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湛法師:在《普門品》佛開了一個方便,來對治我們的習氣毛病

  發堅固心和長遠心來修行

  比丘近湛 講於2012年3月11日

  星期日晚 萬佛城大殿

  諸佛菩薩上人、諸位法師、各位佛友:阿彌陀佛!這裡是近湛。今天輪到近湛和大家結法緣。

  古人說:「凡夫成佛真箇易,去除妄想實為難。」修行這個法門,說容易也是很容易的,說難呢,它也是個很難事情

  為什麼說它容易呢?說它容易的原因呢,只要我們可以放得下,信得實,發堅固心和長遠就可以成功。說它難呢,就是因為我們都怕吃苦,都圖安樂。其實我們都不知道,就算是世間上一切的有為法,我們也是要經過一番努力才能夠成功的,何況我們想要學聖賢,想要成佛,豈能馬馬虎虎就可以成功的呢?

  所以要修行,第一就是我要有堅固心。因為修行辦道常常會有許多的障礙魔障,來考驗我們。這些,就是我們的生死冤家。我們如果過不了的話呢,那就是我們沒有這個堅固心。

  第二個,就是要有長遠心。我們人生在世,造業無邊,一旦要來修行,想要了生脫死,哪有那麼容易就能夠把習氣放下來的呢?這是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們要發這個長遠的心。

  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貪愛熾燃,流浪生死,所以有八萬四千塵勞,種種習氣毛病放不下,不能悟道不像諸佛菩薩,常覺不迷。是故蓮池大師有一段話,他是這樣講的。「染緣易就,道業難成;不了目前,萬緣差別,只見境風浩浩,凋殘功德之林;心火炎炎,燒盡菩提之種。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時;為眾如為己身,彼此事辦。不見他我是自然上恭下敬,佛法時時現前,煩惱塵塵解脫。」這段簡單來講就是說,我們就是把這種無始以來的習氣毛病,我們都非常地熟悉的。我們修道的心就都提不起來,就是因為樣子一念的差別,「境風浩浩」,所以我們都隨著這個境界來轉。我們因為隨著境界轉,我們所有的一些功德,就全部都被燒光了。也是因為樣子,所以也把我們的菩提種都燒光了。

  我們修道的心,如果像我們這種染緣,就是說,像這種無始以來的習氣毛病這么強的話呢,那我們早就成佛了。我們如果能夠為大眾來著想,就好為我們自己來著想的話呢,那還有什麼事情做不到的呢?同時我們不見他我是也不常常看他人的是非,老是覺得自己是對的。能夠做到這樣子自然上恭下敬,佛法時時現前,煩惱層層了脫。

  那講到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其實主要就是脫不了所謂的貪瞋痴三毒。佛所說法的三藏十二部裡面,其實也就是為我們的貪瞋痴三毒。所以貪瞋痴三毒反過來就是戒定慧三藏十二部主要就在講戒定慧也就是因果道理使我們戒除貪慾,抱定慈悲喜舍,實行六度萬行,打破愚迷邪痴,圓滿智慧德相,庄嚴功德法身

  我們現在在這個觀音七,我們從《普門品》上面我們可以學到:「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所以我們現在在這邊,參加這個觀音七,只要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名號,我們就可以離開這個貪瞋痴的三毒,而得到戒定慧

  所以,在這個《普門品》裡面,佛開了一個非常方便,而且簡單方法眾生,來對治我們的貪瞋痴的習氣毛病

  那我們在修行上,要怎麼樣知道自己修行是不是有進步呢?其實就是看看我們是不是煩惱習氣少了,是不是貪瞋痴三毒,每天每天地就減少了;而不是看我們打坐又可以多坐一個小時啦,什麼之類的。這個境界一來的時候,我們又跟著境界轉,又起這個無明煩惱之類的。

  如果境界來了,我們還是一樣很容易就發脾氣呢,那其實我們修行還是沒有什麼進步的。另外,我們要知道,能夠來參加這個觀音七,這是宿世有種善根而不是一個因緣,隨隨便便的人就能夠來的。

  那我們在這邊念觀世音菩薩,主要就是想要學觀世音菩薩慈悲喜舍的心。同時我們也希望能夠得到觀世音菩薩加持,慢慢地去除我們的習氣毛病。這邊,就講一個修行的,有關觀世音菩薩公案。古來有一位修行,在大眾會下住了多時,肚量很寬,待人也很厚道,常常就勸人家要放下放下。有人就問他了:「你這樣勸人,教人,你自己做到了沒有呢?」他就說:「我在三十年前就斷了無明了,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呢?」

  後來,他覺得在大眾會下,和大家住在一起,還是有些不自由自在的,所以就跑到深山裡面去住茅棚去了。這回,獨宿孤峰,無人來往,自由自在,以為就真的沒有煩惱了。誰知道,有一天他就在庵中打坐修行,聽到門外有一牧童吵吵鬧鬧的,就說到庵里看看。有些人就說,不要去動修行人念頭。又有些人就說,既然是修行人念頭是不會動的。所以後來,這些牧童就都跑進去了,可是老修行坐在蒲團上面並沒有理他們。

  然後,這些牧童就都進去這個庵裡面。老修行就坐在蒲團上面,並沒有理他們。然後這些牧童找吃的,找喝的,鬧個不休。可是老修行人呢,不動聲色,繼續在那邊打坐牧童就以為他死了,怎麼這個人都不動呢?搖他他也不動。可是摸他的身體上,還有暖氣。所以就有人說,「他入定了。」另外一個人就說:「我不相信。」於是,就有人拿草根挑他的腿。老修行還是不動。挑他的手呢,他還不動,挑他的肚臍,他還是不會動,挑他的耳朵,他也不動

  然後呢,這些小牧童就拿草挑他的鼻孔。這個老修行就忍不住了,打了一個噴嚏。於是大罵道:「打死你們這幫小混蛋!」那時候觀世音菩薩在空中出現,說:「哦,你三十年前斷了無明的,今天還放不下嗎?」可見,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說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不被境界轉,其實是不容易的。

  所以我們在這邊念觀世音菩薩呢,我們就是這樣子坐坐行行,行行坐坐;不要以為這是簡單事情也不要想說,這是困難事情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其實修行就是這樣子,在日用平常裡面;下去每天不斷地練習,久了之後,我們就有一種定力。有了這種定力,這樣念起觀世音菩薩來,就不一樣了。

  那剛才講到蓮池大師,又說我們不要看別人的是非要看自己。就是往自己看。其實在這個觀音七也是這樣子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如果一直往外看的話,我們就沒有辦法往內看,就沒有辦法觀照到自己。這樣子我們就被境界轉了。我們的心念就會跟著外面的眼睛看到的,或是耳朵聽到的,這樣子不斷地轉。那這樣子我們念觀世音菩薩就不有什麼成就

  在《普門品》裡面,佛也告訴我們,就是說,我們恭敬觀世音菩薩名號,或者供養都是功不唐捐的。所以我們在這念佛,只要一心地念,將來的話觀世音菩薩都會幫助我們,就像這個故事裡面的。雖然這個老修行他並沒有斷這個無明,可是他只要認真修行觀世音菩薩都還是在觀照著他。

  最後祝大家在這個觀音七,都能夠法喜充滿,能跟觀世音菩薩下一很好的緣,將來就可以遇到這個法門,繼續修行時間到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