與子令服」:就是把藥材搗碎了,又用篩子篩一篩,然後給這一小孩子,令他們吃這種葯。這是表示用種種的法,來教化這二乘的人,令他們都由阿含,經過方等、般若。在般若的時候,這就等於「搗篩和合」。

  「而作是言」:就說這種的話了。「此大良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這是最好的一種葯,看著好看,味道又香、非常甜,這個葯非常好!「汝等可服,速除苦惱,無復眾患」:你們這些小孩子,快一點把這個葯吃下去;你把這葯吃了之後,病就好啦!你這一切的痛苦就都解除了,沒有了!

  「其諸子中,不失心者」:他這一小孩子裡邊,還沒有發狂,還清醒的人,「見此良葯,色香俱好,即便服之」:見到這種良葯,色也好、味道也好,即刻就把這個葯吃了。這個「篩簸」之後──在般若之後,就到了法華的時候;法華妙法這叫良葯。「病盡除愈」:這個病完全都好了,什麼病也沒有了!這表示把見惑、思惑、無明惑都破了;破了之後,就開悟了,什麼病都好了

  「余失心者,見其父來,雖亦歡喜問訊,求索治病,然與其葯,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氣深入,失本心故,於此好色香葯,而謂不美。」

  「余失心者,見其父來,雖亦歡喜問訊,求索治病」:還有其他中毒中得深的、已經發了神經這一類的小孩子,見到父親來了,雖然也很歡喜問訊他的父親,也想要求父親給他治病。「然與其葯,而不肯服」:可是父親──這位良醫給他的葯,他不肯吃。這也就表示佛給他說《法華經》,他不肯信受奉行。

  「所以者何」:是什麼原因呢?「毒氣深入,失本心故」:因為他毒氣入得太深的緣故把他本來清醒的心都失去了!都糊塗了!「於此好色香葯,而謂不美」:對這種顏色又好、滋味又香的良葯,他說:「這個葯不好吃了糊塗了!」所以他就不相信這個妙法。佛也就像這位良醫似的,給眾生說法,用最妙的法來教化眾生;眾生若不相信,佛也沒辦法一定使他相信的。

  「父作是念:此子可愍,為毒所中,心皆顛倒,雖見我喜,求索救療,如是好葯,而不肯服;我今當設方便,令服此葯。即作是言:汝等當知!我今衰老,死時已至,是好良葯,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憂不瘥。作是教已,復至他國,遣使還告,汝父已死。」

  「父作是念」:這父親就作這樣的想念,「此子可愍,為毒所中,心皆顛倒」:這些中毒的小孩子太可憐了!因為中毒中得太深了,所以心裡就有一種顛倒,都不清楚了。

  「雖見我喜,求索救療,如是好葯,而不肯服」:雖然他們見到我回來很歡喜,求我來給他們治病,可是我給他們選擇這么好的藥品,他們卻不願意服這種葯。

  「我今當設方便,令服此葯」:我現在應該設出來一個方便法門,使令這一班中毒太深的小孩子,願意服下我給他們所預備的葯。

  「即作是言」:所以他就這樣講了,「汝等當知!我今衰老,死時已至」:你們應該知道,我現在年紀已經衰老了。衰,就是沒有力量了、衰敗了;年紀老的人這叫衰老。我死的時候很快就到了。「是好良葯,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憂不瘥」:現在我給你們預備最好的藥品,留在這地方,你們這一班中毒的小孩子,可以去拿來吃。你不憂愁病不會完全好,只要你服下我這個葯,你的病就會好的!

  「作是教已,復至他國,遣使還告,汝父已死」:對小孩子作這種的教誨之後,又到其他的國家去了。然後故意派遣一個人,回來告訴這些小孩子說,你們的父親現在已經死啰!所以佛示現入涅槃也就這樣子

  佛預備這一切的法,都是良葯;因為看眾生中的毒太深,不肯相信佛法,所以就設方便法門說是佛入涅槃了。實際上,在佛的境界上,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因為眾生,所以就設出這么一個方法來,說是涅槃

  「是時諸子聞父背喪,心大憂惱。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見救護;今者舍我,遠喪他國,自惟孤露,無復恃怙。常懷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葯色香美味,即取服之,毒病皆愈。」

  「是時諸子聞父背喪,心大憂惱」:在這時候,這中毒的小孩子,聽見父親其他的國家喪亡了。雖然他們把本心已經失去了,但是他還懂得父親已經死了,所以心裡非常地憂惱。「而作是念」:於是作出這么一種的想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見救護」:假使父親在世,他會慈悲愍念我們,很疼愛我們的,對我們非常好;他能救護我們,令我們沒有病。「今者舍我,遠喪他國」:現在父親捨棄我們,在很遠的其他國家死亡!「自惟孤露,無復恃怙」:自己想著,現在我們又孤獨、又沒有人來救護了!再也沒人來作我們的依靠了!

  「常懷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葯色香美味」:心裡就很悲傷、很感嘆的。因為有這種悲傷、有這種感嘆,心就醒悟了!醒悟什麼呢?才知道這個葯是父親在生的時候留下的,可以治病。這個顏色也好、味也很香。

  「即取服之,毒病皆愈」:於是乎就把這個葯拿來吃了,所中毒的病就都痊癒了、都好了;這就表示不信外道法,而信佛法了!一信佛法,這個毒病──這邪知邪見,就沒有了,這叫病癒了。

  「其父聞子悉已得瘥,尋便來歸,咸使見之。」

  這個父親本來沒死,聽見兒子們的病統統都好了,於是就從其他的國家來了。令所有這班中毒的小孩子,又都看見他父親了。

  「諸善男子!於意雲何?頗有人能說此良醫虛妄罪不?不也!世尊!」

  「諸善男子」:佛就叫一聲,各位善男子,就是這一些個大菩薩,「於意雲何」:你們意思里怎麼樣啊?你想一想。「頗有人能說此良醫虛妄罪不」:或者會有這個人,他這樣說:「這個良醫盡打妄語、盡說假話他有妄語的罪嗎?」會不會有人這么樣講呢?「不也!世尊」:請問佛的這一菩薩就答覆佛說:「不會的!世尊!」

  「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為眾生故,以方便力,言當滅度,亦無有能如法說我虛妄過者。」

  「佛言」:釋迦牟尼佛說,「我亦如是」:我所說的法,也就這樣子。首先說《阿含經》、然後說《方等經》、《般若經》,最後說《法華經》、《涅槃經》,也就是像這位良醫情況是一樣的。「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我自成佛到現在,已有沒有數量、沒有邊際,百千萬億那麼多那由他阿僧祇劫了!

  「為眾生故,以方便力,言當滅度」:為了想要教化眾生緣故,用方便說法,「為實施權」這個道理,所以才對眾生說:「哦!我要滅度了!」好像那位良醫其他的國家,說他已經死了,是一樣的道理

  「亦無有能如法說我虛妄過者」:也不會有人這樣說:「哦!佛是打妄語呀!佛也盡說虛假的話!」沒有人能說我有這種虛妄過錯!

  恭錄自《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 淺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