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千萬不要生這種瞋恨心,彌勒菩薩用偈頌重宣此義

  千萬不要生這種瞋恨心

  彌勒菩薩用偈頌重宣此義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爾時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佛昔從釋種 出家近伽耶

  坐於菩提樹 爾來尚未久

  此諸佛子等 其數不可量

  久已行佛道 住於神通

  善學菩薩道 不染世間

  如蓮華在水 從地而湧出

  皆起恭敬心 住於世尊

  是事難思議 雲何而可信

  佛得道甚近 所成就甚多

  願為除眾疑 如實分別說

  「爾時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在這個時候,這位心廣體胖的菩薩,他願意用偈頌把這個意思再說一說。彌勒菩薩說:

  「佛昔從釋種,出家近伽耶,坐於菩提樹,爾來尚未久」:釋迦牟尼世尊,您在以前是從釋姓種族生出來的。釋姓的種族,這叫釋種。您後來出家比丘,坐在「伽耶城(山城)」附近的菩提樹下,最後開悟成佛。從世尊成佛到現在,這個時間是很短的,不太久啊!

  「此諸佛子等,其數不可量」:這一切的大菩薩法王之子他們的數目,以菩薩智慧都沒有法子來數得過來是多少。

  「久已行佛道,住於神通力」:他們都是在很久以前,已經修行諸佛之道,所以才有神通力。

  「善學菩薩道,不染世間法,如蓮華在水」:他們善修學大菩薩所行的六度萬行這個道,不受世間法來染污。他們修的是出世法、是清凈的法,不被五濁惡世這種五濁法給染污。他們就好蓮華在水面一樣,所謂「出淤泥而不染」,在淤泥裡邊,它還是清凈的。

  「從地而湧出,皆起恭敬心,住於世尊前」:現在他們從這個地下邊,而湧出到地上邊來,住在虛空中。這些從地湧出的菩薩對於世尊都生出一種恭恭敬敬的心;他們在佛的面前,在虛空這兒住。

  「是事難思議,雲何而可信」:這種事情,真是不可思議這是什麼道理呢?怎麼可以叫人相信這種的事情呢?

  「佛得道甚近,所成就甚多」:因為佛很年輕成佛道的時間很近,所教化的眾生成了菩薩了,所成就有這么多!

  「願為除眾疑,如實分別說」:我們現在都願意世尊為我大眾除去這個疑惑,實實在在地來分別告訴我們。

  譬如少壯人 年始二十

  示人百歲子 發白而面皺

  是等我所生 子亦說是

  父少而子老 舉世不信

  「譬如少壯人,年始二十五」:這種事情,為什麼我們不相信呢?我現在舉出一個譬喻來。譬如有一個年輕力壯的少年人,才二十五歲。他的面貌也非常的美好也沒有皺紋,就是很年輕樣子頭發都是黑的,也就是一個二十五歲的少壯人。

  「示人百歲子,發白而面皺,是等我所生」:這一百歲的人,他頭發也白了,面上出了很多的皺紋。這個少壯人,他指著一百歲老人,告訴人說這一百歲的人是他兒子。豈有此理呢?這個年輕人說,這個一百歲的,正是我的兒子,是我真正自己生育的兒子;不是乾兒子、不是在外邊撿來的兒子也不是在什麼地方買來的兒子

  「子亦說是父」:這一百歲的老年人也承認這個年輕人:「這個真是我的爸爸!」

  「父少而子老,舉世不信」:父親年紀少,兒子年紀老,整個世界任何地方也沒有人相信這個道理

  世尊亦如是 得道來甚近

  是諸菩薩等 志固無怯弱

  從無量劫來 而行菩薩

  巧於難問答 其心無所

  忍辱心決定 端正有威德

  十方佛所贊 善能分別說

  不樂在人眾 常好在禪定

  為求佛道故 於下空中住

  彌勒菩薩說,「世尊亦如是,得道來甚近」:現在世尊也是這樣的情形──世尊就譬喻這個年輕父親這一切的菩薩就譬喻這個老的兒子

  世尊成佛到現在,沒有多長的時間,這個時間是很短的,「是諸菩薩等,志固無怯弱」:可是這一切數不盡這么多的大菩薩他們的志是堅固的、願力是非常大的,他們的修行六度萬行,他們的心是沒有怯弱的,是無所恐懼的,什麼也不怕。

  「從無量劫來,而行菩薩道」:這些大菩薩,不是在短短的今生修行菩薩道,是從無量劫以來,他們就修行菩薩道。

  「巧於難問答」:他們修行菩薩道,都開般若智慧,有任何困難的問題,他們都可以給解答;不但能解答,而且解答得很巧妙,也就辯才無礙,有這種四無礙辯──四種的無礙辯才

  「其心無所畏」:他的心無所恐懼的。

  「忍辱心決定」:這個忍辱心,不是馬馬虎虎的。忍辱是不容易的,不知道為什麼,人都願意人讚歎,不願被人毀罵,所以忍辱很不容易修的。你忍一次可以忍,忍兩次也可以的;忍到三次,就覺得受不了了。

  所以你們各位天天聽佛法,要會用佛法;到時候境界來了,要知道。你若知道,就不會被境界轉;你若不知道,就被境界轉了。不知道,就是不認識;你知道,就是認識了。所以我才說:

  一切是考驗,看爾怎麼辦?

