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願法師:以信佛因緣,願生凈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凈土

  【往生凈土仗佛願力】曇鸞大師往生論注》開示:以信佛因緣,願生凈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清凈

  底下看第五段法語。第五段法語是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所開示的,也是在說明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仰仗阿彌陀佛的願力。曇鸞大師中國第一位,提出本願他力學說大德。曇鸞大師非常的有學問,是南北朝時代的一位高僧。在東魏孝靜帝的時代,曇鸞大師因為非常的有修行,受到東魏孝靜帝的尊崇,所以東魏孝靜帝,尊稱曇鸞大師為神鸞。後來曇鸞大師住在汾州的玄中寺,玄中寺師父曾經去參訪過,確實是一處非常好的念佛道場。在石壁之中,環境非常的清幽,四處可說有什麼人車,所以非常的寧靜。在玄中寺修行念佛法門,實在是一種最高的享受,環境相當的好。曇鸞大師道場,確實成就不少人,念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往生論注》是對《往生論》的註解,曇鸞大師注得相當好。把佛的他力思想講出來,讓凈業行人看了這一部曇鸞大師著作往生論注》,心中能夠安心念佛。我們來看《往生論注》,的這一法語

  【曇鸞大師往生論注》雲: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凈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清凈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鞞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這一法語在說明易行道的念佛。龍樹菩薩在《易行品》,將世尊一代時教,判為難行道易行道,聖道門的八萬四千法門是難行道念佛法門易行道。既然講難行道,講易行道,從字面文意我們就可以知道,難行道就是,比較困難到達的道路。易行道就是,比較容易到達的道路。也就是說走難行道,比較困難到達目的地,走易行道比較容易到達目的地。我們學佛目的,當然就是為了成佛,難行道就是比較困難成佛易行道就是比較容易成佛。在修行菩提道上,諸位菩薩如果是你,你要走難行道還是走易行道?當然易行道。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裡面,也勸勉我們走易行道。曇鸞大師解釋易行道的意思,就是「但以信佛因緣,願生凈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清凈土」,信佛因緣講信,願生凈土講願,有信有願,做到信願就是乘佛願力,一定往生阿彌陀佛清凈國土。所以不管凈土經典,或者曇鸞大師的《往生論注》,或者印光大師的《文鈔》,或者蕅益大師彌陀要解》,都告訴我們要做到信願,一定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當然有信有願一定有行,既然信佛因緣,願生凈土,一定會念佛那是一定的道理。所以做好往生三法信、願、行,就是乘佛願力。

  「信佛因緣」,信阿彌陀佛因緣阿彌陀佛什麼因緣?阿彌陀佛發願就是因,阿彌陀佛修行就是緣,阿彌陀佛發願修行,就是要成就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緣。所以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仰仗著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願行功德,自己也要想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有信有願。

  「乘佛願力」,念佛是建立在信願的基礎上,那這樣就是乘佛願力,便得往生清凈土。曇鸞大師得很明確,便得往生清凈土,就是一定能夠往生阿彌陀佛清凈國土。所以信阿彌陀佛的願力,願生西方極樂世界,起行念佛,仰仗阿彌陀佛的願力,一定能往生道理講得實在很淺白了。