  覿面若不識,須再從頭煉!

  境界來了,無論順的境界、或逆的境界,你都要認識。不要遇著順的境界就好像吃糖那麼甜;遇著逆的境界就好像吃黃蓮那麼苦。若覺得順的境界是甜的,逆的境界是苦的,那你就境界轉了!你能順的境界和逆的境界都無動於衷,就是不動心;這個時候就可以說是有點功夫了!

  什麼叫順的境界?就是人讚歎你。譬如以修道來講吧!說:「他有修行,太有功夫了!晝夜六時都精進用功,不休息!」聽著有人讚歎我,說我好,就像吃蜜糖那麼甜,心裡覺著很受用,很舒服的。

  若有人罵你一頓:「這個東西真壞!又懶,又不修行!又饞,又懶!」饞,就是歡喜吃東西;懶,就是歡喜睡覺;雖然掛著一個修道的名字,一天到晚也不修道。這時候,就不願意了:「啊!你怎麼說我呢?」好像吃黃蓮那麼苦──黃蓮,是中國一味藥材;這藥材苦得不得了,雖然苦,但是你若有火氣病,吃了,火氣就沒有了!那是很好的一個藥材,但就是苦。

  「忍辱」又要分別來說,譬如這個修行人或者出家人,被師父罵了一頓,他也不辯,也不脾氣也不駁嘴,就像沒有那麼回事似的。這不算,這不叫「忍」。為什麼?這是因為在師父徒弟之間,你不也要忍,根本就談不到是「修忍」。

  又譬如遇著警察罵你一頓,他根本就是不講理的,你不也要忍。你在街上東望西望的,好像要偷東西樣子,那警察過來,「喂!你是個干什麼的?是不是土匪呀?我要檢查你!」

  你忍了,這是因為這個警察是有勢力的;你沒有勢力,就要受他的管,這不算忍!在什麼忍呢?你能徒弟罵一頓,你若能忍了,越罵你越歡喜;這樣子那就真有功夫了。

  或者你被要飯的罵一頓,你也覺得像沒有事似的,這也可以。或者比你低下的人他來欺侮你,你能忍,那才是「忍」。

  講到這個地方我又想起一個很平常公案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和一個弟子一起各處去遊歷。走到這么一個地方,幾百里也沒有一個人;這徒弟就問佛:「世尊!這地方怎麼一個人也沒有呢?」「唉!」釋迦牟尼佛就嘆了一口氣說:「這種事情,說起來是太痛心了!」徒弟問:「怎麼一回事呀?」釋迦牟尼佛就說了這個因緣

  以前在這地方,有位老修行很有道德的,他一百多年也不脾氣在這兒修忍辱行。這國家有個國王,還有個丞相;這個丞相本來也沒有犯過錯,這皇帝他就不相信把他貶職為民,叫他做老百姓。但是他這做官的癮還沒有醒悟,還有一個「官迷」,還要做官,有領袖欲,有丞相欲。他就想:「怎麼辦呢?我怎麼可以再做丞相呢?哦!我有一個老朋友他是忍辱忍辱仙人,他一定有辦法,我去請教他!」

  他就想起他這位老修行的老朋友,就去見他。就對這位老修行說:「我現在皇帝給免職,不要我丞相了。怎麼辦呢?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令我再丞相呢?」

  這位忍辱仙人說:「那容易得很!因為你現在時運不好你這個命運吉祥;現在你可以把不吉祥這種倒霉的氣交給我你就可以再做丞相了!」「那我怎麼交給你呢?」他說:「那有辦法!你拿一把土往我的頭上一揚,這就你這倒霉的氣過給我了,你就可以再做丞相了!」這個丞相就照他說的這么一做。

  果然,回去這一天,皇帝就找他了,說:「我以前不要你做丞相這是錯了!現在你還回來幫我丞相啰!」又把他請回去了他就覺得這老修行真靈啊!真的應驗!於是繼續做丞相

  不久,西宮娘娘被皇帝給疏遠了,被打入冷宮去──冷宮,就是她見不著皇帝了。西宮娘娘一想:丞相皇帝給免職了,現在皇帝又再用他,他大約有方法可以幫我吧?我要教他!於是就把丞相來了。問丞相說:「以前皇帝叫你丞相,怎麼以後又用你了?你是用什麼方法?」這個丞相就說:「這不是我有方法。因為我認識一個老修行,這老修行說我時運不好;他把我這個不好的運氣過給他了,所以皇帝就又用我了!」這西宮娘娘說:「你怎麼樣過給他的?我也去同他商量商量!」那丞相說:「可以的!我去給你問一問!」