  「佛力住持」,既然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乘佛願力那就是佛力住持阿彌陀佛的佛力護持你,讓你進入大乘正定聚。正定聚剛才我們看到,就是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眾生。而且曇鸞大師,還特地用「大乘」這兩個字,因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了要度眾生,所以先到西方極樂世界造就,如同要當老師必須先當學生,從小學、中學、高中、大學,到師范學院讀書,有了老師的學歷、學識、學問就有資格當老師了。我們如果以凡夫沒有神通慈悲智慧、道力,想要度眾生容不容易?不容易。眾生很難度。有了慈悲神通智慧、道力,那要度眾生很容易了。像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度化眾生很容易。因為有神通慈悲智慧、道力。所以我們不要說廣度眾生,我們想要度生生世世父母兄弟姊妹兒女,我們一定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才有神通,才知道生生世世父母,墮落在哪一道,不然你要如何去度化他們?如果你今天晚上,就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在西方極樂世界,以菩薩神通法眼一看,你過去世的父母墮入了餓鬼道,當無財鬼每天受饑渴之苦。你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當菩薩有了神通你會晚上趕緊到鬼道去度眾生,還是等到明天?我相信你會晚上就趕緊,進入鬼道度你的過去世父母,不會等到明天,為什麼?因為你一定不忍父母多受一個晚上饑渴之苦,對不對?當媽媽的在照顧孩子,那一份心就很偉大。孩子如果發高燒,人很不舒服,半夜媽媽發現孩子已經發高燒了,請問當媽媽的睡得著覺嗎?睡不著覺,說不定趕緊起床把孩子抱起來,去醫院掛急診,醫院甚至已經關門了,跟醫生敲門,孩子發高燒很危急,請醫生趕緊起來為孩子診治。這就是天下父母心,子女父母孝順也是一樣,看到父母在受苦受難的當下,一定也會非常的焦急。所以一定會趕緊去廣度自己過去世的父母

  所以「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聚」,大乘法門以利他為先,所以從曇鸞大師這一法語,我們也知道,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修大乘法還是修小乘法?修大乘法。所以念佛人說,我自己關在家裡念佛念到就好我不眾生的死活。我也能力眾生,我度好自己就好了。這一種心,是大乘心還是小乘心?小乘心。這一小乘心,跟阿彌陀佛的本願不相應。我們在人間凡夫身份,要度眾生確實很難,但是我們要有眾生大乘心,能度一個你就度一個,能度兩個你就兩個。度一個、兩個幾個人,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盡心了,不在於度多少的問題,在於自己有沒有盡心對不對?因為人與人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無始劫以來,人與人之間所結的因緣,有善緣,有惡緣,有無記緣。像師父有時候在勸人念佛有的人跟我因緣不好,我怎麼規勸他,他都不聽,勸他念佛,他也不聽,勸他吃素,他也不聽。後來他遇到別人,別人勸勉他念佛他接受了

  世尊要度悉達長者的老婢女,毘低羅。世尊過去世跟毘低羅,所結的因緣不好。毘低羅這一位老婢女,不聽世尊的話,不願意世尊度化。世尊出現在她的面前,以神通變化十方都是佛像,這毘低羅老婢女跑回家去不看世尊知道毘低羅老婢女,與羅睺羅在過去世有善因緣。所以世尊就派羅睺羅去度悉達長者這一位老婢女,毘低羅。這一位老婢女毘低羅,看到羅睺羅,猶如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樣,就把羅睺羅抱住。所以人與人之間的法緣,有善有惡,因緣有善有惡,如果結好緣就很容易相應,彼此之間相應,那要度化就非常的容易。

  釋迦牟尼帶著弟子,四處行化來到了王舍城,突然有一老太太,見了釋迦牟尼佛,跑過去把釋迦牟尼佛抱住,內心相當的激動。這時候阿難就把這個老太婆拉開,妳不可以世尊這么沒有禮貌世尊就跟阿難喝阻:沒關系讓她抱我,因為她是我過去世的母親,我跟她過去世是母子。她對於兒子這一種愛念的親情,沒有斷除習氣仍在,所以今世見了我,自然母親愛心流露,所以把我抱住。世尊因為有神通知道,妳沒有神通不知道。誰過去世是妳的兒子對不對?所以妳不可以隨便去抱人,世尊有神通知道。你看與人之間的因緣,就是這個樣子

  那你相信阿彌陀佛的本願念佛你就阿彌陀佛有緣對不對?你每天早課南無阿彌陀佛晚課也念南無阿彌陀佛,你跟阿彌陀佛因緣就會越來越親,越來越近,跟阿彌陀佛因緣,越來越親近不好?好。當師父台灣香港來,為大家舉辦佛七,如果佛七期間你每天都來念佛,聽師父開示,你跟師父見一次面,就跟我結一次緣,見面越多緣結得越深對不對?那你每一次佛七都來,每一次都來聽經聞法,我一定認識你。有一天你走了師父一定會想盡各種的辦法為你助念開示。如果我們廚房的發心菩薩寶梅走了我就算是半夜也要為她助念。我無論如何都一定會把她送給阿彌陀佛就好像歡送狀元一樣,把她交付給阿彌陀佛

  因為人間大家在一起總有法緣對不對?緣越結越深尤其結好緣,結法緣,結善緣,還有結佛緣,千萬不要結逆緣,不要結惡緣知道嗎?如果你跟張三合不來,你就跟張三結惡緣。跟李四也合不來,就跟李四結惡緣。跟王五也合不來,跟王五結惡緣。有一天你臨終了,剛好張三、李四、王五,在你旁邊,那你就糟糕了,你就煩惱了。奇怪,看了討厭的人,怎麼在我旁邊。信願師父也沒來,信願師父台灣,結果在我身邊的是讓我看了討厭的人你這討厭心念一出來,佛號忘了,惡念先起現行,搞不好就墮落。所以不能討厭任何人,張三你也喜歡李四你也喜歡,王五你也喜歡,每一個人都跟他結好緣,結善緣,結法緣,結佛緣。那你臨終任何人在你身邊,都是在幫助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對不對?就是這樣子。所以修學念佛法門,非常的殊勝

  正定即是阿鞞跋致。在這里曇鸞大師正定聚再做解說,「阿鞞跋致」這一句話,就是不退轉的意思。我們念《阿彌陀經》,一定會念到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的意思,我們來看注釋第六:

  【阿鞞跋致者,即不退轉也。蕅益大師彌陀要解》雲:阿鞞跋致,此雲不退:一、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地。二、行不退,恆度生,不墮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若約此土。藏教初果,通見地,別初住,圓初信,名位不退。通菩薩,別十行,圓十信,名行不退。別初地,圓初住,名念不退。】

  蕅益大師這一段話解釋不退轉,可說解釋得非常的詳盡,用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來解釋阿鞞跋致的意義。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與在此修行這兩方面來解說,阿鞞跋致,位不退就是進入了聖流,不墮凡夫地。小乘行者譬如進入了初果,須陀洹果,就進入了位不退,不會從初果的聖人,再退到凡夫地。行不退就是永遠度眾生,不會退墮到阿羅漢以及辟支佛二乘地。因為阿羅漢與辟支佛,以自度為先,所以在於度眾生沒有像菩薩這么積極,這就是菩薩跟二乘人的差別。當進入到行不退的時候,在度眾生就會很積極。

  第三個念不退更難,因為念不退,是要心心流入薩婆若海,薩婆若海就是智慧大海,心心念念都是從佛的智慧流露而出。這如果沒有開顯智慧怎麼可能,我們凡夫還沒有開顯智慧,所以更難做到起心動念,每一念都是從佛智所流露而出。所以我們要做到念不退更難。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裡面講七地的菩薩,還有沉空之難,講的跟蕅益大師這邊講的不完全一樣。不管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藏、通、別、圓四教,來分判什麼階位,最重要的就是,當我們菩提道上修學佛法,有阿彌陀佛的護持,自自然然就進入了正定聚。也就是阿鞞跋致不退轉於佛道。所以我們這一條,邁向西方菩提道路,有阿彌陀佛在護持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最為穩當的。

  「譬如水路乘船則樂」,易行道就猶如走水路,搭船不必自己走路,所以不但快速而且輕鬆愉快。所以我們當然選擇,易行道來修學。這就是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里,告訴我們道理

  時間到了,向大家報告到這里。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凈土南無阿彌陀佛!

THE END