  一問這老修行說是皇帝不要西宮娘娘了,也不愛她了,叫他想法子皇帝再把她叫回去。這老修行說:「可以的!你叫她拿著一碗水往我頭上一倒,她這個不吉祥的氣,也都交給我了,皇帝就會又請她回去!」西宮娘娘也如法炮製,照這樣子來做;一做,果然皇帝就把她又請回去了,不把她打入冷宮了!非常的靈驗

  後來,這國家和別的國家作戰,連連戰敗。這國王就請問丞相和西宮娘娘:「現在我國家和人作戰,盡打敗仗,這怎麼辦呢?」丞相說:「我有辦法!我有一個忍辱仙人的老朋友,我去同他商量商量,他有法術!」就去同他一商量。

  這個忍辱仙人一想:我在這國家來住,就應該幫這個國家。現在作戰敗了,好!把這個國運的不吉祥也都過給我好啦!於是就說:「你告訴國王,說這是全國的事情要用一桶的水!這水是不幹凈的水,甚至於和尿差不多那麼骯臟,因為這是吉祥事情。」那麼用這桶水往他身上一潑,因為水不幹凈,又騷又臭,把這個老修行身上也都給潑得不幹凈了!

  雖然老修行身上不幹凈,可是這個國家由此之後,和任何的國家再打仗,打一仗、勝一仗,就勝利了。勝利回來,這國王就慶功說:「這位老修行,真是太有道德了!」

  由這樣一來,全國人都知道了!你有吉祥事情,也到那兒抓一把土往老修行身上一揚,那個不吉祥,也到這兒往老修行的臉上吐一口吐沫。這個老修行說他應該忍辱的,吐一口吐沫,要等它自已幹了。一天到晚,這個也來,那個也來,今天十個,明天就百個,後天就千個,大後天就萬萬個,全國人都來到這兒過不吉祥的運氣來了!這個老修行應酬不過來了,心裡就打了一個妄想;就不能忍了!他打什麼妄想呢?說:「唉呀!你們這些個人都該死啊!」生這一個瞋恨心,果然這些人就死了!

  說完這個因緣釋迦牟尼佛說:「你看!他就這么大神通,就這一想『這些個人都應該死!』這些人就死了,所以幾百里也沒有人,就是這么個道理。」

  所以忍辱是不容易的,即使不容易,我們修忍辱的,也都應該叫它容易,千千萬不要生這種瞋恨心,說「你們都該死!」

  這些從地湧出的大菩薩,他們用忍辱心來決定,「端正有威德」:他們的相貌也非常端正,威德也大。

  「十方佛所贊,善能分別說」:十方諸佛都讚歎他們的功德,他們都善能分別說一切的諸法

  「不樂在人眾,常好在禪定」:他們不歡喜在鬧市住,願意住在寂靜處,願意住山;他們所最歡喜的,就願意住於禪定,修禪定三昧

  「為求佛道故,於下空中住」:他們因為想求佛的無上菩提道,所以他們住在下方的虛空中。在那地方,沒有人擾亂他們;大約那地方也沒飛機開到那裡、也沒有火箭到那個地方,所以他們住在虛空中,是很自在、很清靜的。

  我等從佛聞 於此事無疑

  願佛為未來 演說令開解

  若有於此經 生疑不信

  即當墮惡道 願今為解說

  是無量菩薩 雲何於少時

  教化令發心 而住不退

  「我等從佛聞,於此事無疑」:彌勒菩薩又說,我們在法會的這些個菩薩摩訶薩,現在是親自聽聞所說的《妙法蓮華經》這種法,也是親見這一切從地湧出的大菩薩。那麼因為親見、親聞,又聽見釋迦牟尼佛說這些菩薩是佛所教化的,這是真實不虛的,所以沒有可懷疑的必要。

  我們是不會懷疑的啦!「願佛為未來,演說令開解」:可是未來眾生、初發心菩薩,他信根不堅固善根也不深厚,所以他們或者就會不信的。我們現在願意佛為將來一切初發心的人,演說這種的道理,令一切的初發心菩薩都明白、都了解。

  如果他們不了解,又沒有開解他們的思想,「若有於此經,生疑不信者,即當墮惡道」:假使有人對這部妙法蓮華經》的境界,不能開解而生出一種懷疑心來不生信心,那麼將來他們就會墮落三惡道──墮落地獄惡鬼畜生

  「願今為解說」:我們願意釋迦牟尼佛現在大發慈悲,為當來的眾生,解說這種因緣、這種的理由。

  「是無量菩薩雲何於少時,教化令發心,而住不退地」:這一切無量無邊的菩薩,怎麼樣能在這么最短的時間,佛可以教化令他們發菩提心,而到現在,他們都得到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這三不退的地位呢?

  恭錄自《妙法蓮華經》從地湧出品 淺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